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危机》片名被批太俗 揭改名疑云

2013年07月25日16:11   法制晚报 微博 收藏本文     
《白宫沦陷》 《白宫沦陷》
《惊天危机》原中文译名为《白宫坠落》,与另一部好莱坞影片的中文译名十分接近(资料图) 《惊天危机》原中文译名为《白宫坠落》,与另一部好莱坞影片的中文译名十分接近(资料图)

  7月22日,曾执导《2012》、《独立日》等灾难片的好莱坞名导罗曼·艾默里奇的新片《惊天危机》在国内上映,该片连续两天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排行榜前两位,截至今晨累计票房已达4260万元。但不少观众看后都表示,影片和“惊天危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原名《白宫坠落》才更加贴切。

  尽管片方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影片引进方中影集团都未能给出解释,但是据业内人士猜测,改名或是跟避免与其他影片片名重复、国产片保护隐形化等有关。

  不过,记者发现,好莱坞大片在内地上映前遭遇改名的情况并非中国独有,俄罗斯、韩国等也皆有之,为了迎合市场,就连在北美本土也不能免俗。

  片名争议

  《惊天危机》被批太俗

  《惊天危机》讲述了一名特工临危受命,在总统被恐怖分子锁定、女儿被劫持的双重压力之下展开的一段惊险营救之旅。

  可在不少观众看来,片名《惊天危机》这个名字太俗,也并不契合剧情,“看片名以为是《2012》、《后天》这样的灾难片,看了才知道原来是动作片。”同时还有观众表示,其实电影的直译名《白宫坠落》更好,意思直白明了。而且影片之前在北美上映时,国内媒体已经译作《白宫坠落》,“显然这个名字更具影响力”。

  事实上,据相关人士透露,这部影片登陆内地市场送审时,出品方附的建议名正是《白宫坠落》,也是网络上已经盛行的译名,但最终被改为《惊天危机》。

  为此,记者分别联系了出品方索尼哥伦比亚公司、引进方中国电影进出口公司以及影片宣传方,对于影片改名一事,他们均表示拒绝发表任何评论。

  改名幕后

  片名不安全?要改

  有消息称,《惊天危机》之所以“被改名”,与片名中有“白宫”两字有关。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中,持这样看法的也不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发行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片名在他们看来并不“安全”,因为“白宫坠落”很容易让人想到“反美主义”,这属于政治敏感区。

  这位发行人员还告诉记者,2007年上映的《皇家赌场》之所以改成《007大战皇家赌场》,“是因为‘皇家赌场’会让人觉得影片在讲关于赌博的故事,但其实‘皇家赌场’跟赌博没有关系,发行方当时想要改名《007大战皇家赌场》是为了更贴近影片内容,他们也认为这样能起到倡导健康娱乐的作用,当然也比较好过审。”

  此外,影片名字中如果包含“神”、“鬼”等迷信的字眼或是血腥、暴力的片名都会被要求修改,比如《加勒比海盗》未能采用港台译名《神鬼奇航》就是这个原因。

  片名有重复?也要改

  除了“白宫”两个字过于敏感,有业内人士表示还可能与另一部由摩根·弗里曼主演的同题材影片《白宫陷落》有关。

  据悉,《白宫陷落》与《惊天危机》的原译名《白宫坠落》很相似,广电总局也担心观众会以为两者是同一部影片,怕观众对错号。而从片方的角度,这样的改名也未尝不是好事,所以也就答应了。因为无论从电影成本和口碑上,《白宫陷落》都与《惊天危机》相差甚多,而《惊天危机》在北美上映时已经因为《白宫陷落》的影响未能在票房上斩获佳绩,海外市场已成为该片宣发的重中之重,而在中国居然和《白宫陷落》的译名如此相似,改了也好。

  保护国产片?还要改

  有说法称,进口分账大片“被改名”,可能还是与更隐形的“国产片保护”有关。

  虽然国产片在今年上半年的票房总成绩高过进口片,但根据电影营销指数EFMI监测及暑期档观众调研双重数据分析显示,暑期上档14部新片中,进口大片在观众认知度和观影期望上依然遥遥领先。其中,艾默里奇执导的《惊天危机》更是位列关注榜单前沿,改了片名观众也许无法用直观感觉检索到这还算是一部制作上乘的作品。有影院从业人员表示:“这一状况的产生,或许正与上半年多部影片口碑与票房不对等息息相关。”

  有位影院经理跟记者描述道,如果片名能吸引人,它至少成功了一半,比如之前的《盗梦空间》这个译名就一直被业内津津乐道。

  取名流程

  ●由谁来取?既然片名如此重要,那么取名权究竟在谁手里呢?影评人周黎明告诉记者,译名的归属权并非一个固定人群,一般是一部电影的版权方和发行方内部的人,海外制片方一般只是起到参考作用。目前中国只有中影和华夏两家公司拥有进口片的引进发行权,因而参与译名、改名的主要是这两家公司的内部人士。

  ●如何取名?周黎明表示,有的是参考港台地区的翻译,因为有不少海外片在港台地区的宣传会先于内地,还有的是从专业强势的电影刊物中获得,另外就是制片方提供的片名参考,一般都会先尊重英文原名,在它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改一个适合大众审美的名字。在译名上,审查小组并没有硬性规定,这就跟取国产片片名一样,只要不是血腥暴力,一般名字都没问题,甚至电影局和中影进出口公司还会适当给你点建议。

  ●如何送审?译名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送审环节。进口片送审过程中,在报审表上有一栏“原名”和“中文片名”,分得很清晰。如果译名做得好,审查小组就不会有异议,但做得太差,望文生义,他们就会提一些意见。

  《惊天危机》原中文译名为《白宫坠落》,与另一部好莱坞影片的中文译名十分接近

  国内历史

  引进片临时改名由来已久 

  其实,引进片临时更改译名并非新鲜事,光是今年就有好几起,先是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新片从最初的媒体译名《被解放的姜戈》改成了《被解救的姜戈》,之后梦工厂动画《克鲁德一家》也抛弃了这个被影迷熟知的名字而改为《疯狂原始人》上映。

  在中国引进片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2010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盗梦空间》火爆中国,但在影片上映之前,媒体译名大多根据英文直译为《奠基》或是借鉴香港和台湾的译名称为《潜行凶间》和《全面启动》等。而2001年的歌舞大片《红磨坊》在引进时,被改名为《梦断花都》,同年引进的另一部美国大片《兵临城下》,则改名《决战中的较量》。

  海外连线

  北美上映也会临时换名

  不过,引进片“被改名”并非中国独有。本报记者为此连线美国雅虎网站电影编辑爱德华·柏文顿,他坦言引进片改名在俄罗斯、韩国等国也皆有之,而好莱坞大片即便在北美本土上映,有时候也会临时改名,而据他了解,改名的原因多半与市场因素有关。

  FW:引进片改名的情况在北美是否发生过?

  爱德华·柏文顿:当然,《好莱坞报道》曾经做过一份读者调查,证实片名对票房能起到20%到30%的作用,所以做适当修改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影片《大话西游》并没有被译为“A 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而是分别译为Pandora’s Box(月光宝盒)与Cinderella(大圣娶亲)。

  而从好莱坞影片的角度来说,在海外被改名更是常见,迪斯尼的影片《美国队长》在俄罗斯、乌克兰和韩国就被译成《美国队长:第一复仇者》。这是由当地的发行公司所决定的,因为他们担心原来的译名不够吸引人,票房会受影响。

  FW:所以在你看来,票房和市场是影片改名的最重要原因?

  爱德华:是的,即便在北美,一些影片上映前也会改名以谋求更好的票房。就像雷德利·斯科特很有名的影片《银翼杀手》,最初题为《机器人梦到了电子羊吗?》,这样的片名被认为不够商业,所以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部分被改名的引进片

  上映用名 曾用译名

  《惊天危机》 《白宫坠落》

  《疯狂原始人》 《克鲁德一家》

  《被解救的姜戈》 《被解放的姜戈》

  《美少女特工队》 《专扁衰仔》

  《白昼冷光》 《解救时刻》

  《007大战皇家赌场》 《皇家赌场》

  《汉江怪物》 《魊》 

  《穿普拉达的女王》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救赎》 《黑帮暴徒》

  《博物馆奇妙夜》 《博物馆惊魂夜》

  本版文/记者 张婷婷

文章关键词: 影片片名危机惊天危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