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船零点撞冰山观众多 3D视觉效果一般(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1日09:44  每日新报
《泰坦尼克号》剧照 《泰坦尼克号》剧照

  日前,《泰坦尼克号(微博)》以3D版再度上映,本已对剧情了如指掌的观众依然选择观看零点首映。天津各大影院均推出了零点首映场,上座率均达到了九成以上。很多预售票在几天前便开始销售,场面火爆程度不逊于《变形金刚3》的首映盛况。

  《泰坦尼克号》曾于1998年在内地上映,记者看到零点场的观众半数为80后伴侣,也不乏中老年观众以及90后的年轻人。尽管很多观众熟知剧情,但片中经典桥段出现时,影厅内还是不时传出抽泣声。影片放映结束后,很多观众的眼圈红红的,而几对情侣在影厅外含泪相拥的场面尤为动人。

  影片的3D画面并不精致,甚至等同于“伪3D”电影。因为该片当年拍摄时并未考虑到要呈现立体效果,很多灾难场面没有采用杂物向着镜头迎面而来的拍摄手法。但卡梅隆导演还是精心修复了画面,并最大程度达到了该片所能具有的3D视效。采访中,很多观众表示,之所以选择在零点场重温经典,并非要看它的3D视效,首先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而看片时更能让他们忆起逝去的时光。一对80后情侣说:“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哭得那么厉害。和14年前不同的是,除了对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感动,还感慨着自己生活中的林林总总,五味杂陈。”

  据记者了解,由于《泰坦尼克号》零点首映的火爆,各大影城纷纷加大了该片的上映场次,排映场次达到50%。而各大影城也没有因该片长达194分钟而调高票价,平均售价在35元左右。此外,CGV影城昨日独家推出了4D版《泰坦尼克号》,令该片又有了新的观赏方式。

  14年后 泪点依旧

  那艘14年前在大银幕上沉没的巨轮再次驶来,针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意义。《泰坦尼克号》片方选择在巨轮沉没百年之际通过修复版再次盈利;詹姆斯·卡梅隆在新作不多的前提下怀旧之情溢于言表;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讲,则是“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在追溯自己的青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国的古人用了无数华丽的辞藻去描写人世间伟大的爱情,透露出那种深厚缠绵的情感。将这些唯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大银幕上,并非是每个导演都能做到的,卡梅隆则用“You jump,I jump”这句再简单不过的台词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那11座奥斯卡小金人和全球18.45亿美元的票房证明了它是一部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一部经典的爱情片,遵循着好莱坞传统爱情片的模式:相识、相恋、相许、相离,在当今电影市场上没有任何创新可言,而它的成功则在于大背景的展现以及面临危情时人性的真实刻画。影片描述的爱很简单,就是牺牲与奉献;但这段爱也很复杂,其中包含了阶级等级、贫富悬殊、三角恋等。“灾难+爱情”并非像仙丹那样屡试不爽,它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将声、光、电还原成人类心灵里最原始、最渴求的情感。船头Jack和Rose“展翅高飞(微博)”的场景,画面深处以绚丽的橘红色云彩为背景,以人声吟唱和笛子吹奏出的“My heart will go on”徐徐萦绕。如此唯美的画面,让这段恋情更显荡气回肠、真挚感人。

  影片以3D形式上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个噱头,抑或说就是重映的借口,真正买票进影院的观众不会过于在意它的3D效果如何,那都是浮云,再次经历那场灾难的惊心动魄、重温那段凄美爱情故事才是关键。当缓慢的旋律萦绕在耳际,依旧是如此的悲伤绵绵,“14年前你在哪儿?”“当时你和谁去看的电影?”正如卡梅隆所言:“对十几年前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可能不只是年少时代憧憬的浪漫爱情,而着重在责任感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新报记者 张钢

(责编: sammi)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