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娱乐大手笔专题 >正文
焦雄屏:演员的变形奇观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4月15日13:45 南方都市报

  南非女演员查理兹.塞隆接演《女魔头》,硬是令自己增肥十多磅,镶上假的龅牙,披头散发地扮一个平日做“鸡”,被男人虐待便报复杀人的连续杀人犯。观众印象中的高挑窈窕金发美女,突然变成丑八怪。好莱坞制造“奇观”的能力,终于成功地让塞隆成为柏林影展及奥斯卡的双料影后。

  像塞隆这种“奇观”,并非好莱坞的第一次。愿意拿自己的身体来做最大牺牲,前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政法大学直读研
三星电子再助2004WCG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有罗伯特.德尼罗演《蛮牛》(内地译为《愤怒的公牛》)的例子。当年他为了演一个拳击手中年发福以后变成在夜总会表演的单人相声家,特地增肥了四十磅,把自己变形得让观众瞠目结舌,也头一次让大家看到演员的执著与艺术牺牲的意义。《蛮牛》当然成了经典,尤其导演西科塞斯与德尼罗长年搭档的默契,是影坛的一段佳话。

  台湾演员杨惠姗也是一样。过去曾以魔鬼身材走性感路线而红极一时。有一天她忽然沉静下来,端庄束敛地演了白先勇笔下的《玉卿嫂》。不久,她效法德尼罗,在《我这样过了一生》中,增肥数十磅,从妙龄少女一直演到发福脱发且身患绝症的老人。其演技配合外貌,为表演加了不少分,当然能横扫千军,得奖不在话下。不过,她为了增肥,每日数餐,饭后还得硬塞下大号冰淇淋,过程并不愉快。事后她又得大费周章地减肥。这种向生理挑战的方式,等于拿自己的健康做赌注,虽然以“奇观”的方式取胜,到底使人质疑其伦理意义。

  我比较赞成的“奇观”,不是在外貌、身材上努力,而是在内涵与表演下功夫。比方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她能一会儿英式口音,一会儿美国南方口音,总之她挟耶鲁大学戏剧硕士的光环,演啥像啥,每部电影她都成为令人着迷的焦点,这是表演上的“奇观”。

  也有些人靠着自己的银幕魅力制造某种形象或某种神秘气质。前有瑞典女星葛丽泰.嘉宝,惊动文化符号学的大师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撰文分析她那张已超越俗世,具有永久价值的脸;后有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双颊塞上棉花,喉咙咕噜作响地说:“我要做个他没办法拒绝的请求!(I'll make him an offer that he cannot refuse)”,也缔造了影史“奇观”。尔后他再本着这种气质,增肥数十公斤,在《现代启示录》中摸着秃脑袋,摇晃着巨形身子,在灯火如荧,忽明忽暗的神秘气氛中,幻化成康拉德笔下那个在现代文明中消失的奇人。

  当然,变形的“奇观”有其话题性和票房保证。英国的约翰.赫德演《象人》时,观众几乎没看见他的脸。美国英俊小生莱昂纳多演《铁面王子》时,也是从头到尾躲在巨型的扭曲大脸之后。这些都得到一定的掌声和讶异,从而成为了观影重点,为电影拉不少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这种“奇观”能力的,首推石挥,他能扮舞台上朗诵《正气歌》的文天祥,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尖嘴猴腮、好色贪财的《太太万岁》的老丈人,他在《我这一辈子》中,从一个巡捕警察演到一个老死街头的乞丐,绝对也是影史“奇观”。

  有些明星却一点也不肯为艺术牺牲。我知道一个女明星,导演要她无妆上镜,可是一转头,她又加了一磅的蜜粉和若干睫毛膏在脸上,令导演为之气绝。至于一位香港演员,导演要他如何如何,他反驳:“不,导演!观众要来看的是我×××,不是这个角色!”这位导演也是哑口无言!

  半工学

  谷德昭

  很多年青人嚷着说要读电影,经常问我香港和国外比较,哪里读电影最好。我的答案永远只是那一句:“除非是想学关于科技,例如电脑动画的技术,又或是制作大型电影的文书工作部分,否则,学习做电影最好的地方必定是在拍摄现场。”

  电影是一门很有趣的行业,很多时候都容许一边学一边做,即是所谓的半工学。我曾经问过多位前辈,关于艺术的工作,是否大部分取决于天分,前辈们说:“不,但有两项先天条件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一是有兴趣,够喜欢。如果一个做电影的人原来对电影没有兴趣,又或是一个唱歌的人根本不喜欢唱歌,那简直就是连门都没有,干脆就别浪费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别浪费别人的时间。二、性格适合。在音乐方面,虽然可以自己作曲、填词、主唱、监制,但想走红的话,还是需要接触大众做宣传,如果性格不适合的话,那可以说是一件天大苦差。做电影也一样,无论岗位是幕前还是幕后,都需要接触大量不同的人。电影肯定是一项集体工作,如果性格孤僻的话,除非是已成了大腕,否则的确是难以起步。当然,也有例外的成功个案,某些艺人性格孤僻得如轻度自闭症患者,但他们走运,有长袖善舞的经理人,于是以长补短,一样能发光发热。

  我在大学没有读电影课程,也从没参加过任何电影研习班,但我肯定爱电影,对电影有浓厚兴趣,除了喜欢拍电影,更爱看电影。我也喜欢跟志同道合的有心人一起工作,拍摄一部电影,一大帮人会朝夕相对,只要大家有热诚,我很乐在其中。

  我大部分的电影知识都在拍摄现场学到,只要肯虚心学习,肯问、肯听、肯吃一点小亏(不要乱指想,这点小亏只是超时工作,帮忙搬桌子之类而已),前辈们都很乐意教导。听取他们凭经验累积的金玉良言,有时可省下很多兜圈子的冤枉时间。

  很多年青人问我应到哪里学写剧本,我的答案是:“就在书桌前”。剧本能学的就只是格式,随便到一些卖电影书籍的书店便可买到经典名片的剧本,看几遍便大概知道一个剧本的格式应是怎样,至于内容方面,那肯定是“道可道,非常道”,完全没得教,重要的是创意与社会感应。写的时候当自己是编剧,写完后当自己是观众,看“写的东西是否吸引,能否令观众掏腰包购票再坐在戏院内100分钟,散场时还大呼过瘾”。

  我是一个半工学的电影工作者,只要你够兴趣、够喜欢、性格适合、暂时不用养家的话,你也有机会成为一份子。

  (foodkok@hotmail.com)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