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漫长解读:传教士李安

2016年11月16日 12:14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牧师”李安,借影片指引观众一条伯格曼指引过的勇敢之路,“勇于献出生命,勇于接受生命,勇于为爱所伤,勇于感受生命之美。”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本文转载自影视泛娱论,作者:张漪

  在北京宣传《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期间,有媒体采访李安时提及伯格曼,他马上拦截了别人意欲拿两人相提并论的意愿,李安说,“我不能跟他比,他是我偶像!”——在伯格曼的名字面前,李安永远自称是“学生”。

  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出来后,他也反复在各种场合表示,自己希望永远是“电影的学生”。

  李安电影艺术的根基或者说是油料库,来源于东方文化和思维,但是西方文化却仿佛火种,引燃了那堆燃料。

  我们知道,所有艺术范围内的灵性之火炙燃到某个更高的“热点”时,便会消解掉界限,锻造出人类心灵共通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这“人类共通的东西”叫做“巴别塔”。作为精神导师,引领李安进入修建巴别塔这个“工事地”的,正是电影大师伯格曼。

  不论是把“电影”比喻成一个宗派,还是一门宗教,伯格曼都像基督新教路德派的创始人马丁路德那样,开辟了一个电影(文化)哲学宗派。

  李安说过,“伯格曼的电影教会我,用哲学观念去统御电影,对神的疑问,抽象的东西,要有很崇敬的心去体现。”

  2005年,“学生”李安与他的精神导师伯格曼透过法罗岛的那次历史性的热拥,像是完成了一场生死交接仪式——李安继承了伯格曼的衣钵,开始了伯格曼派系的传教、布道。

  伯格曼曾这样定义电影,“与其说电影像一个故事,不如说它像一种灵魂的状态,但是它充满了丰富的思想和图像。”

  在电影创作上,李安正是不断地在找寻各类形态、样貌不同的“躯壳”,装进自己的“灵魂”。因此,每一部电影的主角都是李安自己,都是属于伯格曼派的魂灵。

  那么,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那颗“灵魂”,闪现出的是什么样子?

  第一章:真实与勇气

  120帧对准人心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男孩的内心冲击《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男孩的内心冲击

  评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120帧4K、3D放映模式的“技术革新”是绕不开的话题。120帧的观影感受是怎么样的?简单说,那是“沉浸式”的。

  每秒120帧的放映速度绝非仅仅是提高了“影像清晰度”,而是在完成“量的累积”后,出现了“质变”效果——120帧会带给人们更好的观影“体验”,尤其是观众对人物“情感”的接收与体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趋“敏锐”、“真实”、“明晰”。

  观众被放置在一个数倍于平时电影放映时人物表情、环境等信息量的场所里,眼球、精神高速运行“被迫”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观众甚至紧张、压迫到可以感受到影片里人物迸溅出来的心理活动。

  通向内心之路

  李安的这次新技术先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与好莱坞的电影拍摄理念背道而驰的。好莱坞大多数人都在利用技术“向外走”。

  即,用美轮美奂的炫目画面去营造“梦幻”和“不切实际”,去展现现实中并不存在,或者我们眼前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典型的例子就是《星际穿越》《星球大战》《盗梦空间》等。

  可是,李安这次却用120帧的技术带领观众去往深处走,去体验“真实”的人类情感,这是一条“通向内心之路”。

  银幕上,人物的面部特写表情以每秒120帧镜头的记录显现,变得从未有过的细微、真实和浓郁,扑面而来,让我们更好地捕捉到“情感”和“人物内心”。

  我们都知道,镜头热爱对准人物表情的,伯格曼正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也总是喜欢将镜头对准人的脸部,拍摄那些最细微的表情变化,让人们体会到他们的内心。

  万变不离其宗。展现人心、人性,才是艺术的至高目标。李安今天做的,只是电影手法的另一种延展和技术提升而已。

  体会真实的颤栗

  通过技术,真实的情感呈现的更为有力。而李安,又将怎样的人物情感和内心带到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跟随着他去体验呢?

  那是——比利林恩颤栗不止却诚挚勇敢的赤子之心。

  电影中,比利经历了战场、经历了死亡,跻身热闹人群、跻身中场表演,他面对战友和敌人,面对人群和记者,挥别爱意、挥别亲情……

  中场表演这段时间里,大兵们路过的那些人群——石油商人、橄榄球运动员、场工、啦啦队、记者、观众等等,大家都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的!

  比利说,他的内心里的是怪异而可怕的感觉。整个中场秀也像是一场枪林弹雨的战争……

  人们想用虚伪掠夺他的真诚,用狂热掩盖血迹,用赞美蒙蔽质疑,用金钱收买一切,用美国故事埋葬个体生命……

  最终,比利林恩拒绝了这一切,拒绝了投资人要将属于他的故事变成一个“美国故事”,他说,“这场战争对于我来说,不是故事,它是真实生活。”

  想一想,在每一个人生艰难的时刻,你有勇气维护你的真实吗?你有勇气坚持你的真实吗?

  有媒体问李安,如果让他反过来问观众两个问题,他会问什么?李安说:你快乐吗?你真诚地面对过自己吗?

  这也是电影里,战士比利林恩用行动告诉观众的答案。

  《野蛮人柯南》

  人类是很奇特的,虽然个体哲学一直努力在追求“真实地活着”的感受,但那似乎永远只属于私人经验领域。

  只要是加诸在文本或人群之上的,什么都会被涂抹上“修饰”的粉色泡沫。《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也嘲笑了这一劣根性,这种嘲笑是那么不经意,差别就要被我们忽略了……

  在记者会上,媒体们在问,士兵们在战争之余都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大部分的士兵为了那个场合,都口是心非地回答着。只有其中一个士兵恶狠狠地说,“杀人让我痛快……”,一语震惊四座。

  谜底随即揭开,那是《野蛮人柯南》的台词,所有人轰然一笑,而过。可是,看过电影的我们都知道,《野蛮人柯南》讲述的是柯南为报杀父母之仇最终登上王位的故事。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年老的柯南坐在王座上,但背景的解说表示他是在另外一个故事中走上了王位。——有些“真相”是不能放在台面上示人的。

  我们能够看到的“真实”,几乎都经过了粉饰。因此,“真实”只存在于个人内心里,还是那句话“你真诚地面对过自己吗?”

  第二篇章 信仰与责任

  经历的相似之处

  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李安大量研读了印度教的哲学。那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是他人生的一次有关于探寻“信仰”是怎样的一次旅程,也是一次精神飞跃和内心坚定的过程。

  像他的精神导师伯格曼终生追问的一个哲学问题那样——上帝(或者神)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李安或也曾长期疑惑在宗教与信仰之间,不知如何“自处”。

  李安与伯格曼在人生的经历上有很多奇妙的惊人相似之处。首先,他们的父亲都是极为严苛的知识分子,从小加诸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方式都是高压、强制性的,这带给了他们人生极大的影响,并促成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特征;

  其次,他们从小都生活在宗教氛围中,且都信奉基督教。伯格曼的父亲是新教路德派的传教士,他在浓厚而虔诚的基督教文化中长大,血液里都仿佛流淌着《圣经》的诗篇;

  李安的母亲虽是东方人但也信仰基督教,每日他都被母亲要求一起祈祷,“神”一直以日常生活的形态包围着他,直至14岁。

  上帝的形象动摇了

  成长期里有着宗教的丰沃土壤,却催生了伯格曼一生的痛苦追问。他甚至自称,“我的一生一直在跟上帝的关系问题作斗争。”

  伯格曼既怀疑上帝的存在,也不愿否认上帝的存在,这种矛盾表现在电影里就成了痛苦的叹寻。

  有人评价,伯格曼电影的基本心态是“存在主义和宗教怀疑论”。不过,1957年,39岁的伯格曼事实上已经通过《第七封印》找到了自己的终极答案,尽管那个答案看起来仍是无解的。

  在《第七封印》这部电影里,伯格曼向世人述说了他的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区分“预设的信仰”和“真正的信仰”。

  简单总结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我们过分地把社会强加给上帝的属性当作他的本质。上帝,伯格曼告诉我们,要比那些预想宏大的多”。

  评论认为,“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伯格曼对于神的一次变相皈依,或者是伯格曼通过多马对神的皈依完成了自己对神的怀疑和远离。”

  伯格曼自己也曾表示说,“上帝的形象动摇了,我仍未放弃人负载着神圣目的的想法,手术终于完成了。“

  布道者的思想碎片

  从宗教到宗教感,这是伯格曼不惑之年前后密集的作品凝结的信仰品质。没有了具体的神,但伯格曼并未失去人应有的敬畏。

  ——看起来,这是不是有点眼熟?对,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向世人传达的,正是同样的意思。他曾说,“我的宗教是老天爷,不是个别的神明。”

  在这一点上,李安完全是伯格曼衣钵的继承者,甚至他还通过更为现代和商业化的手段,强化了这种“哲学观”的世俗影响力。

  同时,他也将人在与信仰的关系里产生的“追问”、“探寻”这些理性行为,扩散到了古老的东方文化宗教里。

  如果说伯格曼在电影中表现的有关于他与信仰关系的角力,更像是自我内省的话,那么李安的行为,则更像是一个信徒的“布道”……

  与《少年派》一样,《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他再度糅进那些有关于“信仰”的哲思因子。电影里至少出现了两次有关于“宗教信仰”的明确探讨。这都是原著小说里没有的内容,是李安有意安放的。

  印度教的“奎师那”

  在战场上牺牲的“蘑菇”施洛姆是印度教的信徒——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李安有意延续了上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宗教信仰内容。

  在那颗仿若菩提的树下,“蘑菇”施洛姆向比利林恩“布道”,他提及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奎师那”(Krishna)。

  奎师那是印度教掌握智慧与战争的神祇,也是佛教里“黑天”的原型。在《薄伽梵歌》这一著名的圣篇中,“黑天”曾借与阿朱那王子的问答,阐述了人们存在的意义。

  即“在既存的社会制度之中,必须毫无私心的各尽本分,以及应对唯一的神作绝对的归依与奉献。”

  他提到了“战士”的责任,他称战士上战场是“为了更大的善而恪守职责,行动比结果重要。” “作为战士有义务通过战争获得达摩”。

  “蘑菇”是借“奎师那”告诉林恩,人活着,就要履行上天赋定的责任,努力奉献,恪守职责。

  不管比利林恩面对的这场伊拉克战争是否是“正义”、“正确”的,但作为战士都需要履行使命“。

  超越自我的东西

  “履行职责”,是有“宿命”或“业报”的深层宗教涵义的。“蘑菇”施洛姆对比利林恩还说,“你到这里,是有原因的,是‘因果业报’”

  什么是业?什么是因?什么是命运?我们总是在“追问”一切,总是要寻找答案。

  “蘑菇”在影片中的形象正是一个以身奉献的殉道者,他对比利林恩说,追问本身就是一种“欲望”。

  奎师那出现的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当使命来时,我们只要把自己交出去,不用管别的什么。”

  那么,真正的“使命”又是什么?如何做判断?“蘑菇”也对比利林恩做了指引,“找到一个超越自我的浩大的信仰”就行。

  由此,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要传递的主题浮上了水面。

  19岁的“二等兵”比利林恩经历战场与中场表演的双重洗礼后,终于意识到,在施洛姆死去灵魂穿透他的身体时,他即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个“超越自我的浩大的未知”——他是属于战场的,他是战士。

  于是,他决定接过命运交赋给他的使命,返回战场,扛起重任的时候到了……,“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职责第一。”

  李安说,“这是一个关于爱、勇气和忠诚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终于在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用电影来“布道”

  有时候我在想,在电影这个世界里,李安跟“伏地魔”其实还蛮有点类似的,他们都将灵魂拆分,藏在各种不同的容器里,而比利林恩的“肉身”只是李安的一个灵魂容器罢了。

  透过经历这场“战事”,李安也再次完成了自己对“电影之神”的膜拜。

  李安常常说,离开了电影,他不知道如何“自处”。显然,对于他来说,那个“超越自我的浩大的信仰”,便是“电影”这门艺术,这是他的宿命和精神栖息之地。

  他宿命的“职责”是什么?利用电影,布道。

  话说到此处,如果用影像来表现的话,我会剪一幕《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车上“象头神”摆设的特写放在这里。

  “象头神”是印度教祈福和达成希望而消除一切障碍之神,也是引领众人接近其他神祇的智慧之神。这是我对这位虔诚的布道者满满的祝福,还有敬颂。

象头神象头神

  我会替你祈祷的

  除了印度教,《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影片中,李安还安排了几场有关“基督教”的对话。首先是有人提及《诗篇》第89篇。在中场表演的间隙,林恩与啦啦队队员佐恩第一次私下见面。

  他跟她在后台表述一系列荒谬现实带给他的心迹,“这很怪异,有些人在表扬你生命中最惨的一天”。

  接着,佐恩就突然向比利发问,“你信基督吗?”——这也是原著中没有出现的内容。比利林恩当时愣了一秒,接着他回答,“哦,不。我还在摸索。可能我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能力。”

  再后来,他与她再次相聚,临行告别,她说,“我会替你祈祷的”。——这些基督教元素或许只是简单散放,但却是“有心”的。

  这个部分下面的文字里再说。基督教三大教义“信、望、爱”,而关于“爱”的探讨,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小说给电影提示的最深刻的命题之一。

  第三篇章 爱与生死

  我们是“生死之交”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施洛姆死时,比利觉得他的灵魂穿过自己的身体飘走了。‘那一刻的我好爱好爱他,我想这辈子都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感情了。既然你明白无法把最真最好的爱留给家人,那结婚生子有何意义?’”

  ——这是比利林恩第一次刻骨地感受到“浩大的信仰”,所带来的那份如上帝待人一般,强烈的、对生命的爱。

  有人好奇,为什么李安要安排施洛姆在战争开打前,花费时间对每一个士兵拍肩说“我爱你”,而且在影片最后,变成了比利林恩对每一个战友发自肺腑地表述?

  我看到还有人写文说这是李安的“台湾腔”——“台湾腔”?这种套路怎么可能发生在心思缜密的李安身上!

  施洛姆在战士上战场搏命前,言说的那句“我爱你”——只有拼过命、穿过生死、经历绝望、知晓责任的人才明了吧!

  那是神对人的“爱”,是生命对生命的“爱”,它是“超越自我的浩大的信仰”的一部分,是全力拥抱“活着”本身的一种原始力量,也是伯格曼所说的,唯一拯救人类的力量。

  如果用一个画面或片段来表述这份“爱”的涵义,那就是比利林恩中场表演时被安排站在球场中央,他四顾澎湃沸腾的人群,内心里升起这样一个声音,“他们知道自己活着吗?人仿佛一定要与死神贴身周旋许久,才会感觉到什么叫活着。”

  他和战友们是“生死之交”,“我们深陷泥潭,我们只拥有彼此。”

  “爱”那么意味深长

  “爱”也有世俗表达。影片中展现的亲情、爱情的瞬间,也是意味深长的。

  姐姐一心要替比利林恩想办法逃离战场。她爱他!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弟弟去战场上搏命,更何况那实质是一场为掠夺石油而进行的虚伪之战,她不能让他死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

  可是,比利还是决定随队开拔了。虽然他也爱她!他内心渴望做一些事情,让她为他骄傲,可是,他办不到,他不能去往她要求他去的方向,他要去赴自己的“使命”。

  比利对姐姐说,“我不是英雄,我是军人。我没法评价这是对是错。但我属于那里。”

  那个瞬间,是很令人唏嘘伤感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股巨大的“爱”的暖流也同时席卷了我们。

  比利与拉拉队员佐恩一见钟情,她与其他人不一样,她跟他谈论那些可笑的人们,她理解他不被人群理解的地方。

  在中场表演时,他甚至想象着也许未来有一天他能够与她相爱做爱,那份对爱、对生命力的渴望化成泪水划过他的脸庞。

  告别时,比利摸着她的脸,说,“我差一点就(为了你)跑掉了!”她仰起头,一瞬间的疑惑,“怎么会?你是勋章英雄!”

  原著中,比利和拉拉队员的爱就是在这里收场的,小说是这样写的,“只这一眼,他知道这事不会成了。他深怕失去她,因此更应该坚定他的英雄岗位。”

  然而电影中,李安却没有扑灭这团火,他赋予了这份爱意一些人性的“希望”。这就是他安排她在见面时问比利,“你信基督吗?”——她对他的爱里也有超越庸常的爱意,她会为他祈祷。这就够了。

  金钱才是“老大”

  “我爱你们,我真的爱死你们这些年轻人了!”——达拉斯橄榄球牛仔队的老板诺姆,也对比利们说,他爱他们。

  但是提起掏钱买他们的故事拍电影,他把10万元美金每人降到了5500元,他对比利说,“你的故事不再是你的,这是美国故事。这件事比钱的意义大。钱没有预期的多,但有一点总比没有好。”

  “有一点,总比没有好吗?”——这句话对于那些掏出真心,拿出黄金般诚意的人来说,不谛一种羞辱和践踏。这种不讲人性的商业逻辑正是好莱坞这个电影帝国的特色之一。

  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信奉“金钱至上”,人人都信奉“商业规则”。每个有钱有势的商人、政客都在高喊着要拍“杰作”,都对外谈论着什么“故事的精神内核很重要”,甚至故事高潮、低潮的配料也有人配好了。

  可是,他们爱的是“电影”吗?不!

  李安和比利一样,是拿真实的“血肉”去完成一段影像的人,在好莱坞这就像是一个“异教徒”。

  所以,李安这次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借题发挥,对好莱坞式的商人们着实地发了几句牢骚,吐槽了一把。

  不然还能怎么样?

  现实的世界,有时候就是如此残酷与荒谬。比利通过中场秀,李安通过拍摄电影寻找投资这些经历,或者我们在某一时刻的无助时,都会意识到,“我以为自己了解一些事,但实际上他们才是主宰者!金钱才是老大!”

  在这一个议题上,李安的电影已经悄然改变了原著中的意思,原著里,比利认为,“这些傻瓜、无知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大,他们的祖国梦,才是真正主宰一切的力量。”

  显然,李安并没有意思要像原著那样去探讨“反战”和“反美国梦”的议题,李安关注的仍是在强大的社会事件下,个体命运如何安放。

  比利和芒果,还有他的同乡在一处断崖似的剧场抽烟时,三个小人物(其中两个还是战斗英雄)最后都低叹,“不然,还能怎么样?”——不然,还能怎么样?三遍。

  当战士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笑着说,“趁他们把我们干掉之前,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带我们回战场吧。”

  原著中,大篇幅的描绘了比利在控诉、声讨这场战争和它背后的整个社会的虚伪幻象。然而,李安却没有让比利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将这个人物向上推进了一把,让他主动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接受命运的挑战,履行自己的使命。

  “牧师”李安,借影片指引了观众一条伯格曼指引过的勇敢之路,“勇于献出生命,勇于接受生命,勇于为爱所伤,勇于感受生命之美。”

  亵渎“生死大义”

李安与伯格曼李安与伯格曼

  写到这里,好像电影里该写的都写完了。不过,我突然又想到伯格曼曾经写过一段有关于《第七封印》的文字。原文如下:

  “对于史凡斯克来说,《第七封印》突然摇身一变,成为瑞典电影黄金时代纪念影展上主打的辉煌巨作。这绝非当初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可怜它却被迫在令人窒息的首映晚会上粉墨登场:一群衣着华丽的观众,鼓号齐鸣,还加上笛姆宁(作者注:伯格曼电影的制片人)的演说——可怕极了!我竭尽全力企图阻止这样的首映方式,但是我无能为力。人类因为无聊而产生的恶意毫不留情地污染了每一件事物。之后,《第七封印》夹着燎原之势席卷全世界。我收到各方热烈的反应。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及痛苦。但是我永远都无法原谅它的首映典礼。”

  伯格曼的这段经历简直跟比利有着惊人的相似,“到底是什么程序,把所有关于战争的讨论,都变成了对生死大义的亵渎?”

  我突发奇想,你看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电影多像是李安对伯格曼那一刻愤怒情绪的一份迟到的献礼啊!

(责编:小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