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艺青年都喜欢听罗大佑的歌,罗大佑的歌可算是陪着他们成长的。时至今日,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听罗大佑的歌,但在罗大佑演唱会当晚,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红怖体育馆,说到底这次是罗大佑第一次在香港开演唱会。
去看罗大佑在香港开的《搞搞新意思》演唱会当晚,我遇上一些年龄和我相仿的旧朋友,演唱会之后遇上的另一些朋友,也说看了罗大佑的演唱会,而且赞不绝口。
我是一个人去看演唱会的,但看后很后悔没有约朋友一起去。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约朋友去看,而且是约一大班,一齐来一次集体回忆。
我是从《之乎者也》开始听罗大佑的,那时一听便着迷。其实有这般反应的不止我一人,大家都认为他的歌不单只是旋律动听,而且是有内容、有“一颗心”的。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也可以听出罗大佑是用“心”去写和演绎他的歌。
罗大佑出版了一张名为《家》的大碟后,便去了纽约两年。之后他来到香港,当时,我帮杂志写稿,还替他做了一个访问。记得在访问里,他说不少人年轻时都想改变世界,但后来却被世界改变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两部我有份参与的电影是由他配乐,因此,在录音室再跟他碰面。那时鲁世杰是他的拍档,看着他俩在录音室中弹着琴,仿佛是在看一场小型演唱会。
近年,偶然到徐克导演家中吃饭,罗大佑都会突然跑来。
舞台上的罗大佑,我是到这个名为《搞搞新意思》的演唱会上才看到。不知怎地,演唱会后,我很想去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