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导演科波拉对他这个女儿的培养可是不遗余力。当他拍史诗巨作《教父》三部曲系列最后一部时,索菲亚·科波拉就以中等资质,取代了大美女薇诺娜·莱德(Wynona Ryder)成为剧中的第三代科里昂的孙女。结果惹来一片恶评,索菲亚几乎被骂得体无完肤。
其实早在索菲亚还是小女孩时,科波拉已经在为她铺路。他与伍迪·艾伦和马丁·斯科塞斯两大导演合作的《纽约,纽约》,就是由他和女儿共同挂名当编剧。所以多年后,
当索菲亚当演员碰壁后,她移居幕后,自编自导了《爱情不用翻译》(Lost in Translation,台湾的片名翻译得刚好相反,内地则译为《迷失东京》),而且勇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好玩的是,索菲亚曾就读于加州艺术中心电影系,最后被迫辍学,因为不少学科都不及格,尤其“编剧”这门课更被老师直接“当”掉。
她的编剧老师在她得金像奖那一刻,必然是跌破眼镜,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但《爱情不用翻译》真的编得好吗?恐怕我要抗议,因为它充其量只是一部以日本为背景的典型爱情喜剧。我们看它如何描述日本:东京街头泛滥的霓虹灯广告、超现实的卡拉OK房间、所有东西都自动化的旅馆、不断鞠躬道歉问安的日本人、不断发名片的日本人、不断吼叫着“intension(注意)”的广告导演、不断省略字句的翻译……这些几乎是最模式化,甚至有种族歧视嫌疑的意象。于是在此光怪陆离的环境下,异乡人动辄突然失控:男主角站在电梯中就鹤立鸡群,比所有人都高一个头;参加电视节目做宣传,就被阴阳怪气的主持人捉弄开玩笑;被当“service(招待)”送进来的妓女逼他假装强暴她;当然,洗澡的时候,他先要弯腰驼背,因为够不着装得很低的莲蓬头。
这些都是最表面、也相当浮面的印象。我的意思是,这电影仿佛是一部观光电影,把西方人初来乍到在日本所受到的文化冲击,化为简单的对比。电影用日本现代都会及进步科技的某种荒谬,对比出京都委婉的美,包括庭园设计、樱花道、抹着白粉的典雅新娘、抽象意境的枯山水。索菲亚努力用这些明信片似的画面,来铺写主角的心情和背景,只为演示两个年龄、性格、身份都迥异的男女的恋情。他俩与环境越异化,渴望同化环境的心情就使他俩更靠近,而那因拖延而让大家期待许久的接吻,却是好莱坞爱情电影之必然结局。
若不是片中的主角表现得那么可圈可点,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平凡浅显,欠缺深度。而我觉得惟一尚具原创性的,是主角两人看老电影,放映的正是费里尼的《甜蜜生活》——雷安妮泰·艾格丝和马斯特洛亚尼嬉戏于罗马著名的喷泉时,其自我意识对异乡人、异国情调、电影工作者和让人沉溺的都会生活的自省,是电影较复杂有趣的一刻。
电影平凡而甜美,带无伤大雅的异国色彩,如果索菲亚不姓科波拉,我怀疑她能否有如此强大的行销后盾,在各种评论掌声中凭票房佳绩一路冲到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