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童安格的音乐风格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容易回答、同时又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他的音乐唯美优雅,有一种高贵的感觉,但是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李宗盛或罗大佑给你这种感觉呢?这种唯美风格的源头来自何处?我想这也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写了这篇帖子,借以抛砖引玉,与各位共同探讨。
童安格的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从中可以发现各种音乐素材的影子,但我觉得,
最为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那种经典“童氏风格”,应是西方(特别是欧洲)传统音乐与民谣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西方传统音乐,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古典音乐(圆舞曲、小夜曲一类),有古典风味的轻音乐或舞曲(如保罗——莫里哀的轻音乐,探戈,恰恰等舞曲),还有古典歌剧,地方风味浓烈的民族音乐等等。这些音乐由于历史的原因,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宫廷气息和贵族色彩,因而童安格的音乐,注定与同时代的其他歌手存在着风格上的鲜明差异,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他的音乐比较小资。
现代的主流音乐形式,无论流行还是摇滚,其源头都离不开民谣的影子,即便现在的摇滚如何歇斯底里,当初他们的鼻祖Beatles也在唱《Yesterday》,Bob Dylan的成名作也是一首非常清新动人的《Blowing in the wind》,中国的流行音乐当然更不会例外,大多数歌手出道成功的头一张唱片,都是依靠清新的民谣风格来打动听众。童安格却是个异数,其在宝丽金正式发表的第一张专集《想你》,即开始表现出多样化的曲风走向,除了《谁能预言》、《想你》两首流行曲外,《矛盾的比喻》、《跟着我》具有浓厚的轻音乐舞曲风格,前者舒缓,后者轻快,而《爱能付出难收回》虽然听起来不太整齐,但其背景中打击乐器敲出的那种摇摇晃晃的JAZZ风味也是较为明显,可以说,在这张专集中童安格已经明确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并有意识地学习借鉴西方音乐来丰富自己的灵感和素材,这使他的视野变得十分宽阔。到了第二张专集《女人》中,《女人》这首歌充斥的大段SAX独奏,将那种慵懒华丽的JAZZ气氛渲染得极为充分,比起前作的技艺显得更加圆滑成熟,是真正的“靡靡之音”。童安格的早期作品,似乎非常偏爱SAX、小号这类乐器,不仅是舞曲,连《想你》、《干燥花》这类作品中也时时出现它们的身影。在《跟我来》中,童安格对于舞曲节奏与民谣旋律相结合的把握达到了真正的高峰,《你在想什么》与《朴克先生》,旋律清新优美如校园歌曲,节奏有张有驰,舒缓奔放有如恰恰,甚至歌词也有对于舞会场景的描写,给人一种优雅洒脱,而又充满活力的感觉,这些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童安格音乐形象的一部分。一系列作品的成功使得童安格在后续作品中不断延着这一轨迹发展延续,《爱与哀愁》中的《永恒的舞曲》,节奏没有大的变化,旋律采用东方小调,少了昂扬有力,多了几分低回惆怅,那种往事如烟、浮华若梦的心境跃然耳边;《收留》中的《我有一条河流》,让人一听就沉醉于那探戈般的节奏中,忍不住手舞足蹈......值得注意的是,童安格在后期的作品中似乎更加偏爱西班牙和拉丁风情,《听海的歌》中《Vino Vino》一曲,起始较为平淡,但高潮部分那种随心所欲任意挥洒的演唱实在精彩,叮叮咚咚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人声就生动地表现出了弗拉门戈吉他演奏时那种急促的转折和强烈的扫弦感,十分传神,而《收留》中的《毒药》,则是个人感觉最像现在流行的拉丁情歌的,只不过节奏稍稍变慢了一些,但从演唱到打节奏的拍子,都显得韵味十足。对比这些作品在国内所引起的注意,瑞奇马丁似乎红得太过火了,有一次在一本音乐杂志上读到一篇BeeGees的访谈,这几个兄弟酸酸地说现在流行的大部分拉丁情歌其实都和他们60年代在迈阿密录音室录的歌毫无二致,只是他们从未发表过,当时心里觉得好笑,后来觉得他们也许并非是大言不惭,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
民谣的旋律清新自然,但太过简单,表现力不够强,有如素面美人,虽丽质天生,但补些妆才更为光彩动人,童安格显然是深知个中奥妙的,请听听《跟我来》中的《Only love you》(这首歌老让我想起《大话西游》中唐僧高歌的那首“Only You.....”,还有《人鬼情未了》中的《Unchained Melody》),除了极其优美的旋律外,还有什么感觉?是否有如《蓝色多瑙河》一般,不断回旋,微微荡漾?借鉴古典音乐的技巧,对旋律进行的圆滑处理和转折衔接,是童安格成功的关键之处,这种方法贯穿于其作品的始终,使得旋律有如丝绸一般的光滑,美玉一样的温润,但是又不同于中国古典乐曲那种洋洋洒洒,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觉,呈现出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流畅之美,在《听海的歌》的开始一句,这种乐感同样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古典歌剧和美声唱法中受到启发而运用的假声,也成为了童安格音乐的商标,从音符上看是简单地提升了音阶,演唱后得到的却是一种深邃飘渺的意境,其实《想你》中的《回首的梦》,《女人》中的《奥斯丁的诡计》,都可看成是一部音乐剧中的一支短曲,曲式四平八稳,有如唐诗一般的工整格式,层层推进的音阶......都如出一辙。“带我走出回首的梦.....让我倒回转动的钟......再次找回逝去的笑容”,一次一次地重复,最后通过一个假声完成情感的宣泄。不过一般的古典歌剧中假声未免用得太多太滥,听久了有沉闷之感,因此童安格是点到即止,画龙点睛。这种技巧在今天看来毫不希奇,但在80年代的歌坛,除了童安格又有几人能够运用的如此成熟呢?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这些方法不仅用于西方音乐素材中,也开始渐渐与东方音乐、民族音乐不断融合,终于达到了一种重剑无锋,大巧若工的浑然天成的境界,这才有了《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尘埃》、《忘不了》、《草原》这样的歌曲,所以我一直觉得他的歌曲是不太容易演绎的,一定要充分掌握那种圆润的感觉和平滑的真假声转换,方能表达出那种“童”味十足的效果,《爱的主题曲》如果采用任贤齐式的朴实唱腔,一定会味如嚼蜡。
古典音乐是以器乐为主的音乐,人声并非其中的决定性因素,那种丰富的编排,宏大的构思相信也给了童安格不少启发,不仅使他比同时代的其他歌手更早地了解到了精致的编曲与和声的重要性,更使他的作品呈现一种“唱奏并举”的特质,也就是“奏的和唱的一样好听”(现在的Hip-Hop则是“说的比唱的好听”),那种在确定旋律大致走向下即兴发挥的华彩,也屡屡出现。《听海的歌》中高潮部分情感的爆发是一次人声的表现,器乐的表现则更多:《一生中的第一》本来是一首十分清新的校园歌曲,然而中间SAX与弦乐的合奏不仅增添了一种华丽庄严的气氛,更使歌曲的情绪在这次演奏中就到达了顶峰;《星月》中相对于安格的演唱,我觉得前面的弦乐Solo更好听,仿如小夜曲一般的宁静、安详和柔美,意境已被完全打开。再举两个最新的例子:《第七年》中的主歌部分:“此刻的我,在某个城市对抗失眠.......此刻的我,满怀着对你的想念.......”,这几句如果清唱,未免有点呆板,为何?少了中间那一小段弦乐的回旋,它就象一座桥,将前后人声进行了搭接,这才显得平滑无缝;《How do I reverse time》同样有着极为优美的弦乐背景伴奏,用耳朵捕捉一下仿佛又听见了一首歌。所以,欣赏童安格的作品,除了人声之外,其器乐的表现也是不可忽视的,器乐不仅是陪衬,也是骨架,是整支乐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外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典摇滚和新近崛起的New Age音乐,在此方面同样十分注重,甚至达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
所以个人觉得,说童安格是音乐大师,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也许其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少数几个能够系统学习吸收西方音乐精华,并在实践中引为己用,进而形成自身独一无二艺术风格的少数几人之一,前不见古人,至今也还不见来者。周杰伦走的道路与童安格有相似之处,但取向不同,手法各异。后期的童安格给我一种竭力求变的感觉,《爱与哀愁》、《现在以后》(单曲)被有些人评为有流俗之嫌,也许确是如此,但这种“俗”也许在童安格眼中,恰恰是一种创新,是他到达顶峰后反朴归真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不可避免地与受众心理产生了落差。无论如何,都衷心希望童安格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再续写自己的音乐传奇,等七年不要紧,有好歌就行。X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