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28
  • 大佬们的当年情!去掉情怀滤镜的新艺城恩仇录
  • “新艺城出品,观众有信心。”

  “新艺城出品,观众有信心。”在“善忘”的大都市香港,存在仅11年的新艺城电影公司为何在停止运作26年后,依然值得重聚?在刚刚过去的金马奖上,新浪娱乐主办的“金马X新浪潮之新艺城论坛”内容之精彩、反响之热烈,已经可以说明大佬们的“当年情”有多么的厚重了。

  不过这篇文章要说的却是,去掉情怀滤镜之后,新艺城的那些恩怨情仇。

  一,组局篇:从“三个臭皮匠”到“七人小组”

  新艺城能有金主,竟是被萧芳芳“放鸽子”刺激

  要谈新艺城七个大佬之前,先要说它背后的三位金主雷觉坤、冯秉仲和伍兆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电影院线格局几经震荡,1970年初有五条放映华语片的院线,年底就倒闭了一条,到了第二年,又有两条加入战局,再过一年,六条又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雷觉坤、冯秉仲和伍兆璨于1978年组建金公主院线,实则是一种院线竞争中的抱团取暖,他们为了吸引独立制作,还运用了如今在内地盛行的保底发行手段,而且服务费只收百分之五。

  原本金公主公司只想发行影片,不打算参与到制作中去。但是有一件事情改变了他们的想法。当时著名影星萧芳芳拿了新作《撞到正》给金公主看,那时候伍兆璨掌权,他在香港太子道光艺影院看完片后,决定发行,不过萧芳芳就认为他们的戏院不够多,于是冯秉仲主张多加入两间影院。

  正当冯秉仲与那两间影院谈条件时,萧芳芳却给伍兆璨打电话说:“不行啊,我老板把影片给别人了。”伍兆璨很是失望,自己打电话去问嘉禾:“你们取得这部片了吗?我们俩一起做好吗?”对方却回复:“我为什么要跟你合作?”伍兆璨很生气,也很失望,他对雷觉坤说:“有好片都被人抢去,我们院线不行了,怎么办呢?”最后,三人讨论之下,决定投资拍片。

  “三个臭皮匠”始创新艺城 麦嘉实则为《野狼》填数

  麦嘉在跟金公主搭上线之前,曾经创办好几个公司。最早的时候,麦嘉是在美国给外国剧组当副导演,后回流香港,与洪金宝、刘家荣创办了嘉宝公司。

  这一时期,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邵氏,李翰祥拍宫闱片,刘家良拍功夫片,张彻、程刚、楚原在拍武侠,新贵嘉禾公司旗下有李小龙、成龙,类型不拘。为了找准定位,麦嘉受意大利喜剧启发,结合香港本土都市文化,摸到了“光棍喜剧”的路子。嘉宝公司的三个人各掏五万港币,拍摄了创业作《老虎田鸡》、后又创作《搏命单刀夺命枪》,票房还不错。

  可惜洪金宝很快回到了嘉禾,麦嘉找到石天,再拉上写了《搏命单刀夺命枪》的新编剧黄百鸣,组成了“编导演”一体的奋斗公司。这个独立制作的小公司,成为了金公主的招揽对象。

  当时麦嘉拍了一部《野狼》,按照他的说法,“花了五十万出去,但因为不顺心,就停拍了,嘉禾那时候想罗致我,我说我有部《野狼》,下一部戏跟《野狼》一起计算,你替我啃下《野狼》这条数吧?”

  结果嘉禾电影公司不肯,金公主肯,麦嘉就带着奋斗公司的合作伙伴石天、黄百鸣投奔新金主,于1980年9月23日,在香港始创大厦606室,一间面积不到一千平方尺的办公室里,成立了新艺城,按照当事人的公开说法,金公主以51%的股份成为大老板,而奋斗公司三人则持有49%。

  “七人小组”形成 施南生被看中因可吹枕边风?

  新艺城创业阶段,也正是新浪潮波涛汹涌之际,一边是电视作品刻画社会人性、一批风格新颖的年轻创作人,一边是追求票房纪录、商业计算为上的电影商。正如曾志伟所说,很少有一个地方能够把不同的人结合起来,并不分层级地集体创作。

  1982年起,曾志伟、徐克、泰迪罗宾、施南生陆续加入,形成七人小组。

  当时香港有很多导演都去了邵氏和嘉禾,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人想吸收新鲜血液,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于是翻看当年香港的主流电影杂志《电影双周刊》,了解到香港正在发生“电影新浪潮”,于是就在作者们推崇的新导演里挑选,“许鞍华?不认识。严浩?不认识。吴宇森,老来玩的啊,徐克?我认识他!”

  不过,吴宇森当时与嘉禾尚有合约,只能化名“吴尚飞”为新艺城拍了一部创业作《滑稽时代》。

  关于徐克的加入,吴宇森和黄百鸣的忆述比较一致。当时吴宇森化名“吴尚飞”拍了《滑稽时代》之后,新艺城希望吴宇森再以“吴尚飞”的名义帮他们“飞”一次,但吴宇森不肯,他说:“再这样下去,我会被人炒鱿鱼了。不如我推荐一个人给你吧。相信我吧,这真是一个人才。”这个人就是徐克。

  施南生的回忆则更为直观一些,当时她与徐克相恋,在半岛酒店喝茶,“突然有两个猴子出现了,就是麦嘉和石天,他们都戴着皮帽子、毛皮的短夹克,下面喇叭牛仔裤,都很紧身,过来跟我们说有时间喝茶。他们一走,我就跟徐克说,这两个人好像黑社会。”

  当时施南生还在传媒领域工作,黄百鸣对麦嘉说:“三个人拍戏做不大的,找个人管管家,徐克的妞不是在电视台干过吗?”于是三个人里最不像黑社会的黄百鸣成为了出面的人。后来,施南生银行户头里突然多了一笔钱,徐克建议她去问问新艺城,原来是黄百鸣预付了薪资,施南生很不好意思,赶紧第二天就去上班了。

  曾志伟却笑称施南生的入局“另有隐情”:“新艺城很需要徐克,只有一个人可以打动徐克,那就是施南生,因为可以在床上跟他讲话。

  后来,徐克创作出了《鬼马智多星》,成功为新艺城打响名头。这件举贤的往事,也成为吴宇森与徐克横跨几十年友情故事的开端,。

  张艾嘉的加入,与《追女仔》息息相关。当时该片虽然票房尚可,但还是输给了“007”。新艺城总结经验时发现,自己的片子除了缺乏动作和特技,还没有俊男美女。于是他们花200万(当时这个数目已经可以拍一部电影了)请来了“歌神”许冠杰,美女则找到了台湾的张艾嘉。

  “来了之后不是跟许冠杰演戏,而是麦嘉,还好几集都是演我得丈夫。后来我说续集不演了,他们就说’好啊,开场就拜你的遗照啊’。谁知道那一集之前,许冠杰拍泰迪罗宾的《卫斯理传奇》出了问题,拍不了,我就上了,拿客串的钱主演了《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张艾嘉笑道。

  后来,张艾嘉成为了新艺城在台湾的总监,还交给了黄百鸣《搭错车》的剧本,这部著名的悲情电影在那个时候还是喜剧,讲的是一群人在台北搭错车胡闹到高雄的故事,黄百鸣回忆:“我说这电影不能拍,其实我有点自私,当时在香港拍喜剧很成功,我就提出拍悲剧,哑巴收养弃婴的故事,麦嘉说香港哭哭啼啼没人看,刚好台湾的剧本有问题,不拍了,张艾嘉问我不拍怎么办,我就说用自己的故事。”

  黄百鸣当时在酒店闭关48小时就写出了剧本,不过导演虞戡平回家之后却病了。在新浪潮论坛上,黄百鸣绘声绘色的回忆这段堪称“奇迹”的创作:“我和导演关在莱莱饭店24小时不眠不休,导演提出能不能让我回家洗澡换件衣服再来?谁知道一放他回去后,他助理就打电话来说导演病倒了!于是,就剩下我一个人……”

  泰迪罗宾本来是徐克执导的《鬼马智多星》主演,但因为戏太红,到拍续集的时候,徐克太忙了,泰迪罗宾就成为了导演,加上他对年轻人以及电影配乐也很有研究,很快也成为了核心成员。

  二,分裂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艺城的分裂,从七人层面上来看,是随着各自的成熟,都有了自己的道路,用曾志伟的话说就是“一个餐厅七个厨师,每个人理念都不一样,也会被其他人拉走,每个人都想变成别的饭店的大厨”;而另一方面,当时新艺城的创作思维没有与观众共同进步,各自也出现了疲态,这是多年后回头看才能复盘的根本原因。

  钱和权的问题 麦嘉独大成隐因

  说起新艺城,人们往往谈论的是“七人小组”,但实际上,公司的幕后金主是雷觉坤、冯秉仲、伍兆璨,而“七人小组”之中,真正有公司股份的只有麦嘉、石天和黄百鸣,其他人都是“打工仔”,所以最终分裂,是否与利益分配有关呢?

  几年前,香港电影资料馆曾对新艺城主创做了专项调研工作,按照他们在访谈中的说法,初创的股权,金公主占51%,麦嘉、石天、黄百鸣分别以个人名义占21%、19%、9%。

  然而,资料馆的学者在查证了公司注册文件之后发现,1980年10月,新艺城其实是金公主与麦嘉两方的公司,金公主占据51%,麦嘉则占49%。到了1981年,石天、黄百鸣才分别占有19%、9%的股份,而麦嘉并未以个人名义入股,而是和金公主组成了影城电影(香港)有限公司,占股72%。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麦嘉既是代表大股东,又参与了创作,所以过去七人所声明的“幕后老板不插手创作事务”以及“不分层级地创作”,也是覆盖了年代滤镜的。

  拿走这片滤镜之后,不难发现,麦嘉是七人中的“大哥”,七人创作的“奋斗房”是麦嘉的书房,正如施南生所描述,麦嘉总是坐在正对大门的桌子后面,每个导演进来,都好像审犯人一样,他有自己的机密文件柜,里面的东西,其他六人都未必看过

  我们也可以从麦嘉在当年的访谈里窥探出他的行事风格,“我效法毛泽东打天下的延安精神去经营新艺城,他们那时在延安什么都没有,所有人都是重新培训出来的,而且我们必须将所有荣誉归于公司,不是归于个人。

  而麦嘉看中这班合伙人的原因也颇值得玩味:“他们有个很大很大的特色,就是肯吃亏。”此前他让石天去客串,石天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还自己带了假胡子、膏药、烟斗和眼镜等道具,也不谈片酬。而“黄百鸣是傻子,不讲钱的,也不计较工作时间,任劳任怨。”曾志伟也是,当时麦嘉让曾志伟过来演《追女仔》,结果几十年后,大家一起吃饭,才发现公司没有给他片酬

  据麦嘉透露,当年七个人,并非支取月薪,而是有“安家费”,“通常是戏拍完之后,你应得是多少钱,扣除你之前收取的安家费,剩下多少钱就再支付给你。我们那时候很傻,哥哥都不懂计算。”凭着热血打天下的日子过去之后,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打算。我们曾问过曾志伟“七人小组为什么会分开”,曾志伟笑说“赚钱咯”,当时听起来是玩笑,可对照历史资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种有大哥牵头、分配不均的集体创作,在初期可能是裨益很大的,但后期各自成熟之后,弊端就显现了,相比曾志伟、泰迪罗宾的无言退出,徐克与麦嘉的矛盾最为显著。

  徐克、曾志伟自立门户 七人小组变成三人赛

  1984年,金公主院线得益于新艺城的发展,票房收入约为14561万港币,压倒了嘉禾线的10302余万,登上冠军。然而在这顶峰的一年,七人之间已经有了矛盾。

  1983年,徐克与麦嘉合作《最佳拍档女皇密令》后,两人再无合作,黄百鸣也透露徐克拍此片不开心,而《鬼马智多星》之后,徐克两年没有为新艺城执导。新艺城虽然是七人小组集体创作,但实际上最后还是要麦嘉点头才行,因此,当徐克的个人风格逐渐显现时,在集体创作中已经很难达成他的创作追求了

  1984年,徐克打算转投嘉禾,幕后老板之一的冯秉仲出面挽留,为他组织了电影工作室,拍了《上海之夜》,其间,徐克把失意的吴宇森从台湾接回来,并把打算自己拍的《英雄本色》给了他拍,麦嘉竟下令烧掉。这段故事,会在后面的吴宇森与新艺城的部分展开说。

  而曾志伟本身就是涉猎很广的人,比较游离,1986年,他为嘉禾旗下的宝禾拍了两部片。当年,泰迪罗宾在尼泊尔拍了一年的《卫斯理传奇》,回港才知道七人小组已经分裂。后来,曾志伟、泰迪罗宾联合谭咏麟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1992年,曾志伟又与陈可辛组建了UFO电影公司。总之,曾志伟掌厨的机会很多。

  1985年,新艺城的影片票房开始下滑,公映的十三部片中没有一部超过二千万港币,只有四部过千万,其他在三至八百万之间。1986年,金公主制作管理一分为三,分别有麦嘉,石天,黄百鸣三人各负责管理出品,要严控成本预算,如果一部影片开支过大,卖座入不敷出,会扣除其他影片的分红来抵偿。

  三人赛之下,黄百鸣的成绩最好,也是他事业的高峰。1984年,他在看了中学生马伟豪写的学生话剧《朱秀才》后,加入《ET》的灵感,改写成《开心鬼》,提拔了高志森做导演,以几位青春少女加中年的自己搭配,成为经典喜剧。

  1984年,他开始尝试以公司和个人交情邀请大批明星客串演出,快速制作出成本不高的《圣诞快乐》和《恭喜发财》,1988年以周润发、钟楚红等拍成《八星报喜》,1989年又复制出《吉星高照》,票房表现都相当不错,至今他仍坚持这一“堆星”的贺岁片制作手法。

  麦嘉在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是发掘了林岭东,林岭东为新艺城拍摄了《阴阳错》、《最佳拍档千里救差婆》、《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后来又找到刘家良执导《老虎出更》、《新最佳拍档》等。

  不过,麦嘉在1986年做了一件大挫士气的事。施南生透露,嘉禾当时给了麦嘉一笔钱,叫他客串《最佳福星》,便将《最佳拍档》和嘉禾的《最佳福星》班底扣在一起,“在那个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兄弟们想着自己也要上新年片,但麦嘉这个招牌竟去了对方那里拍戏”,“麦嘉觉得自己当红,人家给我这么大笔钱去做这么少的事,你们都不想我转。但兄弟们想,你是我们的领导人,你去赚这笔钱,等于我们失去了公司商标,那我们的新年片怎么办?”

  施南生说,后来“他们”曾约徐克、施南生谈,至于“他们”包括哪几个人,语焉不详,但谈话内容都是希望徐克不再做电影工作室,“我们become one big family all over again”,徐克回复:“你有一个大家庭,我要在花园建一个凉亭,而那个亭是我的,大家庭共有大茶饭,但我不想吃大茶饭,想吃点心。有一个阶段,他们和我俩都弄得很僵······我们七个人吃过两次饭,讲东讲西好像回到从前一样,陋习难改,大家又重回自己的位置。”

  相较之下,石天则较为沉寂,有说他对电影已经失去兴趣,在金融及地产上获益很多,故志不在新艺城了。

  2015年,石天接受香港电影资料馆采访,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可以跟有志于电影行业的朋友分享的是,当大家要结成组合前,要考虑得更加全面,将人性最好最坏的都一起去考虑,完美的结构才会运作得很好,才可以建立万世基业。

  1991年,新艺城停止运作。

  分裂根源:新艺城模式的疲态

  客观地说,新艺城的成功在于把外国的成功范例进行本地化改造。

  这是麦嘉在一开始就坚持的路子。比如他最早摸索的“光棍喜剧”,其实是受七十年代的“意大利独行侠电影”启发,落脚本地,拍的是古装和粤语,都是小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

  创业作《滑稽时代》,光看海报就知道借鉴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电影将美国大萧条背景换成民不聊生的民初时代,讲述流浪汉与小孤儿误打误撞、捣破贩卖儿童的坏蛋巢穴的故事。当年《追女仔》卖得很好,但偏偏输给了《007之最高机密》,于是麦嘉效仿后者拍出了《最佳拍档》,找了外国动作特技团队,实景搬演多场动作场面,把仍然在主打民初背景、抢包山和踢毽子等乡土场面的嘉禾打了个措手不及。

  三人赛期间,黄百鸣找来杜琪峰拍摄了经典的《阿郎的故事》,而实际上,这部片子最初的灵感来自某部韩国片。当时他买了数十部韩国电影,看了一些之后无所获,有一天回到家里,发现太太哭得眼红红,细问之下才发现,有一部电影格外催泪,于是他便打造了一部催人泪下的《阿郎的故事》。

  模仿与改造,是成就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主要动因之一。

  但在新浪潮导演逐渐成熟后,他们已经不甘于做这些工作,而是有了作者电影的意识。这也是九十年代独立制作林立的主要原因,王家卫的泽东电影公司、杜琪峰的银河映像、陈可辛的UFO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新艺城的七人也不例外,泰迪罗宾说:“重复做同样的东西就不喜欢了,所以后来找我的大部分喜剧,我都推掉了,恐怖片、动作片、科幻片,太多东西我都喜欢了。”例如新艺城招牌式的喜剧,其实已经有了固定的方程式,比如他们会把喜剧片分开九本戏,分成对白、动作、笑料去创作,而歌曲片就是音乐、唱歌、跳舞,动作片就是动作、场面加其他,都是各自分开设计。而喜剧片作为最百搭的类型,在混合类型片中,招数重复使用,实际上确实进入疲态了。

  黄百鸣也承认了这一点:“集体创作过了五年以后,有些疲态,套路观众都了解,我们合在一块五年,也需要一个时候分开,来创作拍电影。”

  张艾嘉在1984年辞去新艺城台湾分公司总监一职,“我是为了做更新鲜的菜。”她在访谈里说,在这个岗位上的一年多,“其实并不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因为每一出戏都是我在做,不光是当监制,还兼任演员。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一出戏都要求我当演员,我觉得这样不行的,好像我把所有的戏都拿去似的。”

  杨德昌早年的作品《海滩的一天》,是在张艾嘉的支持下制作的,但是当时的发行商王应祥对此很不满意,他觉得张艾嘉经常找新导演,《海滩的一天》也让他很不满意。

  真正让张艾嘉灰心的是,新艺城是商业电影公司。她是爱好艺术片的,希望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达到平衡,“后来我觉得两边都不讨好,不如不做”。《搭错车》之后,张艾嘉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一定要离开”。1983年,吴宇森接替了他,日子也并不好过,每天晚上都喝醉酒。

  如今已是大导演的陈嘉上,当年还是徐克的电影工作室里的一个青年编剧。在那之前,他在邵氏当过制片,“每天十几部戏在拍,但去棚里,只有几个人在拍,大部分人都在躲”。

  “新艺城建立了一个草根喜剧的基本做法。”陈嘉上回忆,当时香港经济开始飞跃,一般的劳动阶层在奋斗期,每天很多工作,但娱乐活动又不多,所以十五块票价的电影,给了这些观众一种“我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的感觉,而麦嘉追求好莱坞的高概念化运作,即把商业元素做到最大,令观众“很便宜就拿到很亮丽的东西”。

  “但徐克看到的矛盾也在于说,他一直希望能拍到更好的,电影感觉更强的东西。新艺城是作者不重要,场面、气氛更重要。一大堆人在谈剧本,一大堆人在确定剧本。可是徐克不会这样,我们要回到作者论,我们可能一堆人去讨论,但去写的还是编剧和导演。”

  陈嘉上记得,当时他发现很多电影的剧本完全是把好莱坞的场景一个个抄下来。《我爱夜来香》成片后,徐克带陈嘉上去看,陈嘉上一场场地指出,是抄的哪一部电影,徐克当时脸都绿了。后来,电影工作室的宗旨就变成了“不要再跟好莱坞了,想好莱坞下一步是什么”。

  此后,当观众成长了以后,徐克就成为了如今的徐克,而新艺城则成为了历史中的新艺城。

  三,路过篇

  曾志伟说,新艺城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除了奇奇怪怪的演员,有些小员工后来也很不错,比如现在的叶伟信,当时在听电话的罗美薇,擦窗、扫地都有机会做演员。有一次,我要赶回来拍戏,但要剪头发,麦嘉说我们有个新人会剪,那个新人就是刘德华,他来我家给我剪。”

  除此之外,吴宇森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低潮岁月,王家卫还被新艺城炒鱿鱼,杜琪峰也在出走电视台后寻找到了在大银幕的一席之地。

  吴宇森低潮岁月:《英雄本色》险些被烧掉

  吴宇森是新艺城创业作《滑稽时代》的幕后导演,但因为跟嘉禾有合约在身,直到1983年才加盟新艺城。

  泰迪罗宾说:“其实吴宇森是非常大起大落的高手,每次很厉害的时候,就低落,到底就起来了。”1983年的吴宇森,很不幸地正处于低潮期,“因为嘉禾公司一直都希望我拍喜剧,然后我就不甘愿,我老是想拍我喜爱的那种像独行杀手的那种类型电影”,被要求拍的几部喜剧片,票房表现也并不理想。

  更让吴宇森难过的是,跳槽去了新艺城之后,他又被派往台湾接任张艾嘉,结果还是要拍喜剧片,吴宇森回忆:“那个时候有蛮重的怀才不遇的感觉。因为有人答应我,如果我离开嘉禾公司跟他们一起的话,就可以让我拍我想拍的东西。” 据张艾嘉透露,吴宇森几乎晚晚都喝醉,还给他打电话说“太惨了”。

  拍喜剧片《两只老虎》时,其实新艺城几个好兄弟都有帮助他,黄百鸣帮他写了剧本第一稿,泰迪罗宾出演,徐克为改动提建议。但这部片也卖得不好,这之后,他整个人就彻底颓了。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

  “后来我的电影又不卖钱,又被人家说我应该要退休了,说我不能再吸引潮流了。潮流还是他们拍的那种闹剧。那我就很不甘愿了,情绪非常低落。因为我觉得我还能拍电影,我觉得能拍我自己想拍的电影,我一定会成功的。”吴宇森对我们袒露心扉。

  1985年,徐克与施南生的电影工作室成立一年,站稳脚跟后,徐克前往台湾把吴宇森接回香港,并把原本打算自己拍的《英雄本色》给了他拍。

  当时,吴宇森仍然没有走出来,会在片场喝酒,麦嘉听到此事后,对施南生说,不管拍了拍多少都要烧掉。当时还不资深的陈嘉上回忆:“我只知道,有时候会徐克很气的回来坐在那里,比如说《英雄本色》差不多要拍到结尾的时候,他们几个对着头生气,我说干吗呢?他们说,上头说要把这个片烧了。”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工作室的年轻人都很郁闷,但徐克鼓励大家说:“别管,我们还有10天,拍好就好了。”结果,《英雄本色》一举让吴宇森重回巅峰,甚至让他比之前更加成功。

  陈嘉上回忆:“新艺城旁边就是我们的戏院,然后第二天我们午餐时,看到挂着一张旗,写着’全员满座’,等于说三天后所有的票都卖光了,就不用排队了。可是下面还是挤满了人在问,我跟徐克、吴宇森下去吃午饭,我记得经过的时候大家都在喊“徐克、吴宇森”,然后他们两个点头,我们作为工作室的几个年轻人,你想想我们心里有多疯狂,这才是做电影嘛。”

  王家卫被炒鱿鱼:两三个月写不出一个剧本

  王家卫曾与新艺城有交集,是多年来未被曝光的事情。在“金马X新浪潮之新艺城论坛”上,关于这位文艺大导的往事首度曝光。

  当天,张艾嘉原本在聊导演和演员的沟通,她认为胡金铨和徐克在这方面给她的启示最多,而身为演员的她表示:“很讨厌导演在现场戴太阳眼镜,对演员来讲是很大的灾难,每个演员一喊’咔’,就会习惯回头过去看导演,但总是看到两个黑色的镜片。”

  此时泰迪罗宾插话道:“她说的是王家卫。”张艾嘉捂着嘴笑道:“不是王家卫,我没跟他合作过,杨德昌是戴太阳眼镜的。”

  听到大家聊起王家卫,施南生与黄百鸣忍不住透露,原来王家卫也曾进入过新艺城。

  施南生回忆: “我负责行政的嘛,当时签了新的编剧,月底就要付薪水,可是两个月都没见过这个人,我就去问黄百鸣,你签的编剧到底来不来,没有来?就裁掉了,那个人就是王家卫。”

  黄百鸣接着说:“这个人两三个月过去都没有作品出现,我也是编剧,《搭错车》用了48小时,《最佳搭档》也就写了一周,你怎么可能告诉我三个月都写不出剧本?我当时还没有炒他鱿鱼,我给他三个礼拜,三个礼拜之后,我打电话问剧组,剧本交了,但他们回答我那根本是’废纸一沓’。”据说,这沓废纸就是后来的《旺角卡门》。

  曾志伟也忍不住加入“爆料联盟”,他透露王家卫还曾跟着林岭东写剧本,还没写到主题就已经有一小时的片长了,“九十分钟了,你才写了三分之一?你要拍几集?”王家卫无辜道:“一集啊……”于是大家认定这个编剧完全不会讲电影。

  1992年,王家卫与刘镇伟创立泽东电影公司。

  杜琪峰拍《阿郎的故事》 张艾嘉写剧本周润发想对白

  而到了新艺城后期,杜琪峰、林岭东等导演也为新艺城拍片。当时林岭东已经拍出代表作《监狱风云》,而杜琪峰还处在从电视台出走到大银幕的过渡时期。

  八十年代,还是“打工仔”的杜琪峰在新艺城拍了很多商业片,像《八星报喜》、《七年之痒》都比较带有监制的印记,《开心鬼撞鬼》也是如此,它值得单拎出来的说的原因是,该片的特技由徐克负责,林岭东则指导飞车场面,三人在那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07年他们还合作了《铁三角》,也是港影史上的一段佳话。

  真正让杜琪峰找到个人风格的是《阿郎的故事》,原本这个剧本只是黄百鸣看了某韩语片之后的模仿之作,但张艾嘉这个女主角却帮了不少忙。

  张艾嘉回忆:“《阿郎的故事》当年也没有人看好,杜琪峰说要拍文艺片,没有人理,黄百鸣说你们去拍吧,我去香港才发现,那是没有剧本的电影,于是我就坐下来帮他写,我们去拍了几天,我把所有分场写出来,一路拍到有剧本,现场我和周润发想对白。杜琪峰导演有特别鸣谢我们。”张艾嘉还说,时至今日,她每次接受采访或与观众见面时,都会有不少年轻人提到这部影片。

  当时《阿郎的故事》与向华胜、向华强兄弟的大片对撞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张艾嘉记得,“当时有人报告说观众在排队,我们问哪一部戏,他们说是《阿郎的故事》,戏上的时候,我们去下面的餐厅吃饭,两部戏的人都在,看见向先生我们都不敢笑的。”

  在新艺城经历工业训练后,1990年,杜琪峰曾尝试与离开新艺城的黄百鸣合组百嘉峰影业,但也并未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1992年,杜琪峰与好友韦家辉组建了银河映像,一个至今仍是港影标杆的厂牌。

  张曼玉从柜姐变港姐 周润发张国荣从这里成巨星

  张曼玉被挖掘的过程也很有趣, 当时她在百货公司的童装部卖衣服,杨凡导演看到后,向施南生极力推荐,还帮忙要了电话,但包括石天在内的人都认为,张曼玉并不是中国传统的美女。几经导演推脱后,施南生劝张曼玉去参选香港小姐,获得第二名和最上镜小姐,第二天就有片约找来了。

  周润发1976年成为电影公司签约演员,拍了不少新浪潮导演的电影,但没有特别出彩的作品,直到出演新艺城的《灵气逼人》之后,首次成为票房千万级演员,之后再凭借《英雄本色》创纪录地拿下三千四百多万港币的票房,更首次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男主角。

  1987年,周润发签约金公主,主要演出新艺城、电影工作室摄制的电影,一年半内拍八部片,不能外借给其他公司。1988年1月,周润发提前完成八部片约,加签七部片约。

  张国荣在进入新艺城之前,已经参演了多部电影,其中《烈火青春》更是给他带来了首个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八十年代中期,张国荣在音乐上如日中天,新艺城邀请他出演了《圣诞快乐》、《为你钟情》,突显他偶像歌手的魅力。之后在《英雄本色》中,张国荣虽不抵“小马哥”周润发魅力,却表现已不限于偶像的范畴。到了《英雄本色2》时,他的角色更加出彩。1987年,张国荣续签金公主,同时加盟新艺宝唱片。此后,张国荣凭借独特气质,在多部电影中留下令人难忘的演出,成就了一代巨星。

  本文资料来源:

  1,《娱乐本色:新艺城奋斗岁月》 ,香港电影资料馆,2016年出版;

  2,《金马X新浪潮:新艺城论坛》,2017年11月24日于台湾;

  3,新浪娱乐独家访谈,2017年11月于北京、台湾。

  (阿辉/文)

栏目介绍

主创团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