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29
  • “‘李易峰’对不起我”
  • 回望出道十年发生在李易峰身上的种种,真正让他愤怒的是吸毒传闻。“我的名字跟吸毒挂在一起,我只能说‘李易峰’对不起我,因为李易峰是一个明星,因为他是明星,然后我被连带的,有这样的一个跟我八竿子挨不着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觉得没有办法。”

  “他们被贴上了‘偶像演员’的标签,他们的优点是对成名这件事很熟悉,同时也积累了很多人脉。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因为竞争很激烈,这是其一。其二是你已经有了很多粉丝,他们对你的期望和要求是一种压力,还有公众或媒体对他们的关注,有的人就拿着‘棒子’等着呢,(有机会)就抡你。”

  在共同度过拍摄的四个半月以及多站路演后,廖凡对《心理罪》中的搭档李易峰如此评价。与早已是公认的演技派的廖凡不同,李易峰是一位被贴上“偶像”标签的演员。

廖凡与李易峰在《心理罪》发布会上廖凡与李易峰在《心理罪》发布会上

  李易峰承认是羡慕廖凡的。演技吗?“不,这本来就是属于他的东西”,真正令他羡慕的是,人们不会问廖凡,“这个是不是你的转型之作”、“跟李易峰对戏有没有压力,会不会紧张”。而廖凡其实也看出了他在应对舆论时的心理压力:“这也是一种心结。”

  这份心结,是李易峰出道十年内沉淀而来的。最初,他意外闯入选秀的黄金年代,从普通的学生变为人气偶像,尔后又一直无法在音乐领域打开局面,破釜沉舟地,他转入电视领域后,又经历了几年形象单一的男二号时代,才在《古剑奇谭》之后爆红,而爆红之后,迎接他的是过度使用替身、甚至是吸毒的种种传闻,等到他终于凭借《老炮儿》在大银幕迈出坚实一步时,又出现了使用过期的临时牌照撞车的事故。

  李易峰一路经历了本性与世俗的碰撞,因而在对外时,惯于把矛盾拆解成矛与盾,他尝试过以矛为盾,以主动性姿态去占据先机,如今退而以盾为矛,希望用时间、作品去平息职业生涯里,那些原生的矛盾。

李易峰李易峰

那个对不起李易峰的“李易峰”

  去年年底,南方水灾,李易峰捐了笔款,没打算留名,但赈灾机构让他一定要写个名字。李易峰想了想,在册子上写下了“L姓先生”。

  L姓先生,这个代号曾两次笼罩着李易峰。一次是传“L姓小鲜肉”拍戏使用替身比例过高,当时李易峰正在拍电视剧《麻雀》,成为怀疑对象;另一次更甚,外界传他吸毒被捕。

  “他们最让人难的事情,就是不痛不痒地说,撒了好多人,我就不知道该不该去解释。”李易峰苦笑着说。

李易峰接受新浪娱乐采访李易峰接受新浪娱乐采访

  “有时候大家愿意去相信不好的,主观觉得‘一定会是’、‘不可能’怎么样的,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怎么拍戏,拍戏里面的程序,拍戏的工业化也好,流程也好,它不是对外的东西,它是工作以内,行业内的事情,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去解释那么多,很多观众是不了解这个拍摄的一些步骤,或者是里面的一些问题,或者是环境是怎么样的,就没有什么可以好去说。”

  针对《麻雀》的替身传闻的详细说明,是在今年李易峰的自传里才有的。

  “拍摄《麻雀》的时候,剧组分A组、B组同时开工,有时还会分出C组,我总共有一千多场次,不可能在拍摄时让其他工作组全部停工,等我一个人就位。替身是一个固定工种,剧组会安排他们在试光、走位甚至远景拍摄的环节帮忙‘抢’时间,但替身不可能替代演员的表演。”

  “原则性的问题我半点儿也不会妥协,比如,我不尬戏。首先,我没有那么充沛的体力在两个剧组间辗转;其次,我是一个心里会装挺多事儿的人,同时拍两部戏,就算经纪人可以和剧组协调好时间档期,我也搞不定自己。”

  真正让李易峰愤怒的,是去年六月的吸毒传闻。当传闻以 “L姓小鲜肉吸毒被捕”形式扩散时,多个网络用户直指里李易峰,李易峰经纪公司很快发布了声明,指责部分网络用户发表的言论纯属恶意造谣。同日,李易峰更新朋友圈:“一大早的,干嘛呢。”语气轻松。

  可事态的发展,逐渐让李易峰无法轻松起来。身边的朋友不断地让他小心,身在成都的李易峰父母,打电话向他的外婆解释,还要给朋友回复,自己的孩子没有被抓。

  有一天,李易峰正在健身房里,收到了一个朋友的信息:“江湖传闻你内什么,你注意点啊。”李易峰终于怒了,他不顾工作人员和律师的劝阻,用微博表达态度:“我实在觉得这几位造谣者太可恨了,我不管你出于任何目的,有没有指名点姓,我就问你们,你做事不考虑后果的吗?”

  公司声明加个人社交账号的澄清,仍然没有停止这一切。

  到了电视剧《麻雀》播映时,片方曾想过让整组演员集体验尿,李易峰觉得:“本来没事,非得变成作秀了,而且大家不会愿意相信,而是你找人串通的,有时候你觉得很无力,后来我说好,那就验吧,他们又算了。”他的团队还想过主动与媒体彻聊这件事,但转念又担心,人们会认为李易峰与记者串通好了。经纪人坦言,那时候的李易峰有些无助,“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一句话、一条微博就会上热搜。”

  两个月前的一个饭局上,一个业内朋友对李易峰说:“还是有人在说那件事。”

  李易峰怅然。那个业内朋友后来去了公安局的禁毒大队,证实吸毒的名单里面没有李易峰,这份有力的资料,击倒了一个饭局的谈资,但却让李易峰感觉到,这片疑云似乎很难从他身上驱散了,“这个东西是由上到下、由内而外扩散的”。

  “我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告诉我,吸毒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这种东西是不能接触的,那因为我当了艺人,我被误传,我的名字跟吸毒挂在一起,我只能说‘李易峰’对不起我,因为李易峰是一个明星,因为他是明星,然后我被连带的,有这样的一个跟我八竿子挨不着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觉得没有办法。”

“我也是第一次当明星”

  在《心理罪》的不同宣传活动上,廖凡注意到,总会有记者问李易峰,是不是要通过这部戏来摆脱小鲜肉的身份或标签,又或是跟廖凡拍戏会紧张?“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挺无聊的。其实,不需要谁来说我是老鲜肉或者老腊肉的身份,我跟谁拍戏都挺紧张,因为我挺热爱这个职业。”

  “在看他接受采访时,从他的反应也看出他的心理压力。这也是一种心结。我觉得,他应该更放松点,去享受工作带来的愉悦,胆子应该更大些。”廖凡说。

  李易峰不大愿意在与媒体的交谈中泄露情绪,他说他从小就是一个不懂撒娇的人。以致于此次采访前,我在热场时间与他聊起父母时,他会面无表情地表达抗拒:“我二十年没有见过他们了,他们十年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肉了。”而事实上,他的父母生活优裕,面貌阳光年轻。

李易峰李易峰

  很多媒体习惯以“在片场最难忘的事情”来探听一个演员的感知力,而这恰恰是李易峰最害怕的问题。《心理罪》宣传期,有很多人这样问他,但他记不住,总是等到媒体离开,工作人员提醒他,才想起来,“其实有一个好玩儿的事,就是在海边,那天是台风天,涨潮了,那个浪往栏杆上边打,我这边拍了就拍万茜了,拍她的反应的时候我们都在那看,讲到一半,那个浪直接就已经把她打出画了,我们就笑得不行了。但我真的是忘了。”

  李易峰与媒体的交流,多是金句与逗贫的往来。对于争议性的话题,他也习惯用那些话语来消解。

  《心理罪》在去年12月份举办发布会的时候,“替身”的话题经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点评后,再度扩大化,发布会上被问到这个话题时,李易峰回答:“这部戏里我用的是脑子,动作戏靠廖老师。”这是在工作人员的阻挠之下,李易峰主动提出可以答的,但答案却并没有直接解决用不用替身的问题。

  另外,在这场发布会上,他还认为替身话题之所以热,是因为“没有这个话题,就有那个话题,一定要有话题充斥在网络环境当中,不然流量怎么产生呢”。依然没有解决问题,但却制造了另一个舆论的高潮。

  于是在我们面前的李易峰,一开始多少有些防备。

  不过,生活中的李易峰也相对较为保守,“虽说我还是正常的该买东西就出门,但你说要我晚上去撸串,还是不安全嘛,喝醉了的人,对社会有报复心理的人,他一啤酒瓶就可能把我cei了,我不活该嘛。”

  我问他出道以来是否上过应对媒体的指导课,他说:“没有怎么安排,因为我们不是训练生出来的。”说完突然有点后悔,“哎呀这样有歧义,好害怕。”

  而在之后的人民日报客户端的专访直播中,他又显得坦诚许多。李易峰说:“其实有时候,我在采什么大的媒体、传统的媒体,我都会实说或者怎么样的。但是你说……”

  毕业于电影电视学院的李易峰,似乎对媒体有他自己的划分。另一个事例是,当有人问他是否从角色“方木”身上学会分析心理的方法时,他说:“我喜欢看记者的眼神,看他们哪一个是不怀好意地想问问题的,哪一个是营销号的,我就绝对不会点他们。”

  营销号,它们背后的本质是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有人把它视作生产力,有人视作原罪。对于随时可以上热搜的红人李易峰来说,“流量小生”是他摆脱不了的称号, “大家都想往流量那个去冲。你冲上来,你就感受到这个量,这个流是什么样的。”

  他太清楚自己的言论会带来的影响,甚至噤若寒蝉到,不愿意在采访中提其他人的名字。

  “可能有时候会需要一些新闻点吧,比如那天我在台上说争取拿一个影帝,人家就说李易峰想要拿影帝,想要拿影帝,但其实这个话也没有那么重。作为电影演员的话,我有机会如果能拿到一个影帝,那肯定是一个鼓励,一个肯定。你说你想不想拿?是想拿。但是那个东西我不是说就非得拿影帝或者怎么样。我只是刚好,廖凡老师是影帝,他拿一个奖杯给我,我就想到了早日拿一个影帝。我觉得活动主办方设计这个桥段也是有意义的一个鼓励吧。”

李易峰电影里饰演警队实习生方木,廖凡则给他颁发了最佳实习生奖杯李易峰电影里饰演警队实习生方木,廖凡则给他颁发了最佳实习生奖杯

  “宣传的时候,他们问‘你觉得你是不是经常躺枪’,我说,是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躺枪,然后标题就是‘李易峰说自己是易躺枪体质’,但这个感觉就不对了,感觉好像我很委屈。其实我也不知道,就是这样了。”

  前一阵子李易峰被狗仔拍到出现在某医疗机构,于是就又有了他去整容医院的质疑。经纪人解释,那天他其实是去看之前拍戏时留下的一道疤,“我们决定下礼拜去妇幼医院门口溜一圈,看看会不会有说李易峰生孩子的新闻。”

  李易峰说他尝试去理解媒体,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当明星,也是在不断摸索”。但他不想在采访中变得谨慎,因为那样会不好玩。

  两年前,李易峰看了自己的采访之后想:“会不会大家觉得我没有认真在回答问题?但是呢,有时候有一些问题找不到一个好的方式去回答,我又不希望大家都尴尬,那就找一个玩笑的方式。可能我的脑回路的方式去回答,其实我是出于一个不想冷场或者觉得尴尬怎么样的。”

  刚出道的时候,李易峰总是能听到媒体评价他的采访没有点。到选秀光环逐渐褪去,在音乐领域也无甚成绩时,李易峰开始转战影视领域,也曾经经历过三十分钟群访只能帮人话筒,无人向他提问的尴尬。

  凭借《古剑奇谭》爆红之后,李易峰迎来大批量的采访,甚至内地某主流周刊都约不上他的采访,那时候的李易峰金句频出,“宇宙告诉我会红”,到后来的“国富民强”、“改革开放”的李政委模式,人气与“锦上添花”的金句,让李易峰成为当仁不让的“流量小生”。

  某一天,李易峰在采访时涌起一个念头:“你们两年以后对我的态度不是这样。” 而这件事,就这样被李易峰说中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记者与李易峰交谈,成为了一件需要斗智斗勇的事情。

  有采访过他多次的记者回忆到,在《老炮儿》宣传期,李易峰似乎有些飘了。

  “飘吗?”李易峰回忆,“那个时间,安排得都不好,那天片方一直在催‘十分钟’,弄得我特别尴尬,你们遇到这种事情是会责怪艺人呢还是怪片方呢?其实我们聊的时候,片方一直在说十分钟十分钟,其实跟我没什么关系,也不是我一直在那使眼神。因为下面还排了很多。其实我会有点担心,记者会攻击我。我就很为难其实,我是想聊,人家后面还有很多要等,我要是迟到了,之后很多记者都会‘骂’我,我感觉哈。这个也没照顾好那个也没照顾好。就会说嘛,今天采访某某某,采访到一半就又被打断了。”成龙曾经跟李易峰闲聊,过去做采访,艺人和记者就这么坐下来简简单单的聊,没有手机,没有摄像,可以随便聊,很轻松。

  《老炮儿》上映的半年后,李易峰发生了凌晨驾驶的撞车事故,该车辆为李易峰盼望已久的兰博基尼,牌照为过期的临时牌照,豪车与无照,让此事高度发酵,他为此道歉。

撞上桥墩的兰博基尼撞上桥墩的兰博基尼

  在自传里,他回忆起这件事,坦承当时的自己如妈妈所说,有些“翘尾巴”。

“我们只是娱乐圈的过客”

  某一天,李易峰看了一个关于《金刚狼》的视频,里面讲到,一个制片公司怎么去制作的,“它讲的是一个电影的工业化水准有多高,他们全部扫描,不是倒模,倒模都太低级了,全是在3D的那种扫描,所有的标签全部扫完,直接替身拍车戏,把头全部切过去,有一些动作场面的戏也是直接把脸贴过去,你根本看不出来。”

  “我说这个是说人家的工业技术非常棒,但如果把这个换成国内的,拿我举例子,我拍一点,然后告诉大家这个是贴的,他们就会说‘你看是不是完全不认真’,就不能比较正确地去判断一些事情。”李易峰说“其实演员就是一个道具。”

  “我的一年跟上班族的一年是很不一样的,就像我在剧组一待可能待四个月或者八个月怎么样,就为了这一个工作,没有其它的生活,我就是待在这儿,大家一堆人在这儿拍拍。出来过后,四个月已经没有了,但是对普通的人来说,四个月其实他可能会经历很多,或者一年他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他会遇到这个人,遇到那个人。可能我这几个月就遇到这么些人。有可能打灯的还是上个戏重复的。其实拍戏有时候是挺封闭的。但是现在还好,有微博,资讯很发达。如果你在一个没有信号的地方拍四个月,也不错啊,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挑战。”

  《老炮儿》的准备加拍摄,用了他八个月的时间,《心理罪》拍了四个半月,之后的新戏推迟了,李易峰也没有接别的戏,而是等了三个月。

  我们与李易峰的第二次见面是在一个摄影棚里,他在拍摄代言产品的新广告,在休息室等待的时候,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某个点放空。

  经纪人来了之后,他们开始讨论接下来要开的新剧,女主角人选迟迟未定,他们把现在线上的花旦都过了一遍,发现不是不合适就是时间匹配不上,讨论后的结果是,现在演员接个戏真的不那么容易,剧本好的,阵容不错的,很难碰到,经纪人说:“有些IP,有时候只有概念,剧本都没给,你敢拍吗?”

  李易峰曾经想成为像梁朝伟、金城武那样的演员,羡慕他们自由的状态,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到那种“想拍就拍,想不拍也可以不拍”的状态,但目前的他,还是希望更多地工作,“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时候,中国的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也好,还是能够多拍,多锻炼,我觉得会更好。”

  今年是李易峰出道十年,也是07届《加油!好男儿》所有男孩被观众们认识的十周年,可当年“倾城四少”之一的乔任梁永远地离开了。

  收到乔任梁去世消息的那一天,李易峰身在美国洛杉矶,一开始他只觉得不可置信,一搜微博,才大吃一惊,“一切已经真实发生了。”李易峰想过发微博表示悼念,却又觉得言语难载,本来不忍去参加追悼会,但还是去了。

  “那是意外。”李易峰说,他还无法感叹“珍惜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现在的阅历,还不至于像成龙他们那个‘七小福’那样去谈下一次聚首。”

  “娱乐圈本来就很残酷。我们不管是李易峰、张易峰、王易峰,我们只是娱乐圈的过客。娱乐圈没有谁都可以,它都会在那。你只是加入进来,然后再离开。然后再有新的人来,你就算在那待着待着,总有一天你要离开,不管是生老病死也好,过气也好或者怎么样。娱乐圈就是这样,你爱来不来,你不来还有别的人都想进来。我就是这样,里面的东西就是这样。”

  (Daye/文 蒋顺发、Daye/采访 宫德辉/摄影)

栏目介绍

  《人物志》是新浪娱乐原创部门精心打造的一档高端人物访谈栏目,创刊于2012年,迄今已有四年的积淀,是互联网娱乐媒体内容品质领航者。本栏目频次不定,月均可达每周一期,采访对象多是一线大咖,如有新作品上映的章子怡、范冰冰、巩俐、王千源,也有处于娱乐浪潮前沿的明星嘉宾,如深陷差评热潮的叫兽易小星、身在转型危机之间的李易峰。作为频道级别的栏目,《人物志》彰显的是新浪娱乐的媒体影响力和媒体价值。

主创团队

  • 出品:陈弋弋出品:陈弋弋
  • 监制:刘婷监制:刘婷
  • 副主编:张燕副主编:张燕
  • 栏目统筹:梵一栏目统筹:梵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