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吴旭)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北京时间1日凌晨拉开帷幕,声势浩大的华语军团高调亮相红毯,成为开幕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有评论指出,从近年华语电影高调竞赛、低调而归的经历来看,这种“眼球效应”恐难化关注为美誉,反而彰显了华语电影参展的功利色彩。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华语电影参展不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不为展示在影片类型创新上取得的进展,更多的是为了商业利益和推销。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语电影近来在各大电影节上都空手而归。
1989年,威尼斯电影节主席把最高荣誉授予了侯孝贤执导、被誉为“台湾史诗”的影片《悲情城市》。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将金狮奖揽入怀中;1993年斩获金狮奖的影片《秋菊打官司》塑造了一个坚强、朴实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张艺谋“偷拍”的农村生活场景也让西方观众感受到了无比强烈的真实感;1994年姜文首次执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是被威尼斯评委会誉为一部通过个人成长来反映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饶曙光对此评价到,这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华语片都找到了一个恰当的艺术表达方式,把自己感受到的体会和经验传达出来。而如今的影片商业诉求太强,缺乏艺术的创新和表达,使国际影人对华语电影的评价与美誉度越来越低。
随着全球电影业的娱乐转型,华语电影业也不可避免地充斥着高成本制作的商业片。但贾樟柯(微博)指导的文艺片《三峡好人》在2007年一举夺得金狮奖,被外界认为是华语电影回归“文艺路线”的成功典范。
对此,饶曙光认为,贾樟柯因为关注个体心灵而取得了成功,但《三峡好人》并不能成为华语电影的固定模式。多样化艺术电影存在的意义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视点和艺术表达方式,将自身的感受和经验传达出来。
在被问到今年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三部华语片《桃姐》、《赛德克巴莱》和《夺命金》哪部更具备竞争力时,饶曙光表示,三部影片各具特色,但只有能够深刻表达中国文化,发出心灵声音的电影才能真正让全世界的观众从心底接受。(完)
(责编: 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