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的遗憾与启示:前进才能解决问题

2015年10月11日 05:29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任执行委员长——传奇女星姜受延的宣言,也因此尤其值得人深思:“唯有前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

  鲁韵子/文

  当2015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业界对“亚洲最重要电影节”的观望氛围也越来越浓。人们在疑惑:与政府争端不断、主席李庸观差点被逼辞职、官方预算被削减一半……这种种阴影,到底会对釜山电影节的20周年“大日子”造成多大影响?

  就连天公似乎都不太作美,在电影节开幕当天降下了狂风暴雨,使本就缺乏惊喜的红毯仪式更显得风中凌乱。当晚的开幕电影——宝莱坞新导演莫瑞兹·辛赫的处女作《祖班》风评又普遍不佳。在大多数人调低希望之后,釜山却出人意料地奉上了一届不失水准、甚至各项数据又有所突破的电影盛事。其观影人次进一步增加,“亚洲电影市场”的参与度也在提高,成交量比去年上升了16%以上。这不仅意味着釜山克服重重困难巩固了自己“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区域地位,也宣示了亚洲电影在创作和市场两方面的巨大进步。

  同时,亚洲一线明星/影人们的不吝“加持”,使电影节在吸引媒体曝光方面同样不多让。虽然缺少以往的《雪国列车》《鸣梁》等现象级韩影,今年的电影节选片依然异彩纷呈。新单元“亚洲电影百强榜单”大受好评,被国际影评人誉为“了解亚洲电影的必修课”。在各大影展的热门获奖片、《老手》等韩国重磅大片之外,釜山还奉献了94部世界首映新片。无论是主竞赛“新浪潮”单元的获奖影片《不朽》《交流与谎言》《胡桃树》,还是其他各单元的《胶片时代的爱情》《眼帘》《天堂的夜与雾》《二十二》《喊·山》等亚洲新片,无不体现了亚洲新晋影人高超的创作水平。

  在论坛和市场活动方面,本届釜山电影节尤其注重与中方的合作,并就此向世界影坛分享了经验和机遇。阿里影业、华策集团、优酷土豆集团、腾讯影业、华谊兄弟等中国电影公司纷纷在釜山电影节分享制作经验、宣布新片或中韩合作计划。《好莱坞报道者》评价,釜山的一系列活动使“好莱坞和其他电影市场可以吸取韩国与中方合作的丰富经验,毕竟韩国才算此中老手。”

  另外,针对IP等热门概念的跨国讨论,《刺客聂隐娘》的手法分析,社会性电影题材的历史渊源,亚洲新星的合作之道……种种创作议题也都在重点活动中出现。影迷、创作者和市场人士均可以在电影节上找到自己的关注核心,也不缺乏互相交流的平台。

  10日晚,在感谢了大力奔波的志愿者后,电影节平静结束。凭着一贯的专业程度和进取精神,釜山证明了自己不需要盛大庆典、光鲜装饰,也能在重重困难之中把20岁生日过得相当精彩。虽然记者们普遍反映,本次电影节媒体接待人员不足、信息沟通上也不如往届顺畅,但人们毕竟无法否认,BIFF依然无愧于亚洲最有诱惑力的电影盛事。而新任执行委员长——传奇女星姜受延的宣言,也因此尤其值得人深思:“唯有前进,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案。”

  进击的华语力量 说不完的中韩合作

  众所周知,如今一谈“发展”,亚洲甚至世界的话题都聚焦在中国之上。而在这个十月,釜山在关于中国的讨论中占据了相当的话语权。

  首先,在釜山亮相的华语片数目达到了新高。其中,《坏蛋必须死》《喊·山》《寻找罗麦》《判我有罪》《塔洛》《二十二》(纪录片)等选择在釜山举办世界首映,《山河故人》《刺客聂隐娘》《捉妖计》《华丽上班族》《三城记》《地下香》《百日告别》《万物生长》《冈仁波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修复版)《小城之春》(修复版)等则出现在各个展映单元。相关主创、明星们也纷纷前来助阵,汤唯、赵又廷[微博]、陈柏霖[微博]、张震[微博]、冯小刚[微博]、贾樟柯[微博]等人纷纷现身釜山。

  如此惊人的气势,使媒体甚至用“半壁江山”来形容华语片在釜山的存在感。而更令中国影人们惊喜的是,韩国观众对此热情洋溢。——“韩国媳妇”汤唯谋杀了釜山红毯上无数菲林。《坏蛋必须死》的预售票被一扫而空,其主演陈柏霖也频受本地粉丝表白,亮出一句韩语的“大家好吗”就能引发一片尖叫。《万物生长》导演李玉除了惊异于观众对剧情的理解程度,还被针对主演范冰冰[微博]的大批问题打了个措手不及。“我没想到她在韩国人气这么高,大家都非常关心她在做什么。”

  其实,作为最早与中国进行影视交流的国家之一,韩国素来不乏华语影视受众,更积累了好莱坞都要眼红的与中方合作经历。在釜山,一起监制了《坏蛋必须死》的冯小刚和姜帝圭追溯以《集结号》结缘的10年友谊;贾樟柯回忆17年前在此拿到2万美元创作奖金的幸福;首次参与中韩合拍的李政宰听杜琪峰讲述创作前景,而前者的好友郑雨盛早在2001年就与章子怡[微博]等合作了电影《武士》。

  釜山自然没有浪费自家得天独厚的条件。比起回望辉煌过去,人们更需要的是展望未来。对于中韩双方来说,仅仅在单一合拍片项目联手已不足够。同样是在釜山,华策影视宣布和韩国NEW公司合作成立新公司“华策合新”,“旨在共同拓展中韩两国的影视合作项目”。腾讯影业与韩国娱乐业巨头CJ大谈IP开发思路,宣称要“与包括韩国在内的全球合作伙伴一起,积极探索‘互联网+电影’的更多新可能。”海润高调举行了“海润之夜”晚会,并在现场宣布将在韩国注册海润分公司,未来3年将进行6部中韩合作计划。

  另外,优酷土豆集团等也在釜山宣布了大举购买韩方影视、综艺作品版权的成果。一切都应证了姜帝圭等影人的判断:中韩合作将是必须发展的方向。

  而从中方的角度来看,除了“共襄盛举”的大号前景,如此大势也有利于华语影片和影人“走出去”,在为釜山增色的同时获益。本次的闭幕影片《喊·山》,讲述上世纪中国西北山村里一桩与拐卖相关的凄凉故事。年轻的导演杨子坦言,如果颇有文艺气质的该片直接在国内上映,票房必然堪忧;在参与了主席为之亲自背书的釜山电影节后,影片知名度打开,片方信心也有所增长。

  而对其他华语片而言,这个道理也一样通用。来到釜山,一可以试探亚洲最有接受度的观众群之一,二可以打开局面、向云集于此的国内媒体进行集中宣传,三可以与亚洲影人和世界片商建立联系。——比如,今年亚洲电影市场获奖影片中,就不乏《终结之路》《韩梅梅的历险》《不可失去》等市场热门华语项目和合拍项目。

  选片稳中求变 如何推新人成难题

  除了华语影片之外,今年釜山的片单也颇受好评。虽然照例有不少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的“残羹剩饭”,其广博的选片品味、强悍的首映新片阵容仍然光彩照人。

  近年来釜山“植根亚洲”的倾向愈发显著。这次野心勃勃的新单元“亚洲电影百强榜单”便是证明之一。《东京物语》《罗生门》《七武士》《花样年华》《大河之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小城之春》《三峡好人》《下女》《特写》等11部大师之作集合,不仅获得了观众热捧,更凸显了釜山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高远视野。《海街日记》等亚洲话题新作的出现,无疑也是对此的明证。

  此外,囊括每年的话题性韩影也从来是釜山的题中之义。《暗杀》《老手》《思悼》(韩国申奥片)等本土票房巨擘自然现身,《黑祭司》《电话》《小姐》等下一阶段的话题之作也出现在亚洲电影市场上。宋康昊、刘亚仁[微博]、李政宰等韩国巨星随之现身,引发了本土的关注热潮。

  在新片方面,获得新浪潮大奖的伊朗佳片《不朽》,以辛辣幽默的笔调塑造了一对生命观截然相反的祖孙,其尖锐痛切的哲思、大气深沉的影像风格获得了各国影评人的一致好评,许多人难以相信足以扬名国际影坛的此片是新导演的处女作。一向颇受好评的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则带来了实验性新作《胶片时代的爱情》,片中安圣基、文素丽等韩国戏骨们表现出色,中韩文化背景融合的内容也十分抢眼。此外,首次亮相的《男孩,奔跑》《尽管如此》《沟通与谎言》《牧羊人》《眼帘》等韩国新片也显示了韩国电影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如此,内行人还是渐渐感到釜山在推广新导演方面遭遇了瓶颈。贾樟柯便就此评论道:“现在的竞赛片规则改变了,需要是首映片。电影节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这之前有柏林、戛纳、威尼斯,他们也一直在发现和寻找新导演,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竞争关系,轮到釜山,再拿到全球首映的亚洲导演的片子,可选的余地就不是太大了,这可能也是它近几年再难推出强势新人的一个原因。”

  同时,人们对开闭幕影片的选取也颇有异议。一位加拿大影评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为什么釜山20周年不以韩国电影来开幕,而是‘创新’地选用宝莱坞电影《祖班》呢?虽然第一次以印度片开场体现了求变之心,我还是觉得该片本身质量不足,且没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亚洲电影节中最有国际资本者,釜山追求首映、创新的野心和因此遭遇的困境,也为同侪们提供了参考材料。

  集散国际电影资源 用小钱办大事

  不少人认为,本次釜山“颜值最高”的活动,是10月5日下午于亚洲电影市场中举行的“Casting Board”。来自华语区的赵又廷、张榕容(《逆光飞翔》女主角》,来自韩国的金宇彬[微博]、金高恩,和来自日本的佐藤健[微博]、长泽雅美等“拥有实力派演技及票房力量”的青年演员们齐聚一堂,使各国媒体和片商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

  但仔细咀嚼,这次活动并非只是聚集人气、锦上添花的明星开会。在现场,6位演员均有简历式的视频简介,也不断被主持人问及对于合拍片、国际合作、亚洲导演和彼此的看法。而这些“鲜肉”们也不负所望,提供了不少有趣的观点。——比如,“剑心”佐藤健就直言希望与韩国名导金知云合作,赵又廷则表示希望能搭档佐藤健;美丽如芭比娃娃一般的张榕容,更提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跨国计划:她本人、金高恩和长泽雅美应一起合作一部表现女性的电影,为“关于男人的电影已经很多”的现世注入新风。

  体现了各国明星广阔视野的“Casting Board”,无疑是釜山的“亚洲电影市场”越发强于国际交流的缩影之一。此次共有208个各国公司及组织参与市场中,比去年多出了10个;成交量达到600,比去年也增加了100。英国电影《伦敦故事》、中韩合拍片《韩梅梅的历险》和中法合拍片《终结之路》是此次市场上的大热新片。

  同时,电影市场新的子单元“娱乐IP市场”和“明星选角市场”也顺利开展。如今不仅亚洲片商,连“欧洲电影促进协会(European Film Promotion,EFP)也将釜山形容为“通往亚洲的门户”。这一“门户”的地位显然不仅在于资本交流和运作上。首次参与其中的中国制片人方励便感叹:“在这里最让我高兴的是,不会有傻x像在中国一样把商业和艺术对立起来。大家想法都很先进:谁说不能两全呢?对不同的电影当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0日晚上,第2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平静落幕。被各国新晋影人占据的红毯,又不出意料地被媒体形容为“星光黯淡”。但在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之后,风云飘摇中坚守的组织者们显然不需要额外的“星光”为电影节正名。而北京、上海和青岛等地电影节的中国同仁们,也依然可以从这一年的釜山得到启示,以便超越自己的遗憾。(鲁韵子/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黄晓明告诉我们:帅哥还是傻一点好

老实的黄晓明一路奋斗,终于给了自己的公主一个梦幻的婚礼。[详细]
黄晓明告诉我们:帅哥还是傻一点好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