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杂志从2004年第六期开始恢复随刊赠送唱片,并定期于每月出刊后结合本期介绍的唱片在北京王府井外文书店举行视听会,邀请专家与爱乐者交流听古典音乐的感受,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加,并请来电提前订座。
从本期开始,视听会内容将以主题讲座为主,在本期视听会中,我们将采用大屏幕的方式为读者讲述作曲家肖邦的音乐创作及其作品特点,同时请读者欣赏肖邦的音乐。本期
主讲者为中国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副教授樊禾心。
肖邦的音乐风格及其作品
1830年当肖邦决定离开祖国的时候,他的老师约瑟夫·艾尔斯涅特意送给他一只银制的小瓮,里面放着一捧波兰的泥土,老师希望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出生之地。事实上,这些泥土在此后的19年岁月里恐怕是肖邦与祖国之间惟一的联系了,直到去世后下葬,肖邦才真正回到祖国。虽然在巴黎很多人都认为肖邦融入了法国的社会生活,很多研究者也认为在肖邦身上究竟是法国文化影响更大些还是波兰文化影响更大些是个问题,但是,肖邦自己却一直怀恋着故乡。中国人很熟悉一部好莱坞老电影《一曲难忘》,电影中的肖邦对故乡的魂牵梦绕始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头戏,当然,肖邦是个感情十分内敛的人,影片中那带着神经质的夸张表演似乎有些不可信。下面的这段文字恐怕更能展现出肖邦真实的一面,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我平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天花板,窗外是法兰西的土地,离波兰的天空是那样远。我仿佛看到了我母亲的眼睛,满含泪水,她说:‘弗莱德里克,你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了,你的波兰为你骄傲。’”波兰祖国确实以肖邦为自己的骄傲与象征,1939年9月在纳粹入侵波兰的日子里,华沙广播电台每天都要播放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其他一些作品,直到华沙陷落前的一刻,华沙广播电台最后一次播音,全体波兰人听到的是肖邦《降A大调波兰舞曲》开头那11个音符……
主讲人:樊禾心 (中国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副教授)
内容:1.肖邦的音乐风格
2.欣赏肖邦的钢琴音乐会DVD
时间:11月20日(周六)下午两点整
地点:北京王府井外文书店七层
咨询电话:84050435/0432/0431
(视听会内容如有变化,请以当日信息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