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列表
《公共事务》 (1934年)
Les affaires publiques
类型:短片/喜剧 25分钟
《罪恶天使》(1943年)
Anges du péché, Les
《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1945年)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Les
《乡村牧师日记》(1951年)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死囚越狱》(1956年)
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扒手》(1959年)
Pickpocket
《圣女贞德的审判》(1962年)
Procès de Jeanne d'Arc
《驴子巴勒达扎》(1966年)
Au hasard Balthazar
《少女莫夏特》(1967年)
Mouchette
《温顺的女性》(1969年)
Une femme douce
《一个梦想者的四个夜晚》(1971年)
Quatre Nuits d'un Reveur
《武士兰士诺》(1974年)
Lancelot du Lac
《很可能是魔鬼》(1977年)
Diable probablement, Le
《钱》(1983年)
L'Argent
3月22日,由上海师范大学“SH 7ème Art-电影学堂”、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上海电影资料馆联合举办的法国导演罗贝尔·布莱松(又译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01.9.25-1999.12.18)作品回顾展拉开帷幕。活动从3月22日持续至3月29日,在上师大东部礼堂和上海影城分别放映《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1945)、《死囚越狱》(1956)、《钱》(1983)等布莱松的6部电影,其中4部为35mm胶片。
布莱松被称为“扛着摄影机的哲学家”,他严格而冷静地在拍摄中执行着自己的电影思想和主张。“要坚持艺术的多元化和电影的纯粹之美,我们希望观众能够看到新浪潮之外更高更远的地方,那个人一定是布莱松。”本次布莱松回顾展策展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影视传媒系副教授王方这样告诉记者。
1999年,一位98岁的老人在巴黎驾鹤西去,他就是罗贝尔·布莱松。法国文化事务部宣布了这一噩耗,当时的法国总理里奥奈尔·若斯潘获悉,当即向其家属表示哀悼,并称其为“20世纪电影艺术大师”。在1960年代,罗贝尔·布莱松被视为“新浪潮”的先导,《电影手册》20周年选出40部战后最佳法国电影,布莱松的《扒手》(1959)位居第一,由此可见,他在法国人心目当中的地位。
布莱松1901年生于法国中部,早前做过画家、摄影师,而立之年才迷上电影。一生共编导13部长片,1部短片,虽产量不多,在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获得的提名却多达24个,并15次获奖。1975年,布莱松用25年时间写就的《电影书写笔记》出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几乎成为电影工作者的圣经读物。
“在电影里,手法越多,功效越低。”舍弃了戏剧性元素,布莱松的电影被称作“纯电影”,抽象和冷静是他首要的电影风格,主题多为天主教背景下的苦难与救赎。节制内敛,更多独白;固定机位,绝少使用长镜头和全景镜头。布莱松的电影生来就是反好莱坞式的,从不考虑观众口味,哪怕是在故事片流行2至3小时长度的1980年代,他拍出的《钱》才不过85分钟。不顾工会反对,坚持用非职业演员,布莱松甚至认为表演都是暴露癖,他找与人物具有相似气质的“模特”,要求他们彻底放弃“戏剧性”表演,拍摄镜头最多时达到90多条,目的“只是为了抓住真实”。直到布莱松去世,一部名叫《创世纪》的构思最终夭折,因为他知道动物绝不会像他手下的演员那样,任由他摆布。
布莱松对文本要求很高,分别改编过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狄德罗等人的作品。改编时忠实而且节制,甚至会将所有的文字原样保留。1945年,他根据狄德罗原作《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拍摄了影片《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虽然这部影片的女主角是当时法国最有名的女演员玛利亚·卡萨雷斯,但观众并不买账,制片人拉乌·布洛甘被毁了,用了7年才缓过来。而最富戏剧性的是,1954年,当布莱松的这部电影作为某回顾展的一部分时,到场者却比其他任何一部电影的观众都多,在各大影迷俱乐部中,所有影评人都改变了之前的看法。
时间越久,布莱松电影价值就越来越凸显,在这点上,布莱松不仅“穿越”了时代,也影响了一辈跟随者。路易·马勒和塔可夫斯基从不讳言受布莱松影响,马勒的《死刑台与电梯》(1958)有多处都在仿效布莱松,而塔可夫斯基镜头的绘画感与布莱松如出一辙。中国第六代导演中有一些人是布莱松的忠实粉丝,贾樟柯(微博)在他十部最喜欢的电影中,布莱松的《死囚越狱》列在第一。
“时间越久,就越能看到布莱松的价值”
徐枫是电影历史研究者与电影批评人,尤以中国电影和法国电影研究为专长。现为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同时为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电影系在职博士研究生。自1999年起,他在中国与法国统筹和组织了十多个影展。史论研究之余,他也进行策划与编导工作,其策划的万玛才旦影片《寻找智美更登》,获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微博)金爵奖评委会大奖。早报记者在3月22日的影片放映后,就有关布莱松“纯电影”的美学思考、中西方精神风格创作的差异性等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电影应有独特的思考和观看方式
东方早报(微博):2001年北京首次举办了罗贝尔·布莱松回顾展,你是策展人,能回忆下当时的情况吗?11年后的今天,作为嘉宾又一次看回顾展,对他有没有更新的认识?
徐枫:当时的回顾展其实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主办方预先要买下2400张票,压力真的很大。当时国内知道布莱松的人很少,连国内电影专家也鲜有人知,了解仅止于安德烈·巴赞的一篇文章。网络宣传刚起步,再赶上寒假,可想而知,我们没抱太大希望。最后通过我们奔走相告,惊人的是每场都来了800多人,效果非常好。随后,布莱松所著的《电影书写手记》出现了两个中文版本,这个是我始料未及的。从那次影展之后,罗贝尔·布莱松这个名字就进入了中国影迷的视线。在我办过的所有影展中,2001年的布莱松回顾展是我个人最满意的一次,它产生的效果很明显,到今天布莱松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外国导演了,很多收碟的人在收藏他的电影,像《扒手》、《死囚越狱》等是影迷收藏的必选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