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穆勒:期待《长城》融合好莱坞技术

2016年09月19日 19:10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马克穆勒目前担任澳门国际影展总监,他希望协助赴亚洲拍摄的西方电影有更多亚洲元素,也将扶持高艺术价值的商业华语片与类型片。

  新浪娱乐讯 威尼斯影展前主席马可穆勒19日在台北出席“2016台北电影学院-电影专业讲座”,他是让华语片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之一,谈及中国大陆市场,他认为整体市场大、但缺乏国际化实力,主要仍是中国大陆公司投资美国电影,他期待张艺谋执导的《长城》,表示:“张艺谋已从好莱坞学到不少拍摄技巧,一些中国大陆导演未来有可能代替好莱坞导演,彼此能更融合。”

  马克穆勒在1979年因杨德昌介绍认识台湾电影,而后在担任贝沙洛影展主席时,介绍杨德昌与侯孝贤作品给欧洲观众,在他八年威尼斯影展主席任期内,李安的《断背山》、《色•戒》、贾樟柯[微博]《三峡好人》都拿过金狮奖,力挺华语电影不遗余力。尽管近年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展上稍显失色,他认为,这不代表华语电影创作衰退,“我不懂毕赣《路边野餐》怎么没在戛纳影展放映?他没拿到卢卡诺影展最大奖,但仍令人惊艳。”马克穆勒目前担任澳门国际影展总监,他希望协助赴亚洲拍摄的西方电影有更多亚洲元素,也将扶持高艺术价值的商业华语片与类型片。

  马克穆勒也与影迷分享影展选片的“裤线原则”,他不让试片委员各自在家中看片,会邀请委员们至同一地点一起观赏,躲在后方观察大家看片的过程,“如果你看影片是坐立难安、扭来扭去,裤线就会歪,代表你不喜欢这部片子。”若其中有委员坚持为某部片护航,他笑称自己是“警察”,拿出纪录的小本子反驳对方看片时看手机、不专心,他自认:“很多片我20分钟就没有耐心了!”他也自曝,曾接过许多“游说”的电话,力荐自己的电影在影展上放映。

  马可穆勒与台湾新电影渊源深厚,他在全球各国获颁22个奖项,但他透露,1988年台湾新闻局颁给他的“国际传播奖”最重要,“台湾新电影是我首次全程参与的电影潮流,我和台湾像一家人。”他这回赴台已和导演侯孝贤、蔡明亮等老友见面叙旧,也将一口气看《再见瓦城》、《一路顺风》、《楼下的房客》等九部台湾电影。

  (新浪娱乐台湾站 林怡妘/文、图)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