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日本?中国影视剧服饰缘何盛行日本风
  • 为什么中国影视剧开始盛行日本风,传统的日本风衣服真的就是正统的唐代特色嘛?中国古装影视剧里的服装设计史又是怎样的一个演变过程?我们有幸请到对服装史颇有研究的专家洛梅笙独家撰稿,为您一一解读。

  8月23日,当范冰冰[微博]的新剧,讲述先秦时代的传奇女性巴清的《赢天下》公布了第一张海报后,在微博上就引起了一片哗然,范冰冰在海报上的造型,以及背景的天守阁,即被围观群众认为太日本,干脆改名叫《瀛天下》算了。其实,中国古装影视剧里这么“借鉴”日本风可不止这一次。就在暑期档大片《封神》里,您都能看到满脸白粉的宫女,然而故事却发生在商朝,离唐朝可有上千年。

《赢天下》范冰冰造型海报《赢天下》范冰冰造型海报

  为什么中国影视剧开始盛行日本风,传统的日本风衣服真的就是正统的唐代特色嘛?中国古装影视剧里的服装设计史又是怎样的一个演变过程?我们有幸请到对服装史颇有研究的专家洛梅笙(微博@洛梅笙)独家撰稿,为您一一解读。她直言,与其去群嘲范冰冰,不如问问古装剧,今天你日本了吗?

日本风太多?范冰冰不是孤例

  其实,范冰冰的造型,已然不是第一次被认为涉嫌照搬日本元素了。

  2014年末的《武媚娘传奇》,其中的满头花簪就被网友认为完全是取自日本的江户细工簪,以及服装更像是拿日本的和服改制等等。

范冰冰《武媚娘》造型范冰冰《武媚娘》造型

  2015年初,范冰冰参加第64届戛纳电影节的红毯上,一袭红色的“仙鹤装”,继龙袍之后亦引来众人注目,然而当时在微博上,就有人认为这身仙鹤装的图案似乎更像日本新娘打褂上的仙鹤图案,而并不象中国的仙鹤。不过很快的,在通篇的争议仙鹤之于中国和法国不同意义的报道中,来自另一群人的关于仙鹤的中日之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

范冰冰红色“仙鹤装”范冰冰红色“仙鹤装”

  无独有偶,就在《赢天下》发布影讯的当天,去年以《太子妃升职记》一炮而红的导演侣皓吉吉的新剧《将军在上》也同样被指出服设风格太日本。

《将军在上》造型海报《将军在上》造型海报

  甚至把时间轴拉的更长的一点,像《汉武大帝》和《贞观之治》这种在大众中口碑相当好甚至被认为服饰很正的片子,私下也有不少对服饰感兴趣的人不止一次的指出,其中的服饰是有硬伤的,尤其是其中的女子服饰,有刻意日本化的嫌弃。

刻意模仿日本十二单和大垂发的造型刻意模仿日本十二单和大垂发的造型
号称很正统的《贞观之治》在女性服装上并不符合故事背景号称很正统的《贞观之治》在女性服装上并不符合故事背景

为何太日本? 无意还是故意

  太日本,这三个字,为何会在近年内频频出现在吃瓜群众的口中呢?观察起来,这当然跟许多人接触了大量的日本影视动漫以及网上有为数不少的日本文化爱好者有关,当大家对日本相关的服饰文化深入的结果自然就能轻易地分辨出其中诡异之处,这是与若干年前文化苦旅的时代迥然不同的——一厢情愿的情怀已经变得越来越惹人怀疑。

  事实上今天中国许多人对于日本与中国在服饰上的关系已经开始陷入一种极其混乱的逻辑之中,比如说汉唐在日本,但问题是人家哪部分是唐?哪部分是汉?根本无人关心,道听途说耳。套一句话讲,即日本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反正最后来一句,日本是学中国的,就万事大吉了,还可以鄙视别人“没文化”。所以,无论是《赢天下》还是《将军在上》,一部背景在先秦时代,一部在宋代,即便汉唐在日本的说法还有待商榷,而日本服饰在中国古装设计中已经在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甚至让平时自扫门前雪的网友都认为太过了。

戏装等于古装 基本忠于史实

  又有多少人记得,中国曾经的古装服饰,并非像今天这样的,现在就来回忆一下中国的古装一开始是什么样的。可以说,这真是一部另类的“时装史”啊。

  1905年的《定军山》不管是否真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首部电影,但在民国早期,古装剧其实就几乎等于戏装,比如1928年火的一塌糊涂一拍再续拍的《火烧红莲寺》系列电影,其中的短衣靴子加小帽的风格是来自戏剧衣箱。这种武打装束可以说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后来香港著名的喜剧片《东成西就》还刻意模仿了一把先辈们的打扮装束。

1928年《火烧红莲寺》剧照1928年《火烧红莲寺》剧照
1993年《东成西就》中的旧式古装1993年《东成西就》中的旧式古装

  而在文戏方面,大家当然不满足于贴一脸片子了,而且舞台与荧幕又不相同,造型也体现不出美观来,在当时,戏剧界如梅兰芳等人,也在提倡改良戏装,于是引进了许多仕女图中的服装以及古发型,当然这里有个民国人的误区,他们认为古画里的仕女图就是明代服饰,毕竟从清代剃发易服以后,对于清以前的汉人衣冠具体是怎么回事,基本就是道听途说了。于是这种从仕女图里挖出来的“襦裙”装束,成为古装的标配,同时因为民国时代流海的流行,当时的人们自然不能放过如此时髦的细节,于是乎流海也被引进了古装的一部分,而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似乎在古装剧里看到一个民国流海已然成了“真传统”。

1962年 《柳毅传书》1962年 《柳毅传书》
1984年 五女拜寿1984年 五女拜寿

  中国在改开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外界的太大冲突,当时以拍摄的一系列的服装设计,在延续了民国风格之余,不能算忠实历史,但起码对历史实物是有所借鉴的,当然这种风气也并非中国内地所独有,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在牵涉到历史题材的时候,也很难得地拍摄了几部在服装上历史感较强的古装电影,比如像《新龙门客栈》、《西楚霸王》《梦中人》等等。

1987年 《红楼梦》1987年 《红楼梦》
1982年 电影《笔中情》1982年 电影《笔中情》
1992年 电影《新龙门客栈》1992年 电影《新龙门客栈》

  但与此同时,华语电影中服装设计的一股新风气也在上世纪后半叶的港台地区逐渐形成,那就是向日本借元素——日本元素在中国古装服设中的渗透,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这个趋势将在上世纪末严重影响整个华语界影视服装的走向。

向日本借元素 自港台开始

  关于对日本服饰的借鉴,最明显的就是披发和罩衣,香港的武侠片,实际在风格上,受到当时的剑戟片的影响很大。先是披发,过去拍古装剧,男性角色都是束发髻的(毕竟中国传统的观点,除了作秀的奇葩以外,批头散发大概就是跟罪犯扯上关系了),但七十年代之后的武打片就开始各种向外界吸取流行元素,当然也包括日本,特别是日本的月代头,最初人家是一束截发扎在头顶,而到了当时港台的古装中,束在头顶的短截发则成了长发,接着大概是为了更舒服的佩戴假发套,又在底下留了飘逸的长发。

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武侠电影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武侠电影
日本的月代头日本的月代头
这种由上世纪流行起来的头顶马尾脑后披发的造型在中国古装剧中可谓如影随行好多年这种由上世纪流行起来的头顶马尾脑后披发的造型在中国古装剧中可谓如影随行好多年

  而罩衣作为从日本男性衣着的袖衫发展而来的款式,在华语古装剧中的发展简直呈燎原之势,一路从港台的武侠古装剧烧到中国的各种剧。在今天,披头散发加袖衫式的大罩衣已经成了中国古装剧男子的标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外面永远不离那件大罩衣,虽然这件东西显的拖沓繁琐,抛开僵化的形式主义毫无意义。

《青云志》剧照《青云志》剧照
《芈月传》剧照《芈月传》剧照
上至神仙,下至凡人,什么都可以不穿,唯外面这件对襟长外套是不能脱的

  相比与男性角色,女性角色也是不能幸免,日本传统服饰中无论是十二单还是打褂等等,那种拖着大长摆的衣服似乎太容易让人产生仪式感,比较早的像《倩女幽魂》特别是第三部的《道道道》,因为女主造型来自日本花魁,以至于后来很长时间内,女人扮古装,不拖个大衣摆都不配叫古装,而像《夜来风雨》这种看起来相对男装还算正常的明代剧,在女装上也不能幸免的穿成日式古装。

1991年 《倩女幽魂》之《道道道》1991年 《倩女幽魂》之《道道道》
  号称五千年的历史及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结果在服装设计上莫名其妙的从先秦到汉唐宋明基本没差别  号称五千年的历史及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结果在服装设计上莫名其妙的从先秦到汉唐宋明基本没差别

结论:文化不自信!本国服饰极度陌生

  这种文化不自信,几乎成了一个奇怪的悖论,尤其是对那些有志于寻找古中国的人,较真的态度有时候非但没有让他们离这个目标更近,反而更远,如林黛当年拍李翰祥的古装,跑到日本去买艺妓使用的头簪,而后来的《贞观之治》,甚至使用日本的面料以恢复“大唐的风貌”,这种根深蒂固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然从中国消亡殆尽的悲观思想,使得日本成了他们极大的心灵安慰,近代的日本文化昌盛,战后更是经济繁荣,这一切都十分符合一些人想象中的曾经的大中华。

  这种观点在华人圈是很有影响力的,尤其在台湾地区,比如去年很是喧哗了一阵的《刺客聂隐娘》,虽然其中的服道部分错漏百出,设计者甚至祭出了簪花仕女图这张千年不倒的大旗(虽然簪花仕女图基本属于唐末五代却一直被认为唐代服装代表),但其中很多细节还是忍不住让许多服饰爱好者认为日风太浓。

  但不管真相如何,并没有多少人关心他的服装到底是不是唐代,本片还获得了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相比于网民私底下的牢骚,华丽丽的奖项才是专业指标。

  所以回到范冰冰的话题,这里绝不是指责范冰冰,她所接受到这些错误的讯息,比她辈份高的人同样奉之如圭壁,中国对本国服饰的极度陌生和不了解,是这些观点会如此盛行的根本原因,与其去群嘲范冰冰,不如问问古装剧,今天你日本了吗?

栏目介绍

每一种“姿势”都是一次你从未涉及过的新鲜角度,在这里我们只关注新鲜、好玩、有趣、泛娱乐话题。我们的口号是,新浪娱乐“涨姿势周刊”栏目带你360度涨姿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