跳转到正文内容

雅克贝汉谈《海洋》:等待3年背负债务我不在乎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1日09:53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导演雅克-贝汉 导演雅克-贝汉

  本报记者 陆芳  通讯员 虞珊珊

  一个70岁老人,白发苍苍,背有点驼,面容慈祥,迎面走过来,他会微笑着给你让路……世界顶级纪录片导演、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和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法国人雅克-贝汉,昨天带着他最新纪录片《海洋》来杭州做宣传,《海洋》将于12日公映。

  包括本报“陆芳观影团”10位读者在内的一百多位观众,几乎是带着顶礼膜拜的心情,去浙江奥斯卡电影大世界看这部电影。

  《海洋》依旧唯美感人,没让人失望。电影结束后,这位老人搬了一张红色椅子,坐在白色银幕前,对记者和影迷娓娓道来……一时间,影厅里鸦雀无声,像唱歌一样的美妙法语传递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他“有所谓”的是:理想和表达

  都说法国人是天生的贵族,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无人能比。在《海洋》中国巡回宣传的城市中,雅克-贝汉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只选择了杭州。1994年他带《迁徙的鸟》第一次来杭州,傍晚下着雨,西湖安静得像欧洲城市,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于是昨天,他赶了早班飞机来杭州,向主办方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能赶在天黑前看看西湖。

  为什么要拍《海洋》?雅克-贝汉笑了:“电影开头是我和我儿子的一次对话。儿子问我,什么是海洋。这部电影就是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说《迁徙的鸟》是让人类能和鸟一样并肩飞行,那这次《海洋》是让人类能与海豚一样并肩在海洋中穿梭、跳跃、起伏,感受海洋生物的活力。《海洋》只有6分钟的对白,我们不需要对白。因为人类变成了‘鱼群’中的一员,变成海底生物,来体验海洋的神秘。”

  雅克-贝汉很在乎“海洋动物”视角,他对自己所要传递的理念很有所谓:“海洋动物是无国界的,它们穿越各大洲,所以也是全人类都应该关注的事情——保护海洋。”  当有记者表示《海洋》中的海洋动物种类太多,让电影有点像科普片时,雅克-贝汉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海洋生物有几万种,电影中只表现了100多种。摄影机不能放到海底,能够拍摄的只到几十米。我们不可能因为喜爱海豚就多拍海豚,我们想要表达的是,地球上还有其他生命。人类要学会平和地和其他物种一起生存。”

  他“无所谓”的是:时间和票房

  就在中国导演急匆匆地每年至少要拍一部电影,生怕被观众和市场遗忘时,雅克-贝汉却用两年时间筹备,4年半时间实拍,来完成这部《海洋》。

  这个老人对投入多少时间无所谓:“在这4年半时间中,最难的是,导演其实不是我,而是‘自然’。我不能指挥,让海豚来一个飞跃、鲨鱼转个圈儿。只能等待,日日夜夜架着机器等。所以《海洋》的导演是大自然,是大自然给予了如此美妙的瞬间。电影里有一个非常温馨的画面,海豹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你们看到的这几秒,我等了三年。第一年没有等到;第二年海水太浑浊无法拍摄;第三年,突然就抓到了……每一次等待都能获得超乎期待的画面。而且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觉得动物是有表情的、有爱的。那些庞然大物,其实它们更怕人类。之所以拍了4年半,就是为了融入其中,成为它们的一部分。让它们能够在对人类的熟视无睹之中,表现它们的天性和特别自然的画面。”雅克-贝汉在说起这些海洋动物时,激动地用手势比划。

  《海洋》拍了4年半,3个摄影队同时拍摄,有摄影师、科学家等,最多时候整个团队有400人在一起工作。

  “《海洋》的投资方很多,有美国的发行人,世界各地的电影组织,还有环保企业。一开始投资是5500万欧元,后来追加到6000万欧元。《海洋》去年开始上映,在商业上已经很成功了。但我还背负着900万欧元的债。但我不在乎,对投资回报和票房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所要表达的东西是否传递到了大家那里。”

  这位导演表示,接下来他要拍的新纪录片是《季节》。“我想拍花了12000年形成的‘季节’是怎么样的。而且这次的拍摄视角是动物的视角,用动物的眼光来看人,很有可能镜头中出现的人都只有一半高。想象一下,假如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别的动物地盘上,而我们被驱赶了出去……”雅克-贝汉说。

(责编: 大喻頭)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