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影评人曾说,《珍珠港》的票房注定是一个慢热过程。
本报讯:开画以来一直处于“蛰伏”状态的二战大片《珍珠港》,昨天迎来转机---不仅在今年美军阵亡日的4天假期票房榜上夺得头名,且大收7510万美元,终于在那些恶语相向的影评人面前扬眉吐气,打破了囿于片长过长而影响票房的宿命。在周末的排行榜上,梦工厂的《史莱克》和环球的《盗墓迷城Ⅱ》形势依然看好,分别收入5420万和1910万美元,紧随其后。
失望源于期望过高
作为今年电影市场最重磅的“炸弹”之一,《珍珠港》不仅担负着“好看”的使命,更被大批的影评人视作预期的经典,媒体也大肆炒作,各方面的消息层出不穷。《珍珠港》甫一上市,便有3214家影院争相捧场,地域甚至超过了美国本土,连加拿大也在同一个周末卷入热潮。许多资深影评人趁机灌水预言说,《珍》的票房铁定应在9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而忽略了长达3个小时的影片不得不相应削减每日放映场次的事实。
“迪斯尼公司期望过高,但它也得按普通规律办事,在它下片之前,绝不可能在场次上拼过其它热门对手。”一家电影院的老板这样说。
公平地说,迪斯尼公司为《珍珠港》付出的努力和金钱显而易见。它不仅是有史以来投入资金最为巨大的战争影片,而且非常客观地重现了当年夏威夷珍珠港战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的珍珠港弹坑已经平复,而影片《珍珠港》还要把这个故事无尽地讲述下去。
周末冠军史上第二
如今,《珍珠港》的实力已经显露出来,它爬到了阵亡纪念日假期史上第2名的位置;而最骄人的纪录是《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曾在1997年的阵亡日大收9010万美元);另一个没有打破的阵亡日神话是2000年推出的《碟中谍Ⅱ》(收入7080万美元)。其中,《失落的世界》总片长不过134分钟,足足比《珍珠港》短了50分钟。无疑,《珍珠港》还是胜利了,它为片长3小时的影片创造了新的纪录,还超过了《碟中谍》第1集的受欢迎程度(1996年纪念日推出,票房5680万美元)。相比之下,1998年推出的战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就逊色多了,前3天的总票房仅为3060万美元,而《珍》片的第3天就超过了6000万美元。
《珍珠港》片长183分钟,比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实际时间都要漫长。但它不仅是一部战争片,还吸引了47%的妇女儿童观众。它的影评人们也很年轻,一半都在18到34岁之间。也可以说,《珍珠港》跟上了年轻人的心跳。(布布)
-链接《珍珠港》劣评
第一踩:重特技轻剧本
--《珍珠港》最大卖点是极其逼真的战争特技大场面,但它毕竟分太多心在特技方面,从而忽略剧本本身。虽然两幕战争场面拍得非常精细,但并不足以弥补观众要忍受其余的沉闷剧情。《五彩线》
--《珍珠港》的剧本描写太流于表面,情节太冗长。《多伦多太阳报》
---最好是看影碟,因为可以快进。《别拉德林观点》
第二踩:演员演技不济
--《珍》片几位主角表演毫无星味,看来想凭此片攀上一线位置的本-阿弗莱克恐怕不能如愿。《珍》片像3小时版的《壮志凌云》,但剧本薄弱,演员表演很差。《费城日报》
--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是慢慢地从演员口中吐出来,节奏太慢。《纽约时报》
第三踩:爱情套路老迈
剧情冗长沉闷/3小时版的《壮志凌云》/爱情老套得令人羞愧
--两男一女的三角恋,是有史以来最闷的战争爱情故事之一。
《今日美国》--《珍珠港》内的三角恋淡而无味,毫无惊喜,结局普通,主角间毫无火花擦出。《电影评论》--在大美国主义包围下的爱情故事老套得令人羞愧。《萨克拉曼多小蜜蜂》(林绮菁)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