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沃特森转型之作壁花少年的青春回忆

2013年03月18日18:03  天天新报

  关于描述青春时期的影片向来屡见不鲜,作为“赫敏”艾玛[微博]·沃特森的转型之作,《壁花少年》就被贴上了这样鲜明的标签。

  所谓“壁花”,就是指舞会或聚会中,坐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孩子。契合片名,影片正是描述了这样一位沉默,羞涩的高中男孩的成长史。成长的伤痛想必谁都有过:目睹亲人离开,最好的朋友开枪自杀……虽然可能没有片中那么戏剧化,但烦恼与忧伤是很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话题。主人公查理在高中一开学就受到众人排挤,没有交上一个朋友,开学第一天跟他说话的只有他的英语老师。就是这样不经意的问候,却让男孩留下了感激之情,以至于当那位老师学期结束要离开时,总让查理念念不忘希望其“不要走”。这在笔者看来是影片的第一个温情点,“校园暴力”在美国青春题材的影片中似乎被常常触及,虽然我们与西方文化相差甚远,可回想校园时光,在我们周围,是不是总会有一两个被大家忽视,甚至常常被刻意嘲弄的人呢。这时只要有一个人愿意主动与其说话,或许就会对他人产生很大影响吧。

  作为青春偶像片,该片的男女主角都可以用“养眼”来形容。男主角罗根·勒曼将主人公查理敏感羞涩,内心渴望走进他人的一面表现得颇为精准;而女主角自不必说,是大名鼎鼎的艾玛·沃特森,就算只留一头短发的她也在影片中处处让人感到惊艳,直呼“太靓丽”。可以看出,艾玛在努力地想要褪去“赫敏”的形象,即使出演问题少女也在所不惜,不过总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赫敏的影子。对于影片的主旨,几乎所有的青春题材都是这样,自闭的少年本身生活一片灰暗,然而因认识了两个重要的朋友而走入了新生活。“暗恋”也成为青春时期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感。

  影片最后,查理在车上说出如此旁白:“有些人过了17岁便忘记了他们16岁的模样,我知道这一切终会成为往事,我们终将为人父母,但现在正活在当下……”这让人想到了张爱玲说的:“年轻时,三五年便可以是一生一世。”的确,对于青春已逝的人来说对此该是深有体会,有故事的青春都是幸运的,年轻时的记忆也都是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而在长大以后的很多日子里,也都是对这些岁月的偶尔模仿与缅怀罢了。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