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纳70周年的竞赛单元实在是有太多嫡系了。《牡丹花下》编导索菲娅·科波拉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千金,后者是《教父》的导演,曾经凭借c《对话》两度赢得金棕榈奖,回戛纳当过一次评审团主席,是戛纳的铁瓷,所以戛纳铁瓷的千金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戛纳铁瓷,索菲娅一次又一次入围,也回戛纳当过评委,她带作品回戛纳就像回自己家一样。
她总共入围过3次戛纳竞赛,3部作品碰巧都与年轻女性有关,《绝代艳后》的主角是法国末代皇后,《珠光宝气》的主角是爱慕名牌乃至小偷小摸的女孩儿,《牡丹花下》的故事围绕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方一所庄园里的家族留守女性展开,既有已经结婚的少妇,也有少不更事的幼女。之前的作品主要关注年轻女性对富裕生活所拥有的虚荣心,《牡丹花下》的题材比之前略深一些,讲的是年轻女性对男人的态度,以及在男人面前所产生的暗斗之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索菲娅·科波拉的作品,我们隐约感觉到她最近十多年是一个“打着女权反女权”的电影人,一个温和的保守主义者。
既然是保守倾向,那么她应该天然对女人之间的斗争有所关注,看她选择《牡丹花下》这个题材来翻拍,我们都以为她真的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心得。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来自白人家庭的索菲娅·科波拉可能很难理解《七月与安生》《甄嬛传》这种东亚女人之间高深的明争暗斗。片中的姑娘们家里的男人都出去打仗了,多年之后突然来了一位伤兵,她们仅仅是互相之间偷拿了首饰为自己做打扮,在大家长面前互相揭发她们为伤兵所做的讨好的事情,这和《七月与安生》里安生与七月热情地告别,同时还要把家明送给她的挂坠挂在脖子上故意让七月看到的明争暗斗相比,前者实在是太肤浅了。
《牡丹花下》对角色的刻画重点在于不同年龄段和经历的女人对男人的态度。从幼女单纯地对男人示好,到少女性启蒙层面的引诱,到初长成的熟女不顾一切以身相许,最后到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即便有所动心也在关键时刻理性做决定,影片用生活在一幢别墅里的几个女人分别作为这四个人生阶段的代表。原著的台词有点睛之笔,特别是女人在被一个男人吸引之后本能的语言上的针锋相对,电影版也保留了这些珠玉内容。
可惜的是电影的优点来自原著也止于原著,电影层面上索菲娅·科波拉并没有对故事做出很大提升,她的精力可能都放在了摄影层面,剧本写作非常缺乏技巧,为了交代故事南北战争的背景和留守女性人物的基本情况,她在影片开始之初借用角色之口直接表述她们所处的环境有多险恶,这是剧本写作最低级最缺乏戏剧化的方式。剧情推进也很慢,最后阶段没时间了,剧情推进又突然加快,整体缺乏控制。
康一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