塚本晋也《斩、》:未完成的B级片

塚本晋也《斩、》:未完成的B级片
2018年09月08日 19:07 新浪娱乐

导演并不想单纯致敬黑泽明,他加入了关于对战争、对性的反思。苍井优在片中担任唯一主要的女性角色。

《斩、》 《斩、》

  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第八日,我们终于感受到了一些组委会排片的用心,水城先后迎来两部向黑泽明致敬的作品,一部是来自中国的张艺谋导演作品《影》,另一部就是接下来要聊的塚本晋也导演的作品《斩、》

  如果不是铁杆影迷,您可能对塚本晋也导演会比较陌生,这是他第四次来到威尼斯电影节。他曾分别凭借作品《铁男:子弹人》《野火》在2009和2014年入围主竞赛。2012年,作品《琴子》获得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

  《斩、》的故事虽为古装,却十分现代。年轻武士保护村庄秋收,年老武士召集队伍,七个不速之客一字排开……这部电影显然有着诸多黑泽明和《七武士》的影子。但导演并不想单纯致敬黑泽明,他加入了关于对战争、对性的反思。苍井优在片中担任唯一主要的女性角色。

  我们邀请影评人于婧,跟您聊聊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唯一的东亚代表《斩、》。喜欢日影的朋友不要错过,一起留言探讨。

  《斩、》:未完成的B级片

  文/于婧

  有很多跑电影节的导演是不能谈立意的。

  天下、欲望、和平或者女人,一旦涉及人性,他们就变得很单薄。这件事在新电影运动之前的大师里很少发生,可惜在当代“大师”里频频相遇。但没有关系,这些“大师”的风格化视听语言,足以唬住观众,从技术层面上而言,不失为一种探索。区别在于,有些导演知道自己思维单薄,有些则不知道。知道的那些在类型片的领域里大放异彩,不知道的那些,总想在女人都谈不好的情况下妄图谈天下。

  那么冢本晋也能不能谈立意呢?

  相对于其他很多以视听语言唬人的导演,冢本晋也是可以谈一点立意的,比如《斩、》中那个没有被说明的性压抑。《斩、》的剧本无疑是单薄的,爱上浪人的女性平民,希望成为武士的男性平民,强迫浪人成为手下的武士,以及害怕成为武士的浪人。这四个人物表面上构成了平民与武士的阶级不对等,但事实上则是欲望的不同形式。平民的欲望比较单纯,喜欢一个人或者希望改变现状;武士的欲望更加压抑,杀戮是欲望,不杀戮也是欲望。表面上,似乎是浪人无力成为武士那样的高手,所以不希望杀戮,但事实上,他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与其说希望可以像武士那样杀人,不如说,希望可以像武士那样释放欲望。这几个人物相互牵制,没有哪个一定要为另一个人,或者有能力为另一个的死亡报仇,所以报仇还是不报仇,成为唯一推动故事发展的线索。

  和他之前的作品相比,《斩、》中的人物去掉了一点神经质的复杂性,而是回归到一个人物针对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方式。但这种方式,反而暴露了冢本晋也的弱点。曾经他把许多人物,或者说许多人物的神经质放置在一个人物身上,那么这个人物所有的不常规性都有了解释的出口。同时表现多种人物的特点,即便每种特点都很肤浅,加在一起,也能维持表面的复杂。演员的表演只要不合常规即可,因为他所处的情况是极端的,是很难与观众产生完全联系的。比如《野草》那种极端残酷的环境,是普通人无法感受到的。镜头的摇晃和不稳定,全部都可以用来修辞。但是在《斩、》中,由于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作用,单纯多样的复杂性已经不能适用,而是要挖掘深度上的复杂性,这时,冢本晋也的薄弱就被暴露了——原来你的人物并不全面啊!

  但冢本晋也还是延续了自己的镜头语言,使得原本可以适用的风格化变得不那么适用了。如果《斩、》单纯地想要拍成一部B级片,那么镜头可以更加夸张、更加多变、运用更多的人为辅助。斩杀的细节要突出,出血量要大,要喷溅,要有大雨之下的高速镜头,要有挥刀之后的音效声,要有肚肠暴露的场景,至少,要像《影》里面那样,把兵器拍得华丽。但是冢本晋也没有这样做。当然,那样子的镜头语言不是他本人的风格。

  所以,问题就变成,如果一部影片的故事和立意并没有导演自己想象的那么高时,手持粗糙模拟真实感的镜头语言,是否还值得被赞扬?镜头语言本身并无优劣,只存在适合与否的问题。《罗马》的长镜头和中远景是适合的,《群山》的长镜头和中远景对作者观点的表述就没什么用。《野草》里摇晃抖动的镜头对表现极端心理状态是有用的,《斩、》用同一套镜头语言是否还有效?

  如果说《斩、》有什么新意之处的话,那就是用手持中景拍武斗戏的质朴感。很少看到可以把打斗戏拍得那么像家庭影碟的电影。对于表现人物紧张情绪当然是有用的。特写高速的镜头用于刺激观众,但《斩、》中的镜头是服务人物。从这点而言,相比《影》,《斩、》的镜头语言是新的。前者美则美矣,但就像用了太多长焦特写变焦镜头的企业宣传片一样,毫不意外。而后者,真是粗糙得让人没想到。特别是开场密集的鼓点声配合淬刀的摇晃特写镜头,比特写高速镜头更能刺激观众的感官,让人直接进入情绪高潮。

  但问题是,其他的很多镜头就不知所谓了。苍井优和池松壮亮的对话,同一个机位的不同景别,一句话没说完,来回切换了四次,究竟是为什么?场景还没有交代完,直接切入人物并不好看的特写又是为什么?在人物已无法与观众产生关系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刻意展现真实的粗糙感?看上去像未调色的画面,安排似乎很随意的运镜,在这种情况下会让人怀疑,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单纯缺钱?

  《斩、》的美学本身无可厚非,只是一方面不适用,另一方面也没到位,介于新电影和漫画风格之间的尴尬位置。分镜和剪辑节奏,好像漫画一样短平快,但是画面本身却没有漫画那样的精致感。令人感觉像是取了手持镜头的晃动感,却没有继承长镜头的代入感。原因可能在于,冢本晋也对于人类的观察力还是很匮乏。粗糙的镜头若能很好地起到观察人物的作用,那么它是可贵的,粗糙是可以被忽略的。但如果它单纯以一种不同于精雕细琢而诞生的风格示人,那就只是粗糙而已。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音乐上。《斩、》开头的音乐效果非常好,但之后的渲染作用就难以体现。冢本晋也事实上有那么多值得学习的同胞前辈,但在这部影片里,显然缺乏学习的思考,不禁让人感到遗憾 。忠心祝愿每一位导演都可以真诚地面对自己,无论是表达的内容还是表达的方式,都能取长补短,或者避免短处。

  祝愿对象,不仅仅只有冢本晋也。

(责编:YY)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