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5
  • 数据干货!《速激8》吸金背后,这些规律值得关注
  • 《速8》火爆的背后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在谈论《速8》时究竟在谈论什么?从其成功中,我们可否总结出好莱坞卖座大片的共同规律?当然,保罗-沃克对于该系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速度与激情”系列一直是票房大户,特别是2015年温子仁接棒的《速7》,一举在内地拿下24亿的超高票房,成为内地票房最高的好莱坞电影。

  两年后,《速度与激情8》自然是积聚了很多期待,但上映前多数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速8》票房不会差,但没了“告别保罗沃克”的话题加持,在当下内地影市整体比较低落的情况下,要想超过《速7》可能会有些困难。

  目前,上映11天,《速8》票房已经超过22亿,并且,在下周五之前,《速8》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其一家独大的局面至少还会持续五天,接下来攻克《速7》24亿的标杆只是早晚问题。

  可以这么说,《速》系列能够火爆并不奇怪,但是达到这么火绝对是小小出了很多人的意料。和今年早三个月的几部“中仓大片”一样(《极限特工3》、《生化危机7》),《速8》的成功更多地是仰仗海外,尤其是中国内地的票房。

  所以,要回答《速8》这么火总难免会纠缠于那几个原因:市场对于简单无脑动作片的偏好,上映前后缺少大片竞争,以及媒体、市场的助推。今天我们用数据来看看,《速8》火爆的背后有什么规律可循?我们在谈论《速8》时究竟在谈论什么?从其成功中,我们可否总结出好莱坞卖座大片的共同规律?当然,保罗-沃克对于该系列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以及,目前主推的三男一女中到底谁的是源源人流的幕后操控者?环球最近放出风声想要开发番外篇,没了范-迪塞尔到底可行不可行?未来的市场前景又会怎样?

符号化大片:当我们谈论它时在谈什么?

  借着《速8》要上的东风,北京国际电影节特意安排了《速度与激情》系列展映,分布在北京大小各个影院。小浪在电影上映前曾去探访过前来观影的“速激”铁粉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特意跑来刷片的系列粉丝甚至分不清范-迪赛尔和巨石强森。对他们而言,这个系列最大优点概括来说,就是“爽”,“看完就忘了,其实我都忘了之前发生了什么。”

  《速8》上映后,观众的口径与此类似。在剧情和人物方面,它并未比前作少受责难,尤其是系列最新引进的女反派,Cipher(查理斯-塞隆)被指智商水平蜜汁浮动,前后有多处BUG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

根据新浪娱乐调查,观众对《速激8》青睐已久根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观众对《速激8》青睐已久

  电影上映第二天,新浪娱乐发起了一项网上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您是怎么想到要去看《速8》的?” 在2818名样本中,高达80.6%的投票者的答案是A,“期待已久,不假思索就选了它”。

  “动作片,再加上它有大量的奇观,这是中国观众对进口片一贯的偏好,” 资深业内票房分析专家陈昌业表示,“视觉上很简单,不需要过多地读解,历来都是这样。”

  《速激》系列源起时还是街头混混赛车的B级片,制作成本也只有区区千万,到最新一部,成本已经飙升至2.5亿美元,妥妥地好莱坞A级大片的成本。有人粗略算过,整个系列一共撞毁的豪车就值5亿,《速8》中全新的兰博基尼冰面被毁也是重点噱头之一。

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赛车是吸引中国观众的首要因素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赛车是吸引中国观众的首要因素

  当问到“《速激》系列的哪一点最吸引你?”,有46.9%的观众选了赛车。这一点意料之中。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一下,你会发现,《速激》系列从第三部开始,已经慢慢脱离了“赛车”电影的轨道,特别在华裔导演林诣彬的手下,它成功从B级赛车片变成了类似007的特工片。

  影评人波米最近在自己的播客节目中对这一问题大加鞭挞,“他们一开始都是街头小混混,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变成了全球跑的秘密特工,他们的技能是怎么来的?人设的合法性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根据微博数据统计的微博话题讨论关键词根据微博数据统计的微博话题讨论关键词

  普通观众对此并不在意。“好看”、“场面大”、“爽”、“过瘾”,这是《速8》上映后微博短评出现较多的几个关键词。

  可以这么说,《速激》系列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观众不需要过多地思考和权衡,只要选择去看,就能够得到你所期待的东西。这种看似“盲目”的背后指向的是一个稳固且强大的品牌概念。它代表的是什么?观众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后续力不如《速激7》?保罗-沃克作用不容忽视

新浪娱乐调查数据显示,90%观众对电影持正面评价新浪娱乐调查数据显示,90%观众对电影持正面评价

  单单是作为好莱坞大片典范的话,其实很难解释得通为什么《速激》系列在中国如此地受追捧,特别是近年来超级英雄片迅速崛起,吸金能力也不容小觑,但手握进口片内地票房冠军的还是两年前的《速7》(24亿)。

  实际上,《速激》系列在内地的票房一直在稳步攀升中,从第4部的3025万,到第五部的2.52亿,再到第六部的4.14亿,《速7》达到峰值24亿。诚然,这和内地电影市场的逐渐壮大以及银幕数的增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从4亿猛增至24亿,这已经不只是市场大环境下水涨船高的附加效应了。

  “保罗-沃克所带起的纪念观影太厉害了,”新影联院线工作人员梁女士至今记忆犹新,“好多观众前来看片,那时候不是还有那首歌嘛!当电影变成公共话题的一部分,票房自然是差不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速8》上映前,很多人对于其票房预期稍稍有些保守。因此,首周末3天拿下近13亿的火爆开局一度让人开始怀疑,保罗-沃克的作用或许并没有这么大?

保罗沃克似乎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电影的观感保罗沃克似乎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电影的观感

  新浪娱乐调查数据显示,“没有了保罗-沃克,你还喜欢这部电影吗?”,超过五成表示自己不是保罗粉,更爱这个系列。即便是自认是保罗粉丝的观众,他们仍表示会继续支持这个系列。如前所属,系列的品牌效应要远远高过个人人气号召力。

  然而这个问题又并非这么简单。作为同一系列前后两部作品,观众对这个电影系列的好感是会累积的,他们并不太可能将其严格区分。微博数据显示,《速8》上映前三天,在关于它的关键词统计中,“保罗”的提及量仍位居所有演员之首。

  “我知道《速8》的票房一定会很好,因为《速7》已经打下了基础,基数在那里,” 一位从事票房分析的业内人士李先生这样告诉小浪。

《速激8》微话题阅读数《速激8》微话题阅读数
《速激8》上映前微博口碑构成《速激8》上映前微博口碑构成

  上映前,《速8》的微博话题阅读量有6亿,讨论量高达90万。另外,据猫眼数据,《速8》未上映前,它的日增想看人数平均在7000左右,最高近万人。更加明显的是,上映前,《速8》在微博上的正面评价高达93.27%,位列未来一年内上映未上映新片之首,比《神奇女侠》(73.74%)、《新木乃伊》(68.03%)、《银河护卫队2》(45.36%)都要高出很多。

《速激8》单日票房曲线猫眼系统公布的《速激8》单日票房曲线

  “不过,首周末大家还是去看热闹得多,工作日票房如何,那就要看它能不能带起公共话题了,”李先生表示。的确,《速8》进入工作日后连续三天跌幅超三成,这也反向说明保罗-沃克所引发的舆论讨论量有多么重要。这也说明,如果上映前还可以控制宣传节奏来带动观众的话,那么上映后,正面话题是推高一部电影票房的最有力武器。

猫眼公布的观众想看人数增长曲线,折射出片方的宣传节奏猫眼公布的观众想看人数增长曲线,折射出片方的宣传节奏

  保罗-沃克虽然未能再卷裹起纪念观影的狂潮,但多位业内人士并不否认,《速8》的票房奇迹是牢牢建立在《速7》基础之上的。从这一点说,保罗的作用并非大家猜测得那么巨大,但是也不能因为《速8》的火爆而过分贬低他的作用。

电影有黄金性别比?如何做到下沉是门大学问

猫眼公布的电影受众性别比和地域分布猫眼公布的电影受众性别比和年龄分布

  在比较了《大圣归来》《捉妖记》《煎饼侠》和其他电影的数据之后,新浪娱乐曾经试图提出过一种说法,45:55是一部电影男女/女男观众的黄金比例,越接近这个比例,票房产出比越高。《速8》的男女观众比例是48.6:51.4,如果上述说法成立的话,便也成为了《速激8》的票房如此之火爆的佐证。

  实际上,不单单是《速8》,比较一下近来几部10亿+的爆款影片,你会发现它们都暗合这条“铁律”。按照猫眼数据,《极限特工3》的男女比例是49.9:50.1,《生化危机:终章》也是49.9:50.1,《金刚:骷髅岛》则是49.5:50.5。

  这种说法看着玄乎,实际上并不难理解。目前,内地电影市场,女性观众占了近六成,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电影,无论大卖还是小卖,都是女性观众居多。不过,这并不是说女性观众越多票房就会越多,《小时代》系列是一个典型案例,女性观众达到七成,但最终票房却拥有一个天花板,很难再爬升上去。所以要想有更高票房,琢磨“沉默”的男性观众的口味就变得更重要了。

  之所以如此,和社会结构又有关系。女性观众虽然人数占优,但是在当下男性潜在消费力更强的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是男性。也就是,对一部电影的好坏来讲,至关重要的口碑方面,男性稍稍占据优势。因此,一部电影如果过分倾向于某一性别群体,将很难在长线上有很大作为,这也是为什么过于男性、过于女性视角的电影很难卖座的原因。当然,这也与电影本身的前期定位有关,如果一部电影就是拍给女性看,也没想赚大钱,本身无可厚非。

  总体来看,一部卖座电影男女观众比例常常是在40:60和50:50之间。借此,我们甚至可以从微博话题讨论的男女比例来提前预知一下好莱坞大片的战绩。

  目前,《银河护卫队2》的比例最为接近目前的黄金比例,48.8:51.1;而《王牌特工2》则更倾向于女性观众,37.6:62.3,但如果仅从这一项指标来看,前者的票房作为可能要更高一点。

猫眼系统显示的受众群地域分布和教育水平比例猫眼系统显示的受众群地域分布和教育水平比例

  不只是男女观众存在黄金比例,《速8》的成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原因:二线城市,甚至于三、四线城市成为票房主力军,其贡献额远远大于一线城市。

  从影院数目和规模来看,二线城市高过一线城市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进口片则不然。一位从事外片发行的业内人士告诉小浪:“尽管国内市场很广阔,但进口片对准的首要是一线城市,所以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的票房占比要略高于二、三线城市。

  这并不奇怪,拿最近的例子来说,晚《速8》一周上映的《蓝精灵:寻找神秘村》,其一线城市的票房占比(8.4%)要高于二线(7.3%)、三线城市(6.1%)。最近在内地扑街的《攻壳机动队》更能说明问题,一线城市票房占比1.6%,比二(0.6%)、三线(0.3%)加起来还多。

  如何能够将电影消费热情下沉到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或许会是日后电影票房大战的决胜因素。两年前,业内曾兴起一股讨论,认为小镇青年或许成为拉动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力军。事实证明,这种说法可能过于地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群体的确成为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迅速夸大的增量,作用不容小觑。

微博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更热衷讨论《速激8》微博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更热衷讨论《速激8》

  我们再回过头看看微博数据。在所有关于《速8》的微博讨论中,一线城市占了18.9%,二、三线城市分别是23.6%和20.5%,其中四线及以下城市最多,31.5%。对比其他几部大片,很容易可以看出,《速8》在中国的覆盖度更加深入,而这种下沉除了这个系列16年来的不断精耕,很大一部分是前面一部分提到的,保罗-沃克离世所引发的巨大的话题效应。

  目前,好莱坞大片系列,能有如此号召力的除了《速度与激情》,估计就只剩下《变形金刚》了。从微博数据可以看出,在即将上映几部好莱坞大片中,真正能达到《速8》的深度就只有《变形金刚5》。其他诸如《银河护卫队2》《神奇女侠》都是一线城市的占比要大于二、三、四线城市。

  2016年12月,内地银幕达到40917块,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国家。但与此同时,2016年内地单影院和单银幕的票房产出双双大幅下滑,同比跌幅达到了17%和20%。《速8》的成功至少可以说明,中国现在不缺市场,缺的是一部能真正把这个市场利用到最大化的电影。而三、四线城市,或许才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卖座与否的未来战场。

三大光头谁最HOT:外国明星的号召力行不行?

  根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观众最爱第七部。虽然早期作品年代已久,但仍可以佐证《速激》的粉丝也是近年开始积累下来的。  根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观众最爱第七部。虽然早期作品年代已久,但仍可以佐证《速激》的粉丝也是近年开始积累下来的。

  资本是老大,一部电影火了,片方会组盘拍续集,系列火了,他们又会变着法想要玩番外篇。在如今“系列”遍地、“宇宙”扎堆的电影行业,这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据deadline报道,环球考虑开发该系列的衍生产品,由巨石强森、杰森-斯坦森、查理斯-赛隆主演。

  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片中两大主演,范-迪塞尔和巨石强森的“恩怨”。其实两人不合的传闻早就传出,《速8》宣传是,这一旧事再次被炒热。《速8》上映后两人为了大局先后发声,隔空握手,但内容却是火药气十足。最近两人同步口径,称会继续出现在系列下一部中。但是,还未等烟尘消散,有传言环球会抛开范-迪塞尔出一个番外。虽说还未有定论,如果范-迪塞尔觉得不爽也在情理之中。

  《速激》系列开始时范-迪塞尔只是主演,到后期,他不仅领衔,更是制片,说他是系列灵魂并不夸张。两人不合传闻后,外媒开始站队,巨石强森近年来“暖猛男”的人设深入人心,参演作品票房也可圈可点,接下来还有人气作品《海滩游侠》,受到一定的偏爱。

  为什么这么说?系列首位反派查理斯-赛隆在做客脱口秀节目时就吐槽不明白范-迪塞尔为什么老是大说特说片中的一段吻戏,“不是我感觉到了,她应该也有感觉”。虽然只是友好的脱口秀笑料,但一览国外媒体给出的标题,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风向不利于范-迪塞尔了。

四位主演的微博讨论量曲线四位主演的微博讨论量曲线

  《速8》推出后,衍生片计划再次被推上风口难说不是高层想试探风向。但是,没了范-迪塞尔,《速激》系列可以在中国生存下去吗?《速激8》上映前,就微博讨论量来看,范-迪塞尔的日讨论量远远低于其他三位,而斯坦森、巨石强森、塞隆之间,斯坦森的日讨论量平均最高,并在3月23日斯坦森、塞隆来华宣传时达到一个小高峰,单日讨论量24149。随后,在影片上映后,特别是14、15、16三天,巨石强森、斯坦森、塞隆的日均讨论量均破万,斯坦森最高,反而是最大主角范-迪塞尔一直在千次左右徘徊。

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速激》继续拍的话83.8%观众还会支持据新浪娱乐调查数据,《速激》继续拍的话83.8%观众还会支持

  当然,这个范-迪塞尔没有来华宣传有很大关系。要知道,通过最近一次的《极限特工3》宣传活动来看,范-迪塞尔在国内的人气已经显露无疑。毋庸置疑,微博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范-迪塞尔或许并非如中国网友所说的不可替代,《速激》系列的火爆,外加斯坦森、巨石强森的加持,顺利孵化出新的衍生作品,或许能够延续该系列在中国的火爆程度。

  《速激8》俨然是一部全球现象级大片。中国内地成为推动起票房的最大动力。《速8》北美开画不足1亿美元,这一成绩绝对值不低,但实际上是低于此前1.2亿左右的预测的,而这一预测比《速7》的1.47亿美元已经要少很多。首周票房5.32亿中,内地就贡献了近2亿,票仓之名内地绝对当之无愧。

  当我们在谈论《速8》时,与其说是一部现象级大片,它更像是《极限特工3》的升级版,对于内地市场的依赖不容小视。也正因为此,《速激》系列的未来,包括衍生产品,深挖内地观众的口味或许更具参考意义。(安东/文)

栏目介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