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安父亲三部曲:《喜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08:44  新浪娱乐
李安父亲三部曲:《喜宴》

《喜宴》

  《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

  导演:李安

  主演:郎雄 归亚蕾 赵文瑄 金素梅 Mitchell Lichtenstein

  类型:文艺片 喜剧

  上映:1992年

  奖项: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第30届台湾金马奖 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李安)、最佳男配角(郎雄)、最佳女配角(归亚蕾)、最佳原著剧本

  纽约国际独立电影及录影带展 导演奖

  意大利国际影评人协会金车奖 年度最佳影片

  剧情:定居美国的中国青年高伟同和同居男友赛门住在曼哈顿。伟同是家里的独子,远在台北的父母并不知道他的性取向,还一直惦记着他的婚事,指望早点抱孙子,伟同被逼得有苦说不出。正巧有位上海来的非法移民葳葳租住他的房子,西蒙灵机一动提出让两人假结婚,葳葳得到绿卡,高家二老得到安慰,伟同和西蒙得到安宁。他们本来想用一纸证书和几张照片蒙混过关,谁想二老亲来纽约主持婚礼。喜宴中西合璧,热闹非凡,宾客们摆弄新人的怪招层出不穷,高爸爸高妈妈的心里舒坦了,一对新人在闹洞房的环节擦枪走火,假戏真做。葳葳怀孕了,三个年轻人在父母面前大吵,父亲发病入院,伟同在病房外忍不住向母亲出柜。他们还在父亲面前隐瞒一切,谁都不知道老爷子听得懂英文。老人默认了塞门,葳葳决定留下孩子三个人共同承担。

  年迈的父母在晦暗的通道里远去,在三位小辈眼含热泪的注目下,戎马半生的老将军在机场安检口高举双手。《喜宴》放慢这极具象征意味的一幕作为结束,父亲在西方,或者说在现代的情境下“投降”了,古老的父权谢幕了,不能说不和谐平顺,到底有些落寞。

  当年《喜宴》在柏林影展放映博得满堂彩,把德国观众逗得乐不可支。片子的喜剧性东西方两边生效让李安颇为自得,而很多人认为《喜宴》巧妙地抵达了大团圆结局(Happy Ending)他却不以为然,一边辩解,一边自省。对一位在通俗情节剧和艺术诉求之间寻找平衡的导演而言,大团圆的罪名可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他的确有点冤枉。

  在这场最终没有放到台面上说清楚的骗局里,父亲的权威在面上得以保全,而冷暖自知的辛暗地里酸各自背负:父亲明白自己人生“没有一处败笔”的完满不可避免地打破了;母亲明白她不会有媳妇了,还以为老头子蒙在鼓里又多一份忧虑;葳葳多了绿卡,也多了一个孩子;伟同也还是没能对父亲开口表明真实的自我。伍思薇的《面子》(2005年)也是美国华人圈里的故事,用女儿出柜和母亲忘年恋一明一暗两条线推进,剧情构架上对《喜宴》和《饮食男女》多有借鉴,相比之下,《面子》才算得上通透无瑕的大团圆,思想包袱甩得干干净净,人人自得其乐,笑逐颜开。李安屋檐下的人们即使可以达成和解,也往往有太多无奈,太多妥协,他们带着各自的心伤,往往会无言以对,一如《推手》那场看守所的高潮戏里父子俩抱头痛哭,一如《饮食男女》的尾声,家倩为父亲奉汤时那一声“爸”。这是就此释怀,还是重回爆发前的压抑?中国式的模棱两可。

  李安说他不懂女人,不晓得怎么会有那么多女性观众喜欢他的戏。这不是谦虚。在传统中浸润得愈久,心里大写的男人愈明晰。他着力表现的传统文化一方面与父权深深绞合在一起:老朱在红卫兵的围攻下救子不救妻;高父对儿媳下的断语是看起来“能生能养”;每周日朱师傅的女儿们都不得不出席以父亲为中心的家庭聚餐。另一方面传统宽厚中和的雍容做派绝不会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相反他会在婚礼前单独给新娘子一场戏,让她打电话回上海家里表露除她之外从其他人的立场出发都看不到的难言之苦。多年后他在两位男主角一次次重聚断背山的间隙,也不忘细心勾勒他们各自的妻子:一个让自己忙得抬不起头,一个枯坐良久。

  这种温和的关照和体谅,让他唏嘘父权失落之余,刻画现代女性在新旧之间挣扎的困境时不会太面目狰狞。葳葳是个搞抽象画的穷学生,她起初不想留下孩子,高妈妈哭着抱住她,她说“我做不到,我有我的前途啊”。临别前,公公说“高家会谢谢你”,全是为香火考虑,婆婆对她有怜惜有歉疚,只是流泪说“保重”,孩子的父亲怎么说也是不爱她。这样一个孩子会带给她,伟同和赛门什么样的未来,还未可知。拥在一起相约孩子有两个爸爸?童话故事也不可以这样美好的。李安把力道都压在父子关系这一重心上,这里未免处理得轻巧了些,平滑了些,说他需要自省也不为过。souvent/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