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先时候,英国评论家诺曼-勒布里特曾扬言,2004年将是古典音乐唱片业的毁灭年。
虽然这样的预言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勒布里特确实言中了业内多年存在的深层危机。诸多大型唱片公司已身陷困境,无能的领导模式使情形更加恶化。而最近几年来,有关“古典音乐正在死亡”的说法层出不穷。
经历了多年来的人员缩减与创意方面的梗塞,两个大牌唱片公司——“BMG古典乐”与“索尼古典乐”终于在今年合并。但是,显然这次合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新的公司近期宣告,在德国诸多隶属部门裁员25%。这些唱片公司是曾经超群的公司——RCA与Columbia的残存部分。索尼古典乐的老总彼得-盖博也闻风跳槽,准备在2006年正式接任大都会歌剧院的总经理之职。
听起来似乎不妙?但是,在古典音乐界,却鲜有像今年一样令人振奋的大丰收。如“EMI古典乐”这样的大型唱片公司正在筹划一次现代音乐革命。随之而来的是,由当红指挥家西蒙-莱托与柏林交响乐团激情演奏的梅西安的名作《来自彼世之光》。小型唱片公司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重量级作品,如中音女歌手洛琳-亨特-利博森和名指挥哈利-毕凯特,与启蒙世纪交响乐团合作的亨德尔咏叹调与清唱剧。
除去唱片业的财经风暴,感觉好像人们正沐浴在古典音乐唱片的黄金时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有多个。被迫大幅度消减制作量,使决策者将着重点转向了唱片的质量与效应。“少则佳”的理论或许近于陈腐,但这确实给古典唱片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和影响。
在小型唱片公司中兴起的理念改革,或许会唤起人们对图书出版业黄金岁月的回忆。那时,上层社会的人家都各有其钟爱的作家名单,并且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不惜余力地为其作品宣传与推销。今日的出版公司虽然刊行成批的书,但是其中仅有几部能够登上销售排行榜,从而弥补其余的损失,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密码》就是一例。
在几家大型古典唱片公司里,EMI在诸多艺人间精心地挑选,即包括老牌男高音罗贝托-阿莱尼亚,也包括新秀——挪威钢琴演奏家利夫-奥维-安斯涅斯,可谓老少新旧,面面俱到。
尽管过去20年间市场已经涌现出过量的重要作品的演奏版本,但EMI依旧表示,要继续为那些对老作品有新想法的艺人出专辑。其中便包括安斯涅斯与挪威室内管弦乐队的近作——对莫扎特两部钢琴协奏曲的欢快重释。ECM大牌制作人曼弗瑞德-艾彻,一举开创了新音乐神话,今年也不甘示弱地推出由奥地利钢琴演奏家蒂尔-费纳精心演奏的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的第一卷。
小型的厂牌公司正在以鼓舞人心的创造力应付着接踵而来的商业挑战。今年出类拔萃的作品包括:Nonesuch唱片公司推出的、多人合作的“光之声”系列,以及由指挥家大卫-罗勃森挂帅的里昂国立管弦乐团演奏的斯蒂夫-瑞奇新作。
虽然唱片业“少则佳”政策能否带来成效尚待考证,但大型管弦乐团自行制作等新理念的兴起,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唱片业。毋庸置疑,十年后的古典唱片业将是另一番景象。如果古典音乐能保持今年的态势,复兴是可能出现的。#(王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