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情电视"想到的
张远林(作者系武汉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级编辑)
"我今年十八岁,继母却只有二十八。这个小妈不争气,很多事情做起来还不如我,叫人窝心。为了让她出丑,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不想自己反而出了洋相
。在与继母朝夕相处中,我深深感到她的确是爸爸的好妻子,同时,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爱可以共享。"
以上是一种叫"FTV--心情电视"《家有继母》的内容梗概。由北京环球视业电视节目有限公司策划、制作的这种心情电视还有《爱上他因为一滴眼泪》、《你是我的好朋友》等等。据报道,这种电视创意独特,形式新颖,内容时尚,在一些电视台播出后,收视影响日益扩大。在最近举行的一次研评会上,一些著名电视专家、学者称其为"中国荧屏新概念"、"中国电视新品种"。
笔者不曾看过这种心情电视,只看过有关报道,不知道它具体表现哪些心情或唤起观众的哪些心情,怎样体现一种新的思想、情感、道德、伦理的观念,真的″像一首诗,可以升华人的情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环视″是我国首家用镜头与笔头触及人们的内心世界,捕捉扑面而来的新生活、新情感,并在电视形态上探索出一条新路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由心情电视,笔者不禁想起了另一种电视--″理性电视″。在最近举行的一次省级电视节目评奖会上,电视纪录片《英与白》引起了评委们的强烈反响。英是一只被驯化、可以上台表演的大熊猫,长年累月被关在武汉杂技团的一间房子里;与英同居一室达14年之久的白,则是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多数亲人在美国的女驯养师。一只熊猫、一个大铁笼、一个人、一张床,还有一台电视机,构成了这样一种生活存在。在长达50分钟的片子里,除电视机不时传来科索沃战争、二恶英污染、印巴冲突、叶利钦辞职等外部世界信息外,再没有一句画外音,也没有一句采访白的同期声,有的只是不时出现的白照料英及英常常从窗口探出脑袋张望对街灯红酒绿的画面……乍看完这部片子,有的说,不知所云,有点看不懂;那个说,看到的只是孤独的人和孤独的熊猫……笔者认为,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该片的编导故意在这些沉默无语的孤独者画面的背后隐藏白的一种生活选择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并揭示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的问题。这种引而不发的独到的表现手法,能引起观众的某些理性思考,终被评委们认同,获得一等奖。
心情电视与理性电视,尽管还不被广大观众所了解,或所认可,但却反映了编导者的一种追求与探索,应该说是荧屏改革与创新的一种表现。现今的各地荧屏,虽说丰富多彩,进步很大,但也不乏令人遗憾之处:耳目一新的节目不多,老套一般化的节目不少;有个性的不多,有共性的不少;自家独创的不多,摹仿别人的不少。于是有了"速配婚姻",就有"婚姻速配",看了这家的"有奖竞猜",又有那家的"竞猜有奖"……这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虽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就缺了创意,少了个性,没了风格。如此长而久之,挑剔的观众当然不买帐。这些也许我们的编导者都感觉到了,但是否都象心情电视、理性电视的编导者那样去做呢?
如今,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一种不懈的追求,以迎接新的挑战与竞争。荧屏如何改版?节目如何创新?对此,笔者却是外行;不过,歌德有一句名言,也许对我们有所启迪。他说,意义是人人都可以把握的,内容经过努力是可以找到的,惟有形式是一个秘密。这句话内涵很丰富,主要意思是,同样的内容,可以寻找出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心情电视的编导在确定反映"新生活、新情感"题材的同时,没有采用以往惯用的戏剧化(如电视剧、小品)表现形式,而是采用类似于"叙事诗、哲理诗、抒情诗"的表现手法,首创出电视新品种。同样,《英与白》的编导在拍摄人与熊猫的故事时,采用了很多新的手法,制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考的纪录片。他们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既找到了理想的题材与内容,又探索到了反映题材和表达内容的形式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