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POP劲爆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边走边唱--民谣歌手杨一的流浪生涯(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29日11:21  北京青年报

 

  杨一是个民谣歌手,8年前,杨一从粤北家乡来到北京,开始了游唱生涯。他在北京有一个固定的上班点,在美术馆门口卖唱,离开北京的时候他在全国游荡和采风,深入民间收集歌谣。塑造他音乐气质的人由鲍勃-迪伦、尼尔-扬等西方民谣歌手渐渐转变为来自中国最底层的民歌手们,而他的歌也因此渗入了更多的民间立场。

  今年,杨一在广州做了自己的第一张CD,里面充斥着他在江湖漂泊的精神阅历。以前他在一些酒吧和饭店里唱的是罗大佑、崔健、齐秦、鲍勃-迪伦的歌,现在他更多地唱自己创作的具有中国民谣风格的歌,如《越走越远》、《烤白薯》、《样样干》等,他说:“当年在街上卖唱除了挣口饭吃以外就是给自己争取一个自由的歌唱空间。你想,一个唱歌的人如果只是在歌厅和酒吧里唱一些口水歌的话,那么他的歌唱生命的短暂是可想而知的。”

 

  他写道:“只要挣够了路费就往更远的地方走/其实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可抛不开/要想活得精彩就上路吧朋友。在街头倾听他的歌声的人群里既有白领也有流浪汉,许多友谊就从街头开始。从卖唱到卖CD,6年中,杨一就用这样单纯而清白的劳动养活自己。

  6年前,杨一骑自行车从北京出发,漫无边际地来到陕北,学唱了《画扇面》等陕北民歌,更主要是吸取了陕北民歌的精神,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今年7月,杨一再次从北京出发,再回陕北。乘火车,转汽车,坐拖拉机,一番曲折,终于来到陕北瓦窑堡附近一个小山村———胡家塔。

  当年村里三位年长的民歌手已有两位作古,一些能唱民歌的年轻人也已进城打工,教杨一唱民歌的老农李生才成了孤独的歌者。杨一的到来给老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在老人的院子里,老人一首接一首地唱《走太原》、《三骡子》、《酒曲》、《调兵》、《牡丹情》……也许有一天,杨一会以另一种形式把这些民歌传播开去。傍晚,以啤酒消暑,杨一和李生才开始对唱。杨一唱自己改编的民歌,口琴配上吉他,沙哑的歌喉,在一盏昏黄的灯下,李老汉则打着快板,且歌且舞。歌声琴声,引来邻居老妪、外乡挖煤工人,宁静的山村一个难忘的夜晚。

  杨一说:和李生才的相遇是我歌唱路途中的幸运,我从他那儿学到的不仅仅是陕北民歌的调子和结构,更多的是歌唱者的内涵和精神,是如何去热爱土地、劳动和生活以及歌唱的永恒和不朽。同样是歌者,为什么我们会有着那么多的怨恨、无奈、愤怒、抱怨和矫作?原因很简单,不就是离土地离劳动太远了吗?

  杨一就这样终日奔波在路上,他既不小资也不颓废,他调侃自己:像条野狗,停停走走。德国作家黑塞曾经写到一个和杨一气质相近的流浪汉,他借上帝的口说道:“你以我的名义浪迹天涯,你始终不间断地把追求自由而产生的一些思乡之情带给在家里安居乐业的人们……我本人活在对你的喜爱中。”但愿杨一在游吟的过程中能发现这种珍贵的感受。(文/黎宛冰 摄影/许培武)

  图注:走向草原,继续没有休止的音符(图一)

   1999年6月,杨一在广州一家酒吧,以《越走越远》为主题演唱,酒吧连续3夜爆满(图二)

   到陕北采集民歌,乘上驶往黄土高原的列车(图三)

   杨一和老农李生才在窑洞里俩人以不同乐器对唱(图四)

   鲍勃-迪伦的海报贴在家门口(图五)

   今年夏天离开北京前,在中国美术馆旁边卖唱,一外国歌迷听得入神(图六)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美国总统大选
2000年世界小姐大选决赛
新浪招聘网站
健康专题:禁用PPA感冒药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网上学园提供各种学习电脑网络技术文章
全国男篮甲A联赛



新闻查询帮助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