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落幕 电影宫恢复了清静

2013年05月28日13:03  南方都市报 微博

  身处戛纳,你会明白为什么电影节会选择这座精巧、典雅、花枝招展的海滨小城。

  为期12天的戛纳电影节结束了。电影节最忙碌的场地——— 电影宫恢复清静,门外的红毯也终于结束了它光荣的使命,脱离闪光灯的聚焦。借电影节闭幕时机捋一捋其间的二三事,感觉是再合适不过的。而冲着众多国内女星“前赴后继”来到戛纳走红毯的精神,我觉得首先得聊聊“红毯”这个话题。

  虽说这是国际顶尖的电影盛事,但如果要走一走戛纳红毯的话,其实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有作品参展、品牌赞助邀请当然perfect,但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找个有门路的男朋友或女朋友,跟熟人索取邀请函,甚至你还可以尝试在路边举牌求“赠票”……不只有明星能走上红毯,市场工作人员、媒体或寻常老百姓,只要你有适合的证件或者进场门票,就能踏上戛纳红毯。最大区别可能就是两旁的摄影大哥对你感不感冒而已。

  因为工作看片的缘故,在电影节期间,我也正经地从两侧都是摄影师的红地毯上走过。那是《盲探》在戛纳的午夜展映场,我费了点小心思问朋友拿了邀请函,还特地回旅馆换下白天的T恤布鞋,穿上黑色短裙加红色高跟鞋,裹着一件风衣哆嗦出门(戛纳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十多摄氏度),对应邀请函上的字母号排位站队,遇到了十来个同行,大家在风中等了足足四五十分钟才终于得以踏上红毯。两侧的照相机还是闪了不少,每个摄影师都有特定的拍摄对象,有的还冲着人群喊“把外套脱掉”。我们这批无名小卒之所以引起这样的小骚动,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侧都“埋伏”着认识的同事或同行,除了可以帮你记录一下红毯瞬间外,顺便还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后来,翻看当晚的红毯照片,忽略不太协调的外套,还是蛮有存在感的(当然同事只对着你拍)。这个经历提醒我们,女星要营造红毯焦点的方法之一是在红毯旁安插一个专心拍你的摄影师,另外就是不能随便得罪摄影记者,不然红毯可以惨不忍睹。当晚走完红毯后,一起走红毯的同行在朋友圈里更新“去红毯打了个酱油,然后就回来赶稿子……”红毯的高端优雅气质顿时滚远了,只剩一阵苦逼屌丝味供人回味。

  戛纳红毯留给我更深刻的记忆不在那晚,而是在闭幕前一天即25日早上。在电影节期间,有很多个早上,不管阳光明媚还是刮风下雨,我和同伴都会重复做这样的事——— 艰难爬起、搭公车,赶去电影宫看早场八点半的电影。支撑我们和“睡虫”战斗的动力,不全然是工作,更多是因为我们打心里认定能在戛纳看电影是一种莫大的福利。不仅能率先一睹高水准之作,而且很多没机会在国内上映。今年共有20部影片入围主竞赛单元,大师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被排在25日早上压轴放映。我起了个大早赶车,到站后立即往电影宫方向飞奔。孰料一个趔趄,脚上的绑带凉鞋很干脆地断了,距离目的地还有十分钟。就这样,一个滑稽的画面在早晨的戛纳小镇上出现了:一个女生,左脚穿着鞋,右脚光着脚丫子,手上提着一只烂鞋,往前飞奔。路上,遇到了一两个盛装举牌求赠票的男女,他们给我报以了微笑。走进戏院前,必须要经过开幕式的红毯,当我确定不会错过影片时,我放慢了脚步,从优先进场的媒体通道入口,光着一只脚丫从红毯走过。

  尽管波兰斯基最后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这一天早上我却获得了在戛纳最愉悦的一次观影。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让人意犹未尽。我提着我那坏掉的鞋子离场,有点“理直气壮”地想:我因为看电影搞成这样,没什么好尴尬丢脸的。我想起连日来在电影宫门口碰到的那些举着A4纸“求赠票”的人们,想起那些穿着奇装异服在路上自发为电影节欢呼庆贺的表演者,想起公车上那些穿着长裙礼服、拿着香奈儿包赶赴首映礼的姑娘们,想起各样商店橱窗里贴的戛纳海报,想起装饰街头的每一个与电影有关的符号如棕榈叶、导演椅、胶卷……我想,只要你身处戛纳,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电影节会选择它,这座精巧、典雅、花枝招展的海滨小城。(朱燕霞)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