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颁奖典礼的第二天,大奖形象代言人、往届获奖者、本届嘉宾——黄舒骏和参与大奖的一众音乐人进行了一次轻松的交流会。这位具有“人文”气质的台湾音乐人解答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的评委、乐评人、乐队代表和本报记者的种种提问,并就当今华语乐坛的现状与大家展开了讨论。
讨论中黄舒骏还谈到时下有关音乐的种种热点问题,从台湾乐坛说到美国娱乐市场
,包括近日出新碟的周杰伦和新兴的飞儿乐团,还涉及到最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媒体上的“美国偶像”产物孔庆祥等等。因此我们认为,把这篇访谈放到今天来看,尤有适时的效果。
“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让我发现流行音乐还可以做卖钱以外的东西。
这个年代没有周杰伦会更寂寞。
孔庆祥意外走红符合美国人的逆向思维。”
话题一:关于传媒大奖
记者(以下简称“记”):黄舒骏曾获得过华语音乐传媒奖,对这个奖有何看法?
黄舒骏(以下简称“黄”):我知道自己获奖后,一方面觉得很高兴,另一方面觉得是应该的。其实在台湾,搞“人文”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一次,我和五大唱片公司的老板说自己的一个计划时,他们都说我的创意很好,可惜我是学院派的。言下之意就是,学院派不是我的优点。但是这次这个奖肯定了我这方面的成就,关注的是不一样的东西,让我发现流行音乐还可以做卖钱以外的东西,这对我是一种支持。
记:你认为这个奖应该走一条怎样的路?怎样可以越做越好?
黄:其实我觉得这个奖还是蛮广泛的。但是有需要加油的地方,台湾的金曲奖就做得不错。
(吴建恒——台湾评委,著名电台主持人插话说:是的。我是今年金曲奖的评委。刚开始大家都说王菲是因为有奖给她才来,但事实上,王菲拿的那个最佳女歌手的结果几乎到了歌手走星光大道的时候才出来的,而且都是通过新闻局投票,不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
记:确实,像金曲奖、格莱美音乐奖,都是很有公信力的奖。但是年轻的奖项还是需要继续发展,以及得到音乐人的支持。
黄:其实有些奖模式是不错,但需要得到艺人和作品的支持。像台湾的金马奖,它很公平、公正,但缺乏本土电影,音乐的奖项也是这个道理,需要有精彩的作品。
话题二:是什么让音乐人的创作力减退?网络、盗版、唱片工业?
记:台湾现在的唱片业好像不景气,像黄韵玲的新专辑也要在网络上发而不交给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又欠下这么多的债务,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吴建恒紧接话题说:好像如今音乐五四三网站发了两张合辑把许多音乐人找来,包括林玮哲、黄韵玲、陈绮贞、陈珊妮、李雨寰等,每人都贡献一首歌,做一个“零元计划”。他不支付这些歌手任何费用,这张合辑的收入就成为台湾新制作人的一种基金。如果任何年轻创作人没钱进录音室,经过合辑里的歌手同意,这些年轻人就可以租用录音室。黄韵玲后来的意见是,一张唱片在现在的市道下交给大公司发和交给一个网站发可能情况都差不多,而如果交给一个网站发行,她反而不用配合那么多,有更大的自主权。)
黄:另外有一部分是创作人的范畴,假设没有盗版,台湾这几年来在创作力量上也存在问题。过去十年是高度商业化的环境,很多人被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出多少张专辑。比如说周杰伦,他如果今年不发一张碟,公司就会跨掉,但如果他扎扎实实发一张碟,压力就会很大。结果很多公司就以新歌加精选,或者现场演唱版等形式出专辑,这些就跟创意无关。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艺人,就连背后的词曲作家等各种人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那一代,或者是比我们更老的一代人,是听西洋歌曲过来的,摇滚精神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是新一代音乐人是听我们的歌曲长大的,所以从一开始就不算最原创,出现的一些组合也是原创性很低。
其实我觉得台湾流行音乐的工业还在,但是缺乏市场的鼓舞,你可以发现现在很多音乐公司的关键人物大部分都不在做音乐了,五大公司的老板都成了专业的经纪人,对于他们来说,卖音乐和卖果汁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话题三:评周杰伦,方文山
记:你觉得周杰伦,方文山写歌怎样?
黄:我还是要非常推崇周杰伦,在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会更寂寞。我觉得是这样,特别是说如果我们要传统的摇滚精神。他是个非常有天分的人,在周杰伦推出个人专辑之前,我在丰华做唱片,就收到过一首歌,我一看就觉得这首歌写得非常好。那个写歌的人就是周杰伦。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努力写歌的人,你要多少就有多少,你要3首就3首,要5首就5首。当时我对他很好奇,向公司表示想用这个人,但是公司拖了一些时间,等到后来要用那首歌的时候,他就不给了,原来他已经开始录自己的专辑。那首歌就是他的第一张专辑里的《心晴》,写得非常好。
记:你认为周杰伦和方文山的走红有没有运气因素在?你怎样看他们的合作?
黄:有,但是他们俩都是非常有才华的,凑在一起是运气,1+1大于2。周杰伦和方文山的关系是很好玩的,方文山的词和周杰伦的曲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我们通常觉得一首歌如果词是比较悲哀,曲也会比较悲哀,可是仔细一看,他们的词曲是两回事的。方文山是利用周杰伦的曲来发表他的词,刚好这个时代词曲不需要太对轨,刚好方文山的这种做法很适应现代人天马行空的要求。比如他的《威廉古堡》,不听歌的旋律,词写得像是在逃、躲避吸血鬼,但曲调却很轻快,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从创作的理念来讲是不可能这样的,但就我的判断而言他们也不是精心设计的,只是因为方文山在用周杰伦的曲作为平台去发表他的个人作品,感觉上很拽。但事实就我们的创作意念来讲,是他们的不协调,我发现方文山现在写歌的梯度越来越大。可是他一直在搞个人创作,他可能也知道,他不常写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歌词,他没有固定的风格,都是生活中一些很普通的、随手拈来的东西,但是他有自己的发挥空间。其实像方文山、陶喆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但是他们走红的时间比较晚,反而在这个时代影响更大,现在台湾就缺这样的人。现在台湾有个乐团叫FIR(飞儿)也是如此。其中的成员陈建宁为孙燕姿、周惠、苏永康及新人张韶涵等歌手创作过专辑主打歌,早已是台湾乐坛的资深音乐人,但他现在才开始走红。
话题四:孔庆祥为代表的“美国偶像”热潮
记:你怎样看现在的孔庆祥热潮?台湾是不是也有类似“美国偶像”式的电视节目在选拔新人?
黄:两年前台湾有过叫“偶像大时代”的选修比赛,我还去担任过评委。这样的比赛世界各地都有,是华纳集团发起的。台湾那时候主要是我和另外一个制作人做过,这个节目其实就是当着参赛者讲一些坏话,有时候还要对骂,现场感比较真实,其实我们通常在家里看电视,看到一些人唱歌,有时会觉得这个人唱得很烂,这个节目不过是当着面讲而已。你不一定要会唱歌,或者可能有很多毛病,但是要长得漂亮,但我觉得这不是最主要的。孔庆祥落选了却意外地红起来,符合美国人的逆向思维。
记:像英国的Gareth Gates就是这样,他原来还有口吃的毛病,有些缺陷,但是都可以脱颖而出。
黄:美国第一届的冠军Kelly Clarkson也是,原来不过是酒吧服务员,但包装得很好。从这个节目中反映出其实厉害的是制作人。
话题五:黄舒骏谈黄舒骏
记:你销量最好的是什么专辑?
黄:是1988年那张《马不停蹄的忧伤》,然后是1989年的《雁渡寒潭》,那张我印象最深,因为销量榜上我一直是第二名,第一名是潘美辰。但是等到潘美辰下来的时候,我还是第二名,第一名又换了,我的那张专辑当年卖了近百万。那时候有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再过一段时间就是陈淑桦的《梦醒时分》,那时台湾唱片销量真的很棒,都卖得很好,但最终还是要看听众喜不喜欢,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记:你觉得今天在台湾做歌词创作,怎样能写出一首走红的作品?
黄:我们当时做的时候,大概能感觉到市场,但现在没有人会知道,没有人说得出道理,我最常问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曲,大部分人说喜欢“抒情的”,就是不要太吵的,喜欢情歌,不喜欢听古典、喜欢听摇滚。
记:以你现在的状态,有自己经营其他项目的公司,还有没有想过会一辈子做音乐?
黄:其实我现在做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再做出好的音乐。一个人20岁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候,一定要走出去,去了解这个世界,再过个20年回来,又会发现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如果你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你会发现自己受困于其他东西会停滞下来,渐渐比别人差很多,所以我现在不管是做公司或者其他,都是希望有一天能重新回到音乐上。(本报记者 马向新 实习生 曹思扮 江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