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大家都叫它娱乐年,传统媒体开始的某女生活动让所有有梦想的人们热血澎湃,的确机会难能可贵,来之不易。于是几乎全国所有的电视媒体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造星运动,想想也是洋洋中国大地13亿人口,怎么样都应该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明星可以制造。于是在传统媒体根本不能消化的前提下,第四媒体---网络也开始了利用自己特殊的媒体平台的造星,新浪首当其冲,为原创护航是他们举办活动的口号。而网络的造星还没有绽放浓郁,手机媒体---也就是第五媒体也开始了蠢蠢欲动,比的就是响法,要的就是响亮。
2005年下半年,几乎全国所有的移动公司都在各省举办了彩铃唱作大赛,一开始可能是概念的模糊,可能是真的没有太多好的想法,各地几乎所有的比赛都有70%左右的歌手参加。一时间,所有的分赛区都成了评选K歌王、K歌后的现成,而多数地区的评审几乎也是清一色的音乐人评委。但仔细想想,彩铃的表现形式是有时间严格控制的,一首歌曲、一段音乐要完成的欣赏怎么样都需要3-4分钟,而等候对方接听电话的人却没有那么好的耐心陶醉其间。短短的二、三十秒就就成了彩铃最重要的特征,能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吸引别人才是彩铃作品获胜的根本保证。其实彩铃已经成为了一种同音乐、美术等一样的文化了,而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强烈的自我的个性张扬。
讲起个性,有一个城市非常有意思,那就是上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海的独特文化被所有的国人冠上了“海派”。海派怎么解释,字面的意思是来自上海的风格;而上海人自己的解释可能就是什么都不是就是海派。有人会说,好象上海没有什么文化,其实准确的应该是其实上海没有什么特定的文化。再仔细想想,彩铃有特定的模式吗?有特定的文化格式吗?好象也真没有。从文化的质感上,这两类似乎有点本质相似。在刚有彩铃的那段时间,听到对方的电话铃声变成了音乐是处于新奇,原来电话铃声也能那么好听,有意思,可渐渐的总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直到出现了不愿意让对方那么快接听电话的现象,才发现了彩铃了真正的有意思的地方。上海的方言本身就很有意思,而上海人身上特有的“小资”也很有讲头。原本的上海给全国人民的印象就是买东西,好象那是个非常适合买东西的天地,但讲起上海人,几乎全国有90%的地方的人都首先摇头。摇头代表拒绝,那上海文化还有什么样的机会让全国了解呢,除了埋头造商店,还是埋头造商店,所以上海的确成了全过当知无愧的“购物天堂”。这也让上海不得不产生了只有上海人自己理解的“海派文化”。
诚然,21世纪的今天,上海在国人心中的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经济的原因,大家不得不看好上海,不得不在想摇头的时候用沉默来代替。但一个地方真正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不能光靠钱的因素。从经济角度去了解上海可能了解出来的上海将走上一条更远的道路。可能比起经济,彩铃真的太微不足道了,但彩铃的确会有很好的作用。在能自己制造彩铃的今天,可能上海的彩铃中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用上海方言制作的彩铃。可能很有意思,可能很好笑,但也很可悲,因为这样的彩铃除了了解上海方言的人能听懂外,没有更好的理由让全国理解。彩铃讲究的就是个性,可能在不怎么能说国语的上海人里,用普通话制作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坚持用普通话来制作却代表了上海人的一种心里情节,需要被了解,需要被认可。
移动好象真的只是举办了一次彩铃比赛而已,可能在最初谁都没有想过,这样的比赛除了能给张扬个性的人们一个被大家了解和认可的机会外,能稍带手的制造一个明星外,没有其他很特别的作用。错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被了解,特别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快,而人文发展相对慢的地方。有人会说,这样的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但笔者作为一个上海人,却深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上海人不能通过彩铃让更多地区的人们了解上海,并爱上上海呢?
上海除了是个可以买东西的地方,除了是个有些小资的地方,除了是个有很多精明人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了个性色彩和魅力的地方。他们没有皇城的深厚,没有北方的粗矿,没有南方的纯粹,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构造。通过彩铃了解上海吧,也通过彩铃将上海文化同全国各地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比拼吧。我们期待全国了解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