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威尼斯市场如何?六个展位中国占俩

2016年09月08日 17:24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国际片商展位一共只有可怜的6个,比起市场创建之初毫无进展,其中2个还都来自中国。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海报 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海报

  电影有艺术和商业双重属性,绝大部分电影节也都要靠这两个轮子才能驱动。作为世界公认最具权威的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在艺术上各有坚守,彼此不分伯仲,但在商业方面,威尼斯却像个一脸懵圈站在职业拳击手面前的小孩子,距离戛纳和柏林都有着不小的距离。

  2015年,柏林和戛纳电影市场的注册人数双双破万,这些人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两个占地巨大的电影市场均是人头攒动,一派红火景象。那么威尼斯如何呢?今年,新浪娱乐实地探访看到,国际片商展位一共只有可怜的6个,比起市场创建之初毫无进展,其中2个还都来自中国。会场内除了展商工作人员外,几乎很少有人在此驻足。

  不过,这般惨淡境况并非单纯运作不力导致,威尼斯举办电影市场,天时地利上就先天不足。别说难望两大竞争者的项背,就连上海、釜山的规模都远难企及。威尼斯没有停止努力,就在今年,电影市场改了新名字,确立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市场项目,如专门资助合拍片、小成本片、因资金短缺难以为继的片子等,还将电视剧、网剧、纪录片、VR影片等电影周边领域也囊括进来,试图另辟蹊径,杀出一条新路子

  其实,威尼斯电影市场自2012年才开始运作,现在还很年轻,注定无法与有50多年历史积累的戛纳市场相提并论。尽管它生而尴尬、在夹缝中成长,现在就盖棺定论却为时尚早——威尼斯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其丰厚的底蕴能否为新生的市场输送一些养分,威尼斯电影市场能否剑走偏锋杀出重围,都将交给时间来作答。

  2016实地探访:市场冷清,门可罗雀

  全世界一共就六个展位,中国占了俩!

  和往年一样,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市场也在官方酒店Excelsior Hotel三层举办,时间是电影节前半段9月1日至5日。五天时间对于电影节电影市场来说,属于正常甚至偏长的水平。

  一进酒店小浪便发现,今年的电影市场不再简单以Film Market命名,而是起了个专属名称“Venice Production Bridge”,以桥作喻,也吻合了今年制定的方向性革新。酒店内还专门设有论坛举办场地、小说改编权讨论区、展览区、数字视频藏馆、上网区等方便市场人员工作。

  上了三楼,一场关于制片的论坛正在不温不火进行着,穿过一段供人休闲漫步的长廊,拐进左手边一间小屋子,这里就是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市场的所在地了。

  是的你没看错,只有一间小屋!要知道戛纳的市场霸占了电影宫地下两层楼,柏林的市场干脆承包了一整座大博物馆,而我们的威尼斯市场还孕育在这间小小的房间中

  展商身份也不必查阅什么手册,一眼望去就清清楚楚——除意大利本土片商在其他楼层自行交流外,这里的国际展商一共就只有6家,其中2家都是中国的。在这份压倒性气势之下,中国公司在房间中间最显眼的地方围起了一圈电影海报,我们熟悉的《冰河追凶》《唐人街探案》《天亮之前》等片均在列。

  稍显尴尬的是,除了我们和展商工作人员外,几乎很少有人踏进这间小屋,整个会场显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除中国外的其他几家展商都来自小国家,所宣传的影片也都偏向小众。似乎在威尼斯的这个市场里,大家都抱着推广宣传的心态而来,没人真正指望能卖出多少版权。

  什么公司代表中国在威尼斯卖片?

  不同机构各自为营,少有“一锤子买卖”

  参加今年威尼斯电影市场的两家中国展商,一个是中影国际,另一个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在市场里的展位相邻。两家公司的业务有部分相似之处,都带了一些电影来宣传,但彼此无交集及合作。

  曾任上海国际电影节业务副总监、现任中影国际董事副总经理的沈暘拥有丰富的国际电影节资源和经验,其监制的《白日焰火》《少女哪吒》《东北偏北》《路边野餐》均入围了重要国际电影节。据沈暘向我们介绍,上海电影节与威尼斯、多伦多、罗马等多个国外电影节均建立了“国际直通车”(World Express)合作项目,今年“直通车”在威尼斯电影市场展映了《唐人街探案》《提着心,吊着胆》《我心雀跃》《走出尘埃》《欢·爱》《冰河追凶》等华语新作,还携《夏天只是一天》《底片》《云端之上》《好友》《长乐街少年》五个创投项目在“威尼斯日”进行公开陈述,与国际买家进行一对一洽谈,促进创投项目的国际融资和海外发行。威尼斯市场闭幕后,“直通车”将立即开到下一站——多伦多电影节。

  而另一家公司中国海推是第一次来到威尼斯电影节,对这里的情况不甚了解。公司欧非业务总监冯跃向新浪表示,今年先来探探路,看看情况。海推的展位上摆放着二三十部国产电影的宣传单,其中最知名的两部是在院线上映过的动画片《刺猬小子》和话题之作《百鸟朝凤》,其他也有一些较小众的文艺片、主旋律影片、乡土题材影片等;宣传单印刷也比较简单,仅以英文介绍了电影的剧情、类型、年份、片长,没有公司宣传手册或其他活动策划。冯跃坦言,在国外电影节市场上最抢手的是《刺猬小子》这样的动画片,因为文化差异最小,但其他题材的影片可能会存在一定文化隔阂;在电影节电影市场上谈成的“一锤子买卖”其实也非常少见,真想卖片的话,平日里就可以直接找海外发行公司谈,电影节多半是建立个联系,或者加深一下交流,方便后期跟进

  尽管今年威尼斯展映片单里没有中国大片,但能看出威尼斯仍然对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保持着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类似中影国际和海推这样在电影节上为中外电影人搭桥的组织机构也越来越多。例如成立不久的“龙跃中欧制片人协会”去年在柏林电影节亮相过,这次也来到了威尼斯,再次举办了一场合拍论坛,邀请到中意两国著名制片人和编剧出席。龙跃未来的目标也是从投资、制作、发行等领域促进中欧电影人合作。像今年威尼斯展映的《咖啡风暴》就是一部标准的中欧合拍片,以后这样作品会越来越多。

  威尼斯自带大片绝缘体质?

  国产大片最爱戛纳,多伦多抢走威尼斯风头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媒体资料室里,始终都会有一摞《华语电影市场》,一份会出现在各大电影节上的中国杂志,里面介绍一些当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绩和突出影片。威尼斯的这本8月刊封面仍然是《我不是潘金莲》,一部早早盛传要来威尼斯,结果临阵拐弯跑去了多伦多的话题大片;杂志内页也提前掺入了很多多伦多的内容,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要投奔下一站了。

  被问今年为何不再去威尼斯而选择了多伦多,导演冯小刚[微博]先是笑称多伦多电影节的朋友是范冰冰[微博]忠实粉丝,而后又抛出一句大实话:“多伦多好卖片啊。”

  这不是华语大片第一次“出逃”到多伦多了。几年前《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也出现过一模一样的状况,大家都做好准备围观这些大片在水城的亮相了,结果人家悄悄改了行程去多伦多了。也不只有华语片这样,《为奴十二载》《囚徒》等好莱坞大片更是常放意大利人鸽子

  当然,没能入围也是个客观原因,像去年《老炮儿》被选为闭幕片,这么光彩的事情当然要顺带隆重宣传一番了。“90%的非文艺片去电影节都是以票房和宣传为核心目的,简单说就是‘镀金’,同时也是一种口碑宣传。”去年负责《老炮儿》威尼斯宣传的卓然影业总经理张进说。

  曾几何时,威尼斯似乎是三大节里跟中国最沾亲带故的一个,在马克·穆勒任主席的时代,《色·戒》《三峡好人》登顶金狮奖,张艺谋当上评审团主席,内地票房最高的商业大片和若干优质文艺片纷纷受邀前来。新主席巴巴拉上任后,华语片在威尼斯的风头锐减,到今年已经没什么动静,跟当年竞赛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豪气包下官方酒店高调宣传不可同日而语。

  没有入围、纯跑宣传的话,现在的威尼斯会是电影节里排位靠后的选择。据两位参展过的从业者透露,在威尼斯市场设展位的价格还相当不菲,几乎与戛纳平齐,摆个近10平米的小摊位就要花掉10万欧,花在一部电影身上显然不值,留在国内搞点别的宣传好不好?连来威尼斯的国内媒体都不剩几家了,宣传活动能被谁看到?

  如果一定要去一个电影节,戛纳无疑是中国大片的首选之地——戛纳举办时间临近暑期档,是一年中一部电影先声夺人的良机,也被默认为大片的身份认证;戛纳市场已经发展了50余年,运作机制成熟,很多中国片方也已经轻车熟路。2014年,前往法国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中国电影高管人数突破了400人,这个惊人数字意味着,在那片海滨小镇上随处都能听到有人在讨论中国电影市场;抬头看到的广告牌,随手翻到的杂志内页,都能看到中国大片砸钱买下的广告位。《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太平轮》《寻龙诀》《盗墓笔记》等国内年度话题之作,都将首次重磅宣传亮相安排在了戛纳。

  戛纳是不容撼动的电影市场“一哥”,多伦多则是不可小觑的后起之秀。多伦多的筹码在于第一不设主竞赛,片目海纳百川,将其之前三大节的好片一网打尽;第二开启北美颁奖季,想为颁奖季造势的,想在年末卖个好票房的,都不得不投靠多伦多。因此,全世界越来越多电影从业者都聚集到多伦多,中国大片也越来越看中其中的商机。相比之下,跟多伦多“撞档”的威尼斯就悲剧了,成为二选一中被放弃的那一个

  据统计,2014年多伦多电影节注册人数超过5000人,其中最显著的增长来自中国,涨幅高达217%

  现在在戛纳、多伦多的电影市场里,随处都能看见中国电影公司的展位,大公司年年必去,没听过名字的小公司也屡见不鲜。再看看威尼斯这每年只有六七个展位的小市场,恐怕是没有什么大片会跑到这里摆摊宣传了。

  在绝境中另辟蹊径:

  创合拍、投资、IP销售等平台,不拼规模拼特色

  威尼斯电影市场要夭折了吗?既然这样不景气,直接弃掉行不行?

  意大利人的想法是,在逆境中寻找新希望。既然规模拼不过别人,那就另辟蹊径,找找独家特色。

  于是今年的威尼斯电影市场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官方努力做出的改变。首先名字上有了专有名词“Venice Production Bridge”,其次实施了许多具体的项目和措施——

  与原先已存在多年的市场办公室合并,共同推进市场发展;

  除电影之外,将电视剧、网剧、VR影片等周边领域的作品也包括在内;

  创建Venice Gap-Financing Market,展示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40个接近完成的电影项目,帮助影片主创与顶尖高管建立一对一洽谈,使电影能够完成并获得更好的发行渠道;

  创建Final Cut in Venice项目,为中东、非洲等地有困难的电影人提供实际的资金和渠道支持;

  在市场内设立图书改编权专区,类似国内正时兴的IP交易,促进电影项目开发;

  此外,今年威尼斯也开始关注VR影片的发展,新设立了VR影厅,市场也有专门的VR讨论板块。

  “我相信电影市场仍会继续存在下去,无论是避不开的三大节,还是一些特色的小电影节上。我也相信电影人之间始终需要这样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这个平台未来会变得更重要。当阿尔伯托·巴巴拉(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和我创建这个市场时,我们最想建立的就是一个专业电影人之间的联络网,我相信这就是为什么来威尼斯的从业者一年比一年多的原因。”谈及未来畅想,威尼斯电影市场总监帕斯卡·迪奥特言语中充满自信。然而威尼斯市场状况目前仍未见明显起色,这头年轻的狮子战斗力究竟几何,我们不妨坐观它斗斗看。

  (何小沁/文 王远宏/摄影)

(责编:YY)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