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秋天的《西域情歌》推出起,远到南疆喀什,近至首府乌鲁木齐,刀郎的歌几乎成了每户新疆人家碟柜的必备品;在新疆每一条道路上奔跑的车中,刀郎的歌更像是车中一个不能缺少的伙伴。
然而,近期新疆人对已成为国内歌坛巨星的自家人刀郎,并没有表现出与此前迥异的疯狂而是多了一些担心。
在乌鲁木齐,很多人说起刀郎就像是一个为家里争了光的亲人一样。走在安静的乌市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都可以说上两段刀郎的事,甚至很多人都能拉家常似的说出刀郎以前在“罗林音乐工作室”时的故事。一些留意过新疆音乐的人都是直呼刀郎原名“罗林”。
乌鲁木齐是一个边远但有着独特个性的城市,它宁静而宽容,歌迷的成熟与理智完全超出了内地人。多年来,无论是什么歌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在传唱,乌鲁木齐的各大音像店里也不会跟风般的放着同一首歌。按照店主们各自的喜好有的会放阿杜,有的会放周杰伦,而有的音像店则特立独行地放着一些老歌,比如十几年前的小虎队、孟庭苇等等。
《西域情歌》和《刀郎》的相继出现一夜之间打破了这种格局。从去年9月到今年春天,乌鲁木齐的音像店如同音乐聚会一样不约而同地放起了刀郎的歌,大街小巷都是刀郎那宁静而沙哑的歌声。
人们在这熟悉亲切的音乐里,赶路、等车、生活,成了一种习惯。
而近期刀郎在全国红得发紫的时候,他的歌在乌鲁木齐竟没有像此前刀郎默默无闻时那般火爆,因为10个月的时间,新疆人对刀郎前两张碟中的歌已没有了兴奋(鼎盛的流行音乐总有着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大家在等着他的新歌和新专辑。除了音乐本身之外,极少有新疆歌迷像内地人那样对刀郎近期的被某些媒体人为制造出来的“新闻”津津乐道。
一方面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做了十年新疆音乐的刀郎太熟悉了,另一方面他们最关心的是刀郎音乐的本身和刀郎音乐的成长。从这一点看,新疆歌迷的音乐修养到了一种境界。同时,因为新疆人对刀郎有着亲人般的关爱,而这种感情让新疆人懂得如何给刀郎一个宁静的创作空间。
基于新疆人的厚道以及富饶的音乐宝藏,刀郎深情地眷恋着这片并不是他故乡的音乐土壤。成名后的刀郎依然像过去的十年一样平静的生活、出门、购物,一上街就会有很多人把他认出来,但很少有人围堵着打扰他。
刀郎说起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外面吃饭的时候,一个30多岁的维吾尔族青年看见他后,并没有走到他跟前请求签名,而是远远地竖起了大拇指冲他笑着点头,刀郎也像碰见熟人一样点头跟那个男子打招呼,然后双方都各吃各的饭。这样的事情刀郎经常碰见。他觉得走在新疆的大街上,就像穿梭在自己家的房间里一样自在,根本不用躲躲藏藏。
然而最近,乌鲁木齐却被内地媒体扰得天昏地暗。纯朴厚道的新疆人为刀郎营造的宁静就此打破。此时,新疆歌迷无不担心着刀郎这个自家门口的出息小子,在媒体的疯狂追逐下丢失掉“儿子娃娃”的性格,丢失掉他一直以来对音乐的感觉。(新疆都市报记者 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