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在镜头雕塑下的艺术家

2017年05月26日 14:21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尽管导演对罗丹的生平做过一番研究,真实地呈现了罗丹这一段时期的生活,但影片给人的印象却是没能用镜头雕塑出一个立体的罗丹。

《罗丹》海报 《罗丹》海报

  看到《罗丹》这个片名,第一个念头就是又一部关于艺术家的传记电影。在记忆中,许多艺术家的生平都曾被搬上银幕。其实拍传记电影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出类拔萃的传记片真的凤毛麟角;因为导演一方面要呈现客观的事实,另一方面又要从个人的角度来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要维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很难的。

  关于罗丹和卡米尔·克洛岱尔的电影也已经有了好几部。如1988 年布鲁诺·努坦执导,伊莎贝尔·阿佳妮主演的法国剧情片《罗丹的情人》和布鲁诺·杜蒙2013年的《卡米尔的最后岁月》(CAMILLE Claudel 1915)。雅克·杜瓦隆这部电影企图从罗丹的角度切入。

  今年是罗丹去世的100周年。导演原来的想法是拍一部纪录片,后来他还是选择了剧情片的方式。

  或许是贫困家庭出身的罗丹的早期生涯并不是那么精彩吧,这部电影也是从他和卡米尔的爱情开始,那时候罗丹已经43岁,得到了政府的第一个订单。并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坊,开始有点名气。

  影片一开头是一个长镜头,摄影机灵活地游走在罗丹的工作坊里,光和暗的对比,突出了罗丹和他的作品的关系。之后,作为他学生和助手的卡米尔出现在镜头内,师生两人对罗丹作品进行了讨论。罗丹和卡米尔的相互欣赏很快地改变了两个人的关系,随后是一段长达十多几年反反复复的爱情。除了罗丹与卡米尔这条主线外,还有罗丹与患难共与并为他生下一个儿子的情妇玫瑰的关系,以及罗丹的创作经历这两条主线。

  虽然周旋在这两个女人之间,但对罗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工作,他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导演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先是拍摄了罗丹为雨果雕塑的一个片段,之后描述了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像的创作过程。这个作品因为不符合当时审美标准,一开始就受到普遍批评,一直是罗丹的心病;要到许多年后才被接受,现在被认为是现代雕塑中最著名的作品。

  尽管导演对罗丹的生平做过一番研究,真实地呈现了罗丹这一段时期的生活,但影片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十分平面的描述,没能用镜头雕塑出一个立体的罗丹。他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没能找到一个中心主题。也未能进入罗丹的内心世界,一切都表面化了,即使是他与卡米尔的那一段爱情,也是冷冷的。我们浮光掠影地看到了罗丹和他当时的一些朋友的镜头,如印象派画家雷诺 和保罗·塞尚,作家雨果,奥克塔夫·米尔博,以及他和德国诗人里尔克 的交往。但是我们对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电影的场景大都在户内,画面有点像早期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的画,明暗对称的效果营造出来的气氛很好,比较起来,所有的户外镜头就显得太庸俗了。

  在演员方面男主角文森特·林顿的演出还算称职,但是饰演卡米尔的女主角的好像并未能进入角色。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平平无奇,比起前几年在戛纳放映, 由迈克·李导演的《透纳先生》来显然要差了一些。

  (梁均国)

(责编: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