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维实在太忙了。他前天在承德演出,大前天在大同演出,昨天下午四点又匆匆忙忙从北京赶到了天津。他开一辆红色的“富康”,自己开车,风尘仆仆的,完全没有大艺术家的样子。此次,他是为了庆祝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特地赶来参加演出的。
晚上,他神采奕奕地登上了音乐厅的舞台。一曲《祖国,慈祥的母亲》,声情并茂,高音区嘹亮清润,赢来了长时间的掌声。
休息时,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我是一个地道的‘天津娃娃’,土生土长。”刘维维用天津口音说话,格外令人亲切,“住在马场道,小学在保定道小学念书,中学在59中。1976年参军离开了天津,在连队当了一年兵。因爱好唱歌,被选送到南海舰队文工团,一干就是三年。”他的歌声传遍了南海诸岛。
1980年9月,刘维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郎西、黎信昌等声乐大家。1985年毕业。曾在巴西第十二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主演过歌剧《卡门》、《蝴蝶夫人》等。他演唱的《长江之歌》、《我的太阳》等成为男高音的经典之作。
“人们都说天津的海河水甜润,养育了许多美妙歌喉,这样说对吗?”
“天津出歌唱家,这是全国公认的。老的有沈湘、黎信昌、郭淑珍、楼乾贵,后来有李光羲、于淑珍、蒋大为、关牧村……确实出了大量的人才。当然,不只是因为海河水的水质问题,而是有诸多原因所在。”
他指出,天津的风土人情地方文化应该说形成了说唱艺术的广泛群众基础。戏剧曲艺等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后来,中央音乐学院设在天津,也培养了一批人才和众多的音乐迷。
刘维维还特别提出:天津人的歌唱得好,跟天津人的语言发音方法有直接关系。天津人说话语言实,用嗓子说话,尤其是尾音向下,不发飘,很亮。这些发音习惯锻炼了天津人的嗓子,所以好的歌唱人才会层出不穷。刘维维的观点确实与众不同。
谈到这次来津演出,刘维维说:我是天津人,家乡有事,打个招呼我准来。天津日报成立报业集团,这是一件大喜事,大好事。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从内心表示祝贺。我会用我的歌声来表达我的心情。
接着,他认真地写下了:祝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给天津人民带来更多的愉快!
发自内心的喜悦洋溢在脸上。(本报记者张京平张浩白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