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Y乐队在日本乐坛的成功应该算是个奇迹,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支像他们一样的乐队在一次火爆过后彻底地消亡。而他们却脱颖而出,从一支地下乐队浮出水面,从一支视觉系乐队成为日本音乐界横跨视觉系和流行音乐乐坛的人气BAND。甚至此次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会众里挑一选择他们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到底为什么?
诞生于文化巅峰
GLAY乐队(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前身)创建于一个奋斗的时代——1988年,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经济、文化的最巅峰,老一辈的日本人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发挥到了极致,而日本的年轻人还有很大的危机感。
GLAY乐队最开始的时候只有Takuro和Teru两个人,而Teru当时还只是一个鼓手(现在已经想象不出Teru打鼓的样子了)。那个时候他们在出生地北海道只进行一些单纯的表演活动。因为Teru有一副很好的嗓音,也许是因为他的声线可以更好地表现他们音乐的理念,在吉他手Hisashi加入之后,Teru成了主唱。
三个人在高中毕业之后,为了他们的共同目标,一同来到东京,开始了他们LIVEHOUSE演出的生涯。这一段是他们最艰苦的时期,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生存问题困扰着他们(是不是所有的为了理想生活的人,都会面临这样的考验),还好他们都有着不服输的个性,这样坚持到了1992年,贝斯手Jiro的加盟,让这支乐队走向成熟和完美。同时他们在乐坛有了一些名气,这一段时间他们录制的歌大受欢迎,这让他们有了很大的信心。1993年10月在一次小型演出中,上天终于眷顾到他们,YOSHIKI看到了他们的演出。
YOSHIKI帮Glay打拼天下
至少是在1997年以前,YOSHIKI的存在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喜欢GLAY乐队的歌迷宁愿相信他们的成绩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在早期,的确是YOSHIKI的创作和他的宣传手法,让大家很快接受了他们。
1993年年末,当时他们还处于地下状态,意外地见到了YOSHIKI。独具慧眼的YOSHIKI看到了他们潜在的能力,量身打造,为他们制定了“GLAY镀金计划”。
1994年5月,在出版单曲《RAIN》的同时,宣布即将出版有着迷幻色彩的专辑《灰とダイヤモンド》(灰与钻石)。之后,YOSHIKI全力投入宣传工作,结果这张专辑成为地下乐队排行榜的冠军专辑。无疑GLAY的第一步成功了。
在我看日本的音乐杂志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在最前面的几页会有专辑的广告。就拿GLAY乐队最具话题性的一年来说吧:1997年年初的时候,无论你翻开哪本音乐杂志,你都会发现最前的几页都是关于X-JAPAN、LUNASEA乐队专辑的广告。当然,一般来说,唱片公司是很少这样做广告的,因为这样做花费实在是太高。但是这就是YOSHIKI的炒作方法,他在乐队一开始出道就同步推出了他们的广告,而且是用狂轰滥炸的宣传方式,瞬间取得了市场。
这样做自然会见成效,出道的第一张单曲《RAIN》取得了20万张以上的销售成绩。他们成功了。
横跨视觉和流行两个阵营
到了2000年中期,GLAY已经是横跨视觉和流行两个阵营的大红大紫的乐队了,从着装上看已经很男性化。乐风则有了更多的改变,从1997年开始他们不仅自己创作歌曲,甚至连一些编曲自己也顺便完成了。确切地说,他们已经开始自己掌握发展的方向。
但是从编曲上讲,旋律在灰色调的同时表现得凄美;主唱的声线在旋律的陪衬下更加沧桑、感性;吉他更加注重旋律的优美,而非单纯的金属扫音;贝斯的SOLO增加了很多,在飞爆的吉他声中显得沉稳。我还记得2000年GLAY的造型,在蓝色主调中Hisashi在白色绸缎的衬托下,目光带着一丝丝忧郁,飘落在某一个角落,很病态,但是很唯美。很多人不能接受日本视觉系这种很病态的人性表现,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作为一个艺人,我觉得他们的化妆代表了他们音乐的理念。
卡拉OK为GLAY免费宣传
卡拉OK是令GLAY更“流行”的主要原因。因为GLAY的音乐则切切实实地适合人们唱卡拉OK。因此当人们到卡拉OK厅的时候,都爱点播GLAY的歌曲,无形当中为他们做了很多次的免费宣传。
更多地参与广告歌和偶像剧主题曲的制作,是他们成功的另一个原因。他们的很多歌曲被用在日本的都市青春偶像剧中(像“Survival”),同时他们还为很多广告创作了广告歌(像“WILLBEKING”、“FATSOUNDS”)。
20万人音乐会创日本奇迹
GLAY乐队从1999年就开始策划大型的演唱会,但这不同于普通的歌手或乐队,单纯地在体育馆里开个几万人参加的演出就行了,他们要的是在日本创造一个奇迹,一个日本音乐人从没有想到过的奇迹。
2000年他们的演唱会终于开始了,那是一场号召了20万人参加的大型野外音乐会,让人想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WOOSTOCK,他们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事实上他们成功了。从此他们几乎不在体育馆中开演唱会,因为体育馆中根本不能满足他们以及歌迷们的需要。
之后他们的大型野外演出已经成了一个品牌,每年都会有数万名歌迷盼望着他们的现场音乐会。(信报记者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