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源代码》用科幻捍卫数码复制时代的人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6日15:1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蔡晓玮  

  8月30日,今年暑期档的最后一部引进片《源代码》(Source Code)即将上映。和此前轮番上阵的《变形金刚》、《哈利·波特》、《蓝精灵》、《赛车总动员》等不同,这部科幻片不是靠怀旧也不是靠场面取胜,而是凭借对于情节的精致设计和观众因此而产生的思维快感而广受赞誉。在影片中,一个一个的8分钟循环使观众越来越接近故事的真相,而好莱坞当红小生杰克·吉伦哈尔则奉献了从影以来最集中的单人秀和特写镜头。这部投资成本3200万美元的电影,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创造了超过1.2亿美元的票房。

  《源代码》的故事发生在一辆从郊区驶往芝加哥的列车上,在爆炸前的最后8分钟,一觉醒来的美军舰长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乘客的躯体之中。在随后的剧情中,这8分钟循环往复,吉伦哈尔扮演的舰长被反复炸飞和穿越。观众则跟着吉伦哈尔的视角进入到两个因为源代码这一程序而平行的世界中——指挥基地和列车车厢。如果说,《造梦空间》给了你一个梦中梦,那么《源代码》则将带给观众一个剧情递进的不断叠加的倒带播放。

  这已经不是导演邓肯·琼斯(Duncan Jones)第一次带给科幻影迷惊喜。事实上,其2009年的处女作《月球》被誉为当年最好的英国电影。这部小成本制作的独立影片,用一个独立的空间月球基地和几乎占70%的独角戏撑起全片,科幻惊悚的面具下却是一曲孤独、冰冷的人性和机器复制之间永不调和的哀歌。事实上,作为20世纪英国摇滚传奇人物大卫·鲍伊的儿子,邓肯·琼斯却花了很多时间才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新片于国内上映前,邓肯·琼斯接受了早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谈起新作《源代码》和《月球》的初衷,这位目前英国电影届最受瞩目的新晋导演称,在这个数码复制、技术剧变的时代,一切都变得不再确定,一方面他对复制、克隆等前卫概念毫无畏惧,另一方面他想做的则是:“我有一种冲动,我需要在电影里提醒人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你是人。”

  邓肯·琼斯,1971年出生在英国,是摇滚传奇大卫·鲍伊的儿子,毕业于伦敦电影学院。在2008年拍摄长片处女作《月球》之前,他已经是个成功的广告导演。图为邓肯·琼斯在《源代码》片场。

  对话

  科幻片让观众不设防

  东方早报:《源代码》是你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和《月球》(Moon)一样都是带有悬疑色彩的科幻影片,你好像对这种题材情有独钟?

  邓肯·琼斯:科幻片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观众对它的心态是完全开放的,这是其他类型影片都不具有的,因此作为导演你大可以在影片中探究和呈现观看世界的不同方式。因为观众对科幻片的不设防,他们在看影片时往往对人物更加敏感。假如你能够把他们带到你自己的世界中,他们将被那种截然不同牢牢吸引,并且迫切地追寻故事的结尾。作为导演,我试图将观众对悬念的追寻作为主要的故事。

  东方早报:《源代码》的男主角杰克·吉伦哈尔曾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虽然是他给了你《源代码》的剧本,但实际上这个剧本当时还没有确定的结局。能告诉我们,吉伦哈尔给到你的剧本和最后的故事呈现之间有什么不同,你们做了哪些尝试?

  邓肯·琼斯:原剧本的结局对我来说太过拘谨了。我认为这个剧本的初衷实际上非常勇敢,假如结尾不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那实在太可惜了。我给出的意见是应该让观众直面剧本中给出的概念。

  东方早报:我注意到在你两部片子之间的另一个共同点是,主角都在一个相对封闭或者说重复的空间,你是怎样在这种限制下让故事不断呈现出新鲜感?

  邓肯·琼斯:这确实是一个挑战,意味着你在将各种故事组织起来的同时,必须始终受到环境的限制。但这对我也是很好的训练。现在,我已经在这种情况下拍摄了两次,我期待以后能够有所突破。如果能够不用只在月球基地或者一列开往芝加哥的火车上拍就好了!

  东方早报:评价一下杰克·吉伦哈尔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吧,他说你给了他最大程度的自由,这是你通常对待演员的方式么?

  邓肯·琼斯:是的,对于导戏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我是从电影学校出来的,这个学校教给我的是,导演是一艘航船的船长,你不需要告诉组里的每个人该如何去做。我观察他们,给出我的意见,但我从不阻止一个有天赋的演员凭借他的本能作出的表演尝试。他们应该有尝试的权利!假如那种方式不行,我才会建议一个其他的方式。这是我非常享受的过程,我喜欢和演员们合作。但是作为船长,我总是对谁应该在哪个位置上以及我们最后的目标非常清楚。

  东方早报:虽然都是科幻故事,《月球》中写的是克隆人,而《源代码》则是死去的人,他们都对“人”的身份提出了追问。这是特别困扰你的问题么?

  邓肯·琼斯:我以后肯定会拍关于别的主题的电影,但是对我来说,人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使我着迷的一个终极命题。我们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如此。什么是对、错?什么是真实、虚构?甚至,什么是“人”?这样的在以前貌似已经被解决了的问题,现在都变得不确定了。我对这种变化并无惧怕,但是我确实担心一些我们从古至今都坚持的价值观连斗争的机会都没有就悄无声息地崩溃了。我有一种冲动,我需要在电影里提醒人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你是人。

  哲学广告电影,

  一条追寻之路

  东方早报:我注意到你不是最先就将电影作为自己的理想,你最先在大学里学的是哲学。你最热爱的哲学家是哪位?哲学的背景会给你的电影带来什么?

  邓肯·琼斯:我对于哲学的兴趣和我对科幻题材的热爱其实非常有关联。我是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粉丝。丹尼特的看法是,人类的意识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以被复制并且有改进的可能的。他提出了一个名为“功能化平等”的概念,这种学说实际上给了机械人、克隆人以及其他拥有人类记忆的有直觉力的机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东方早报:在电影学院毕业以后,你先进入了广告界,这对英国电影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不是一种普遍的选择?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邓肯·琼斯:进入电影导演这个行当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在英国,广告对于电影导演来说是一个特别棒的训练。在其中,你学到如何和剧组合作、如何运用各种拍摄器材;另一方面,你学到怎样不要轻易谈论拍电影,对于客户和事务所你要像一个政客那样去游说,最后能够做到超越小组讨论的各种争端而贯彻始终地驾驭你的理念。我非常推荐把进入广告界作为入行的第一步。

  东方早报:拍摄第一部影片《月球》的时候,你已经是很有名的广告导演了,这是否对你的筹资、整部影片的运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当时你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邓肯·琼斯:拍广告对我最大的帮助是,在我拍第一部电影时,我已经有一个熟悉我风格的拍摄团队了。团队给予我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还有很多别的要做,我需要和一个已经非常知名的演员一起合作,而他知道这是我的处女作,并且这次我将拍摄一部90分钟的影片而不是30秒。所以,当我知道技术上的问题完全可控时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没有之前的经历,《月球》拍出来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

  东方早报:听说,是你给了你父亲《星际大战》的影碟,你的父亲似乎对科幻、外空也很着迷,能谈谈他对你的影响么?我好奇他对你的两部影片是怎么评价的?

  邓肯·琼斯:我父亲一直对我很支持,支持我去找到我自己的人生道路。我花了很长时间,最后我终于找到了拍电影这个可以让我如此快乐的生活方式,就像音乐对他而言一样。我想他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对工作的热爱。现在终于有一件事让我始终保持热情,这也让我更加理解他。至于他怎么想我的电影,嗯,他没有暗示我可以停下来别干了,所以我想这是个好兆头。

  东方早报:谈谈你的新片吧,仍然会是一部科幻片么?在《源代码》以后,和好莱坞合作是不是会成为一种常态?

  邓肯·琼斯:我正在写一个剧本,我希望这将是我的下一部作品,确实又是一部科幻片。对我来说,能够拍摄一部我自己创作的影片是最棒的。《源代码》是一个非常棒的经历,但我更喜欢那种从故事创作就开始介入一直到最后把它拍出来的工作状态。我希望和好莱坞合作,因为我觉得和这样一个非常庞大成熟的体系合作,我可以做出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来。

(责编: 子时)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