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认为你已经知道的故事,它是这样发生的。”——凭借《拆弹部队》荣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凯瑟琳·毕格罗的最新影片《刺杀本·拉丹》(Zero Dark Thirty)昨日发布首款预告,时长1分14秒的预告片中一行黑底白字道出毕格罗拍摄此片的初衷。
2011年5月1日,本·拉丹在巴基斯坦的一幢豪宅内被海豹突击队员击毙。而仅仅在一年多之后,2012年的12月19日,关于此一“史上最大规模追杀行动”的影片就将在北美上映。该片在立项之初就饱受争议,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面临“为影片提供接触国家最高机密的途径”的指责。
虽然首款预告画面风格化明显,只是以多人的画外音点出影片主旨,并未透露太多剧情,但于预告发布当日,导演毕格罗接受《娱乐周刊》采访时透露:“片中有台词的角色超过100个,包括执行任务的各方面人员,从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海豹突击队等,到和外国势力、敌人们发生冲突的人员。”而影片编剧、曾经的战地记者马克·鲍尔则承认剧本素材大多来源于第一手的线人采访,而对于线人是谁则无可奉告。
争议题材揭开帷幕
虽然,从立项以来就是最受争议和关注的影片,但在昨日预告发布之前,没有人知道毕格罗会如何演绎这个题材。随着首款预告片的曝光和片名的确定,影片的大致风格和脉络终于露出眉目。在1分多钟的预告片中,主要对象是地图上排列得密密麻麻的房子和一些机密文件,两条黑底白色的字条在这些地区中延伸,夹杂着诸如“我们已经花了数十亿美元在这上面,还是没有消息”、“你最后一次看到本·拉丹是在哪里?”、“他就像一个鬼魂一样”的画外音。
这部影片注定非比寻常,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故事的结果,而不知道的则是追杀本·拉丹的背后故事,这部影片要做的就是还原这部分常人难以企及的细节。
“我所着迷的是那些为了更高的理想而奉献自己、将自己置于困难和危险中的人,”该片编剧鲍尔说,“我认为他们是英雄,我对他们的世界着迷。从我本人来说,我有了解他们如何抓住本·拉丹的欲望。而我能做的只是,希望其他人也有一样的兴趣。”本片导演毕格罗则解释了影片英文片名“Zero Dark Thirty”的由来,“这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的是零点30分,而这个题目也象征了这个持续了十年的任务所背负的秘密。”
影片备受争议的一大原因是被诟病为奥巴马政府歌功颂德,但主创则强调影片完全是关于追杀本·拉丹行动背后的无名英雄,为了和奥巴马“划清界限”甚至不惜调档到12月19日以避开美国大选。“电影完全不牵涉政治。”鲍尔说,“很多人将在看片时感到惊讶,举例来说,我们不会描述总统,事实上,他根本不会出现在影片当中。”
全面采访美国反恐各部
事实上,在本·拉丹被击毙的消息传来之时,毕格罗和鲍尔的关于本·拉丹的影片已经在筹划之中,并且已经有了初稿。然而,消息传来,剧本完全推翻重写,“但是为了写第一稿所积累的那些线人、人脉仍然为之后的剧本打下了基础。”鲍尔说。虽然强调要保护线人,而拒绝向媒体透露自己的消息来源,但鲍尔承认,为了这部影片,采访了数十位工作在反恐战线的美国人,“我想要知道作为一个追杀本·拉丹的人,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而回答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和他们交谈。”
据悉,大部分的影片情节都来源于鲍尔的第一手采访研究。“我最终完成剧本的方式是我意识到有时候对于国家安全真的有一些非常好的报道。”鲍尔说。而毕格罗也承认假如鲍尔此前不是一个记者,她简直无法想象这部电影最后会如何呈现,因为这部影片所涉及的研究调查非常庞大、极端耗时,而鲍尔的分析和追踪能力最终使得影片有能力呈现这一追杀行动的复杂面貌。
“我在寻找那些没有被讲述过的故事。”鲍尔透露,在一遍又一遍地研究材料时始终是个人的故事成为他的兴奋点。而毕格罗总结道:“这是一个关于信念、努力和责任最终取胜的精彩故事,它关于那些在情报部门工作的英雄们,他们在幕后为这个自己有生以来最难完成的任务夜以继日地工作。因为如此,这是一个需要怀着敬意来讲述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