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4日是今年度香港电影金奖颁奖的大日子,亦是让电影界台前幕后工作及创作人员聚首一堂的好机会,所以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电影界的大派对。
今年我有幸角逐“最佳新晋导演”奖,不知不觉地,这已是我第三次荣获金像奖提名(2002年《女人那话儿》提名“最杰出青年导演”,而2003年则凭《走火枪》提名“最佳新演员”)。由于累积了以往两年落败的经验,今年的我绝不紧张,只是抱着一分去派对的轻
松心情罢了!但对我来说,最头痛的事情不是拿奖不拿奖,而是要去买适合的衣服出席这盛事。对于明星来说,这件事情还容易办。首先是无数的名牌会争相赞助,希望各准影帝准影后会穿着自己品牌的衣服上台拿奖,又或是某些明星喜欢自己搭配的话,便跑去选择最漂亮最性感的衣服出席。但我并不是个明星,穿得太花枝招展并不像样,太随便又怕不够隆重,于是极不喜欢逛街的我也花了整整两天才找到一条简简单单的黑裙,总算放下了心头大石!
继而是陆续接到记者的电话问着同一两个问题:心情如何呀?有没有信心拿奖呀?或是你觉得拿不拿到奖重要吗?我知道大部分的候选者都会说拿不拿奖不重要,但你问我的话,我觉得拿奖是重要的。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个人满足感,对我来说绝对和我个人感受没关系,我反而认为一个奖对一个导演来说是能让他受到外界的“认定”的,而有了这“认定”后,将来与投资者商讨资金问题,或是争取最Top(顶尖)的演员时都大有帮助。大家都会因为这个“认定”而对你更有信心,那一切都可以来得畅顺一点,须知其实每开一部戏都要经过重重困难!所以在颁奖嘉宾还未宣布结果前,我也是希望有机会得奖的。
但如果我抽身以一个投票者的角度去看,我的确觉得三部电影及三位新导演都各有特色:彭浩翔的《大丈夫》,黎妙雪的《恋之风景》及我的《六楼后座》都可说是在电影不景气之下产生的新火花。说真的,拿奖不拿奖我也会把这火花继续绽放,希望假以时日,会燃烧成一团团灿烂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