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五部青春片!全面解码光线的“青春产业链”
  • 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一直到《青茫》,国产青春片在观众和网民的“骂声”中,走向类型化的蜕变。在这些电影的背后,光线影业的“青春战略”也逐渐清晰。

  去年4月,一部大胆启用苏有朋做导演,由陈都灵、马思纯、欧豪等一众新人主演的《左耳》,意外收获了4.8亿票房,毫无疑问成为当季黑马。

  今年4月,由刘同同名原作改编的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上映,几位主演和导演的名字比起《左耳》,令人更加陌生。在这个影市冷淡的4月末,话题性和阵容并不及《左耳》的《青茫》,依然拿下了1.7亿票房。

  从《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一直到《青茫》,国产青春片在观众和网民的“骂声”中,走向类型化的蜕变。在这些电影的背后,光线影业的“青春战略”也逐渐清晰。

  “现在中国观众的平均年龄大概20岁、21岁,他们是天生的青春片观众。从市场上来看,这个人群数量很大,广义一点的青春片受众应该有几亿之多”,王长田说。这位以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的光线传媒老板,对于青春片市场未来的潜力有自己的预判,也从很早就开始着手地布局着他的“青春王国”。

  投资游戏公司、网络社区、出版等一系列内容公司,成立“青春光线”, 将新人管理部门独立……最近两年,光线逐渐加快了青春的脚步。新浪娱乐独家对话《青茫》的原作者及总制片人刘同、青春光线总裁丁丁张以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试图透视这一条“青春产业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青春战略:一个劣势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

《谁的青春不迷茫》迄今已取得1.7亿票房的成绩。《谁的青春不迷茫》迄今已取得1.7亿票房的成绩。

  在确立青春战略之前,“半路出家”做电影的光线,也走过不少弯路。从2006年发行第一部电影《伤城》开始,光线传媒涉足电影已有十年。王长田倾向于把这十年划分成两个阶段:“前五年基本在摸索,就在那花钱买各种教训,后五年我们调整了团队,建立了一些新的标准,比如年轻化、女性视角、系列片等等,这样一些新的思路之后,局面才改变。”

  所谓“青春战略”的确立,和光线自身的“年轻化”定位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青春战略”和“年轻化”也是光线,作为电影行业里的后起之秀,从自身劣势出发和差异化的必然选择。

  “国内几家电影公司,风格都比较鲜明。比如,华谊作为老牌公司,比较倾向于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的电影项目。博纳的港片资源丰富,比较多中大型的电影制作。后进入的公司也会选择一条相对于适合自身的路,光线第一没有艺人经纪业务,也没有大牌导演签约,这是它的劣势的本身。最近两三年刚好市场上中小成本制作涌现了一批代表,包括一些动画片。光线在这一部分领域有很多尝试,首先,这种电影投入相对较小,大量启用新人制作成本相对会低。其次,它其实也想找一些市场有潜力相对市场不大的领域去做一些孵化开发,才会选择这样的一个切入点”,专注洞察行业信息的大数据平台艺恩的合伙人侯涛分析说。

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取得了7.1亿票房成绩。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取得了7.1亿票房成绩。

  在王长田看来,青春片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年轻导演在这一领域具备一定优势,是培养新导演的一种重要途径。更何况,在“老黄瓜扮嫩”已经越来越无法被观众接受的今日,对于人才储备的原始积累相对其他电影公司而言并不占优势的光线来说,通过一系列青春电影培养出一代新鲜面孔,何乐而不为?从《左耳》里走出来的欧豪,以及《青茫》的女主角郭姝彤,目前就正在拍摄“青春光线”联合出品的青春犯罪电影《少年》。

  近两年国内市场涌现的出众多中等成本,质量参差不齐的国产青春片,也加速了观众对这一类型的审美疲劳,网友吐槽《青茫》“青春热也该消停点了吧,不是谁的青春都要拍吧?”在观众和影评人大呼“够了”的同时,《青茫》的总制片人、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却认为,青春片的市场体量远远还不够。

  “确实有人说青春片市场特别泛滥、过剩,但其实中国电影票房去年是将近500亿,青春片票房不到20亿,连4%都不到。那么大的类型4%的票房都不到,真的是泛滥和过剩吗?真的不是。对于这个类型来讲,它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是因为现在我认为大多数社会上的人,不管是导演也好,还是题材也好,并没有满足更多的人,所以大家觉得雷同,但是雷同不代表它泛滥。”

  从《泰囧》席卷13亿票房开始,一个又一个代表案例让光线在“以小博大”的领域里几乎被“神化”,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动作、古装、战争等其他类型相比,投资和难度相对较小的青春题材,其实也是一向擅长成本控制的光线的必然选择?

2014年,《同桌的你》取得4.55亿票房。2014年,《同桌的你》取得4.55亿票房。

  从《致青春》开始,光线每年4月都会固定推出一部国产青春片(《同桌的你》-2014、《左耳》-2015、《青茫》-2016),每一部都有不错的票房收益。

  有人帮国产恐怖片算过这么一笔账:在夏季,恐怖片永远存在一定的观影需求,只要成本控制在某个数字以内,基本可以稳赚不赔。同理,对于国产青春片而言,这样的法则是否同样适用?

  抛出这样的问题之后,王长田否定了这种假设,理由是:青春片的投资其实不低。那么我们来为票房接近2亿的《青茫》算一笔账。

  尽管在一部电影可以在市场上达到33亿体量的2016年,2亿并不起眼。但要知道,仅仅在半年以前,青春光线参与出品,由当红炸子鸡鹿晗和杨幂、朱亚文主演的《我是证人》也只取得了2.1亿票房。

  因为这部电影的特殊性,光线为其制定的发行策略几乎是“地网模式”的再现:直接锁定目标受众,在几乎没有硬广投入的基础上,在全国上下跑了50站路演。按照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的说法,电影的投资在2000-3000万之间,宣发费用也比光线以往的项目要低。

2015年,苏有朋导演的《左耳》取得4.8亿票房成绩。2015年,苏有朋导演的《左耳》取得4.8亿票房成绩。

  “低的原因是新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会像成名演员要求那么高。我甚至也接触过有的成名演员要总统套房,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那个城市最贵的总统套房,成本确实非常贵的。有一些港台艺人,他从家里出来到机场路上开始算时间,然后半天多少钱,一天多少钱,这成本就很高了。所以年轻人也有这个好处”,王长田说。

  若不考虑可能存在的票补因素,这笔账算下来,《青茫》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且相比制作成本和宣发费用明显更高的其他青春片和《我是证人》(据笔者了解,《青茫》的几位新人主演片酬打包不超过小几百万),这部全部由新人主演,也是新人女导演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无疑在用接近2亿的票房,直接打脸整个电影圈随着鲜肉层出迭起而愈演愈烈的粉丝经济逻辑。

用新之道:青茫之新导演の正确使用方法

《青茫》主演们全部都是新人。《青茫》主演们全部都是新人。

  从《青茫》宣布拍电影的哪一天开始,刘同就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质疑:一本散文集怎么排成电影?这不是圈钱是什么?全用新人你们是不是疯了?……

  最初见过的几个导演有的不合拍,有的根本不认识他,也对他没信心,之前还找过一个女导演,和刘同“顺撇”了,两个人太像,直到遇到了姚婷婷。“我们两个属于那种不管我怎么样,婷婷永远都是:还可以。这个可以尝试一下……”第一次开完会之后,光线传媒常务副总裁李晓萍告诉刘同:你必须要跟姚婷婷在一起,她一定能控制住你。

  在《青茫》之前,导演姚婷婷甚至没拍过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银幕电影。她拍过讲自闭症孩子的纪录片《Frankie’s Dream》,短片《顶缸》以及网剧《匆匆那年》。

  和刘同一样,从想当导演的那一刻起,质疑这件事就一直伴随着姚婷婷。“一开始首先家长就不同意,不相信。然后等我想去从事导演个职业的时候,周围所有的人,业内的人都不会看好你。你一个女孩凭什么说你自己能当导演?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自己心里特别明白,你不能说太多的话,只有拿出作品。”

  从非科班的苏有朋到科班出身的姚婷婷,光线挑选新导演看似毫无章法,但其实两位导演也有一个共同点——倔。

  拍《匆匆那年》的时候,开机前一天女一号跑了,姚婷婷就这么一直扛着拍了三天。别人劝她用之前淘汰的演员,她不同意,直到后来自己认可的女一何泓姗进组。姚婷婷选用新人演员的标准也很严格,“不带助理,不带经纪人,不轧戏,不请假”只是最基本的。

导演姚婷婷是个新人,曾拍过网剧版《匆匆那年》。导演姚婷婷是个银幕新人,曾拍过网剧版《匆匆那年》。

  对于这些初入电影圈的新导演,光线经常会给与他们很大鼓励。比如,之前完全没有想过当导演的苏有朋,也是被他们“生生拉过来”的。“好多人是这种状况,我们说你肯定行。当然我们在真正确定这件事儿的时候,要跟导演聊好多次”。

  王长田透露,如今已经筹备中的苏有朋新作《嫌疑人X的现身》,最初也是光线主动提出的:“我们就说,给你规划一下下一部的题材。我们就先给他先说了另外一个题材,他说他考虑考虑。后来在这个过程中,《嫌疑人》这个项目我们忽然就拿到了,想了想觉得他适合。”

  “我觉得李总和王总是特别会鼓励人的人”,姚婷婷说,“最后一稿剧本出来的时候,我自己心里也会去犹豫,到底有没有达到很好的状态,当时王总就跟我说这个剧本非常好,你一定要好好拍。这个戏拍了86天,说实话很多公司都是40到50天的周期,就是很短,毕竟是一个限制题材”。

  鼓励之余,这些新导演也都有比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圈子里常见的“大制片(摄影)压制小导演”的案例,永远不会在这里上演。

  《青茫》的拍摄及制作团队(灯光、美术、摄影、剪辑)很多是曾经和姚婷婷合作过网剧《匆匆那年》的搭档,这也是姚婷婷自己的意愿。“假如说换了的话,因为我好多新导演朋友都是摄影师非常牛逼,可能是业内顶尖的人,但是在现场可能会发生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碰到”,姚婷婷说。

其实,《致青春》也是赵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其实,《致青春》也是赵薇导演的第一部作品。

  《青茫》最后的结局,王长田原本建议走“大团圆”路线,其实也拍了白敬亭饰演高翔十几年后的段落,如今上映版本所保留的“留一点遗憾”的结局,也是姚婷婷自己的坚持。

  “新导演性价比高”,这一点王长田自己也承认,但是如何应对和“高性价比”对应的“高风险”,光线也有自己的规避办法——放手新导演去做的同时,对每一个环节上的细节也都有所把控。

  举一个控制成本的例子,《青茫》中导演姚婷婷希望选用的披头士原唱的《Hey Jude》,版权费高达25万美金,就一首歌而言价钱高到惊人,光线也舍得花。但另一方面,光线并没有在此基础上额外支付孙燕姿翻唱版本版权费,而是找来投资公司签约的一个女孩翻唱,就这么节省下10万美金的版权费。

  在“年轻化”和“女性视角”这些定位逐渐清晰之后,王长田改革了光线的人力资源,用扁平化架构减少了中层的人员设置,既节省了人力资源,也方便高层直接把控每一个项目的细节。作为国内几大Top民营电影公司的老总,王长田本人对项目的把控会有多细?再举两个例子:比如,姚婷婷还透露,王长田和光线传媒常务副总裁李晓萍甚至会参与他们的剧本会;再比如,王长田说,自己会亲自去约见青春光线准备签约的每一位作者。

青春生态:打通上下游的“青春产业链”

《青茫》改编自刘同的同名小说。《青茫》改编自刘同的同名小说。

  在不久前光线传媒召开的一次小型媒体沟通会上,王长田透露光线传媒目前已经投资了50家公司,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在年内扩充到80家,至少70家。

  电影圈也有属于自己的风云变幻的流行词语,当令人麻木的“IP”,已经无法挑起圈内人敏感的神经,“生态”和“VR”早已成为时下行业里最新的兴奋点。王长田表示,投资这么多公司的目的,就是建希望立一条内容产业链,彼此资源共享,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早在去年,光线的这一条“青春产业链”就已经初露端倪。 去年6月,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宣布解散。和很多人理解的电视部“改组”光线不同,青春光线总裁丁丁张透露,青春光线其实早在电视事业部解散前两个月就已经成立,丁丁张的title后来也从“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总裁”变成了“青春光线总裁”。最初的6名成员都来自原本的电视事业部,一年之后,6人的小团队业发展成了24人。

  成立“青春光线”这样一间子公司的概念,王长田是因为受到了好莱坞六大建立“副牌”的启发。作为光线内部唯一一间涉及图书出版的内容管理公司,青春光线在整个光线生态布局中,是上游IP孵化的重要的一环。

  即便已经过了一年,很多人都依然对青春光线的“青春”两字定位为何不甚了解。比如,一般人眼中应该归属于“青春光线”的《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以及《青茫》其实都属于光线影业,丁丁张此前更打趣说今年是青春光线的“犯罪大年”,因为除了去年的《我是证人》,今年的《火锅英雄》,青春光线还将有杨树鹏的青春罪案电影《少年》、翻拍韩国同名惊悚电影的《捉迷藏》以及苏有朋执导的《嫌疑人X的现身》。更让人惊叹“贵圈太乱”的是,你以为应该属于“彩条屋影业”(光线旗下专门负责动画的子公司)的《大鱼海棠》和《我叫MT》其实分别由光线影业和青春光线负责宣发。

丁丁张是光线传媒青春光线总裁丁丁张是光线传媒青春光线总裁

  正如外界对光线影业和青春光线作品的“傻傻分不清”,丁丁张承认,自己和整个团队也都经历了一番摸索的过程。所谓“青春”的真正含义,最近他终于想明白了。

  “大家一想到青春光线就觉得是一个做青春片的公司,根本不是,我们只是为年轻人服务的公司。我那天想了一个口号,觉得特别好,叫‘为青春着迷’,就是我们不是专门服务于拍一个什么样类型的电影,它应该是为青春这一群人服务的。年轻人都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们喝可乐,喜欢玩大型的刺激的游戏,他们是敢于花钱,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这都是年轻的感受,那我们只是把这些感受放在了我们出品的作品,跟他们形成一种通感。”

  目前,青春光线已经签约了50位作家,丁丁张打趣说自己正在逼这些“写鸡汤文的”作者去写故事。今年,他们还计划推出5-10本书,当中也包括丁丁张自己最近正在撰写的长篇小说,他说十万字,多一个字都不写。“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应该是讲故事的时候,不再是提供感受就是情绪的时候了。为什么我今年要在5月份把书写完,就是因为我自己觉得要去引领,因为我觉得长篇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丁丁张说。

  和很多影业砸重金抢IP不同,以稳健型投资风格著称的王长田,除了用青春光线去孵化培养了一批作者之外,最近几年投资了一系列游戏、社区、网站等内容产出公司,前不久还投资了生产军事题材的社区“铁血网”。在这些公司的股权比例中,光线并不占据主导,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投资方式多半是用股权投资绑定项目方的优先投资权,可以说是从源头上占尽潜力IP的发掘先机。

  王长田认为,青春片和类型片的结合是未来国产片的大趋势。“接下来往下走的话,观众肯定对现在的这种,跟现实结合相对紧密的青春片,他们会产生疲倦感,新鲜感肯定会减弱。那你要挑战观众的神经,就要结合更多的类型,比如说校园犯罪,我们现在审查制度比过去要好一些,所以也是可以做的。”

新电影《少年》,由杨树鹏执导,《左耳》欧豪和《青茫》郭姝彤主演。新电影《少年》,由杨树鹏执导,《左耳》欧豪和《青茫》郭姝彤主演。

  除了青春光线目前大力开发的犯罪题材,光线还将在校园科幻、校园穿越、青少年军事等题材进行尝试,最近还有一个有“架空感”,和犯罪有关的项目正在运作中。

  在不断拓宽题材类型,发展内容孵化渠道的同时,今年光线也开始重视起一向作为弱势的艺人经纪业务。今年,原本计划归属于青春光线的了艺人经纪,也被划分出去,单独成立了一个艺人管理部门。王长田透露,下一步艺人经纪会成为光线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

  和三年前预言“未来五年会出现30亿票房的国产片”相似的,王长田再度“预言”——未来的两三年,会是中国新一代艺人的崛起时间,“改朝换代”的时刻已经到了。光线也将在未来加大新人导演及演员培养的投入。在光线即将上映及开拍的影片中,新导演的处女作大概是12部,在总计的31部作品里面,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演员方面,《青茫》也绝对不会是光线最后一部完全由新人演出的作品。

  最后,作为线下输出的重要一环,王长田也在研究——未来的年轻人会用怎样的方式看电影?

  在与360“和平分手”后,光线独立接管了网络院线平台“先看网”,也入股了极睿科技(DreamVR)、七维科技等VR技术公司。去年DreamVR已经联合先看网用VR技术直播了《恶棍天使》在上海的一场发布会。

  未来,先看网也将提供更多的VR视频内容,会开通VR频道,将光线自身的电影、动画片、游戏、预告片、秀场等等正在开展的业务,陆续拉入VR生态池中。今年4月份的一场《大鱼海棠》的定档发布会上,媒体带上简易的VR装置所体验了VR版预告片。正在筹备的电影《鬼吹灯之龙岭迷窟》也会推出长达10分钟的VR视频内容。

  回过头再看,一个庞大的华语“青春梦工厂”,也许已经有了些许雏形?

对话:签新人、扶IP、以小博大,王长田的“青春”构想

王长田(新浪娱乐资料图)王长田(新浪娱乐资料图)

  ——关于青春的“主角”

  “签我们自己的演员,新人,年轻人”

  新浪娱乐:除了新导演之外,光线也一直都很重视培养新人演员。但是从去年看到今年,真正崭露头角的并不是很多,比如像《左耳》的陈都灵,包括《青茫》的几位也没有像台湾偶像片那样,一部红一批人。为什么这些青春片项目没能做到这一点?

  王长田:首先这件事情我们才刚刚开始,陈都灵是因为个人原因,她现在还在犹豫是不是真正要进入到演艺行业,她还在想这件事情。

  新浪娱乐:光线在艺人经纪方面并不是很特别突出,你们今年说要为100个新人提供演出机会,有没有想过怎样让这些新人尽快崭露头角,有没有想过跟一些公司联手去推广他们?

  王长田:对,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情,这个事情实际上真正开始做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想做这件事情,今年开始加快,就是签我们自己的演员。而且我们基本上只签新人,年轻人。然后我们自己签一部分,也有一部分是联合签的,比如青春光线里的李宏毅,是我们跟天娱联合签的,就17岁那小孩。《上瘾》四个男孩中的三个,是我们跟锋芒联合签的。下一步艺人经纪会成为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我们专门成立一个负责新人管理的部门。

  ——关于青春IP

  “IP价格涨的厉害,真正有价值的价格还是偏低”

  新浪娱乐:说到IP孵化,你们一方面有购买,一方面也是会培养一些自己的作者。但是你们怎么能确定这些孵化出来的IP项目未来会成为热门?

  王长田:这个我真不能保证,这个里面有非常大的失败的几率。但是呢,我们也不会特别强求说,你这个东西是因为你自己孵化出来的,所以你就必须让它上马,我们有另外的标准。

  新浪娱乐:你们如何挑选作者,会做怎样的市场调研?

  王长田:会看很多数据,其实现在我们说大数据,准确性有很大的问题。因为现在掺水、作假,自己给自己打分什么的,买榜的,这种东西特别普遍。所以对数据的分析一定要有你自己的方法。而且看数据一定要特别广泛,所以我们就看得多,我们会研究各种数据。

  新浪娱乐:你在差不多三年前就说预测过,最近几年市场上会出现30亿体量票房的电影,你是如何做出判断的?

  王长田:首先它是规律性的东西,我是去看世界的娱乐发展史,曾经走过了哪些路,经历过哪些阶段,我认为那些东西都会在中国重演,排除我们意识形态的因素和我们对媒体的管制的因素,排除这个。其他方面基本上都会重演,只不过速度会加快,会压缩。(比如说?)比如说关于并购,大的传媒娱乐集团的发展无一例外是通过并购做到的,而且这个并购正在中国发生,它未来两三年时间会发生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并购。原来这些并购发生在其它互联网领域之类的,但是马上就会在传媒娱乐领域发生。

  我每天要看很多的信息,而且我看的信息绝对不仅仅是娱乐界的信息,我会看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一些动态,这些我会去看。然后当然有些专业的,比如每个电影的网站、百度指数、贴吧各种各样的社区,我都会去看,微博微信之类的。我想可能是对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来讲的话,其实最重要的事情是分析和整理信息,然后得出你的判断,然后用这些判断来指导公司的业务规划。具体执行团队的事情不需要你做太多,底下人都能做好。但是你还得把这个方法告诉你底下的人,一定要形成一批人跟你一样去思考。比如丁丁张也好,晓北(光线影业宣传总经理)也好,刘同也好,他们其实跟我思考方式都是类似的。 所以现在光线影业我是觉得,拿出五个人到别的电影公司做一个老总是没有问题的。

  新浪娱乐:能不能透露一下你花的最高价钱购买的IP项目是什么吗?

  王长田:好像不能说具体的名字,应该是一千万以上。但是这样看,通常情况下就算我花比如说2500万或者3000万买了一个IP,那这个IP我不会只开发一部作品。这个里面我觉得有一个计算的方法,就是电影的版权和剧本的费用占一个电影的比例。这个比例我认为占10%是完全正常的。我们现在生产比如一个亿的影片,其实版权费用可以做到一千万的。现在我们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如果我买一个三千万的影片,我至少肯定是要开发三部,很有可能是五部。要三部的话一部才平均一千万,当然还要再加一点编剧费,会多一点。但是这样的影片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投资一个亿,它投资规模可能就是两三个亿,甚至几个亿。所以总体来讲IP的价格虽然涨的厉害,但是真正有价值的IP价格还是偏低。

  ——关于以小博大盈利模式

  “退出电视领域不是投入的问题,而是因为造假成风”

  新浪娱乐:其实光线从《泰囧》之后有很多“以小博大”的例子,甚至会被业界有一点神化。但是反过来说,这种收益模式是不是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呢?

  王长田:这个是一个正常现象,你看每一年中国市场大概前50部影片,大概我估计占到80%以上的市场,前50部影片从数量上占到了不到10%。我们一年就几百部电影,但是它会占到80%以上。国际上也是一样的,大概前十部影片就能占到30%、40%的市场。中国也差不多,中国差不多40%。所以,“头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哪一家公司都是一样的,这才会导致为什么有的公司今年抢,明年不抢,然后总票房在那起伏,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光线这几年,2012、2013年我们总票房都是全国第二,这两年时间里一年华谊第一,一年博纳第一,2014年我们就是绝对的市场第一。2015年,如果按一家公司来算,而不是把两家公司合并的话,光线仍然是第一。如果我要合并的话,我还可以把新丽合并进来。我是新丽很大的股东。我的意思是,光线一直总票房高速增长,所以不存在对个别影片依赖的问题。从利润角度来讲的话,确实会存在某一些影片占比可能偏高,但是问题就在于说,你如果每一年都有这种东西话,它会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今年有,明年没有,然后你就变成一种偶然。光线为什么每年都会有呢?我觉得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眼光是可以的,就是我们找到的那些项目。第二是,我们合作伙伴的眼光是可以的,他们找到我们,他希望光线在这里给他带来帮忙。所以这两个原因说实话都有的,但是肯定是你主动的层面发挥的作用更大。

  新浪娱乐:光线一直有一种“控制成本”的DNA,也有人会说之所以电视部会解散,是因为小成本的电视节目投入,已经无法抵抗砸重金拍真人秀的竞争对手之类。但是现在大环境是资本越来越多涌入市场,有很多泡沫。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在这个环境下谨慎反而是一个生存之道?

  王长田:电视这个领域我们的退出不是因为投入的问题,其实投入角度来讲的话,光线投入是比较多的,因为项目很多。甚至个别项目投资也并不小,有很大的投资,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失望。有一种作假的风气在这个市场蔓延的时候,我们很被动,但是做假不仅仅有道德风险还有法律风险,所以这个说实话,不做的话你就没法生存,因为平台要你收视率的保障,客户要你收视率保证才能给你广告。而现在主要的模式转向为你自己去拉广告,你拉广告为了满足客户必须承诺高收视率,高收视率很难有节目可以达到,实际都达不到,就只能使用这种手段。且拉高收视率的这种手段利用样本库的杠杆原理,就那么点样本库,你控制他了,他代表全中国,这个是明显的一种犯罪行为,我没法做。所以我就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法再坚持下去,我就退出了,不是节目制作有问题。

  电影的话,从回报率来讲它确实是以小博大,但是从成本来讲的话,总体来讲也并不是说只有这样的片子,比如说《美人鱼》投资很大,我们投的其它的也有,比如《寻龙诀》投资也不小,甚至像《钟馗》,当然这个片子我觉得票房也不理想,投资也不小。只不过是它不那么显眼,成功的爆发力好像没那么强,被你忽略了。但是光线投资谨慎主要是在一个标准的掌握上,你达不到我的标准,我就不投了,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这种。如果我要做,我就希望一个比较高一点的比例,我参与的更多。(胡小楠/文)

栏目介绍

  《新航标》是新浪娱乐单纯关注娱乐产业、对话娱乐产业大佬的专刊,创刊于2010年之前,全新改版起于2014年,迄今为止,已做过华谊20年对话王中磊、对于于冬谈博纳10年贺岁档布局、宁浩黄渤徐峥的三岔口、对话曹保平畅谈警匪类型片等深度特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