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华网:军事题材剧火热下一个李云龙在哪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9日10:05 新华网
2004年的《历史的天空》,2005年的《亮剑》,2006年的《暗算》,2007年的《士兵突击》,连续几年来,军事题材电视剧不断获得上佳收视率,受到观众的普遍赞誉。在观众对军事题材剧的预期逐步升温的时候,下一个李云龙、许三多在哪里?笔者为此采访了以上热门剧的策划人、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影视主管李洋。 《亮剑》、《士兵突击》的成功依靠创新 笔者:两年前的《亮剑》热度延续到今天,该剧获第26届飞天奖优秀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一名、第十届“五个一工程”特等奖;今年,反映普通士兵心路历程的《士兵突击》在多家卫视热播,该剧前不久还拿到了新浪网采取全国观众网络投票的最佳电视剧、最佳网络人气、最佳男演员3个奖项。军事题材剧的火热效应,是你们策划之初想到过的吗? 李洋:说实话,军事题材剧的这种反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亮剑》是很偶然的机会在央视播出的,本来要在各地方台播。《士兵突击》前后打磨剧本的时间非常长,剧组成立后因为各种原因,中间还停顿下来。从制片方的角度来看,这部戏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因为《士兵突击》看上去不具备任何市场元素,没有偶像,没有所谓的男欢女爱,没有生和死,没有打打杀杀,主题是很严肃的,不容易拍成一个叙述性强的故事,这样的戏市场上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最终《亮剑》靠传奇性吸引了观众,《士兵突击》靠平民化打动了观众,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塑造了鲜活独特的人物,提倡了英雄主义,弘扬了一种阳刚之美,在当今电视剧创作题材、类型跟风,模式化、类型化现象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实现了诸多创新。 笔者:连续几年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的电视剧收视领头羊都是军事题材剧,如此情形下你们会感到压力吗? 李洋:压力来自我们自己。每次推出一个新的热播剧目之后,我们还来不及高兴,就开始头疼了,因为接下来如何超越自己,马上就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近年军事题材剧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类型化的发展上,已经变成了跟农村题材、城市题材等并列的行业剧,变成了市场认知度非常高的一个热门剧种。目前全军有18家从事电视剧创作的单位,因为我们的职业特长,还有我们掌握的资源,外来的制作公司要想超越我们,暂时可能还比较困难。下一步我们要开拓思路,力求把同一类型的主题挖掘得再深一点,远一点,“开”一点,同时我们要把参照系放在世界坐标上,看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怎么做,这样才能让军事题材剧继续往前走。 笔者:军事题材剧“火”了,会不会引发这类电视剧的生产过剩、播出拥堵? 李洋:这两年已经出现这种苗头了,大量业外资本开始非理性地涌入军事题材剧,这个领域已经需要“降温”了。我一直在跟投资方讲,一架飞机起飞之前要考虑跑道在哪里,降落场在什么地方。从我的经验来看,做电视剧最好是倒着做,了解你为什么获奖,你的跑道在哪里,这个跑道的需求是什么,规格是什么,然后加以技术化的分析,做一些数据,甚至是市场调研,最后得出结论,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究竟有多大。我觉得在今天严酷的市场环境下,必须做这样的准备和这样的功课。 比如《士兵突击》,早在策划之初,我们就分析了谁来埋单的问题。总体来看,2007年制作、待播的军事题材剧超过了600集,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前两年,目前仅仅在央视待播的就有《和平使命》、《狼烟》、《战争目光》、《天啸》、《靠山》等。像《士兵突击》这样的主流戏,如果卖给央视,播出可能会遥遥无期,那么我们就提前选择地方电视台的跑道,按照这个跑道的要求,做好自己的产品。 笔者:接下来的军事题材剧,会有多少“复制”《亮剑》、《士兵突击》的创作模式?你个人比较看好哪几部正在创作中的军事题材剧? 李洋:一部剧成功了,后来者想要“复制”也没那么容易。《士兵突击》的编剧兰小龙,为了写出一个好剧本,隐姓埋名真正贴近第一线,和战士朝夕相处,像他这么年轻的编剧能够如此耐得住寂寞的,确实少之又少。很多描写军事题材的剧本送到我这里,我一看,不少是浮光掠影的跟风之作。 我个人比较看好的有3部剧,一是由《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再度推出的《高地》,该剧也颇具传奇色彩,演员阵容有侯勇、殷桃、林永健、刘佳、沙溢、唐静等;二是由《士兵突击》原创班底打造、兰小龙编剧、康洪雷执导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着眼于描写“二战”时远征军作战场景;三是还在剧本打造阶段的《出关》,描写一位战俘转变为战士,为了民族大义出关抗敌的心路历程。 可以“复制”的是《亮剑》的传奇性和《士兵突击》的贴近性,前者的李云龙让人仰视,后者的许三多让人俯看。我认为今后每年还会有一到两部传奇剧火爆荧屏,而描写普通基层部队的电视剧要想出彩,则比较考验创作者的功力。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