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第67届戛纳电影节的入围名单昨天刚刚揭晓。整体上看实力不错,冷门不多,老人们又都被戛纳召唤回巢,同时绝对新人也是层出不穷。此外,女导演作品占据了1/3强也是今年最大的特点。
每年戛纳的名单都是星光熠熠,今年的这份片单依然维持着最强电影节的水准。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份名单,其实可说的内容特别多,这些大师新人凑成的名单表面上看着是一个还算齐整的门面,其实后面隐藏着更庄严的大厦和更华丽的宫殿。
这些当今电影界最闪光的名字值得梳理和分析。哪些人是戛纳电影节的嫡系,哪些新人在戛纳出头、前途可期。有些电影大牌云集,有些作品题材精彩。今年的戛纳有哪些遗珠,谁可能最后一轮挤入竞赛单元,会是侯孝贤的《聂隐娘》,还是罗伊-安德森的《寒枝雀静》……在距离影展开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如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戛纳强悍的片单,为了方便整理,我们打乱了各个单元顺序,按照导演、明星、题材、遗珠进行解析。
导演篇:亲疏分等,贵贱有别
根据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戛纳的参赛导演分3档:亲儿子、干儿子和新人。一个导演在戛纳心目中处在怎样的地位,直接决定他/她在影展的命运。本届评审团主席简-坎皮恩堪称戛纳的“嫡长女”,1986年她竟然有3部短片1部长片同时入围。她接到入围消息之后说她要休假,不想去戛纳。如果一般人这样讲的话,戛纳肯定马上不理你了,但是也许戛纳特别喜欢坎皮恩的风格,对坎皮恩是真爱,不仅让她入围,最终还让她拿了短片金棕榈奖。之后就是频频入围,让她凭借《钢琴课》拿到女导演迄今唯一一个金棕榈,去年刚当过“电影基石”单元主席,今年马上又担任竞赛单元主席。
所以作为戛纳嫡系的坎皮恩主席,会选一位她在戛纳的“亲兄弟”登顶竞赛单元吗?
亲儿子:频频入围,频频得奖
有些导演来了就是不能空手回去的
如果《冬眠》没入围竞赛的话,努里-比格-锡兰的“冤情”足以让戛纳下大雪了。本片是近4个月以来各路媒体和影迷的预测榜单上集体出现的电影,没有人怀疑锡兰入围的可能性。这位学化工和电子出身的导演曾经在毕业后去全世界无所事事游荡了一年,突然有一天他“幡然悔悟”,决定投身电影业。此后他凭借短片《茧》在戛纳出道,在短暂出走柏林后回巢戛纳,连续4部长片入围且每次都有获奖。片长3个多小时的《冬眠》是他连续第5部长片入围。如果其他人是戛纳的“亲儿子”,那么锡兰就是戛纳的“嫡子”。被影迷戏称为“土耳其贾樟柯”的锡兰今年夺得金棕榈的形势非常好,比他辈份更大的哈内克、达内兄弟、肯-罗奇等“嫡子”要么没入围,要么已经功成名就,准备退出江湖,种种迹象表明已经两夺评审团大奖的锡兰今年在竞赛单元夺冠的可能性非常大。
比利时工人阶级代表达内兄弟也是戛纳的亲儿子,他们是仅有的6个曾经两度夺得金棕榈的导演之一,入围7次拿奖4次,这还不包括《罗塞塔》的影后奖。他们的专长是用伪纪录片风格的手提摄影机表现社会底层人的生活。新片《两天一夜》由法国著名影星玛丽昂·歌迪亚主演,达内兄弟几乎拿遍了戛纳各种奖,唯独缺一个最佳导演和一个评委会奖。不知道把他们当亲儿子看的戛纳这次会否顺水推舟,让他们在大满贯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外媒分析,这两个老头还有可能获得职业生涯第三个金棕榈。
河濑直美是日本独立电影界最闪亮的一朵交际花,自从她凭《萌之朱雀》拿到戛纳金摄影机奖之后,几乎每部长片都入围戛纳,并且凭借自己高超的交际能力运作了奈良电影节,以制片人身份制作了很多新人导演的电影,并且和多位独立电影界的同行互称好友。这次的《第二扇窗》描写的是男孩和女孩的爱情,几乎是毫无悬念入围竞赛,她是戛纳最宠爱的亚洲女影人,戛纳是她职业生涯唯一的助推剂。
亚美尼亚裔的加拿大导演阿托姆-伊戈扬在戛纳入围6次拿奖3次,擅拍惊悚戏的伊戈扬在除了戛纳之外的其它影展混得都不行,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过一次,可惜那年他撞上了巨无霸电影《泰坦尼克号》,不仅输得精光,新闻点也都被卡梅隆抢走,完全没有人注意到他。这次《人质》的入围是时隔6年回巢戛纳,父亲寻找被绑架女儿的故事商业范十足,不知能否继续得到奖项的青睐。
英国社会主义者肯-罗奇入围戛纳的次数就更多了,入围16次拿奖5次,并且时间点非常分散,8年前凭借《风吹麦浪》拿到金棕榈。因为他的影片往往都是谈论英国和爱尔兰的现实政治,所以他也是柏林的宠儿,刚刚在柏林拿到终身成就奖。入围的《吉米的舞厅》根据爱尔兰共产党领袖詹姆斯-格拉尔顿生平创作,并且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故事长片。张曼玉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也是多年混迹戛纳的代表,刚刚携《五月之后》出走威尼斯,片子获得好评,这次携《锡尔斯玛利亚》回到戛纳主场作战也是合情合理。
汤米-李-琼斯是美国老一辈知名演员,他的导演处女作《艾斯卡达的三个葬礼》水准不俗,但是在奥斯卡竟然一个提名都没有。在一个人最没有自信的时候鼓励他一次,比平时没事的时候夸他一百次都管用。奥斯卡打击了老头的积极性,戛纳则抛出橄榄枝,给了他影帝和最佳编剧。于是这一次老头又把新作带到戛纳,戛纳也积极响应,就看老头这次有没有得奖的命了。《送乡人》讲述的美国拓荒时期,无赖琼斯和一个边境小镇的女人护送三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妇女从内布拉斯加州前往爱荷华州,一路上他们将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经历诸多磨难的故事,一看就是这个老导演喜欢的调调。
嫡系的影响力在于,即使他本人作为导演没有电影入围,他也能想办法让片单和他有关系,比如把自己制片的电影顶入正选名单。这次一种关注的韩国电影《道熙呀》就是由戛纳在韩国的“亲儿子”李沧东制片的。
干儿子:频频入围,偶尔得奖
电影节主席只能帮你们到这儿了
有亲生的就有领养的,后妈比不上亲娘,都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你看杜琪峰这么多年入围戛纳共6次,其中展映有4次,评委1次,得奖0次,每个挨过后爸胶鞋底子的人都是一把辛酸泪。当然,和他一样屡提不中的不乏知名导演,杜sir绝对不是一个人。
加拿大导演大卫-柯南伯格被公认为“肉体恐怖片”鼻祖,他多年来的一大爱好就是在电影里展示残缺的人体以激起恐怖气氛和观影“快感”。他的欧洲三大节首秀是在柏林完成的,后来他在1996年凭借《欲望号快车》“转会”戛纳,戛纳给了他一个评委会奖,算是“昭告天下”确认了他的“转会”。可是从此以后他反复入围了4、5次,每次都是空手而归。不知这部讲述明星血泪史的《星图》,是让他继续陪跑还是能有所突破。
迈克-李本来是“亲生”的,头两次入围分别拿了最佳导演和金棕榈,结果从此之后频频入围再也没给奖。这位英国老导演堪称“当代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不仅因为他常年在莎士比亚剧院从事戏剧编导工作,更因为他的电影既没有大明星也没有眩目的视效,永远都是那几个御用的老熟脸,但是剧本和台词功底非常深厚,深得英国几百年来舞台剧传统之精髓。有传言说是他和影展主席吉尔-雅各布关系不好,所以屡提不中。这段故事是真是假暂且不表,反正迈克-李脾气不太好这是真的,2010年他参加《又一年》发布会时当众发飙,冲着一个和他有过节的英国记者说“我拒绝回答你的问题,你自己好好想想为什么”,搞得现场气氛极其尴尬。新片《透纳先生》讲述了英国著名艺术家J.M.W 透纳的故事,这位饱受争议的画家会被拍成什么样值得期待。
乌克兰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是近几年开始获得戛纳青睐的电影人,电影没拍几部,但是几乎每次都入围。今年的展映片中有2部他的作品(《操场》和集锦片《萨拉热窝的桥》),这次沾了乌克兰危机的光,让他更加具备话题性,我们甚至已经可以预想在今年的发布会上,各路记者争相询问洛兹尼察有关乌克兰危机的热闹景象。如果继续努力的话,他未来极有可能在戛纳拿奖,跻身“干儿子”之列。
展映单元集锦片《萨拉热窝的桥》还有一位之前已在戛纳成名的导演:罗马尼亚新浪潮棋手克里斯蒂-普尤。不过目前影迷对他的记忆还是当年夺得一种关注最佳影片的《无医可靠》。中国导演王超的《幻想曲》关注底层,已经是二度入围一种关注,上一次的《江城夏日》勇夺一种关注最佳影片奖,他是中国导演里成为戛纳嫡系的好苗子,希望下次可以再接再厉,升级竞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