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圆梦人--《真情》编导陈晓冬访谈录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8月07日10:42 每日新报
初见陈晓冬,记者真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二十六、七岁的毛头小伙儿就是这档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情感类谈话节目--《真情》的编导,可能是认为他太年轻的缘故吧。与他接触起来,你会发现:他语速很快,才思敏捷,而且有较深的文化底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真诚。于是,记者就《真情》节目的有关话题与他聊了起来。
记者:这档节目最初是如何创意的?
陈晓冬: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因为从这档节目的策划到第一期播出,直到现在已经开播两年,我一直是在做这档节目的编导。当初最基本的创意在于:各种游戏类互动性娱乐节目有开始走向夕阳的趋势。新的契机在于人的情感,也就是说对于人类情感话题的探讨应是一个比较有卖点的东西。每个人希望看到别人身上发生的故事,而却会给自己留有一个空间,这个矛盾点很有吸引力,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一点,正式将情感话题的探讨作为节目的内核。开始时,节目的名称叫《真情大复活》,情感话题局限在男女爱情上,每期邀请一对在感情上几近破裂的当事人,给他们创造一个互相沟通的机会,力争使他们的情感“复活”。
记者:节目的线索是谁来提供的呢?
陈晓冬: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条是我们主动去寻找。我们有遍布全国很多省区的“真情特派员”在搜集素材,同时也会从媒体上找到一些适合我们节目的线索,然后再去追根溯源。另一条渠道是看过我们的节目后,有很多想寻找亲人或友情的朋友会主动与我们联系。
记者:寻找的过程一定很有意思吧?
陈晓冬:(苦笑)其实不然。找到线索甚至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并不十分困难,但是说服当事人上电视是极其困难的,不像观众想的那么有意思。因为人的隐私都不愿意曝光,人的情感也是捉摸不定,任你磨破嘴皮子,有的委托人也不会与你配合。有一次,有一对婚姻失和的夫妻分别作为委托人与被委托人,我费尽心机好不容易说服女方上电视,可是录节目时,任凭男方怎么求她,她也不同意和解,使现场的气氛非常压抑,结果那期的“真情大复活”失败了。当时夫妇俩还发生了争执,令我内心十分不安。也就是从那时起,我觉得总是做男女情感的话题太累,范围亟待拓展,而且只在湖南本地做节目,观众面会越来越窄。所有这些促成了我们将话题的范围拓展至寻找救命恩人、失散的亲人等等,并于1998年11月开始正式走出湖南。
记者:到目前为止,“真情大复活”的成功率有多少?每期的结果是不是预先都知道?
陈晓冬:成功率大约百分之五十吧,因为我们也没有太精确地统计过。至于每期的被委托人是否会从那扇门中走出来,录节目之前只有我和个别的一两位工作人员知道,为了给节目制造一些悬念。
记者:你这么年轻,做这种非常煽情的节目,不觉得自己阅历不够吗?
陈晓冬: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接听无数个委托人的电话中度过的,听多了,见多了,自己对情感世界的认识似乎也随着委托人的喜怒愁肠变得丰富起来,也使得并没有太多情感经历的我,在聆听别人的情感碰撞的时候,迅速地“长大成人”了。
记者:做了100余期的节目,你对人生有何新的感悟?
陈晓冬:开始时我是个倾听者。每位委托人在倾诉时都显得那么无助,仿佛我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那期盼的目光、动情的倾诉、焦躁的等待,使我感到莫名的压力与沉重。后来,我就成了执行者。想方设法去帮委托人圆他们的梦,尽管这个梦可能是残缺不全的。再到后来,我懂得了:人一定要珍惜“真情”,哪怕是短暂的,甚至是瞬间的。要使自己的真情实感成为一份美好的人生投入。
新报记者林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