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香港电影节又开锣了。
今届电影节的举办时间,刚巧碰上我们的新片拍摄的高峰时刻。从前那一天到晚频扑于电影院与电影院之间、为看一出好电影而废寝忘餐的全职影迷生涯,都已一去不返,往事只能回味。
于是,我只好拿着那本电影节的订票手册,翻了又翻,是自我陶醉,也是望梅止渴。
今届电影节的专题部分,论到新鲜感和吸引力,都不及已往几年让人翘首以待。最明显的是开幕电影《玉观音》、《恋爱中的宝贝》和闭幕电影《不散》,上映都有一段日子了,大大失却了在电影节观赏先睹为快的“首轮”快感。而香港电影在这两部分的“失踪”更可谓是今届电影节的一大遗憾。
但遗憾归遗憾,今届电影节还有值得推荐的部分,像“大师级”环节里,历届电影节的老朋友大导演如克劳德.察布罗尔、雅克.里维特、迈克尔.哈尼克、马可.贝洛奇奥、迪奥利菲拉、拉乌.卢易兹和贝托鲁奇都在今年“崔护重来”,共聚一堂,特别难得的还是久违的贝托鲁奇,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他的新作《戏梦巴黎》(The Dreamer)面世,跟《盗美人》一样写年轻男女的情欲交缠,大胆程度有说更跟《巴黎最后的探戈》相提并论。多年一别,贝托鲁尼是否依然宝刀未老?谜团将在今届电影节解开。
近几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对我来说的一个重头戏,是同期举行的香港电影资料馆专题回顾展,今次的专题是“小说、戏剧、文艺片——粤语片文艺片经典”,首部分将展出25部经典文艺片作品,包括影迷熟悉的《家》、《危楼春晓》、《秋》、《原野》、《寒夜》等等。大部分放映作品我都看过不止一次,但其中仍以年前同样在电影节里看的《寒夜》最为深刻。《寒夜》的情节十分简单,就是写吴楚帆和白燕这对夫妻在抗战期间避难到重庆时、那段历尽劫难的婚姻生活。战争从来只是背景,更重要是描述人因为性格缺憾,终逃不过被命运捉弄,以悲剧收场。写人生的漂泊,对时局和人情冷暖的叹喟,导演李晨风显尽功力,我更会比喻电影为中国版的《日瓦哥医生》,凄美动人、低回再三之处,真是不相伯仲。记得当时电影结束,戏院里的灯徐徐亮起,地上都是观众用来拭泪的纸巾团。我后来想起,好电影的所谓荡气回肠、刻骨铭心,在《寒夜》里便体现得淋漓尽致,此真谓之经典也。今年如有机会,我最想看的电影还是《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