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丁写文抨击烂番茄等评分网站 为《母亲》正名

老马丁写文抨击烂番茄等评分网站 为《母亲》正名
2017年10月11日 18:34 新浪娱乐

“真正的电影人创作出的佳片,不是用来被破解、消费或瞬间理解的,甚至不需要马上就获得喜爱。”

马丁表示自己的影片也收获了两极评论 马丁表示自己的影片也收获了两极评论
《母亲!》 《母亲!》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生活多美好》 《生活多美好》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10月11日消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近日愤怒地写下一篇文章,发表在外媒THR。文章中他抨击“烂番茄”等影评网站,抨击媒体、观众的“惟票房论”“惟打分论”,急于用批判倾向去评判电影,把电影作品的复杂、微妙、丰富给简单化。详细:

  老马在文章开头写道,对票房的痴迷现象早在1980年代就有了,但当时的观众还不太关心一部电影能赚多少钱。而如今不同:

  “在几乎所有的电影话题讨论中,票房是一种潜在倾向,但现在远远不止是倾向这么简单。残忍的批判主义让一部电影的首周票房表现变为拼个你死我活的观赏体育项目,似乎也让影评创作的方式变得越发残暴。

  我讲的是Cinemascore这类市场研究公司,开办于1970年代后期。而像烂番茄这种网络上的‘聚合者’,他们和真正的影评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给一部电影打分的方式就像你在赛马场给一匹马估值、Zagat公司对一家餐馆进行评估、顾客对于家用电器的使用满意度报告一样,他们确实有涉及电影行业,不过和电影的创造或理性的观点看法完全没关系。电影创作者们沦为心甘情愿的内容制造者,观众们沦为毫无创造力的消费者。

  这些公司和聚合者奠定了一个基调,对于认真严肃的电影人来说很不友好——烂番茄这名字本身就很有侮辱性。一位对于电影历史有着实际了解、热情的人写下一篇影评这种现象,已经逐渐褪色了。好像现在有更多的声音致力于纯粹的批判主义,人们似乎以看见一部影片和创作者被拒绝、排斥甚至被撕为乐。这和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新片《母亲!》结尾里越来越多嗜血的、绝望的群众相似度很高。

  在看《母亲!》之前,我就对它收获的严重的评判感到非常烦扰,很多人似乎想要对这部电影下定义、划定界限,发现它有缺陷,对它进行谴责。而且很多人似乎在嘲笑这部片的Cinemascore评分——仅有F。

  这其实又是一个新故事了——《母亲!》被‘可怕的’F评分重击,‘沦落’到和罗伯特·奥特曼、简·坎皮恩、威廉·弗莱德金、史蒂文·索德伯格等人执导影片的同一个下场。

  在我看《母亲!》之后,我更加被这些谴责扰得心烦意乱,因此我决定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人们都如同嗜血一般,原因仅仅是这部片不能用简单的两个词语来定义、理解。这是部恐怖片,或者黑暗喜剧,或者圣经寓言,还是关于道德和环境败坏的警示?以上应该都有吧,但显然不仅限于其中一个类别。

  这部电影需要去明确‘解释’吗?观看它的体验呢?这部影片明明如此令人深有同感,编排和表演都如此美妙——主视觉和视角转换的角度一直在进行;音响设计,那些扑面而来的声音让观众坠入越来越深的梦魇;故事的展开,随着影片的进程变得越加令人不安。恐怖、黑暗喜剧、圣经寓言、警示寓言统统都在其中,但它们是总体经历中的元素,吞噬了戏中角色和观众。

  只有一位真正的、热情的电影创作者才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我在看过几周之后仍然在回味。

  真正的电影人创作出的佳片,不是用来被破解、消费或瞬间理解的,甚至不需要马上就获得喜爱。《绿野仙踪》《生活多美好》《迷魂记》《步步惊魂》等影片都是在首次上映时遇冷,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都变成了经典。

  烂番茄评分系统和Cinemascore打分机构很快就会消亡,可能被更加恶劣的事物淘汰。或者也可能逐渐消退,在全新电影文化的光明之下溶解。同时,《母亲!》那样倾尽热情去雕琢的影片,将会一直留在我们脑海中。”

  (孟卿)

(责编:加缪)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