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在中国》是我最无欲无求的电影

2016年08月17日 10:17 北京娱乐信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陆川说,他之所以同意接拍该片,是因为迪士尼这个美国公司愿意在中国拍一部中国的电影。

雪豹宝宝 雪豹宝宝
导演陆川2 导演陆川2

  陆川[微博]执导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自上周末上映以来,在观众中激起强烈反响。该片虽然排片量不大,但引起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却是近年来少见的。记者近日采访了陆川导演,听他详谈该片的幕后创作。陆川说,他之所以同意接拍该片,是因为迪士尼这个美国公司愿意在中国拍一部中国的电影。制作该片陆川的心态也十分轻松,他自认这是他无欲无求的电影,“做得很尽兴,也很纯粹,玩儿得也很爽”。

  迪士尼专门为中国拍片

  信报记者(以下简称信):能说说这次和迪士尼合作的缘起吗?

  陆川(以下简称陆):我跟迪士尼的合作其实也很简单,三年前曾经跟斯皮尔伯格合作《兄弟连》的一个大制片人,来到北京找到我,说他们要做一个自然电影。那个时候我跟大家一样,对自然电影完全不懂,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找我拍一个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他就说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故事片,他觉得可能我是比较适合的,因为他在洛杉矶看了我的电影,他希望我想一想,愿不愿意试一试。

  另外他说了一句话,他说这是迪士尼想在中国拍的一部中国的电影,迪士尼想在全球发行。我觉得这句话让我还是很动心的,我觉得能够有一个美国公司愿意为中国拍一部电影,去展现中国,我觉得这个是不应该拒绝的一个事。

  这是最无欲无求的电影

  信:您觉得这部电影跟您之前的作品相比,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陆:现在我还没有去想跟我以前的电影有什么不同,其实做电影这么多年了,每一部电影我都会认真去做。如果说跟别的电影有什么不同的话,从我自己创作的心态上来说,我觉得这是一部最无欲无求的电影,因为做的时候就知道它是一个动物的自然电影,很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是完全不被关注的。我没有任何压力,做得很尽兴,也很纯粹,玩儿得也很爽。

  意识到野生动物的快乐

  信:《我们诞生在中国》既有自然界的真实,又有清新幽默的一面,因此该片深受观众喜爱。现在影片呈现出的风格是您此次打算尝试的转变吗?

  陆:我在拍《可可西里》的时候已经展现过残酷了。当然,每个人做电影都有自己习惯的惯性,所以我最开始的时候确实会想残酷的方面多一些。但是在跟迪士尼合作过程中间,迪士尼一直对我说要多一些幽默、多一些幽默、多一些幽默。这三年过程中间,他们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幽默”。其实我最开始是不太接受的,因为我一直觉得中国的野生动物生存境况非常残酷,如果我们要真实展现的话,可能残酷性是主导的。

  但是这三年过程中间,当这些素材在我面前呈现出来的时候,当你静下心来看这些素材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支撑每一种野生动物活下来的最终极力量不是苦难,而是快乐。它们每时每刻都在一种人类察觉不到的快乐之中。它们有它们自己的快乐,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力,有它们生命的光彩。当你开始能够阅读到这种快乐的时候,你也开始能够理解它们生命中间的那种欢乐和那种喜悦、幽默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后来我是逐渐地真正地走入动物的世界,把它们平等地放在我的眼前,然后能够走入它们的生活里去。

  最开始 没有选择大熊猫

  信:该片中大熊猫、雪豹和金丝猴这三种动物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陆: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雪豹、藏羚羊我选了,我还选了一些比较冷门的,比如像东北虎、扬子鳄、亚洲象、野马、仙鹤等等。但是在跟迪士尼的沟通之间,迪士尼会说他们认为在海外能够代表中国的只有大熊猫,所以大熊猫是必须要进到这里边去的。

  信:雪豹达娃这个角色深受观众喜爱,很多观众发出疑问,它在影片最后到底有没有死去?

  陆:其实我特别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去回答,如果你把达娃看作一个具体的演员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比较好回答了。当年的《南京南京》中的圆圆在电影中被日本人枪杀了,电影完了之后,其实是没有一个记者问我圆圆有没有被杀死。《我们诞生在中国》还是一个电影,但是我们拍到了真实的雪豹死亡过程,我们使用的其实就是一只死去的雪豹的镜头。

  希望孩子 看到自然之美

  信:您在拍摄《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时候想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观感?

  陆:我最直接的想法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影院里边能跟父母在一起,能够一起看到这些野生的生命,看到这种生命之美,看到我们的自然之美。明年4月份在美国有个很大的发行会,该片会在3000家影院同时上,同时还要在16种语言的地区上,这样就意味着我们差不多要在40多个国家上这部电影。对中国观众来说,如果我们拍了这么长时间的一部电影,不能被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看到,不能让他们能够零距离地去接触我们的这种野生动物,不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这种河川之美、山川之美,和我们的野生之美,我会觉得还是遗憾的。

  信报记者 王菲 CFP/供图

  关键词

  音乐

  该片的作曲确实是英国的巴纳比·泰勒,得过很多艾美奖。但是创作过程中间,因为导演是我,音乐总监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所以我们还是会对音乐提很多具体的要求,也会给他听很多的参考音乐,包括给他介绍很多中国的乐器,这样帮助他了解中国,因为中国的音乐实际上是有地域性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曲调和曲风,所以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让巴纳比能够了解我们中国音乐的特色。巴纳比是一个非常有天分的作曲,他非常有热情,他的音乐也非常动人,他了解了中国的这些音乐之后,他会吸收很多很多的养分,自动地向中国音乐靠近。

  排片

  其实我也不是很懂发行,但排片这么少还是有点吃惊的。上映第一天的排片是1.6%左右,所以那一天大家都还是有点沉闷的。我想这种类型的题材大家还没有见过,也不太清楚,所以排片不高。我觉得这现象也还算是正常吧。这两天排片慢慢在涨,我能感觉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走进影院看这个电影,我有信心会有更多的观众、更多的影院会来关注这部电影。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责编:YY)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