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尔巴尼亚电影《蜜月》曾影响中国一代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4日11:25  法制晚报微博
阿尔巴尼亚电影《蜜月》曾影响中国一代人
电影《战斗的早晨》描写了二战时一群孩子偷德国占领军的枪并掩护游击队员的故事
阿尔巴尼亚电影《蜜月》曾影响中国一代人
2010年阿德合拍了电影《阿尔巴尼亚人》
阿尔巴尼亚电影《蜜月》曾影响中国一代人
电影《地下游击队》反映了二战时城市游击队与德军的斗争

  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

  重温“蜜月”

  当《泰坦尼克号(微博)》、《狮子王》等经典美国大片转制成3D版在全球掀起浓浓的怀旧气息时,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怀念起阿尔巴尼亚电影来。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伴随着一代中国人度过了许多漫长而单调的夜晚。

  与当年的辉煌不同,如今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不仅离中国人远去,在电影的世界里,似乎也已被好莱坞的浪潮淹没。

  曾出演电影《蜜月》的阿尔巴尼亚女演员叶莲娜·特库嘉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如今该国一年的电影产量也很难超过10部了。

  (部分)

  中国引进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战争题材(以反法西斯为主):

  《山鹰之歌》(1962年译制)

  《他们也在战斗》(1962年译制)

  《宁死不屈》(1969年译制)

  《地下游击队》(1969年译制)

  《伏击战》(1970年译制)

  《战斗的早晨》(1971年译制)

  《第八个是铜像》(1973年译制)

  《战斗的道路》(1975年译制)

  《初春》(1976年译制)

  《最后的冬天》(1978年译制)

  阶级斗争和反特题材:

  《特殊任务》(1963年译制)

  《我们的土地》(1964年译制)

  《最初的年代》(1965年译制)

  《广阔的地平线》(1968年译制)

  《脚印》(1971译制)

  《烈火行动计划》(1973年译制)

  《初春》(1976年译制)

  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题材:

  《塔娜》(1959年译制)阿尔巴尼亚首次独立摄制的黑白电影

  《创伤》(1969年译制)

  《在平凡的岗位上》(1974年译制)

  《山姑娘》(1974年译制,芭蕾舞剧电影)

  《石油赞歌》(1976年译制)

  《小贝尼》(1976年译制,儿童片)

  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引进了近30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历史

  {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电影火爆 缘于两国国家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的火爆得益于两国当时的国家关系。

  据《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的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到1965年间,我国的译制片达到775部,平均每年多达45部。

  “文革”开始后,译制片受到了限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曾经在中国被大力推广的苏联电影也因此禁止引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朋友。因此,这些国家的电影得到了中国政府极大的重视,被大力弘扬。而“文革”期间,阿尔巴尼亚电影几乎成为唯一可以看到的外国电影。

  “看不懂,但还是看过无数遍”

  对于那个时代的电影,民间流行着一种说法:“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电影并不多,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样的“老三战”影片外,其余的电影多为政治宣传或者科教类的电影。

  据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介绍说,人们对于这些“新闻简报”式的电影非常熟悉,已经看过无数遍了,很渴望能看到不一样的影片。此时,充满异域风情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进入,无疑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且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叙事采用多点、多线条的方式,很多中国人并不能够完全看懂,所以常常会有莫名其妙之感。”饶曙光介绍道,“那会我还是个孩子,显然看不懂,但还是看过无数遍。”

  特点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人物设置单一 “脸谱化”严重

  提起阿尔巴尼亚电影,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口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曾为《勇敢的人们》、《战斗的早晨》等影片配过音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配音员苏秀告诉记者,那时候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是这样具有很强的“口号”性。

  有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自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了阿尔巴尼亚首次独立摄制的第一部黑白电影《塔娜》起,至1999年新阿尔巴尼亚电影厂出品的彩色片《针锋相对》,我国大概进口了近30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那些‘文革’期间还是孩子的中国人,对于阿尔巴尼亚电影具有很深的感情。相比之前看过苏联电影,在当时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来看,阿尔巴尼亚电影显得很幼稚。”苏秀表示。

  苏秀认为,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人物设置比较单一,“脸谱化”现象严重,但它是那个年代唯一能够看到的电影,因此具有一定的怀旧价值。

  现状

  中国市场销声匿迹 通过合拍寻找出路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电影开始进入中国,而阿尔巴尼亚等“兄弟国家”的电影开始淡出。

  “连法国电影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影都很难见到,即便看到也是以批片的形式引进,更不要说阿尔巴尼亚影片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电影学者沙丹这样对记者说,“如今,好莱坞大片充斥着中国市场。”

  目前,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不仅在影院看不到,就是在音像市场也几乎为零。

  记者遍寻资料发现,国内关于阿尔巴尼亚电影的资料少之又少,仅有2010年的一部《阿尔巴尼亚人》,也是由于其中的演员尼克·赫里莱获得了第3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而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不过,这部影片还是由阿尔巴尼亚和德国合拍的。

  这种合拍在欧洲并不少见。自欧盟成立以来,欧洲便开发出一个全新的影视产业区域整合与互惠模式。

  据沙丹介绍说,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在影片的投资、规模、演职员阵容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了欧洲各国合拍片的数量,“一方面,这样可以加强各国间电影的交流和放映,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集体对抗好莱坞的方式。”

  连线

  电影年产不足10部 职业电影工作者很少

  当然,阿尔巴尼亚电影事业的发展从未止步,只不过相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以阶级斗争和英雄事迹为主,转变成如今的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并且产量上也比以前减少了很多。

  今晨,《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阿尔巴尼亚电影演员叶莲娜·特库嘉,她详细介绍了当今阿尔巴尼亚电影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相比过去,现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市场发展得如何?

  叶莲娜:现在,阿尔巴尼亚电影院数量增加了不少,不过本国电影的地位不如以前了。

  与世界很多国家一样,阿尔巴尼亚国内电影市场也被美国电影所主导。去年的几部好莱坞大片,如《变形金刚3》、《加勒比海盗4》等,都在阿尔巴尼亚取得了很高的票房。

  FW:如今,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年产量有多少?

  叶莲娜:“纯种”阿尔巴尼亚制造的电影已减少了很多。不过,即使算上合拍电影,阿尔巴尼亚一年的电影数量也很难超过10部。(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电影产业大力发展的盛况已很难见到了。

  FW:阿尔巴尼亚电影工作者的待遇如何呢?

  叶莲娜:跟以前相比,电影工作者的条件并不算太好。

  观众对现在本国电影的认知度并不高,而且现在阿尔巴尼亚很少有职业的电影工作者了。因为电影并没有办法让人维持生计,所以,很多人只能把电影当做一个业余爱好和兴趣。

  内容与从前大不同 以现实题材居多

  FW:作为一位职业演员,你认为阿尔巴尼亚电影现在的主流方向是什么?

  叶莲娜:现在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在体裁和内容上都跟当年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的电影,因为政治需要或者是宣传要求,很大一部分都是战争英雄的电影,以反法西斯为主要内容。

  现在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则是以现实题材居多,反映民生、反思社会问题。电影内容内敛得多,也有了更深的深度。

  FW:现在,阿尔巴尼亚电影很多都是以合拍片的形式在进行创作,作为参与过合拍片的演员,请你介绍一下。

  叶莲娜:如今,阿尔巴尼亚很多电影是与塞尔维亚、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一起进行创作的。

  我之前参与的电影《蜜月》就是一部标准的合拍电影,导演帕斯卡杰维奇、摄影师米兰·斯派奇科都是来自前南斯拉夫地区。

  现在,无论本国电影还是合拍片都很喜爱这种现实题材。

  本版文/记者 田婉婷 实习记者 许思鉴

(责编: 琉璃)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