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1
  • 2016暑期观察:电影电视综艺,作品扎堆结局惨烈
  • 如果非要定义今年暑期档,恐怕要用“暗淡”两字。电影业尤甚,被笼罩在“高速增长”光环下,却在这个夏日遭遇阵痛式拐点。为什么在外部坏境不断变好的情况下,影视成绩整体出现倒退?为什么在与去年持平甚至升级的排兵布阵下,这个夏天却没有一部爆款作品出现?

  时间回到三个月前,在面对即将而来的暑期档,有媒体在预测时曾用了“惨烈”两字。虽然严格来讲,暑期档是电影圈的名字,但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各家似乎都卯足了劲在拼抢争夺:五十多部各类型电影的上映混战、大ip制作电视剧的同档期厮杀、新旧多档节目的鏖战……竞争之激烈,拼抢架势之凶猛,确实可以称得上惨烈。

  站在电影票房势如破竹连创佳绩,电视、综艺爆款频出的2015年暑期档的基础上,“惨烈”二字饱含业内的期待。但遗憾的是,当三个月后的此时,我们复盘这个夏天时发现,却只剩下“惨”而已。与声势浩大的前两年相比,2016年暑期档整体连“烈”都算不上,电影、电视、综艺同时遭遇市场的冷遇。

  电影票房与去年基本持平,几年来首次出现“零增长”,五十部电影压阵都无法挽回颓势,《盗墓笔记》用近一个月的顽强生存才勉强砍下十亿。票房上,难以企及去年同期《捉妖记》、《煎饼侠》等大片创下的佳绩。口碑上,也无爆款黑马杀出。

  多部大剧伏击暑期,表现平淡无奇。整体收视疲软,甚至收视率都未破2,三年来首次没有出现爆款剧。而被给予期待的几部大ip收视低走恶评泛滥,形同扑街。网播周播花样频出,带动了网络播放成绩,却砸了电视表现。

  综艺市场陷入自我复制套路,受好几个政策限令的影响,昔日暑期特供综艺节目被叫停。而被保留的几个经典节目却表现平庸,成绩大幅下滑。少有的几个新作品表现上却差强人意,反响平平。老节目后续乏力,新节目难以接上,市场进入断裂局面。

  如果非要定义今年暑期档,恐怕要用“暗淡”两字。电影业尤甚,被笼罩在“高速增长”光环下,却在这个夏日遭遇阵痛式拐点。为什么在外部坏境不断变好的情况下,影视成绩却未能前进?为什么在与去年持平甚至升级的排兵布阵下,却没有一部爆款作品出现?这个暗淡的成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新浪娱乐本期有料在总结之余,试图给出一些解答。

电影暑期档:洗尽铅华,孕育希望

《寒战2》《绝地逃亡》《盗墓笔记》票房数排前三名《寒战2》《绝地逃亡》《盗墓笔记》票房数排前三名

  最近天气转凉,我们的电影产业也正在经受着一场长久的“寒流”——从6月初到现在,从暑期档到中秋档,国内票房市场增速放缓,多部话题大片折戟而归,给一路高歌猛进的电影产业泼了一盆冷水。就在今年春节才刚刚诞生票房惊世骇俗的《美人鱼》,几个月前的“速度与激情”哪去了?

  据官方数据统计,今年6-8月暑期档票房为125亿,电影票房吧和艺恩智库统计数据则为124.3亿,均基本与去年暑期档的124.3亿成绩持平。其中7月跌幅达18%,没出现去年《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煎饼侠》那样的“爆款”,成为大盘低迷的主要原因。我们还发现,以往备受热捧的大IP、小鲜肉、青春题材甚至好莱坞大片,放到今年暑期档里也都不灵了。

  遗憾之余,电影从业者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有人认为是票补减少所至,有人认为是产业转型的必经阶段,而大家一致的共识是:观众品位在不断提升,未来只有好电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再加上资本市场趋于冷静,挤走一部分泡沫,打破产能过剩的局面,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亦有益无害。

  这场“寒流”,是阵痛,是拐点,也是孕育春天的希望。

上映前,《大鱼海棠》被寄予厚望上映前,《大鱼海棠》被寄予厚望

  [现象篇]电影市场盛夏遇“寒冬”

  一、IP和小鲜肉不灵了?多部大片票房不及预期

  比起2015年暑期档《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样票房与话题指数双双爆表、且有类型开创意义的电影,2016年没再出现一部绝对的“爆款”,人气爆棚的《魔兽》14.7亿虽然亮眼,但只能算正常预期,国产片集体黯淡,打磨12年的《大鱼海棠》不是,成龙的《绝地逃亡》不是,大卡司大制作的《封神传奇》不是,热门IP《盗墓笔记》也不是。外语片中票房最高的《魔兽》止步于15亿门槛前,《盗墓笔记》历经一番挣扎冲到了十亿,但也一点没再多,这已经是华语片中的第一名,距离《捉妖记》创下的24亿暑期档票房纪录着实还有一段距离。

  这些话题之作大多带着壮志豪言杀入市场,《大鱼海棠》被寄予超越《大圣归来》的厚望,《封神传奇》《绝地逃亡》《盗墓笔记》三片均被传获10亿保底,然而现实却给电影圈泼了一盆冷水。向太为《封神传奇》不到三亿的票房在微博上伤心地刷了屏,王长田坦言《大鱼海棠》五亿多的票房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封神传奇》《绝地逃亡》《盗墓笔记》《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这几部电影,票房都没超过传说中的保底额,《摇滚藏獒》投资3亿票房3000万,《路边野餐》等艺术片佳作票房仍只有区区几百万。

  用以往的眼光来看,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齐全、风格多样,有大量热门IP和小鲜肉演员参与其中,按理说硬件配置上并不逊色。然而2016年暑期档的事实却是,被各片方抢得你死我活的IP和小鲜肉似乎也不再是票房保证了。

《三少爷的剑》退出七夕档《三少爷的剑》退出七夕档

  二、档期提前结束?若干电影临时撤档改档

  原定今年暑期上映的《惊天破》《保持沉默》《美好的意外》《大话西游3》《三少爷的剑》《麦兜•饭宝奇兵》《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勇士之门》纷纷低调撤出,令人疑惑。这些电影都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如《保持沉默》有周迅、吴镇宇、祖峰,《惊天破》有谢霆锋、刘青云、佟丽娅、范晓萱等。新浪娱乐从《惊天破》出品方恒业处得知,电影在原定上映日期前一周左右才作出撤档决定,理由是“由于试映后各大院线地电影信心满满,因此片方决定加制4DX版本,导致影片不得不推迟上映”。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则称:“(《三少爷的剑》)放到七夕这个档期感觉总好像少了什么,加上暑期档还有很多合家欢的片子要上,所以,跟所有期待这部电影的影迷们说声抱歉,最好的剑该在最好的时候出鞘!我们决定去贺岁了!”其他影片片方也以技术原因、后期未完成等理由解释撤档或改档原因。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现象可能与暑期档大盘低迷有关,比起冒险上片,一些片方暂时选择了观望,等大盘回暖时再伺机进入。乐视影业副总陈肃在朋友圈称:“(19日)三片集体撤档,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今年的暑期档已经在8月19日提前结束了,影史最短的一届,国产片亟待增长引擎。”

《爱宠大机密》斩获3.89亿票房《爱宠大机密》斩获3.89亿票房

  三、 “国产保护月”消失?好莱坞大片纷纷进驻

  与往年不同,今年暑期档悄悄多出很多好莱坞大片的身影。去年《碟中谍5》《小黄人大眼萌》等片都无缘暑期档,只能等9月开学以后再上映,错失一轮学生购票高峰。而今年大门不设防地向好莱坞大片敞开,《忍者神龟2》《泰山归来:险战丛林》《哆啦A梦》《爱宠大机密》《冰川时代5》《谍影重重5》等一众国外大片都顺利进驻七八月的黄金时段。传说中的“国产保护月”消失了吗?

  有人认为,今年保护月松动也可能与整体票房收入不佳有关,市场需要新的刺激;但也有人表示,如今国内电影市场已经不需要保护月了,从今年暑期档就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不再是一副“狼来了”的局面,国内外大片都可以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致青春2》拿到3.3亿票房《致青春2》拿到3.3亿票房

  四、青春片不再是香饽饽?动作片异军突起

  2015年暑期档据统计有25部喜剧片上映,票房占据半壁江山,而今年喜剧片票房占比缩水到10%,动作片异军突起,撑起了48%的票房。

  从类型上看,暑期档会是动画片、青春片的集中地,2016年动画片票房占总票房16%,与去年相当。今年青春片与去年在数量上相差不多,但若论单片票房的话,整体不及去年。

  曾经《致青春》的7亿票房、《同桌的你》《匆匆那年》5亿左右的票房引领起一股青春风潮,但近两年来,这股热潮正一点一点退去,尤其对于小鲜肉主演的青春片,大众回归到了理性状态。2015年《小时代4》票房4.8亿,《栀子花开》3.7亿,都属于比较不错的成绩了;今年青春片里票房最高的《致青春2》也不过3.3亿,《微微一笑很倾城》2.6亿,《夏有乔木》1.5亿,而《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才分别3000多万和1000多万。

《我们诞生在中国》斩获6500多万,算得上纪录片中不错的成绩《我们诞生在中国》斩获6500多万,算得上纪录片中不错的成绩

  五、哪些好迹象?细分市场含惊喜,类型片仍有成长空间

  虽然大片成绩不够瞩目,但今年暑期档也并非没有惊喜。一个例子是陆川执导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虽然有周迅配音,但这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纪录片在宣传期几乎没有明星卖点,只能靠品质说话。事实证明,历来对纪录片比较“无情”的国内观众被这部电影激发出了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和喜爱,纷纷以家庭为单位前去影院支持。最终该片斩获6500多万票房,在目前的纪录片市场绝对算得上圆满。

  再看看暑期档片单,《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一日成才》票房8800多万,这部电影最有情怀的观众如今很多都已经为人父母,在今年低迷的暑期档内仍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俄罗斯奇幻爱情片《他是龙》之前在国内已出现大量网络下载资源,票房依然过了6000万,说明只要题材新颖、质量过关,就有获得观众认可的机会;《寒战2》《使徒行者》作为港味代表,票房均突破6亿,证明港片仍然有很多忠实粉丝。

  以上说明,传统类型片仍有深耕细作的空间,而勇于开创的新类型片更有可能收获惊喜。

今年暑期档,购票APP上极低价票减少,大部分票价趋于正常今年暑期档,购票APP上极低价票减少,大部分票价趋于正常

  [原因篇]听听从业者们怎么说

  “票补论”:票补缩水,观众真实消费力凸显

  对于电影没能达到预期票房,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票补减少:“去年的票补带热了整个市场,也让大家对整个国产片的票房都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但是今年这个暑期总体来讲相对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这样的话,建立在原来期待值之上的票房预测都应该回头做一些调整了。”他还认为,票补减少后,反应出来的才是观众真正的消费能力。

  大约从两年前起,票补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而兴起,几乎成了一项通用的潜规则。片方或电商拿出一部分预算替观众补贴一部分票钱,使观众能以9.9、19.9这样超优惠的价格买到电影票,片方能收获一个更可观的票房数字,争取接下来更多排片,电商则积累了用户。

  据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票补都会用于上映首日、首周末,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如果片子本身质量不行,票补非但不会带来足够的票房增量,还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原形毕露”,日票房一路走低甚至大跳水,令人失望加倍。

  到了今年,电商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美团猫眼、百度糯米、阿里淘票票、腾讯微票儿四分天下的格局逐渐稳定,票补的热度也就少了不少。稍微留意票价就能发现,打开网页满眼诱惑低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可避免要有一部分观众流失。

作为今年暑期阵容最强大片,《封神传奇》口碑却不太好作为今年暑期阵容最强大片,《封神传奇》口碑却不太好

  “质量论”:烂片后劲不足,品质较以往下降

  除了票补减少以外,王长田认为恶意营销手段、电影品质较去年下滑也是票房减少的原因。“质量论”也是很多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暑期档票房的主要出发点。有人说,片子质量太差,观众又不傻;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会因为没有票补被观众抛弃,今年也有电影票卖白菜价,但仍然没什么人买,为什么?因为拍得太烂,观众不想去浪费那两小时时间。

  今年暑期档有近百部电影上映,是历年来新片最多的一次,但豆瓣评分中超过6分(满分10分,6分姑且算作合格分)的作品仅三成,且一半都是进口片。《封神传奇》这样的大片评分只有3.0分,也难怪票房上不去,观众不太会再因为好奇一部电影有多烂而进电影院了;《盗墓笔记》纵然有很多书迷和粉丝撑场,但第二周起票房拉动力不足。

  从若干电影的票房曲线也能看出,“高开低走”成为普遍现象,即我们常说的“后劲不足”。这其中可能有首映有票补的原因,但影片质量不过硬、口碑效应没出来恐怕才是根本原因。

《大鱼海棠》周边产品做得好,说明中国电影产业链日趋成熟《大鱼海棠》周边产品做得好,说明中国电影产业链日趋完善

  [思考篇]增速放缓未尝不好

  暑期档中秋档票房增速放缓,国内电影市场真的遇冷了吗?非也。我们依旧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次阵痛,也是一个拐点。挤走行业泡沫,扎实提升品质,这才是未来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在今年上海电影节一场论坛上,李安导演的一席话还回荡在耳畔:中国电影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可以慢点成长,别让本该慢火细炖的上海美食变成了速食面。如果大家都追求热门去拍大同小异的作品,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观众连去电影院都觉得不重要了。

  其实电影人们未尝不是这样认为,多名从业者都在新浪娱乐调查中表示,今年暑期档数据才是正常水平,去年是“大爆炸”;目前一定程度上的“放缓”,对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有益无害。麦特文化娱乐传媒公司董事长陈砺志说:“无论国产电影,还是进口大片,今年三月以来一直缺少好作品。投资亏损也好,保底亏损也好,建影院亏损也好,是好事,火热的影视行业淘汰一批短期投资(机)者,让踏实做事获得最高价值认可,才会回归理性,走得良性。”

  资深电影从业者高军对媒体表示:“经历十几年中国电影迅速增长,中国电影从今年4月开始,表现出了产能过剩的隐忧。现在每年立项注册的影片达三到四千部。有点像煤矿和钢铁行业,产能太高,尖端产品太少。粗放式的制作方式,虚高的产能,真正能创造出票房的很有限。现在急需做的,是产能降下来,质量提上去。”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将增速的放缓归结为结构性原因,并认为应对这一趋势保持清醒冷静的认识,适时适度地降低发展速度比被动放缓要好。

  安乐(北京)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张晗告诉新浪娱乐:“暑期档相对于去年来说确实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因此今年从目前趋势来看,不会出现大跃进似的增长,但我本人觉得是正常现象,小步稳进是成熟市场的表现,不用太悲观。至于没有出现10亿以上爆款国产片,原因很多,口碑好的影片受限于类型的掣肘,受众广泛的口碑又难以让人满意,所以都差那么一点点,应该说大家目前拿到的票房成绩都很合理,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也许去年爆片过多,给大家一些假象觉得过10亿很容易,但实际上,很多片子过1亿就很不容易了。”

  “目前很多电影投资者都冷静多了,这是好事,我也有听说一些影片因为各种原因推迟和搁置,今年有一个趋势很明显,观众的观影选择理性了很多,大明星不再是观影选择的第一标准,观众更期待看到一个好故事、好表演。”张晗说。

  猫眼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暑期档8分以上的电影票房贡献率从去年的10.4%飙升至31.1%,力证国内观众“影商”提升,他们更愿意为好电影贡献票房。

  电影局官方也在这一关键时刻给从业者们鼓了一把劲。9月8日,在山东举行的一场电影电视剧产业论坛上,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发表讲话说,2016年截至目前的市场增幅超过了12%,高于同期北美市场的增幅,观众并没有流失,“上半年我们的增幅是21%,大家说这个增幅和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要知道,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增幅是在一个特别偶然的高速度和高区位上运行。北美电影市场上半年的增幅是0.4%,暑期档的增幅是0.2%,中国电影在1—8月份仍然保持了12%的增幅,证明中国电影产业还是在稳健、持续地向前推进”。

  从另一个角度看,票房数字增速放缓未尝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之一。就拿《大鱼海棠》来说,虽然其票房没能打破纪录,但是它的衍生品开发成绩有目共睹。在电影工业发达成熟的好莱坞,电影票房本来就只占电影全部收入的三成而已。目前国内五大民营公司的战略布局也纷纷开始向后产品开发、主题乐园建设等倾斜。

  对于未来电影市场,我们依旧保持乐观态度。无论艺术片还是商业片,无论在什么时代,热钱终究会变冷,好电影才会最终留下来。冷静思考,锤炼品质,是今年暑期档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事。(何小沁/文)

电视暑期:暑期档特供升级,大ip也未出爆款

《青云志》、《天空城》、《老九门》皆是大IP《青云志》、《天空城》、《老九门》皆是大IP

  曾几何时,暑期的电视荧屏还是《还珠格格》、《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等古早经典电视剧的天下,重复收割一代代人的青春。近几年,《天天有喜》、《活佛济公》等一批神幻剧凭借雷点密集、全家欢等特质,曾一度攻占暑期荧屏收视高峰。而随着《古剑奇谭》、《花千骨》等剧在暑期斜刺杀出,成为全民爆款,暑期又俨然成了仙侠玄幻剧必争节点。

  每逢暑期,电视台有意识地为掌握遥控器的年轻人们排播符合他们口味的类型剧似乎已成惯例,经过多年演变,“暑期特供”现象越来越鲜明:片方主动参与档期定制剧,玄幻风偶像风ip盛行,小鲜肉轮番轰炸,排期更灵活周播剧场扩大化、档期竞争愈发激烈……尤其今年暑期档,因为大ip扎堆、小鲜肉同档期播剧而被称为“竞争惨烈”。但遗憾的是,不管在收视、还是口碑话题上并未出现所期待的爆款之作。

《幻城》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幻城》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

  升级一: 满屏皆是大ip,青春又见玄幻

  跟往年单剧突出相比,今年暑期档的大剧配备数量激增,仅这两个月就相继有《老九门》《天空城》《幻城》《青云志》《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电视剧开播。而横向比较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其一致性:大多改编自大ip,且题材类型更加年轻和类型化,玄幻、盗墓、魔幻、修仙、武侠、校园等各式青春题材均被排在了暑期档。

  《幻城》是郭敬明笔下的中二魔幻,而《青云志》改编自萧鼎的经典仙侠小说《诛仙》,走的还是传统的修仙打怪升级路线。这两部耗资数亿的大剧都落户湖南卫视暑期档,一路从定档撕时间到播出撕收视。盗墓题材的《老九门》,根据奇幻九州世界观原创的《天空城》等也是拥有不少读者基础的大IP。

  而自从前两年顾漫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收视率口碑不俗后,顾漫的小说系列第三部《微微一笑很倾城》也赶着暑期档的尾巴播出,《旋风少女2》也在看到去年《旋风少女1》收视红利之后,续集继续厮杀今年暑期档。

  IP热持续在影视圈发酵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也成了各家电视台在暑期必备。但扎堆出现,效果却适得其反。档期相撞,题材同质化严重,一水的古装剧,清一色的美瞳、假发和魔幻法术……对观众来说多少也有点审美疲劳。电视剧选择过多,必然导致收视率分流,大多都在1%左右浮动,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大ip剧应有收视期待。

两部作品播出,赵丽颖刷足存在感两部作品播出,赵丽颖刷足存在感

  升级二:小鲜肉和小花旦独步天下

  随着暑期档这个概念在电视剧圈不断的被强化,除了电视台会有意识的把年轻观众喜欢看的剧排播在暑期,不少电视剧制片方,也会在项目制作阶段就有意识的把档期瞄准暑期档。“很多剧在创作时,就是以‘暑期档’为目的,从题材、演员到剧情,都是往暑期档类型靠拢。受众定位更精准,相对来说也更单一了,就是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相比较前些年每逢寒暑假就出现的陈浩民的几部雷剧的老少咸宜,现在的暑期档的玄幻剧类型更加年轻更偶像了”,资深电视记者沈沈表示。

  据悉,《天空城》年初开机,拍摄期仅40天,拍摄制作周日如此紧张,除了因为迁就演员的档期外,与开拍之初就已经和江苏卫视协定好暑期的档期有关。《青云志》4月杀青8月初开播,仅四个月的紧张后期制作就是为了赶上暑期档。

  这些剧的演员配置也大多是为了吸引年轻的观众和粉丝进行的选择。为了匹配更年轻化偶像化的题材,制片方大量启用高人气的小鲜肉和小花旦。李易峰、陈伟霆、张艺兴、赵丽颖、杨洋、郑爽等拥有强大年轻观众粉丝的新生代演员们成了暑期档争夺的主力,其中赵丽颖有份出演的《老九门》和《青云志》都挤在暑期档,刷足了存在感。

  剧之间的竞赛变相成为偶像们的人气之战,几大流量小生,人气小鲜肉同档期厮杀,剧方变着法子做话题,粉丝们变着花样送偶像们上热搜,甚至因为激烈的竞争态势,粉丝之间的摩擦也偶有发生,整个暑假,小鲜肉们一直都位居明星话题榜单的前列。

  这些都使整个暑期档的电视剧粉丝化倾向更明显,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他年龄层观众的喜好感受,导致了许多资深电视用户如中老年观众无剧可看,几部大剧同时在争的年轻人族群却更偏爱在网上观看,收视效果不佳情理之中。

  其中,《小别离》这种在一众偶像剧中逆势而上的现实题材,在后期收视夺冠,或许就是因为它避开了和这些偶像剧正面冲突,抓住了其他年龄层观众的注意力。

新浪娱乐有料专门解读过国内周播档情况新浪娱乐有料专门解读过国内周播档情况

  升级三:周播剧场井喷 卫视竞争升级

  随着大ip们攻占暑期档,各家卫视在排播上进行了升级。除了日常的黄金档外,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相继开通周播剧场,为暑期档的激烈态势再添一把火,原本在周播剧市场一家独大的湖南卫视面临三者夹击,卫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湖南卫视一周三档周播剧,加上其他三家卫视各添一档周播剧,五部剧瓜分一周七天,整个暑期档的电视剧播出形态更靠近日韩周播模式。周日湖南看《青云志》,周一周二湖南看《幻城》东方卫视看《老九门》、周三周四江苏卫视《天空城》,观众的追剧模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但周播剧场密集扎堆,分散了观众的关注力,分流了收视率,加上这几部剧没一部是拍摄前就考虑了周播规律,依旧按照传统日播模式制作。再加上,周播剧场往往伴随着网台联动,而让电视台尴尬的是,视频网站不仅在排播上更有新意,对观众更有吸引力,甚至走在了电视台的前面。视频网站不仅可以同步收看,还可以比电视要提前观看后面剧情。这也把大量追剧的年轻观众导流到网站,收视自然难以走高。

  周播模式尚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也更需要适应周播的电视剧制作模式来匹配。

剧迷依旧怀念去年的爆款剧《花千骨》》剧迷依旧怀念去年的爆款剧《花千骨》》

  所以……收视和口碑?三年内爆款剧首次缺席!

  随着九月来临,暑期档也正式进入尾声,各个暑期特供剧尤其是周播剧场收视应声下跌。纵向对比过去《花千骨》最高3.8%的收视率和《古剑奇谭》的话题热度和造星能力,“大剧扎堆”的2016暑期档,成绩多少有点尴尬。有了大IP和小鲜肉们的双重加持,也没能让这个暑期档有一部所谓的爆款出现,这也是电视剧暑期三年内首次没有爆款出现。

  几部大剧收视率始终在1%左右徘徊,皆不尽如人意,虽有《微微》这样的话题剧,但也难称是现象级别。《青云志》、《幻城》因为周播档期原因,将会持续播到11月,但离开了暑期档,后续难挽颓势。

  暑期档电视剧市场收视平平,未出爆款,也跟视频网站强势崛起,年轻观众收看模式的改变有关。电视台和制作方为了年轻观众量身特供了这些电视剧,但他们可能早已远离电视选择网络。这些大剧的网络播放成绩却可圈可点,我们对比收视率不难推出这个结论。

  进入8月,长达半个月的里约奥运会也分流了大部分观众的注意力,热门赛事正好撞上暑期档播出时间。奥运会期间,央视几个转播赛事的频道收视率异起出,中国女排决赛收视率达到6.6%,羽毛球男单决赛收视率高达6.9%……电视剧收视被轻松秒杀。多位有个性的运动员在奥运期间爆红,在傅园慧、张继科、孙杨等奥运明星长霸热搜榜之下,小鲜肉们也变得黯然失色。

  结语:本被寄予厚望的几部大剧在今年暑期档纷纷折戟,这跟类型同质化严重、同题材扎堆、卫视排播撞期等主观因素有关,跟奥运会热度爆发有关,也有电视与年轻观众越来越离心的客观原因。在这样的趋势下,再造一个《古剑奇谭》、再造一个《花千骨》都越来越难。整体表现平庸,未出现象级爆款,今年的电视剧暑期档对电视剧行业或许是次打击,但也是一次调整的契机。(蒋顺发/文)

2016暑期综艺:收视全面下滑,没有爆款综艺

三季度各卫视节目单(2015、2016对比)三季度各卫视节目单(2015、2016对比)

  纵观2016三季度(暑期档)节目单不难发现,今年卫视之争不可谓不热闹。较之去年约27档节目亮相荧屏,今年卫视更有30余档综艺挤进暑期档,其中,湖南、江苏、东方、浙江四大卫视纷纷在重中之重的周末档加大了综艺密度和份量,采取叠播方式,尤以周六档为胜;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都采取了叠播,造成史上最拥挤局面之一。

  然,节目多≠效果(收视)佳。犹记去年暑假,《极限挑战》《极速前进》等多档竞技体验类真人秀渐露锋芒,多元化的节目设计及意想不到的一线大咖、当红小生加盟,鲜活整个暑期。虽不乏炮灰之作,但也筛出《极限挑战》这样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爆款综艺。

  再看今年,排名收视前十之作远不及去年,“好声音”改名《中国新歌声》拿到了平均收视3.217的成绩,已算亮眼,对比过去平均收视破4的收视神话,还是太勉强。更何况,去年另有《爸3》、《极挑》等4档节目收视也突破2%大关,今年收视前十位节目中,《新歌声》之外,再没有出现收视率过2的爆款新节目,同档节目来看,去年《挑战者联盟》以1.897平均收视仅排名第八位,今年《挑盟》1.842的收视竟是三甲成绩。不仅如此,今年排名榜上位居前位的几近都是综N代,仅有《我们的法则》、《跨界歌王》、《熟悉的味道》三档新节目上前十榜。

周五档,四大卫视综艺收视表周五档,四大卫视综艺收视表
周六档五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表周六档五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表
周日档两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表周日档两大卫视综艺节目收视表

  从以上2015 VS 2016卫视暑期周末档收视表中亦可直观看到,各大卫视同一播出时段,2016年节目的收视表现均不及2015年,各卫视仅仅交出了一份算是及格、并没有那么漂亮的暑期作业,缘何今年综艺暑期档如此“惨淡”?结合收视背景,作如下几点分析。

  N条限令震慑综艺市场 ,卫视扛鼎节目制作亮点不足

  上半年限娃令一颁,往年引领荧屏的“萌娃”综艺下马,暑期重头节目《爸4》只得转战网络;严控 “引进模式”的限模令虽对这个暑假既定节目未造成太大影响,但截至目前,现象级节目多是“引进款”的各大卫视却要思考如何部署未来原创之路;限选秀类节目的威力尚足,首度脱离芒果台而在网络播出的16超女比赛扑街,芒果台投资高达三亿的暑期重点项目《元气美少年》也临时叫停,可谓损失惨重;前段时间的禁韩令对综艺亦有影响,韩国嘉宾在已录制好的节目中被打马赛克或直接剪掉。

  一系列限令都对2016暑期综艺市场产生影响。

  

《爸爸4》因政策原因无法亮相荧屏改为网综《爸爸4》因政策原因无法亮相荧屏改为网综

往年周五档,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同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打得火热。然而今年暑假,曾蝉联四年收视霸主之位的《中国好声音》因版权问题改头换面为《中国新歌声》,对收视确实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爸爸4》因上半年颁布的“限娃令”缘故,无法亮相荧屏。

  “爸爸”走了,再加之《花儿与少年》导演廖珂倾力打造的节目《元气美少年》临时不能制作,湖南卫视又一利器折损。把湖南卫视原先的布局打乱。芒果搬出了去年崭露头角的《我们来了》从周六挪至周五黄金档,同《新歌声》交锋。节目聚集了赵雅芝、刘嘉玲等各色女神、配置豪华,游戏设置比去年也有所升级,然而还是因特质不显,难成爆款。

《夏日甜心》内容新但节目未火《夏日甜心》内容新但节目未火

  周六档没有“领头羊”。往年周六档多以选秀节目扎堆,更吸年轻观众。选秀被限制后,卫视还是不忍放弃这块“肥肉”。湖南卫视结合时下最热门的直播元素,推出培养综艺女主播的《夏日甜心》,虽然形态与时俱进,但制作还需改进,节目效果不如预期。东方卫视选拔女子团体的《加油!美少女》表现一般,两大卫视两档养成节目收视均未破1。业内人士L认为,之所以养成节目在收视和影响力上未达想象中的火爆,同国内社会背景有关,“譬如韩国的《PRODUCE 101》,它是一个经纪公司企划养成女团的节目,这其实是基于韩国常年的练习生培训养成体系产生的,学员有底子质素有保障,相关部门有丰富经验,练习生话题对国民也不陌生,把之前国民好奇的艺人养成摆到台面上来,更能引发关注讨论。”养成在我国还属新生,少了背后庞大体系支撑,节目呈现多是“皮毛”,加之所谓养成素人“偶像”,节目重点却多集中于明星评委这边,嘉宾阵容仍是最大噱头,对选手真正的培训未见多少。

《盖世英雄》聚焦小众电音圈模式待改进《盖世英雄》聚焦小众电音圈模式待改进

  暑期周日档,类型更为分散。湖南卫视缺席竞争,浙江卫视暂存实力仅推《我去上学啦》第二季,江苏卫视祭出新节目《盖世英雄》。从一季度的《看见你的声音》到三季度的《盖世英雄》,江苏欲从音乐节目中分出一杯羹,且深谙在音乐综艺中做领域细分,如《看声》主打游戏+音乐结合,《盖世英雄》则瞄准了在国内尚属小众的电音圈。其方向无可非议,但作为“进入黄金档的音乐节目”势必受各种限令限制,其代价是要弱化PK、投票等赛制环节,以一档比赛类节目而言,无疑是去掉了最精华有看点的部分,就最终呈现来看,更像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拼盘演唱会。

  不过,今年周六档的竞台上还冒出了一匹黑马,即北京卫视的新节目《跨界歌王》。这档邀请演员进行音乐PK的节目收视不俗,首播收视1.265,收视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竞争激烈的周末黄金档收视率三次排名第一,平均收视率也居于周六档一位。作为较早凭借原创喜剧综艺在周日档起势的东方卫视,此次暑期再推《笑傲江湖》第三季。在周五、周六档《星球者》、《美少女》两节目收视不理想的情况下,《笑傲3》以平均收视率1.976的成绩为东方卫视挽尊。

  内容做的不够好,就别把收视不好的理由推给奥运

  2016暑期,正赶上四年一届奥运盛事,又因时差关系,一些热门奥运赛事的播出集中在了国内晚间黄金档,观众对直播比赛的热情直接体现在了收视上,CCTV-5晚间赛事中,最高一场比赛收视份额直达7.08%。那么,是否是奥运比赛大大分食了综艺的蛋糕呢?

111奥运期间,周末档收视率排行

  以上表格是奥运期间周五档全天收视前十。在8月5日奥运刚开播的时候,对各卫视的收视未有造成影响。浙江卫视依旧是周五晚间档的赢家。到了奥运的第二个周五,格局有了大幅改变。央视体育频道遥遥领先,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开始下滑。第三周继续下滑。所以奥运对卫视的收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影响有多大呢?

省级卫视6、7、8月周末档收视成绩单省级卫视6、7、8月周末档收视成绩单

  以上为省级卫视6、7、8(含奥运期间)月的周末档收视成绩单。今年奥运会为8月5日到8月21日,跨越三个周末。从各大卫视6、7月周末档的收视表现看来,确实比8月份的表现好,平均能够高出一个点。(其中有反常现象的是浙江卫视7月周五档平均收视不及8月,最重要的原因是《奔跑吧兄弟》和《中国新歌声》接档时,7月1日有空缺,导致当天周五档收视只有0.3,大大拉低整月的平均收视,并非奥运造成。)奥运赛事对卫视的周末档综艺的竞争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对暑期档收视全面下滑的决定性影响。

  事实上,各卫视事实上趁着奥运东风,转变出一个制作思路。往年,各卫视均在此段放出最强杀手锏,但今年为避奥运风头,很多卫视留了一手,将大招压后。几家卫视播出“第N季”的综N代既有节目,几家卫视即便推新,也不免和体育竞技挂钩,欲搭顺风车。

郭晶晶加盟《极速前进3》节目郭晶晶加盟《极速前进3》节目

  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3》作为三季度周五档中最早推出的节目,请动刘翔、郭晶晶这样知名度、话题度兼具的奥运冠军重走奥运路,噱头足之外,也藉“以快打慢”的优势,以“疾速”画风抢占周五档快综艺的空地,但收视成绩未成出挑之势。

  东方卫视《星球者联盟》打出科比综艺首秀噱头,又是国内首档明星篮球跨界真人秀,确实在开播之初形成一定声势,但节目高开低走,固定嘉宾阵容不吸引人,表现平平。所谓体育真人秀,实则还是小游戏的拼盘,专业体育性和综艺性也未得到很好结合,这也是多档体育真人秀无法突出重围的相通“病因”。

部分综艺节目在电视端和PC电脑端的分布部分综艺节目在电视端和PC电脑端的分布情况
不同年龄段在电视上看综艺节目的分钟数不同年龄段在电视上看综艺节目的分钟数

  视频网站改变年轻人观看习惯,卫视吸引力下降

  除去以上因素,我们很难忽略的是,年轻观众收视模式已发生深入改变。

  如今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早已不单纯依赖电视端,移动端、电脑端的收视人群占据了不小比例。尽管据来自索福瑞收视调查数据表明,今年暑假伊始(7月份),全国3.6亿学龄段观众的全天开机率位11.31%,比今年前六个月开机率(9.54%)上涨了近20%,但放眼整个观众群,电视端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仍是最小的。2016年更贴近年轻人属性的网综市场的蓬勃发展,更是给了暑期传统电视市场一记重击。

  据新浪综艺统计,2015年网络自制综艺数量高达96部,其中锁定暑期档播出的网综约20档(约占20%)。到了2016年,在全年网综总量变化不大前提下,暑期档网综竟占据了全年综艺的近40%,光7、8月播出的网综就将近40档左右。加之网综自带90后标签,且少受相关“条令”所限,这对本就是为了吸引学生党而衍生出的传统暑期档之冲击自然不言而喻。

  除了各视频网站加大投资力度扶持网综,多位传统综艺界的幕后大拿也纷纷转投网综界,网综软、硬实力兼备。比如《奔跑吧兄弟》导演岑俊义就成立乐禧文化,转战网综市场。昔日的央视名导哈文,携其团队也在离职之后打造网综《偶像就该酱婶》。前湖南卫视名导谢涤葵也打造了多档网综,前浙江卫视节目制作中心副主任陈伟目前也在视频网站制作多档网综。再加上马东的米未传媒植根于网综,打造内容生态,日渐成效。

北京卫视《跨界歌王》让人眼前一亮北京卫视《跨界歌王》让人眼前一亮

  综上所述,眼下,略显平淡的传统暑假档业已结束。四大卫视节目收视全面下滑、无爆款综艺产生是不争事实。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虽如湖南卫视这样的传统强台暑期优势不显,但重点卫视之外,往年较为沉寂的深圳卫视、北京卫视却渐渐成长起来,深圳《我们的法则》、北京台《跨界歌王》均跻身今年暑期档收视前十,其中主打原创招牌的《跨界歌王》更可谓是一次较为成功尝试。而N道限令虽在短期内对卫视节目产生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这种理性调控对于前几年井喷至有些“失控”的综艺市场来说确是必要的,综艺明星索取天价片酬、引进模式成风原创停滞等局面或可得到遏制,同时,网综的蓬勃发展更可反刺激于传统电视台推陈出新,转换新视角、新思路挽回年轻观众的心。

  纵然之后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注意力愈发被分散,市场再出火热爆款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但 “万象更新”之景亦是美哉。(佟旭苒/文)

栏目介绍

  《娱乐有料》是承载新浪娱乐媒体价值的另一档深度栏目,主要方向是深度调查,创刊于2013年,每周一期。娱乐有料的内容有三个亮点类型:第一个,是娱乐产业第一手信息的重点挖掘,比如电影局打击偷漏瞒票房等,我们还于2015年中独家揭秘电影产业发行黑幕,此选题影响力延续至今;第二个是数据化解析模式,我们会利用微博数据、全网络数据以及与其他产品合作的数据,解读娱乐产业,比如2014年中我们用数据解读TFBOYS粉丝构成,2015年11月我们用数据分析三匹黑马电影的属性;第三个是娱乐圈内好玩有趣的领域调查,比如粉丝撕战经纪人调查、电影圈金融玩法起底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