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每一台晚会总有若干不等个摄像机位,拍大全景的那个机位永远是备播状态的。因为导演一旦发现演员口型不对时可以立刻切换到全景,这样观众就看不到演员的口型了。
这两年发展到了连戏曲都对口型的地步。以前总认为,戏曲由于没有流行歌曲那样的固定节奏,对口型是很难的。现在也有解决办法:用流行音乐的伴奏方式,由于有了鼓,有
了平稳的节奏就可以对准了。大家说真正想听戏的观众能从这种戏歌中听出什么韵来?
最绝的是,我录过一个戏曲片段,是实实在在用锣鼓家伙和京剧小乐队伴奏的,那个演员在录完音以后,回去花了三天时间练对口型,硬是练到了完全对准的程度,令我目瞪口呆,他连中间停的时间和对白的口型都能对准。这种功夫,这种制作习惯把好好的音乐家们都搞成什么样了?
还有一次,有个导演来找我录一段手风琴伴奏,老年合唱团,说是要对口型。我当时就说不行,这些曲子有快有慢,节奏变化多,对不上的。那个导演一定要录。我只好录了。后来在演播厅看录像,把我笑得站不起来。可怜的老太太们对得上气不接下气,戴了助听器都听不准节奏,乱成一团。最后解决方法还是现场架了几只话筒,一遍就过。
今年某春节晚会播出前就放风全部是现场唱。开场第一个节目是一著名歌手,一亮嗓子?我就乐了:第一个音就跑。我倒不是幸灾乐祸,我是真高兴。我想电视台终于做好事了。可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所有歌星的音色音准和乐队是那么的平衡,连来客串的影星都唱得那么准。我心里有数了,还是对口型。后来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这一场大部分还是对的口型,只有少数几个人真唱。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嗓子练哑了,有的说身体有病了,有的说现场扩声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了。大部分演员抵制,怕出洋相。再大牌的导演也没有办法。
而一些港台演员就没人惯着他们了。他们就把自己当艺人?而不是对观众的施恩者。在一次两岸三地合搞的中秋晚会上,一到内地现场就是红色一片,完美无瑕的大合唱。独唱演员一色漂亮的长长的高音,歌词中充斥着太平,腾飞,大团圆,听得我眼泪都要下来了。但那个假!假唱,假美,假爱。
一切换到港台的现场,就显出小气来了。小小的演播室,色调也没大陆这么鲜亮。特别是歌曲没有内地特色的大合唱,听来是那么单薄。演员们也没有唱特意为晚会创作的《年年中秋盼团圆》之类的歌。都是唱自己专辑里的歌曲而已。那天看到的蔡依林打扮得还真难看,唱的什么歌我忘记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她是真唱的,是现场唱的,音有点抖,音准更是大有问题。可就一个字:真!
电视台有一个著名周末节目,刚看到时的确为之一振。没想到我们也能做到这么大气的舞美和灯光。可看了几次就发现,全是对口型。
崔健最近高呼反假唱,我也跟着凑一把吧,只不知这呼号能不能起作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