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微博]首次制作的年代剧《像火花像蝴蝶》,成功邀得许久未拍电视剧的江一燕[微博]出演女主角。剧集开播一周,江一燕扮演的“宋永芳”身世之谜尚未揭开,倒是先落入情网,和阔少“唐立天”燃起爱火。眼尖的观众发现,这段纯爱之恋的男主角,就是《笑傲江湖》中因饰演“刘正风”被网友捧为“最美酱油男”的霍政谚[微博]。近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的霍政谚透露,此前几次客串于正剧,让这位明星制作人对他另眼相看,已邀他出演新版《神雕侠侣》里“尹志平”一角。 采访中,霍政谚身边工作人员透露,他和文章[微博]还是中戏的同班同学。霍政谚直言,到北京十年,十年如一日的好损友里就有文章。只是同学如今大红大紫,他还在成名路上奔跑,是否想过借一个合作的机会提携一下自己呢?坦承羡慕文章“顺风顺水”的霍政谚语带保留:“说实话,不太想。我们这几个(朋友)掺杂了很多私人的感情,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太知根知底的,反而最后不会在一起。”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微博]记者 陈慧
随叫随到,客串于正剧终获赏识
正在江苏卫视[微博]播出的《像火花像蝴蝶》,讲述了抗战背景下上海滩的一段传奇往事,制片人于正在推销剧集卖点时表示,几位主人公都会体验一把“虐恋”的折磨,其中就包括主演江一燕和霍政谚之间的情感戏份。
表演经验没有江一燕丰富的霍政谚笑说,开拍前挺有压力,但正式拍摄后,就感谢有这么好的对手带他入戏,“我们是第一次合作,开机第四天就拍感情戏了,一上来就是那种《情深深雨濛濛》的感觉,那天试戏的时候她还突然上来亲了我一口,当时我愣了一下,后来实拍的时候,她却不敢亲了,可能是因为看到了我眼神的尴尬。”
霍政谚介绍,《像火花像蝴蝶》是他第三次和于正合作,此前他就客串过对方的《宫3》和《笑傲江湖》。或许是霍政谚每次随叫随到,于正对这位帅小伙也另眼相看,在上周举办的开播仪式上,于正亲口承认已给霍政谚安排了新角色,出演新版《神雕侠侣》里“尹志平”一角。而工作人员透露,鉴于“杨过”和“小龙女”角色改动太大会招来外界批评,于正打算在“尹志平”重重着墨。
采访中,被问到如何看待外界对“于正剧”普遍质疑时,霍政谚表示,“我觉得他的戏在细节方面的追求比我了解到的很多剧组要好,比如《宫3》我就两个镜头,他居然还给我准备了两套衣服试装。像我以前也拍了很多年代剧,看第一集剧本就知道最后一集故事走向,可是于正给我看《火花》的剧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也希望这部剧能重燃观众对年代剧的热情。”
不过霍政谚也承认,“于正剧”在商业上的成功,让他面对邀约时都不会拒绝:“什么行业都一样,饭碗、谋生是第一位的。”
广州长大,拍广告踏上演艺之路
霍政谚外形帅气,读表演专业也是情理之中,不料谈起当年报考的缘由,他却说是被妈妈“逼的”,还说自己是在广州出道。细问之下,才知道童年随父母南下的霍政谚在广州生活了十年,“我初中在华师附中读的,那时候要从瑶台骑自行车去天河,真的好远。”
15岁那年,有星探发现这位帅气男生,霍政谚也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广告之路,“我在广州拍了很多广告,平面、电视都有,那会我是同学里面挣钱最多的,后来还给自己奖励了一辆摩托车。”
霍政谚说,虽然拍了不少广告,但他一直以为自己最后会留在广州,没想到妈妈执意让他报考北京的表演院校:“我们这一代似乎都承载着父母的梦想,可能是拍广告的经历让我妈觉得我有潜质,她就逼着我考中戏,当时我还以为中戏是唱京剧的,相当不情愿,听我妈说是演电影电视后,我更是强硬拒绝:‘不去,多丢人现眼啊!’但最终我还是没拗过我妈,只好答应就考一次,考不上拉倒。”
十年好友,跟文章相处靠“互损”
同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就读的,还有文章、白百何[微博]。问他大学时和文章的关系,霍政谚回答:“我们俩是一个宿舍头对头(睡)的兄弟。”
他感叹来北京读书工作已有十年,结交下来的好朋友不超过四个人,这其中就包括了红得发紫的文章,但他们的相处方式基本以“互损”为主,“以前我们没事儿总聚,聊生活、聊感情,但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承受力,因为大家嘴里都没什么好话。比如我失恋了,他们会说:‘那太好了,可以出来跟我们一起玩了。’这不仅是‘落井下石’,而是完了还要把井盖给盖上。”
霍政谚笑说当年文章第一时间告诉他,说和马伊琍[微博]“好上了”,他和另一个同学没顾上损文章,只有一个想法:“当时我们几个还开玩笑说:‘真的假的?你吹吧!’”只是这几年同学见着文章的机会少了,“他工作太忙,难得有空约他,他也很为难地说,‘得回家陪女儿,否则女儿都不认他这个爹了。’”
说起来,霍政谚还是当年班上第一个出来接戏和第一个演主角的同学,可是十年后文章却是班上最火的同学,他笑说自己也和身边同学讨论过这个问题:“‘你说他帅吗?要啥没啥,咋就能火呢?’大学那会我们这一挂是不招老师喜欢的人,不爱学习,不交作业,但小文同学是个聪明的人,就算他一个月才交一次作业,但仅这一次就能上汇报。”
被问及有没有想跟文章合作时,霍政谚说,“说实话,不太想,他现在已经当导演了,按说有机会,但我们这几个掺杂了很多私人的感情,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太知根知底的,反而最后不会在一起。因为如果他当导演,得拿着点劲才有说服力,这样我又会觉得“装什么大腕啊”。有一次我去横店探班,正赶上他给演员说戏,看到我就直接扑过来,脚都缠到我腰上了,还让我坐导演椅,帮他盯着监视器……我还是靠自己、靠作品说话吧。”
承认羡慕文章演艺道路顺风顺水的霍政谚说不嫉妒同学发展得好,而他自己只想顺其自然:“大红大紫的想法,做这行的人都有,有时我还幻想明天拍一集戏100万呢。但我不喜欢话题,而且比较懒,不愿意定远大目标,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