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凌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的一间酒店房间里,冯小刚、刘震云一边喝着庆功酒一边哭。几个小时前,《我不是潘金莲》在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荣膺最佳影片,范冰冰获得最佳女主角。几杯酒下肚,冯小刚对范冰冰感慨道:“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你天天走红毯了。”
“我可以走红毯,也可以从红毯的这头走到那头的领奖台”,手捧最佳女主角 “银贝壳”奖杯,范冰冰的回答很有底气,这句话成为《我不是潘金莲》宣传周期里,范爷贡献的又一个标题式金句。
11月26日,在再一次走向领奖台的路上,范冰冰遇到了周冬雨和马思纯的联手阻挡。金马奖首次开出影后双黄蛋,范冰冰憾失最佳女主角。
影后揭晓前,冯小刚先捧得最佳导演奖杯,范冰冰为他高兴得抹泪,这张动图在网上被误传为“范冰冰没得影后偷偷抹泪”,或许这才是吃瓜群众们心目中更符合逻辑和戏剧性的结果。曾经同样以大热姿态入围金马、最终败北的徐帆也很担心范冰冰的心态,她还特意嘱咐冯小刚要和范冰冰多聊天,要让她开心。
一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悲情,在颁奖礼前,范冰冰就坦然表示,当然希望得奖,但是已经有圣塞巴斯蒂安影后在手,金马只是锦上添花,并非志在必得。如今的范冰冰手握东京和圣塞巴斯蒂安两个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她很满意:“作为一个80后的女演员有这样的成绩,我还是第一个。”
金马颁奖礼结束,她第一时间发微博回应:“说真的,导演获奖我心里面也真的是很开心的!输赢乃兵家常事,我们再接再厉!”
红毯不是征途,领奖台也不是终点,演员这条路还很长,范冰冰依旧在路上。
得奖只能让我高兴一天
正如范冰冰所言,无论有没有金马影后,她都是80后演员中唯一的“双A类影后”。2010年,《观音山》为她赢得东京影后,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又在圣塞巴斯蒂安让她再度加冕。
人们习惯于范冰冰在红毯上艳压群芳,然而真正属于范冰冰的荣耀时刻,却总和她有缘无分——2007年首夺金马,范爷没出席,直到9年后才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在金马的舞台上补上了一句感谢;2010年东京封后,范爷在《登陆之日》剧组赶戏,依旧未能现身领奖。所以此番亲自从西班牙带回“银贝壳”,范冰冰自己也忍不住调侃道:“我粉丝都说我不去就能拿奖,这次算是打破魔咒。”
圣塞巴斯蒂安影后对范冰冰来说可谓意外之喜。电影节开幕式结束之后,组委会请每个剧组吃饭,一共17个剧组,一天请两个,中午一个晚上一个。范冰冰和冯小刚、王中磊一起获邀,和电影节主席去当地特别有特色的米其林三星的餐厅里用餐。“我们就问主席,说你们从多少部电影里选出了这17部入围的戏?主席就说,我们差不多从全世界5000部电影里选出来这17部电影。我当时一听,心就凉了半截。我觉得那肯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了,确实可能机会比较渺茫。”
对获奖没什么信心的范冰冰,在电影首映之后又飞回国内,参加《爵迹》的全国路演。跑完西安站的时候,范冰冰接到电影节通知,被告知《我不是潘金莲》可能会有奖项。“我夜里11点才飞回北京,凌晨1点就得赶飞机去西班牙。我就从机场回了趟家,随便扯了一件衣服,带了一双高跟鞋就出门了,特别特别赶。”最终,她穿着这件2012年的旧款成衣,走上了领奖台。
庆功宴上,拿着酒杯的冯小刚激动地跟范冰冰叹道:“小范,咱俩真挺有缘分的,你第一个电影跟我拍,你也拿了奖,咱俩都是互相旺对方。你拍完这个戏,咱俩就都拿了这个奖。这个奖项不仅对你来说是演艺生涯最重要的一个奖项,对我来说也同样是我的演艺生涯里最大的奖。”
范冰冰的思绪回到了12年前——2004年,她凭借冯小刚的电影《手机》,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影后: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范冰冰记得在2004年百花奖颁奖礼上,葛优悄悄对自己说:“放心吧,你拿定了啊”。“真的假的?”“你相信我。”还是电影圈新人的范冰冰,对百花奖影后提名很重视,她以为葛优在开玩笑,结果真的拿了奖。回想起得奖感受,范冰冰哈哈大笑:“暗爽了很长时间,觉得这下我厉害了。”
与奖项相伴的,是圈内人的认可。范冰冰至今仍记得《手机》的第一场戏,那时她刚刚从电视剧转战电影圈,第一次演电影女主角,合作的又是冯小刚、葛优这样的大腕,拍摄的还是车内亲热这样高难度的戏,范冰冰坦言自己当时非常紧张害怕。而拍摄完毕后的掌声,让她瞬间对拍电影有了信心。“优哥跟冯导说,我觉得这妞儿挺灵的,跟我演这样的戏也不怯场,他说我都挺害怕的。其实我也害怕,也是抖的不行了,只不过表面上因为我个子比较高,感觉高高大大的,可能他觉得挺有气场的。优哥还问导演,这女孩是哪的,他就一直表扬我,一直给我鼓励和信心。”
《手机》上映后,范冰冰还收到了来自导演陆川的肯定:“当时我其实跟他不是很熟,但是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看完《手机》之后想合作一次。他说喜欢我在《手机》里的表演,就觉得在你们这一拨女演员里还没有能人演成这样。我说真的吗?我说你喜欢哪个?他说你在洗手间里拿热毛巾盖脸啊,还有好多细节他说的特别清楚。我就觉得可能我演的还行。”
再后来,李玉、焦雄屏、陈可辛、张艾嘉等等都曾私下里或者公开表扬范冰冰,圈内人的认可加上奖项的鼓励,让范冰冰对当演员这件事越来越有信心,也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苛:“圣塞巴斯蒂安影后让我高兴了一天,现在兴奋的时间越来越减少了,等我拿到第三个A类影后的时候再扬眉吐气吧。”
说我没有代表作?啪啪两巴掌打醒装睡的人
奖项只能让如今的范冰冰兴奋一天,失利的阴影当然也不会持续更长。金马奖结束第二天,范冰冰就公开表示,这件事翻篇了。相较于影后这件事,范冰冰更在乎外界对她的评价。
有人说她是花瓶,有人说她不会演戏,范冰冰毫不讳言,自己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才投身艺术片领域:“大家觉得漂亮的女演员就没有演戏的能力,其实我当时只是为了这句话才去演了艺术片。我要证明给你看,你们说的东西是错误的,那我证明了。然后又有人说,你没有代表作,其实我觉得都在装睡,都醒不了,你啪啪给他两巴掌也醒不了的时候,那好吧,可能《观音山》或者是《苹果》年代久远,行,那我再做一个,你们觉得这是不是代表作。”范冰冰自评不是一个轻易妥协或者愿意认输的人,她要打醒那些装睡的人。
当然,范冰冰也明白这些质疑是从何而来。除了《观音山》《苹果》《我不是潘金莲》这些代表作,高产的范冰冰也参与了大量的“烂片”。范冰冰并不逃避网友的质疑,但她表示,演员这个工作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性,她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即使已经成为一线演员,范冰冰依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答应演某个东西,肯定是觉得题材有意思,角色很特别或者有的演。但是你信心满满地进剧组,看到剧本改的越来越差,全剧组的状态不是要完成一部好电影,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那么一直到这个成片出来,它肯定不是你脑子里面想象的那部戏。但是你没有办法,因为演员的职业道德,你还是要把它完成。但是你心里那个热情就变冷了。”
这种无力感曾经困扰着范冰冰,后来她看到了张曼玉的自传,发现再好的演员也拍过烂片,于是慢慢想通了:“她也拍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但她说所有的烂片都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才可以让我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好电影,什么是坏电影,什么是好角色,什么是烂角色,这是一个过程。我想了想,挺对的。如果我五年拍一部戏,肯定出来的部部都是精品。但是,你可不可以五年拍一部戏?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在这个年代里面,我觉得作为一个年轻的演员,在你积蓄了最多能量的时候,应该去多发散一些你的精力,让多一点作品出来。你根本不可控作品的结果是什么,但是这样挺肆意的;如果你每一部都是步步惊心,也是挺累的事情。我其实还是凭兴趣,只要有一个点是吸引我的,我就有可以做下去的动力。”
比如接拍《爵迹》,范冰冰就是想和郭敬明一起,做真人CG的尝试,她享受这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感觉:“从传统的经纪公司到艺人工作室,我是第一个;我也是比较少数的以所谓商业片的演员的身份去做这种艺术电影的尝试,愿意几乎不拿片酬去拍艺术片;郭敬明做了一件所有中国导演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他是第一个,这是一件特别值得鼓励的事情。”
我生活在最好的时代,经济利益和艺术追求都有了
拿下第53届金马奖最佳导演时,冯小刚在得奖感言中如此评价范冰冰:“冰冰是一个明星,来演这么一部文艺片,而且基本上是不收钱的。我希望接下来的女主角奖项能鼓励她,因为要鼓励更多的明星来为导演站台,用他们的影响力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一方面肯定了范冰冰的票房号召力,但另一方面用“明星”而非“演员”来称呼范冰冰,冯导的这番话暴露了“演员范冰冰”的尴尬。作为中国最具话题性的女明星,尽管范冰冰在演员这条路上用心耕耘了十年,但在很多观众、甚至导演的眼中,她的商业价值是大于演员价值的。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做“做一个不出名的演员是什么感觉”,演员万茜曾在回答中写道,不出名可以拥有出门不被认出来的自由。如果有一题是“做一个非常出名的明星是什么感觉”,范冰冰估计是最适合回答此题的答主。她的答案可能会是这样的:“和男朋友坐地铁还要戴口罩,还好没人认出来,我和晨哥开心地自拍了一张。李晨一个北京人,竟然不知道地铁该怎么坐,带着我到处乱窜。窜到南锣鼓巷逛街,我特别想去吃鸡腿,但是晨哥不让我吃,因为要摘口罩。他就把鸡腿买了,一直拿在手里,等到上车再吃,我就一路闻着那个鸡腿的味儿啊。我们还会去三里屯一起看电影,不过只能等黑灯了之后进去,开灯了之前出来,所以永远都看不到彩蛋。”
范冰冰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她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牺牲,更不会像《甲方乙方》里徐帆饰演的知名女演员那样希望重回平淡的生活。 出名是一把双刃剑,范冰冰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坦然感谢出名给她带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演员价值被忽视而卖惨。“我确实是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里面,我们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经济利益。像我之前的时代里面,可能他们只追求了艺术的价值,但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更好的经济利益的体现,我这个时代都占着了。”
“明星范冰冰”态度坦然,“演员范冰冰”也在奋起直追,《我不是潘金莲》这部戏本身就是证明其演员价值的坚实一步。范冰冰透露,李雪莲是她临危受命的角色,冯小刚在开机前八天才找到她:“我觉得冯小刚不是一个能求别人的人,而且这部戏他是当作处女作来拍的,然而临开机前他还没找到女演员,他之前找了挺多人的,有一些可能时间不行,有一些看完剧本觉得自己驾驭不了,有一些试完妆后觉得太美太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找到我的时候,已经很不高兴了,你一听他那个话就是各种各样的不顺心吧,他跟我说,如果你来演这个农村妇女,可能对观众来说是有反差和新鲜感的,反正你也是一个愿意挑战的人,你敢不敢跟我挑战一下?”最吃激将法的范冰冰第二天就回复:“我试试看。”
进组的第一个月,范冰冰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因为冯小刚下达了演员都要说方言的任务,范冰冰每天都要在台词老师的陪同下,听录音一句句抠台词,“我们每天收了工以后还要去导演房间走第二天的戏,走完戏已经11、12点了,然后回去背对白背到2、3点,6点多就起来拍戏了。”
《我不是潘金莲》是范冰冰唯一一次不带任何工作人员进组的戏,她也拒绝了一切朋友、包括男友李晨的探班。电影在婺源拍了两个月,范冰冰和李晨只能通过电话交流,在这宝贵的小情侣电话粥时间里,范冰冰还在一心二用地听着方言录音。而在跟自己的工作人员聊工作时,范冰冰更是坚持用方言说话。
范冰冰承认,演电影十几年,在冯小刚和李玉两位导演的作品中,她愿意付出更多。她认为,很多导演太要安全感,只敢在电影里呈现出演员固有的样子。李玉和冯小刚,却让她跳出了原有的框架。
李玉总是给范冰冰很大的表演空间,剧本里只有几句对白,其余全靠即兴发挥。拍摄《苹果》的时候,李玉常常这样导戏:“你不要走出这个屋子,没有对白,你演吧!”范冰冰只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出N种可能性。所以每次和李玉合作之前,范冰冰都要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还是会害怕,“我觉得拍完李玉的戏,要去谈好几个恋爱才能支撑她拍下一部戏的感觉”,范冰冰笑言。
冯小刚则帮助范冰冰明白,大局观对于一个演员有多重要。《我不是潘金莲》开拍前,冯小刚告诉她,一定不要演一个只有主角光环的人,要想办法用你的表演把这28个男演员都串起来。当时范冰冰只理解了一半,等到电影正式开拍后,她终于明白了冯小刚的用意:“他们都是客串,每个人来的时候都是铆足了劲,恨不得要把一辈子的功力都用在这一天,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有的时候就会有点冒劲。那他们冒劲的时候,可能我就得往下给他们柔和着,在中间做一个平衡。他们越冒,我越平,我才能把我的这个地方突出来,他才能把他的地方突出来,这样才是有高有低,才舒服。所以我觉得导演是想让我看大局。”
在李玉的电影里脱胎换骨,又在冯小刚的电影里对演员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境界,范冰冰说,从16岁开始,她的梦想一直都是做中国最顶级的演员,她愿意为此继续付出。
总之,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肯定与质疑依旧会与范冰冰如影随形。她应对的态度也很霸气:“老天爷给我的东西已经超过了他们对我的诋毁,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20年的娱乐圈历练早已让她成长为工作人员口中的“想得开小姐”,李晨眼中永远不会把负面情绪带回家的完美女友。她私下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八卦,这也是她纾解压力的方式。她不仅爱看圈内人的八卦,顺便评判一下传闻的真假;更爱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八卦,看到有意思的地方,还要记下来和朋友们讨论,“我经常看别人黑我,看的特别过瘾,感觉根本不是我自己。”
范冰冰的职业生涯有一种独特的编年方式——当我们问她,何时学会抵御外界的谩骂时,范冰冰回答:“是从‘万箭穿心,习惯就好’之后吧”——那一句句振聋发聩的金句,总能给某一阶段的争议划上句点,成为范冰冰人生计时的节点,从此事业和境界都仿佛迈上新的高度。而在这一时期,范冰冰的金句变成了“我可以走上红毯,也可以走上红毯尽头的领奖台”,算是回应了戛纳龙袍装之后,外界对她的质疑。
而金马之后那些关于范冰冰新的质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也会用成绩和金句再次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