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新浪潮论坛《比利林恩》技艺之争

2016年11月16日 20:35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本期新浪潮论坛邀请影评人、RealD亚太区市场总监俞圣伦 、万达院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王琦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技艺之争

  新浪娱乐讯 11月16日,本期新浪潮论坛邀请影评人鹦鹉史航 、徐元、赛人,RealD亚太区市场总监俞圣伦 、万达院线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王琦一起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技艺之争,新浪娱乐资深记者何小沁主持。以下为本场论坛实录:

  何小沁:相信大家也听说了,《比利林恩》电影刚刚突破1亿元人民币,这是个好消息,说明这部电影还是受到大家关注的,我相信来到现场的观众对这个电影,以及120帧所代表的技术未来非常感兴趣。首先邀请到业界重量嘉宾,有请五位上场。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尽管影迷朋友都认识他们了,这边是徐元老师,著名的影评人和作家,他平时主持一场《人间电影大炮》的节目,还有赛人老师,他平时不上网,大家大家对他独特犀利的影评风格非常有印象。这位是著名的编剧、策划、影评人史航[微博]老师,是脱口秀讲的最好的。还有RealD亚太区市场总监俞圣伦,感谢她为我平衡今天性别比例。最后是万达院线信息部总经理王琦先生。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进行开场,想先请三位影评人来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一下你们观看这部是什么版本的《比利林恩》,看完高帧版本对这个技术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有没有觉得比较眼前一亮,或者有没有不太适应的地方?

  徐元:我很巧合的看了三个版本,先在博纳看了24帧的2D版,所谓的未删减,是台湾的版本拿过来放了一下,后来又看了所谓顶配的,后来又看了一次60帧的,但是我觉得形式还是相对于我来说是次要的,最后还是看的影片里的故事,那些人物,那些情感。说良心话,120帧/4K/3D所谓的顶配还是给大家感觉有点不像在看电影,像是在家电卖场看特别高级大的平板电视的效果。

  何小沁:也就是说徐元老师对这个技术还是有一定保留意见的,一会儿我们再深入讨论一下。那赛人老师有什么看法呢?

  赛人:我是看的一遍,看的120帧顶配,4K/3D的,我跟徐元有一方面不一样,我不觉得视觉对我有多么的压迫感,或者多么的征服力,这方面没感觉,但是我也不像徐元说的像逛超市高逼真度。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会自我催眠或者自我暗示,这个电影一定要注意画面,一开始看会有这种感觉,但后来的时候好像我不当它是一个120帧还是多少帧,无所谓,慢慢会让我淡忘这个事情,技术渐渐的会过去。

  何小沁:好像也持一般态度。那我在博纳首映的时候遇到了史航老师,当时他还没有进场,想看看他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有什么感受?

  史航:首映那场我坐第二排,我坐中间,我觉得从头到尾他们说会晕,我没怎么晕,其实我是挺容易晕的,我坐过山车一直挺害怕,又恐高又恐速度。但是这个电影很鲜明,很强烈,但是对于你来说像烟花大会在底下看这些东西,或者走在喷泉中间水往你身上淋一样,永远不可能全景感受一样,一定有侧重点的,你的本能替你选择侧重点,对我来说哪一场他们舞蹈的时候比较重要,还是狙击战抢救战友重要还是肉搏重要,我身临其境,但我更主要的是身临其事而不是那个境遇,是那个事,对我来说跟赛人说的一样,很快我关注故事本身了,我会一边听说哪句台词记在手机上,对我来说特别重要。对我来说这些是技术手段只是保证我一个更紧张观影的一个态度,来吸收一切。但最后我跟影院说当然是人物,是故事,为什么说那句话,说那句话心里怎么想,对我来说顶配当然是顶配,但更重要李安还是李安,这是更重要。

  何小沁:一会儿再讨论技术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在电影史上有几次比较关键的技术变革,比如1927年的《爵士歌手》带来有声电影,1935年的《浮华世界》第一次打开电影彩色打门,这次120帧高帧速电影是不是电影界的未来呢?舞台最左边两位属于这次为李安导演高帧速技术提供技术支持的业界两位专家,先请RealD俞总介绍一下,不仅提供了技术格式,而且技术制作提供非常先进的技术,让高帧速电影在电影有更好影像品质的呈现,想请俞总介绍一下业界为120帧究竟做了哪些努力?

  俞圣伦: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主要提供的技术支持是两方面,一个是后期制作方面的,大概有两个技术帮助到这个片子,另外一个就是放映的技术。在后期制作方面,因为首先这个片子是用120帧去拍的,全球只有5家影院放120帧4K的能力,大部分影院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应该是说设备还没有到一个普及的地步,所以当它从120帧转成24帧或者60帧,这个情况的时候,大家可以想像,一秒钟原来有120个画面,我们现在剪到24个画面,也就是剪了96个画面,原来动作是很顺畅的,很自然会有一个一格一格的像我们说的“车轮效应”,所以我们有一个演算的技术(英文),帮你演算数字计算到最优化的,最简单的来讲最精华的24帧,这样能确保即使剪了96帧动作还是非常平顺。这个演算技术是制作模板的时候,帮助到尽量高帧低帧版本差异不要到很大,车轮的感觉不要很大。

  第二个技术是real image,一般来讲帮助这个影像去除我们的噪点,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说,我们用任何一个相机,用手机也好,高清的相机也好,在不同的摄影灯光的环境下,我们都会拍照有一些噪点,很简单,如果在一个比较低的亮度的情况下,就会看到一些一点的小斑纹的噪点。在任何摄影情况下我们都会有一些噪点,这个技术帮助了噪点的消除。我们一般清楚噪点或者优化影像的时候,这个影像的清晰度会受到一些妥协。因为你优化了影像,分辨率做一些妥协,或者是档案尺寸也变小了。因为这个技术是最高级的演算技术,选择最精华的格数,不会影响到影像的分辨率。其实简单来说,这个片子拍3D的,120帧拍的,左右两眼的噪点是不一样的,其实很明显我们眼睛就会不舒服,我感受到影像的瑕疵不一样的程度,这一点拍摄3D消除左右眼两边的噪点让它能够平均,这一点是帮助很大。

  另外是放映的技术,我们在这个片子的全球第一场首映是在纽约的影院。这个放映也是由RealD提供的,使用我们终极银幕。

  何小沁:据我所知万达院线是这次国内提供高帧速版本最多的院线了,据我所知全国有200多家影院1400多个影厅都提供60帧以上的版本,请王总介绍一下万达院线接到《比利•林恩》这个项目以后,做了哪些设备支持的一些措施?

  俞圣伦:大家好,我来自于万达院线。这次应该讲刚才前面三位老师讲他们看的各个版本,实际上我觉得我看的版本是最多的。从24帧的2K3D,到60帧/2K/3D,120帧/2K/3D杜比影院,再到博纳120帧/2K/3D,我都看到了。这次能放120帧的影院对万达来说挺兴奋的。霍比特人能放48帧,但是我们没有引入,2000年以前中国引入影院放映设备都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支持60帧以上的高帧率了,这次终于引入了,对于中国的观众能够看到高帧率,的确我觉得是一个蛮好的机会。对于这次的准备,我觉得在幕后不管是万达还是其他的一些影院,为了做60帧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尽管设备本身从硬件上都是支持的,我们大概有1500个厅,再加上杜比的5个厅,那是支持120帧的,那么这些在前期做的时候做了很多准备,第一个我们从索尼拿到测试片,对每一个影厅进行测试,当然测试也发生很多问题,毕竟在中国没有放过60帧的片子,所以我们当时测试完了以后的确有一些问题,例如说只能放图像,没有声音,例如说测试的片子没有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当时都是跟设备商去联系,要该升级的还要去升级,所以整个的准备工作我们大概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前期的技术准备,比如前面放广告,广告是24帧的怎么和60帧的影片进行对接,毕竟你会损失一部分广告的资源。同时对于杜比的影院是放的120帧2K的3D,在全球不过有120个影城能放。这个其实在当时我们也是提前一周得知杜比实验室实验成功,120帧/2K/3D能放,现有的杜比影院不用做硬件的升级能放,我们当时很兴奋。但是他们告诉我,尽管全球有五六十个影城都能放,但是为了保证放映出来最好的效果,他们全球只选择了15家影城来放。这15家影城他们还要每一个影城派一个工程师在现场盯着,在首映场,后面还有两三场在现场盯着,直到平稳的过渡了以后,他们才能够离开。整个影院能放60帧,对于影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做放映的工作都是幕后英雄,的确大家做了很多介绍。

  何小沁:相信正如他们两位所说,放映这一块都是幕后的英雄,有的观众可能说我不服,因为我看电影就是看电影,管你怎么高帧速低帧速,我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回到主题讨论上来,电影的技术和艺术之间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技术到底为艺术是锦上添花呢还是说喧宾夺主。近几年很多国际上大导演都在进行技术上的突破,卡梅隆拍一部电影要花好几年的时间,他先学一下怎么潜水,学习一下48帧要怎么拍。我们也知道国内比如说冯小刚[微博]导演他进行了一些比如说构图上的尝试,尝试用圆形构图怎么进行更好的中国传统影像的叙事。张艺谋的《长城》实验用VR的技术怎么进行更好的宣传和表达。我非常好奇这个问题,电影的技术究竟有没有改变你们对于叙事上的一些看法?我们知道120帧李安导演在这里用了很多新的技术,更多运用特写,更多运用近景镜头,主观镜头表达更加清晰的感受。我想问一下三位影评人老师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因为这部电影这样的技术,所以是这样的构图,这样的晕镜,很新鲜,跟之前电影有不一样的感觉?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

  徐元:我觉得很明显,上周写了一个影评,传统的写法,宽银幕,大景身,低照度,高对比,在《比利林恩》里看不到的,《比利林恩》的镜头很浅,构图不是很宽。那个影片对我冲击特别大的是高帧率的版本,白头的富翁,史蒂夫-马丁,鼻子特别高,相当于模拟比利-林恩在看他的脸,你会第一次觉得这个人脸的立体感在银幕上非常吓人的,这是之前各种3D电影没有感受到的。确实拍出另外一种格式的东西,但是毕竟第一部,又或者是怎么样,如果说难听一点也可能算是“走火入魔”,我倒没有认为这个东西是对的,当然做实验肯定是要试错很多很多次,可能你要造一个五个轮子的车也可以,能跑,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如果你不去尝试也不行,我对这个看法是比较开放的。

  何小沁:今后如果同学们拍高帧速电影一定找鼻梁比较高的人,这样会给影评人留下深刻印象。想问一下赛人老师,我知道您对李安导演之前的作品都非常了解,您觉得这一部高技术的电影跟之前相比,对于内容上有没有一定提升呢?

  赛人:我觉得内容还是自己的一些讲的东西,仅仅谈内容的话。有一个东西我觉得李安那句话总是不太理解,他说这种技术对演员表演的考验性会更大。但是很有意思,在这个片子里也不是美国最顶级的演员参与这部戏。我想说一个东西,史航是学戏剧的,当电影没出现的时候,我们看表演是舞台表演,不管是话剧也好,还是京剧也好,是这种东西。那么电影诞生了以后,电影好像比舞台更能考验演员面部表情。但奇怪的是当电影开始有声音以后,真正能够在电影上能够立足的演员是舞台出身的人居多,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真正的这个东西我不认为120帧真正能考验表演,表演的还是你自己要会演,会演的人才能够出现,而跟120帧的东西也许会有一些调整,但不是绝对性的,不是有了120帧会改变整个的表演理念,我对这个话是特别的持异议。

  至于说120帧的技术怎么样,也许我是习惯于看那种景深,低照度的,人在阴影当中的状况,这个片子这么亮堂,其实怀疑我们肉眼,我们肉眼看一个脸的时候,我们其实对一个脸的接受度还高一点,当你把这个脸拍下来以后,假如说摄影技术不够好的时候,那张脸更让人难以接受,其实120帧我觉得是超越我们的肉眼看事物的一种经验的。这句话我非常同意徐元的,现在来看只是一个实验,到底以后能走多远,就像一个孩子一样,生下来当省长还是当总统,还是当一个平民,还是就消失了,谁也不知道,只能说来日方长,拭目以待。

  何小沁:史航老师觉得120帧对于这部电影是加分还是减分?

  史航:刚才赛人的问题我很感兴趣,我要跟进一下,120帧跟演员表演的关系。我看这个片子有几个我们老炮演员,但却是不是顶级演员。但是印象在于说当你看一个长雀斑的脸或者高鼻子的脸更清楚了,而他的愤怒,他的羞涩,他脸的胀红是真实的。当时演员的姐姐皮肤不好还要保养三个月,你脸有什么缺陷要怎么补充,不是镜头的体现,而是脸上弄硅胶盖住。这看的不一样,这一切的真切,真切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但真切率本身是不是我们看表演的第一诉求,那是不一定的。因为我们看的表演,其实有的时候,比如赛人的脸现在在阴影里,我们反而更觉得是有权力的人,打一个强光的人觉得是和善的人。但是一切大白于天下,无所逃于镜头之内,这个对于演员来说也不算多么严苛的考验,看人。

  另外你说到电影和戏剧的关系,我们看电影和看戏剧,比如说这是一个舞台,可以说是一个戏剧,后面银幕也可以当电影看。有一个不一样,电影是比较霸道的,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就让你看徐元老师眼镜框,镜头推特写,旁边这么漂亮的市场总监看不到。但如果是舞台剧,我们俩撇嘴,我们可以让大家看我们撇嘴,不看他说话。电影既然比较霸道,反而为什么需要舞台剧演员,我以前也跟人谈过,舞台剧演员比电影演员是独立撑起来的,每个舞台剧演员都是舞台上的“承重墙”,如果你忘词了没有人能帮你,电影很方便,忘词了顺过来拉倒。每一个舞台剧演员相对来说更容易支撑表演气场,并跟观众有效的一对一的交流,并压倒性的压倒他。当然也有三流舞台剧演员和一流电影演员,这不好比,是另外一个概念。

  电影对表演来说,它只是放大、逼真,但并没有给表演更多的空间,只是把表演的某些空间放大,关掉了很多门,但把这一扇门开的足够大,是这样的状态。我想李安也不见得每一部都拍120帧3D4K,比如《拳王》要这个速度感,但是有些时候忘掉120帧,这个演员哭或者笑,也希望以后拍歌舞片,这都是我觉得能用上这个技术,但是现在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个技术,才有可能这个技术以后有机会被更多的研究使用,甚至让这个技术变的成本更低的被使用,大家都有机会用,不要变成了1935年彩色电影只有一个电影大师有可能拍,别人都够不着,真正彩色电影你放心,绝不会有人只拍歌舞片,一定拿这个彩色拍血浆,拍丑陋的东西,拍屎尿屁都有可能。120帧/3K/4D也是一样的。我看技术跟艺术的方面,我只能代表不懂技术派,影评人就是更普通,更耐心的观众而已。我们看的时候更关心的是在这里,在这么一个高强度的放大逼近的展示中间,演员因此获得了什么样的方便和机会,这种东西其实如果以后能讨论我更关心的一点。比如我们以前看这个演员的演法跟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石油佬在冷餐会跟他们搭讪的,被激怒的情绪,他不是多大多好的演员,情绪的变化面部展示过于清晰,感觉到更压迫感,很多时候这个瞬间比较好,包括最后姐姐的表现时候肯定是帮了一些。

  何小沁:史航老师刚才提到几个问题都比较关键。他讲的关于舞台和电影这方面,其实李安导演本人也有过展望,他现在学习还很有限,他希望将来的3D电影有一种纵深的感觉,让观众的目光在其中比较自由的游走,想看到什么就看到什么,最后在脑中把这些印象组合起来。这是他想达到的效果。但是他说《比利林恩》是第一部尝试,还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效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继续探索下去。这个就提到一个技术究竟能不能为电影叙事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的话题。刚刚我看一篇文章,标题特别夸张,说电影起于格林菲斯,终于李安,我觉得这个评价是非常非常大的,将来这个结论能不能被盖棺定论还需要交给时间,我们再想听听被称为技术派的两位老师,对这个技术的前景有什么样的期待。首先先问问王总,从院线这一块,您作为万达院线信息技术部的总经理,将来再有一部电影48帧或者60帧进来的时候,您觉得这种电影将来会有市场,我们电影要为此专门做一的技术升级,还是说我们再等等看,因为这个只是个别现象?

  王琦:影院的经营者来说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新的技术能够引入,从经济上来讲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噱头,希望吸引更多的观众进来。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新的技术给观众带来的一种沉浸式的感受,希望他们能够融入电影里面来,感觉他好像是在身临其境的一种感觉,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态度,还是希望这样,因为我们觉得只有有了新的技术,才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包括万达也在做VR的一些尝试,都在做。所以说对于万达来讲,现在我们在新技术的引入上,或者前瞻性上是走的比较靠前的,不管从设备的投入上来讲,还是新技术的引入和探索上都是这样的考虑,或者我的观点还是持希望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新的技术能够带到影院里面来。

  何小沁:其实导演是很需要这样的业界来进行支持的,其实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高帧速电影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就已经诞生了,但是因为当时是胶片电影,拍高帧速实在是太贵了,这个技术最后被应用游乐场项目里没有流传下来,今天这个项目有没有条件和前景继续进行下去呢?我们知道RealD一直走在行业最前列的一家技术公司,这次为李安导演提供很多技术支持,想请俞总谈一谈,您觉得会不会继续支持李安高帧速的尝试?RealD会不会为此进行一些技术研发或者实际的支持?还是说等市场看看反应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继续研发?

  俞圣伦:也呼应刚才王琦总说的,其实在几年前,《霍比特人》1发行48帧版很多影院是支持的。其实RealD 3D的技术我们是2003年成立的,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设备已经支持高帧的,超过60帧的帧速我们都是能放的。但是等到2012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去放《霍比特人》的48帧版,又隔了这么多年,全球有机会去放60帧跟还有更先进的120帧,我们这边想说的,其实技术而言很多时候技术都是在那边的。如果就做技术人而言,这个影像一直要达到一百分,我4K就比2K多了4倍的分辨率、信息量,我120帧就比24帧多了5倍,我们永远是在追求最好,这个东西没有止境的,但需要有人来用。就像刚才几位说的,基本上现在很多时候技术都在那边,有没有商用这件事情真的是要几个关键,要有先见的导演,创作者引领这个风潮,这牵扯到一些电影语言和整个美学,还有观众体验能不能接受的事情,这些是很多面向需要被讨论,市场才能慢慢接受。市场一旦接受这样技术能不能商用,对技术公司是最开心的,因为我们永远是在希望这个技术是往前走的。就像科学家不断要追求最真,最终极,比较纯粹的一些效果。但是是不是纯粹就是最好,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举一个例子,我们出一个技术可以帮你把影像做的非常非常的优化。当初替彼得杰克逊导演做的时候,是《霍比特人》2的时候,有些技术不需要百分之百优化,需要有一些噪点留着,我们需要让这个艺术家有他的艺术评判的。也就是说技术永远是在那边,是需要创作者跟观众都愿意去接受,我们永远愿意在往这方面去配合。

  何小沁:技术派和艺术派讲的都非常有道理。插播一条,我们现在这场论坛在新浪电影微博上进行图文视频直播,现场观众和在线网友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听技术派和艺术派老师进行解答。刚才讲技术和艺术的前景问题,回过头问问三位影评人老师的感受,李安导演自己也说,他如果不是选择《比利林恩》这本小说的话,可能就不会拍120帧了,因为这个电影题材本身特别适合展现120帧的高帧速,因为一方面有战场要有炮火纷飞激烈的场面,还有人物内心细致的描写,有证明高帧速的意义的。问一下各位什么样的导演适合这种技术,李安导演认为3D适合剧情讲述的,不是我们理解3D适合大场面,战斗,科幻片,各位老师觉得电影技术,能看清人脸的技术是不是将来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当中呢?

  徐元:我对这个东西还是有一点点存疑,因为我认为这是李安的一家之言,肯定和卡梅隆对3D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卡梅隆用的是大场面,因为卡梅隆拍的是传统电影技法的3D电影,而李安强调的是脸。因为正好那天在隔壁的清华大学跟冯小刚做了对谈,对我的理解来讲,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所谓3D、120帧,他想非常精确的还原这张脸,哪怕是最细微肌肉的抽动,眼睛微微湿润的一下,一瞬间都要,可能脸红一秒钟,他觉得只有这个技术才能实现。但我觉得是李安的一个判断。其次很有趣的,这个说法我认为也可以是对的,卡梅隆的理解也可能是对的。但是这个技术是不是一定将来会成为一种主流,我觉得也不好说。因为确实从《阿凡达》所谓革命性的3D以来,好像这个技术也没有真正成为一个压倒性的东西,而且我们恰恰还能看见,实际上这些人即使是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也没有很多3D,很多是国内特供的。很有趣在于,新技术的东西我们很难去真正的评判它,我突然想起来一个例子,我们知道以前法国有一种飞机叫做协和飞机,民航里唯一可以超音速飞行的,十几年前最后一家协和飞机退役了,这个飞机飞的特别快,也非常好,但是噪音太大,也不环保,出于环保的考虑这个飞机停飞了,对技术应该有存在的,但是不要持崇拜的态度去。这个电影最有趣的感觉我对它的解读是讽刺美国特别物质之上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琳琅满目的中场秀,很多镜头是讽刺这一套,为什么橄榄球的比赛中间跑几个美国大兵跟歌手去表演,各种仪仗队放礼花放鞭炮,在讽刺美国主义的东西。但是恰恰还有一种讽刺,我不知道李安自己有没有想到,本身用所谓120帧/4K/3D已经变成要讽刺的那种东西了。很复杂,很物质,很资本主义的东西在做这件事情,真的是有点讽刺的。

  何小沁:徐元老师解读非常有意思。赛人老师和史航老师有没有什么看法?

  赛人:稍微谈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徐元说的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声音的电影出现是1927年,但真正具有声音,彩色电影1906年就有,但是1935年才有彩色故事片。但是别人讲60年代有一个电影,隔二十年以后,安东尼奥拍一个电影叫做《红色的沙漠》,人们这时候才发现,这时候才会真正的运用色彩,人们运用声音和色彩,电影技术两个最重要的革命了,都隔了很多年很多年,3D60年代中国就有了。那时候的3D电影主要是两种类型,一个是色情,一个是暴力,看过一个电影叫《枪手哈特》,国内公映过的美国电影,那时候色情和暴力都比较齐备的一个片但是一直到《阿凡达》表现才觉得这才像一个真正的3D电影。现在《阿凡达》出来以后人们不觉得用3D叙事。一个声音出来干什么呢?要完成三个任务,一个叙事,一个表情,一个传递意义,而现在一个3D的东西,能做到这一步吗?还远得很,所以无法判断120帧到底能不能感受到。李安是很奇怪的说法,说以后人们看电影可以任意的选择,绝对不可能,一定是导演控制你,要导演干什么呢,导演否认你看什么。史航说的一句话我也稍微有异议,一个舞台怎么来控制呢,舞台是通过声音来控制的,不是靠形体控制的,玻璃瓶碎了一下,观众不会不看。现代化的方式通过灯光打,他暗下去我说话,这个时候徐元也在说话,我声音比较大,观众还是会注意听我的,仍然有控制电影距离的方法。让观众自己找自己的注意力,艺术就不存在了,李安这话我觉得是个谬论。

  徐元:我插一句,我想起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以前的电影都是水墨的山水画,黑白的,可能很飘逸,也很简单,突然有一点出现工笔,全是非常精致的,非常写实的,非常色彩鲜艳的。但是我不认为这个东西是一个取代的关系,当然在资本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没准认为工笔更好,而不要做水墨了,但是事实代表两种流派的东西,或者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东西。而实际上在很商业的电影世界我们也能看到,不管有声电影怎么样还是彩色电影怎么样,还是有人拍一部黑白片,拍一部墨片。前一段时间一个墨片叫《艺术家》,就是非常反动,黑白,窄边的,别说120帧了,拍240帧都可以。我们都很喜欢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很多是偷格,一秒钟到不了20帧,10几帧,出来另外一种效果,王家卫如果说拍低格的,会不会是业界新闻呢?

  史航:赛人说的是对的,戏剧跟电影的区别是什么,电影杜绝其他可能,但是并不是观众人看赛人,不看史航。戏剧只是一种可能,并不能真正反抗主创者的诱导。

  李安最大特点他的脑子是很多闪回的,中国有句老话叫七情上脸,这个人在想什么瞳孔放大,就跟微表情一样,逼着看这个人的微表情,我能理解李安说看这个小说比较想拍120帧/4K/3D是对的。李安拍的《饮食男女》第一段,多少大学生泡着方便面看《饮食男女》觉得自己在吃美味,这是适合的。但是有些不一定那么合适,李安要的是放松一点,偷格一点,人的真实不光看影像真实,还有心理真实。我很小的时候看一个电影,《瓦尔特保卫战》,当一个老人看到自己的女儿尸体被德军存放在广场上很模糊的镜头再清晰再模糊再清晰。我那时候不明白,后来明白了,是老人眼花了再清晰,如果始终保持清晰就没有意义了。说我们是艺术派我个人是惭愧的。有力量不使到极致这可能是艺术派,因为有多种可能,我现在能打出15公斤的力气,用15公斤打你和10公斤打你和弹脑瓜都是有可能。有极致的满格可能保证缺格的可能,艺术派希望保留更多可能。而且这个片子中有一句台词,士兵说的,跟电视台说,战争对我们来说就是真实的生活,不需要你摄影机告诉我。同样的道理,在这里我们其实真正被这个电影打动的东西,肯定也不是被这个技术的真实,还是被这些选择。里面有一句话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甚至对阿富汗战争有这种态度,我们深陷泥沼,我们只拥有彼此。兄弟连的台词更重要,表达人与人真实的关系。这个事办砸了,我丢人,你跟我留在一起,我留在战场,跟我的同胞在一起。李安是探讨人的关系,不是反战的片子。李安还是李安,探讨人格和人性以及人际关系的灰色地带。我一致认为他是个解放者,是在于他这方面给人解放的无论《色戒》、《断背山》、《少年派》,善恶、正邪都是解放的。但是徐元和赛人说的很重要,为了技术推广强烈的,甚至有一点点偏激的语动我们有权利加注,加评论,不能解放者同时成为统治者,在故事关系中解放,同时讲这是最重要的潮流,它是未来,未来就是好多个过去,好多个现在,还加一部分没出现的过去和未来。这是比较重要的。

  王琦:我说两句,一直想把技术派和艺术派分开,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以前也给学生讲过课,有一句话对电影的定义,电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在我看来技术是给艺术家提供的一种手段。刚才徐老师说拍12帧,如果真要拍12帧电影的话,我估计这些设备还得再重新调一次。我是觉得这块不能完全绝对,但是越来越多的技术会给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手段和工具,能够让他通过,可以今天说想展示这个效果,可以选择这种技术来展示,他认为这种技术是最好的,他就可以把他内心的东西可以展示出来,他想表达的东西可以表达出来,这是最关键的。当然我还想强调另外一个观点,是说经济,因为影院是一张票一张票卖的,我也想说我的另外一个观点,李安的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一种实验,但是我相信他也付出了很多。我看报道上说他花4500万美金来制作,这一部艺术类的片子能花4500万美金去做,我觉得这个投入已经相当相当的大了。当然我也探究了一下里面的原因,这个很简单,原来你处理一幅画面的时候后期只需要处理24幅画面就可以,现在一秒钟要处理120幅的画面,你还要处理4K,对于我们影院来讲,挑战就非常的大,因为什么?因为它的容量变大了,我原来可能一部片子只需要50个G,100个G,现在对我的挑战花更多的钱把硬盘扩容,前期制作需要更多的机器去做渲染,投入更多的钱,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经济说的考虑,很多是有这方面考虑的。

  俞圣伦:我可以补充一下,当我们看一部3D电影的时候,一个最好的3D的体验不是说看到有什么车子从银幕中跑到观众席上,或者是说看到恐龙跑到观众席的感觉,我们不是要找很特效的感觉。其实一个最好的3D体验真的是你其实没有觉得它是3D,最好的技术是观众没有感觉到这个技术的存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它这样的一个呈现方式,也是技术方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如果说我们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找这个是不是有立体感,这个是不是有深度。那么我们一直在找,而没有继续沉浸到这个电影里面,表示这个技术其实有一点失败。其实3D电影一直在追求的就是一个,大家一直说身临其境,我也再补充一下,这个东西真的也是跟整体行业界一起努力的,像李安这样的导演,他去思考3D作为一个叙事方式,怎么样让观众更沉浸在里面,这个是他的思考。我们做技术方,一方面希望按照导演的指示去做到他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是我们放映放的好一点,譬如说3D如果真的是看的太暗的话,我连深度都看不到,怎么感觉到立体。这些东西其实让观众没有办法进入电影,这就是技术的失败。

  何小沁: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可不可能未来因为不同的技术格式,进行不同的内容上的调整呢?因为我知道这次RealD在60帧上进行强化,有观众觉得24帧版的内容跟120帧是有一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可能多一个镜头,或者是配乐不太一样,这个没有得到证实。但是未来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因为120帧的沉浸感更好,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配乐来申请,或者怎么样?问一下王总这几个版本的长度是一样的吗?

  王琦:都是一样的,因为都需要过审的,长度是一样的。

  何小沁:未来有没有可能为了适应这种格式专门拍这个版本呢?

  王琦:这个得问导演了。

  何小沁:所以一切还在摸索中。刚才讨论非常有意思,我没想到技术派和艺术派分的这么泾渭分明,双方对技术和艺术不可分家做了说明,技术派说你们的内容再好,如果想达到更加有突破性的效果要我们技术派进行支持,艺术派会说那你技术可能发明出来了几十年,但没有人问津,还得我们做出一部真正能够传达出技术精髓的电影,技术才能真正流传下去,我觉得双方的观点都非常的精采。五位嘉宾还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关于这项技术的未来。

  王琦:我想再补充一下。关于技术和艺术其实我特别想说一点,刚才说到3D,新技术的应用上面,这次李安我不能说他是一个很成功120帧的应用,尽管他想用这种新的技术来表现。同时我还想表达,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其实还真的是要有这些导演们沉浸下去,把技术真正的用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3D,大家刚才也说了,很多为了赚钱把3D进行转制。在我的心里,我是觉得在中国拍3D最好的是徐克,美国拍3D最好的是卡梅隆,因为我觉得他们真正沉浸下去。因为以前我加入万达之前在杜比,以前我记得有一次参加BRTV展会的时候,徐克亲自派他的助理跑到我们的展位上去了解,因为那个时候3D刚刚开始推行,徐克派他助理亲自到我们那边来了解,3D到底是什么,杜比的3D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效果,3D到底应该怎么样去了解,包括后来我也听说,他还去找到好莱坞,去杜比实验室亲自探究3D技术,3D的影片到底怎么拍。另外一个观点,就是新技术,一定要用新的导演去真正用心的用好它,这样才能够把影片本身想表达的东西用这个新的技术来表现出来。这是我想表达的。所以说高质量的新技术的影片想做出来非常的不容易,可能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摸索,真正有一天,这个技术真的用好了。包括像徐老师说12帧的也没准,如果能用好的话的确能够体现出来不同的效果,观众觉得哇,这的确不一样,这的确是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更多的观众到影院买票,花更多的钱买票。12帧也可以卖100块钱一张票嘛。

  徐元:接着王总刚才说的确实如此,即使我们说这次李安的电影没有获得特别成功,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但是,你能非常的感受到他是认真在钻研这个技术,非常认真在拍这个电影的,哪怕他的失败也是非常人人赞叹的失败,华丽的失败,有价值的失败。那问题是太多的,特别我们回过头说到中国电影,太多的导演真的是既不懂技术,只是拿技术当噱头,比如转制,比如说用什么什么滤镜技术,诸有此类的。他们都不是真正在钻研这件事情,回过头我们说艺术派的大宗师,比如侯孝贤普通人觉得不会像李安和卡梅隆似的,他是很极致的人,哪一台摄影机,包括胶片,这个镜头怎么收。跟画家做类比,画家不可能在乎材料是什么,画笔是什么,哪出厂的,什么颜色,但是我们要的真正画家是真正的钻研,真正在画,而不是一些山寨的,人家这么画我也临摹了,我抄袭一幅照猫画虎是真正不行的。

  何小沁:真正好导演一定是技术和艺术都非常懂的。接下来时间留给现场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趁着这个宝贵的机会可以和5位专家进行一下交流。刚才后台影评人对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有很大的争议,因为技术和形式上也很出挑,很大程度影响了叙事,关于这方面和其他的艺术和技术问题都可以提,不局限于这个。

  提问:到底技术优先还是故事优先?

  史航:我说一句,故事一般是要讲的,要不你不之知道,讲故事那就是一个技术活,因为可能赛人讲的非常好,虽然他有口音,史航讲的字正腔圆,但没人听,这是一个伪问题,一切骨子里都是技术,这个大家听起来有点趣味,五个人,五个老师是要斗的,其实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可斗的,任何技术都是艺术,任何艺术都是技术,真要这么问我们自己心里有数,不会被这个问题误导。年轻人觉得应该故事优先,技术不学,退学,这不一定合适,从哪退学都不一定合适。讲故事有一个故事叫技术。你可能想小时候怎么撒谎家里没发现,怎么撒谎发现了。看《鹿鼎记》里韦小宝也说小的细节被撒谎,大的方面才能过去,小的方面要注意,甚至一些微表情也要注意。

  何小沁:网友提的问题,刚才赛人老师强调电影对人的控制问题,如果电影像阅读一样进行选择。

  赛人:如果观众像阅读一样对一部电影信息进行选择呢?实际上阅读好像可以先看前面后看后面,但电影现在也可以这么做到,拖镜头条,或者说倒到多少倍速,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一个小说的作者,他还是愿意你从第一个字慢慢慢慢看到最后一个字,诗歌也是这样的,希望你前面背到后面,倒着看是你自己选择,没办法。就像你看电影一样可以故意迟到,是你的选择。但是只要画家想画第一笔的时候,就想他的注意力跟你的注意力,或者控制力,或者影响你,或者说他的注意力和你的注意力进行一个交流。没有这个想法的艺术家是不存在的,一定有的。当然你可以有你的方式跟他交流,你从后面看到前面去,中间看一段,后面再看一段,那是你的自由,没关系。

  史航:如果这个观众朋友真这么选择看一个电影的时候,你也就成为这个主创的同行了,你也是个艺术家,你可能是安迪沃霍尔了,你在创作,这也很好。

  何小沁:还有一个观众问,想问一下史航老师,因为史航老师对于戏剧非常精通的,对于120帧对演员表演水平是颠覆性的考验。120帧条件下对于演员要求有怎么样的提高?尤其这个男孩,像以前李安导演讲过拍打斗两个人晃一下都不用碰上就过了,但是现在特别特别清晰,尤其演掐死敌军那一场戏非常震撼,不把他掐的真的快断气镜头不真实,请问史航老师对这种表演要求有什么看法?

  史航:首先我们谈到电影特别愿意用颠覆性的词,丹尼尔《我的左脚》是颠覆,对于正常人怎么演残疾是一个颠覆,让一个人演哑巴也是颠覆,颠覆这个事随时可以用,但别太当回事。其次,在表演中间确实有的时候我个人的感受,像乔-阿尔文年轻演员要允许失控,不是按照原有的方式,这个电影我这么打手怎么过去,那么远无所谓,徐元同学知道你打没打他,现在镜头带到这么近,这么近的距离逼视着,有的时候好像只能失控而没法按你原来的方式,按技巧,按你的分寸,按照你的回避方式来完成一个创作。就是打嘴巴抡圆了,不抡圆了不行。但是不是对电影唯一的营养和唯一的考验。说最简单的事,明年奥斯卡不一定会诞生表演奖项了。

  赛人:应该不会。

  史航:所以说明如果说真颠覆大家会考虑给他表演奖项,还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但是我们不认为是里程碑式的表演。

  赛人:观众人看一个人哭和看一个人笑其实并不最重要,其实看的是能让我哭,能让我笑,还往前走一步是他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笑,比他仅仅的哭和笑要重要得多。

  何小沁:我刚才也听说一个好消息,说现场提问也会获得五张博纳提供120帧的电影票。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可能排队都买不到及有没有同学提问。

  提问:我是比较赞成内容为王这个观点的。刚才徐元老师也说,片子中会有一种反讽,导演的片子也对伊拉克战争会有一些反思。我突然想到一点,导演,还有各位老师对于现在很火的一个话题,川普当选这个事情会有一种什么想法?

  徐元:这个好像隔的很远。你问我本人的意见,我觉得离的太远了,反正不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美国的两党制也都是骗人的,都是一回事,本质上可能是这样。

  赛人:其实川普和希拉里比,以前共产党教育我们的话是真的,美国的民主是假民主,川普谁当都一样,都没什么,重要的是这毕竟是别人家的东西,我们左右不了这些东西。

  史航:我是对所有自己左右不了的事情都有评判的欲望,因为这是唯一能发生关系的方式。川普当选我挺高兴,我从来不管美国人民死活,我也不想移民美国,我只关心川普是参加美国喜剧中心吐槽大会的人,我也参加中国的节目叫吐槽大会,而近期我们的节目万一要复活接着录,有可能,我想参加吐槽大会的美国总统多一份亲切感而已。

  提问:现在有一个网友的问题,大家说抛开李安的新技术不讲,各位觉得李安这次讲故事的叙事手法成功吗?

  徐元:这又有点听不懂了,从我的个人感受讲,这一部电影是挺好的,但不是李安最好的。确实有李安成一部败一部的规律,这一部正好到不太好的一部。之前《少年派》很成功,上一部是《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太好,是《魔鬼共骑》开始有这个规律,刚才王总说这个戏4000多万的成本,我记得《魔鬼共骑》90年代末就花3000多万美元,通货膨胀那个时候3000多万比现在4000多万值钱太多,但那个戏拍了以后直接放弃发行,制片厂知道这个戏拿出去卖不动的,与其花很多钱发行、宣传、印拷贝,索性不发行算了,最后只在艺术影院有几十万的票房,李安一直很奢侈,而且很不怕失败的,这一点确实他挺有种。

  何小沁:120帧你们觉得电影还有没有其他运用的可能?比如将来在电影院里看演唱会,看足球比赛,足球比赛犯规很难看清楚,是不是120帧有了以后一下所有人能看清了?

  王琦:有可能,但是实现起来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这个对带宽的要求实在是太大了,这个他现在的信息量的容量已经不是原来的一倍两倍,可能是四倍五倍六倍,对于更技术要求算法跟得上,还要求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不是现在能够想象的,不是不可以,完全可以。4K已经在家庭普及了,60帧在家庭普及也不是不可以,都是有可能的。

  何小沁:电视也说刷新频率更高,更清晰。也有这样宣传噱头。

  提问:我挺看重剧情的,电影里本来是对心理医生还有他女朋友啦啦队长的期待挺高的,最后啦啦队长的转变让我有点疑惑,突然让林恩上战场,各位老师怎么看的?

  何小沁:这个女孩到底爱不爱比利林恩。

  赛人:你想问这个吗?

  徐元:我写一个文章,不知道你看没看过《倚天屠龙记》,他有一个表妹,她喜欢是凶悍的张无忌,她知道小孩是她表哥,小的时候咬过她,后来接触的人是她表哥,但是以为是曾阿牛,不知道是一个人,后来发现曾阿牛还是张无忌的时候她拒绝相信,因为她就是喜欢狠的,非常野蛮的,不是非常忠厚的张无忌,她一辈子爱的是那个张无忌。啦啦队长是喜欢战场上非常勇敢,可以救人可以杀人像电影里人物的英雄,而不是跟他差不多同乡的小伙子,喜欢的是英雄比利-林恩,不是普通的士兵,尤其不能作为逃兵。

  赛人:李安不相信一男一女通过眼神产生爱情,他不相信这一点,不可能的。

  史航:李安就是想告诉主人公,这里一点真实都没有,经过战场只有唯一的真实,别的真实都被抹掉了,4D电影比2D电影抹掉强得多,除了同胞之情之外,别的一切都相形见绌。他最后一句话说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躲开这一切,班长带我们去安全的地方,什么地方是安全的地方,战场是安全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被战场异化了,无论姐姐,无论亲人,无论任何崇拜者,粉丝,友善的民众还是萍水相逢有点感情的姑娘都是留不住的。

  提问:随着这部电影的上映,以后的这种电影的话会不会有这样一种趋势,大家都觉得帧数高比较有新意,慢慢的淘汰掉那种普通帧数的电影,大家都尝试拍高帧速的,慢慢淘汰掉。

  赛人:3D也没淘汰2D,彩色也没淘汰黑白,电影也没淘汰戏剧,油画也没淘汰水墨。

  提问:这不是必然的趋势?

  史航:必然的趋势吓不住任何人。

  徐元:再补充一下,我们当然也是希望科技是不断往前走的,这是消费者的反应。我们想怎么制造让观众更进入电影的方式,是一个往前进的一个方向,但是这个东西还是需要很多艺术创作者跟观众的一个互相的探讨,就好像刚刚讲到说3D是否让观众更进入电影,让它给我们带来的情绪反应让我们更多对电影有更多的诠释还是更少的诠释,这是一个讨论的开始。这么多的信息量,我们现在说4变成120也就是5倍,我们从2K到4K又是4倍,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20倍的信息量的东西,观众看了以后怎么消化这些东西。让我有更多电影的诠释,还是更抽离了,我觉得这是蛮好的开始。

  徐元:我跟赛人老师抬两句杠,还是有声替代了无声,彩色替代了黑白。

  赛人:没有完全替代。

  徐元:艺术没有替代,但是作为一个商业主流是替代掉的。

  赛人:3D替代了吗?

  徐元:也许120帧加3D的东西未必能非常主流,3D最大的问题得戴眼镜,这是让大家很不舒服。但是我觉得如果是120帧4K不是3D而是2D,尤其跟家用设备,我们手机,我们的平板跟电视兼容的话,很怀疑是未来的大趋势。

  赛人:裸眼3D?

  徐元:有可能替代。

  俞圣伦: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技术,还是需要大导演支持,这样的技术才能普及。

  徐元:120帧+3D+4K是不是和谐的发明,和谐证明是失败的,我们还是得坐空客和波音的飞机。

  何小沁:120帧能不能成为未来,看你自己支不支持,你支持,你朋友支持一定是未来,技术成本一定会越来越低,一定会越来越普及。

  提问:我今天想问的一个问题是120帧的电影如果播放出来特别清晰那些小细节会不会穿帮?或者被观众们发现?还有老师们对群演的认识和对群演工资的看待?

  何小沁:这个应该是导演的事情。

  徐元:好的导演看不出穿帮,坏导演能看出来穿帮。

  赛人:好导演也会穿帮,从头到尾穿帮,穿帮和导演的技术没关系。

  史航:有的好导演拍的片子,影史上太有名,太多人穿帮,穿帮太容易看。我拍一部片子穿帮没有任何人知道,好导演穿帮没有人看到的,坏导演穿帮当时就有人看出来。

  俞圣伦:曾经徐克导演拍《龙门飞甲》3D的时候跟摄影师做了一个探讨,因为有深度景深的一些设计,所以演员走位,还有动作都必须要做的比较精确,原来李连杰[微博]要对着镜头去做一个往前刺的动作,可能一般来讲摄影师给你画一个大框,让你往这个方向刺就可以了,在3D拍摄的时候,可能就要刺的非常精准,大框不是一个大框,是很小的圆圈。所以按照这样的一个,我们其实在拍摄上面没有太多的涉入,但是按照这样的说法是更要拍的更精确一点,穿帮必须要剪掉,穿帮的几率大一点。

  何小沁:高技术更容易穿帮,要求有更高的功力。

  赛人:只要不当明星的群演都是好群演,这是我对群演的认识,只要不想当明星,只要不想通过群演改变自己的命运都是好群演。

  史航:坚决反对,我亲身经历跑过好几个电影的龙套,电影、电视剧,有好几部,有词一句的,多的十六句或者再有几场戏,现在我还答应一个。不能说明星,但是总是希望词多一点,不能说这样不是好群演,我作为一个群演要说,还是希望自己词多。

  赛人:你不是群演,是有名字的,史航,特别主演,群演没有名字的。

  史航:是不署名,最后一排署名的?

  赛人:还有不署名的。

  史航:葛存壮老师,葛优他爸爸,第一次留名字的电影叫电影演警察乙,中景以上就算个人物就可以留名字了,这看什么尺度了。

  提问:主持人和各位嘉宾好,我想问的问题就是,李安导演这一部的作品和他上一部得奥斯卡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赛人:《少年派》没有拿奥斯卡最佳影片,拿最佳导演奖。这两个片子谈共同点更有意思一点,区别很明显,你是男的她是女的,这个区别摆在这,两个名字不一样,区别没有什么意思,共同点更有意思一点。

  史航:起码有一个我很喜欢共同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面对某一个人,普通人面对他生命中非常难忘的时光,这个句式很喜欢,往往意味着更容易带入,而且由大导演,好导演拍的话对人性有更多的尊重和揭发。

  徐元:你应该看有一点非常接近的,《少年派》是吃人的人,《比利林恩》是杀人的人,最后他们都变成了英雄,变成了主人公,我们都要深入他的内心,这是李安特别狠的地方。大家想一想,一般人不会拍这样的戏。

  提问:现在还有一个网友问题,《比利•林恩》在豆瓣和烂番茄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呢?

  何小沁:涉及中美观众为什么评价非常两极的问题?

  史航:不了解两极什么评价,我不去豆瓣也不看烂番茄。

  何小沁:之前纽约电影节大家都是负评,大部分说高清电影看起来比较难受,太像电视,但是我们华人观众都还是很支持,豆瓣评分是8点几分,应该属于排进TOP300。

  徐元:我个人感受上讲,美国人对它的期待特别高,因为一战,什么阿富汗、9.11、反恐这些东西是他们息息相关的,别忘了他们真的美国大楼被飞机撞断的,美国是他们的大本营,李安是纽约客,他们有非常强烈的在地化的企图。结果拍的又不是反战,又不是反恐的,我相信美国精英知识分子看了很沮丧,不知道李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到底什么立场。刚才那位观众提的,在当下这么一个美国所谓民意在撕裂,不同的政治利益,大家在表态的一个时候,李安你作为一个两次拿奥斯卡导演奖的一个大导演,结果你居然绕过去了,大家肯定是觉得有点难以接受。而我觉得国内观众对他的追捧还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华人之光,只要拍什么戏我们都觉得特别好。但我也很怀疑他上上一部电影有多少人看过。情绪是传染的,纽约人会觉得他怎么拍这么和稀泥的片子,但是有人会觉得他很好。

  提问:各位老师对电影怎么看的,电影发展这么多年,皮影到3D大片,我看电影比较注重情节,比如《少年派》,《比利林恩》还有《卧虎藏龙》,情节对人性的披露是能展现出来的。我感觉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像注重动作,还有战争。我感觉没有情节的电影不是好电影,各位老师对这件事怎么看待?

  赛人:不,恰恰相反。很多电影是不讲故事的,真正牛的电影是不讲故事,或者不局限于故事,故事并不重要。我们看电影其实主要看一个光的变化,景物在光灯下的动作,或者静止,不仅仅看故事,当你看电影不仅看故事的时候是很重要,是看电影,不是看故事。

  史航:有时候看广告就是很好的汽车,最后买到也是这个汽车,有时候看广告汽车旁边还有美女站着,你买发现只有汽车没有美女,但你也能接受,也不会觉得特别失望,不会当时以为买车会送美女。电影也是这样,跟你的承诺不一样,跟你的默契不一样,最有意思的观众就是要了解所有的默契,愿意接受所有的挑战。

  何小沁:我再问两位技术派一个问题,非常现实的问题,全国很多观众都想看高帧速的版本,没有机会看到,怎么选择当地城市最好的版本呢?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您的RealD和杜比的版本可能有什么区别?

  俞圣伦: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全国RealD有1800多个影厅能支持60帧的,那么当然李安导演的原意是让大家看的是120帧,是4K的,真的是可能北京跟上海的观众是幸运一点,但站在技术应该往前走,大家不同观影体验的立场是鼓励观众不同的版本都去看,如果基于地域的不同也有性价比的考虑,毕竟票价的差别在那边。建议看60帧的版本,60帧是24帧2倍以上的版本。鼓励大家看不同的版本,万达影城能够支持的60帧的数量也是最多的,大家有一些参考点。

  第二个问题不方便评论,技术是不同的,因为RealD使用的是偏帧的技术,眼镜是偏光的眼镜,可能会轻一点。杜比是用色分法的3D技术,是不同的技术,看到眼镜上面有一些颜色,这个需要观众直接感受。

  何小沁:RealD最大的特点是眼镜比较轻,尤其戴眼镜的人看起来比较舒服。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在你们心中有没有一个什么样好的故事,或者是某个剧本,值得花这样的血本,比如用这种120帧的技术来支持?

  何小沁:这个问题不错,影史上有没有什么电影。

  赛人:刚才这个问题已经回答过了,任何电影都可以拍120帧的,刚才说的很好,任何电影都可以成为3D,大家只要感受不到3D的时候是3D电影最好的时候,当感受不到120帧的时候也是120帧最好的时候,《哪吒闹海》也可以。

  史航:我一直有海洋恐惧,《少年派》拍的让我很有安全感。真的用4K120帧的规模拍,拍美国的小说《白鲸》,那个故事很有意思,而且特别考演员,那是真的考演员。而且又是经典,海洋最重要的经典。

  徐元:我本来想补充这个问题,意思类似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又要花很多钱,类似于你的选一批电影做3D转制,只能从有限选一部,我本来想翻译这个问题的。要基于现在非常现实的考虑,好比你手头有很多经典电影做修复做3D话,必须从里面挑一个,不可能都可以。

  史航:已经拍过对我来说没有哪个电影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有意思,我想看黑暗里面到底有什么。

  何小沁:我们时间差不多了,李安导演的尝试不会因为观众的反应进行停止。接下来还有120帧和60帧的诞生,卡梅隆《阿凡达》2是用60帧做的,《霍比特人》也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到时候再看一场新浪潮论坛,看一看那个时候高帧速电影究竟对电影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谢谢各位到场的嘉宾,以及谢谢各位现场观众,还有在线观看的网友们,下一次新浪潮再见。谢谢大家!

(责编:小万)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