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闭幕 《恺撒必须死》斩获金熊 《白鹿原》仅获最佳摄影银熊
一片平庸中,八旬兄弟 导演称“熊”柏林
早报记者 蔡晓玮
柏林当地时间2月18日晚、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为期10天的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不出所料,此前媒体评分最高的两部影片各自摘获重量级大奖——意大利影片《恺撒必须死》斩获金熊,德国导演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则凭借影片《芭芭拉》收获最佳导演奖。此外,来自匈牙利的影片《风萧瑟》获得评委会大奖。米克尔·博伊·福尔斯加德凭借《皇室风流史》荣获最佳男演员奖,黑人女演员瑞秋·玛瓦赞凭借《战地巫师》登顶柏林影后桂冠。
中国唯一参赛的影片《白鹿原》则收获最佳摄影银熊奖,这一结果并不出乎意料。此前外媒对该片视觉效果报以盛赞,但却对故事情节颇为诟病。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称,这一届柏林电影节始终笼罩着来自其法国宿敌的阴影,“一周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失望地走出柏林主竞赛片的放映厅,他们不得不追问,为什么这么多影片都如此平庸?结论显而易见,大多数最好的影片都等着赶赴戛纳电影节。”
事实上,为了和戛纳、威尼斯拉开差距,柏林电影节在影片的选择上已经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标准。而在本届电影节上,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往往主题沉重,大多聚焦社会和家庭问题,试图复制去年摘获金熊奖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的成功,却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参赛片的整体质量。而柏林电影节侧重发掘新人新作的倾向,也让“成熟”两字成为了电影节上最为稀缺的品质。而其最高奖项金熊奖最终被主竞赛单元唯一的大师级导演、年过八十的塔维亚尼兄弟收入囊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大师新作超越本土认同
在此前的外媒评分中,《芭芭拉》的口碑分数一直领先位居第二的《恺撒必须死》,影片讲述生活在民主德国的女医生试图策划逃往联邦德国,然而却在被流放乡村医疗所的过程中遇到了高大、帅气的同事并产生了犹豫。影片充分将观众代入到了女主角的视角当中,随之体验无处不在的怀疑和紧张感。然而,作为一部德国导演触碰“冷战”时期的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影片,《芭芭拉》的好评更大程度上来自西欧观众的历史认同。
《恺撒必须死》却截然不同,这部影片并不依赖特定历史,仅仅是借助一群囚犯的一场戏剧演出来思考死亡和人生的意义。作为意大利著名兄弟档导演,保罗与维克托里奥·塔维亚尼暌违影坛4年后的最新长片,戏中戏的故事被叙述得尤为老到。这部影片展示了在罗马的一座高度戒备的监狱中,现实生活中的杀人犯上台排演莎士比亚的悲剧《恺撒大帝》。影片并没有直接交代这些犯人的罪行,而是通过他们制作舞台剧的整个过程将因重刑犯的身份而必须面对真实的死亡的现实展现出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电影更像一部舞台剧制作的纪录片,因为这些犯人都是真实存在的——塔维亚尼兄弟之所以想到拍摄这样一部作品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座监狱里看到了这些罪犯的演出。
“我们希望当这部影片最终在电影院公映之后,观众可以告诉他们自己以及那些他们周围的人,即便是一个被判重刑甚至于被判死刑的囚犯也仍然是一个人。”80岁的保罗·塔维亚尼说,“正是由于莎士比亚写下的那些崇高而又简洁的台词,这些罪犯在多日的排练之后获得了重生。虽然仅仅只是几天,但他们体验了何为热情何为能量,我想把这座奖杯献给他们。”他的哥哥、已经82岁高龄的维克托里奥在颁奖典礼现场接过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英国导演迈克·李递来的奖杯时,一一念出了这些参与电影拍摄的犯人的名字,以示感谢和纪念。
《恺撒必须死》是18部参赛片里最先得到观众和媒体认可的影片之一,而这也是自1991年马尔科·费雷里凭借《微笑之屋》收获金熊之后,时隔11年,意大利电影再次在柏林称雄。塔维亚尼兄弟以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而闻名。早在1977年,这对兄弟档就曾凭借影片《我父我主》在戛纳电影节上收获金棕榈大奖,在那部影片中,他们起用的也是业余演员。1982年,兄弟二人的《圣洛伦索之夜》再次在戛纳获得评委会大奖。而其此次在柏林电影节上再次问鼎,被视为是“那些被遗忘的意大利作者电影的回归”。
政治题材仍受宠
此外,虽然被柏林电影节寄予厚望的社会题材影片如曼多萨的《人质》等表现不佳遭受恶评,但评委还是对此类题材青睐有加。
收获评委会大奖的匈牙利影片《风萧瑟》由38岁的本尼德克·菲利格夫执导,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本尼德克·菲利格夫用摄像机镜头对准一户生活在阴影中的吉卜赛人家。在这个村庄中,另一户吉卜赛人家庭已经被杀害了。在袭击的第二天,这一家人小心翼翼地呆在家里,他们把床拼到了一起。然而,他们这种妄图逃避的想法,却被证明是虚幻的。影片的故事发生在24小时内,类似加斯·范·桑特的《大象》,在90分钟里就是琐碎的生活图景,之后情节却急转直下。
这部影片影射了匈牙利境内的罗马尼亚非法移民遭杀害、房屋遭焚毁的现实,在影片开头就展示了2008年到2009年罗马尼亚非法移民在匈牙利遭受谋杀、房屋被焚毁的画面。《好莱坞报道》评论称,这部影片展示了导演对揭露匈牙利社会现实的热情,而且技巧不凡,“这一激烈的社会现实主义影片需要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够超越其柏林参赛片的身份,真正迈入艺术片的行列。”
而柏林的政治倾向性除了表现在对《风萧瑟》的青睐有加上之外,也体现在对于其他艺术上颇有突破的电影视而不见。此前,得到媒体赞誉并在拍摄手法上做出一系列突破——混合黑白片、默片和有声片的作品《禁忌》最后只收获了一个阿尔弗莱德奖(敢斗奖),颇为遗憾。
影帝影后推新人
和《白鹿原》收获最佳摄影奖,匈牙利影片、聚焦恐怖分子谋杀案带给周围人心理压力的《风萧瑟》收获评委会大奖的中规中矩相比,本次电影节的演员类奖项确实充满意外,影帝影后都是新人。
凭借《皇室风流史》中的白痴皇帝一角收获柏林影帝殊荣的米克尔·博伊·福尔斯加德还是影视学院的在校学生。而为米克尔·博伊·福尔斯加德赢得影帝殊荣的丹麦影片《皇室风流史》同时也收获了最佳编剧奖,影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来自德国的施特林泽成为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的御医。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影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施特林泽,利用克里斯蒂安七世患有精神病、行为古怪乖张的时机,用自己的手段控制国王,与年轻、思想丰富且不愿屈从于命运的丹麦王后卡罗琳私通,进而掌控国家政治,将启蒙思潮带到了这个国家中。
而黑人影后、来自刚果的14岁女孩瑞秋·玛瓦赞在拍摄影片《战地巫师》之前毫无表演经历。在被导演选中之前,玛瓦赞只是一个混迹在金沙萨街头的孩子,她在影片中饰演随军的早孕少女,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才学会了阅读。 “我生活很艰辛,当我遇见导演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工作将使得我的生活更好,这就是我拼命工作的原因。”玛瓦赞说。与名不见经传的玛瓦赞相比,此前,《芭芭拉》的女主角尼娜·霍斯影后获得呼声更高。
(责编: 琉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